介绍
内容简介:
本册包括文化、艺术、体育、医药卫生、文物、旅游、民俗、方言、人物。
目录
封面
临汾市志
图片
--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与全国首届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任跟心(左)合影(1992年)
--
全国首届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郭泽民(1983年)
--
全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崔彩彩(1997年)
--
全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许爱英(1990年)
--
神刘村阴阳鼓(1996年)
--
小榆村抬阁(1990年)
--
全国农村学校千名优秀体育教师表彰和体育工作会议在本市举行(1992年)
--
摔跤世界冠军王朝丽(1993年)
--
本市荣获全国体育先进县称号(1992年)
--
皮划艇亚运会冠军高蓓蓓(1994年)
--
市佛教界为南方水灾举行赈灾活动(1998年)
--
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部大楼(1998年)
--
市第二人民医院医生做外科手术(1998年)
--
市卫生扶贫医疗队在西头乡义诊(1997年)
--
民间虎娃帽
--
明万历县志所记风俗
--
民间挂桥风俗(东羊东岳庙1997年)
--
土门村村民做花馍(1989年)
--
城郊新嫁妆(1985年)
--
大阳镇农村婚礼(1997年)
--
城市集体婚礼(1996年)
--
尧庙广运殿
--
尧井亭
--
尧庙仪门
--
尧陵清代牌坊与祭奠活动
--
尧陵
--
尧陵明代碑
--
下康村阎锡山立击壤歌碑(1921年)
--
伊村明代帝尧茨土阶碑
--
尧庙明代彩塑琉璃壁(原在城内关帝庙前)
--
元代圣旨碑
--
新石器时代伊村石斧(长36厘米1997年出土)
--
高堆龙山文化符号纹石器(1984年出土)
--
古代钱币
--
神刘村汉代彩绘陶瓶(1995年出土)
--
北教村汉代铜镜(1986年出土)
--
北齐武平二年(571)造像碑题记拓片
--
唐咸亨四年(673)李林墓志铭碑
--
唐代佛造像碑(国家二级文物)
--
下靳文化遗址(1988年发掘)
--
下靳遗址出土玉剑(残)
--
铁卧牛
--
明代城墙官砖
--
铁佛寺(大云寺)
--
铁佛头
--
2001年高堆村发现大面积龙山文化遗址
--
清代山西巡抚张为给土门村郝廷瑞题匾
--
魏村牛王庙元代戏台
--
刘西村明代张镛墓文官石刻像
--
亢村清代刘氏书院影壁
--
魏村牛王庙戏台石刻
--
刘村中共中央北方局驻地五同丰大院
--
中共临汾县党组织诞生地界峪村回光寺
--
清代著名戏曲小说家上村徐昆故居
--
南太润村清代范氏民居
--
卫青故里青城村
--
临汾鼓楼(1998年)
--
尧庙汉代柏抱槐
--
桑湾村千年银杏树
--
台湾三晋文化研习营参观东羊元代舞台(1998年)
--
汾河滩长耳鸮(1998年)
--
汾河晨曦(1998年)
--
汾河滩白鹭(1998年)
--
大阳娃娃鱼
--
涝河谷地
--
龙祠泉
--
姑射仙洞
--
姑射山大嶂谷
--
姑射山神居洞
--
姑射山龙鳞人面纹蕨类植物化石(约3.5亿年)
--
仙洞沟观音阁明代塑像
--
人民公园
--
皇城公园西村会馆
--
西沙公园
--
金代平水雕版·四美图
--
梁祝姻缘(临汾木版画·清代)
--
大地·果实(油画)刘宇
--
佛祖(南王村明代工笔重彩画)
--
褐马鸡(工笔重彩画)王有宗
--
盘古(国画)毛水仙
--
庆功图(年画1983年参加省美展)李文龙
--
万古长青(国画1983年董寿平为烈士陵园作)
--
清风(国画)张思淮
--
县今忧民图(国画)高国宪
--
硕果图(国画)裴玉林
--
童谣(版画)宁积贤
--
仙洞沟(国画)单华驹
--
鵟(国画)杜希贤
--
黄土雄风(国画)吕十锁
--
农家小院(油画)芝光林
--
龙戏珠(剪纸)梁春兰
--
苏三起解(剪纸)张文娟
--
临汾攻坚(油画)张德禄
--
乔石为尧宫题词
--
台湾陈立夫为尧宫题词
--
西戎为果树场志题笺
--
罗哲文为尧宫仪门题匾
--
美籍华人陈香梅为千家诗题词
--
董寿平为尧宫题词
--
行书斗方 郭仪
--
行书中堂 陈风标
--
行草中堂 樊习一
--
行书横幅 王天平
--
隶书中堂 亢金马
--
楷书条屏 刘世厚
--
篆刻 张云岗
--
临汾市卫星影像图
目录
第二十五编尧文化
--
第一章古迹遗址
----
第一节尧庙
----
第二节尧陵
----
第三节帝尧故里伊村
----
第四节康衢丹朱墓
----
第五节下靳龙山文化遗址
--
第二章古籍文献
----
第一节经典
----
第二节史籍
--
第三章遗闻传说
----
第一节遗闻
----
第二节传说
--
第四章碑记诗赋楹联
----
第一节碑记
----
第二节诗歌
----
第三节赞扬楹联
--
第五章资料辑录
----
第一节公案
----
第二节文牍
--
第六章研究开发
----
第一节课题提出
----
第二节呼吁决策
----
第三节研究宣传
----
第四节开发利用
第二十六编文化艺术
--
第一章群众艺术
----
第一节威风锣鼓
----
第二节花鼓腰鼓
----
第三节僧道乐吹鼓乐
----
第四节高跷抬阁扛阁
----
第五节舞狮舞龙秧歌
----
第六节旱船竹马推办车
----
第七节杂耍杂技
----
第八节现代舞
----
第九节面塑
----
第十节曲艺快板
----
第十一节歌曲
--
第二章美术
----
第一节木版画
----
第二节壁画
----
第三节国画
----
第四节油画水彩画水粉画
----
第五节版画新年画
----
第六节连环画漫画
----
第七节剪纸刺绣
--
第三章书法篆刻
----
第一节书法
----
第二节篆刻
--
第四章摄影
----
第一节组织活动
----
第二节作品
--
第五章戏剧
----
第一节源流戏班剧团
----
第二节舞台剧场
----
第三节演编导名人
--
第六章影像
----
第一节幻灯投影
----
第二节电影
----
第三节录像
--
第七章文学创作
----
第一节小说
----
第二节诗歌
----
第三节散文
----
第四节文艺评论
----
第五节纪实文学儿童文学
----
第六节楹联
--
第八章图书
----
第一节图书发行
----
第二节图书藏阅
--
第九章行业文化
----
第一节机关企业文化
----
第二节文艺汇演
--
第十章文化管理
----
第一节文化管理机构
----
第二节文化网络
----
第三节文化市场管理
第二十七编体育
--
第一章群众体育
----
第一节传统体育
----
第二节农民体育
----
第三节职工体育
----
第四节老年体育
----
第五节伤残人体育
--
第二章学校体育
----
第一节城区中小学体育
----
第二节农村学校体育
--
第三章运动竞赛
----
第一节市(县)运动竞赛
----
第二节参加地区竞赛
----
第三节参加山西省运动会
----
第四节参加全国运动竞赛
----
第五节参加国际竞赛
--
第四章体育人才培养
----
第一节专业教育
----
第二节业余训练
--
第五章机构设施经费
----
第一节体育机构
----
第二节体育设施
----
第三节经费
第二十八编医药卫生
--
第一章预防保健
----
第一节爱国卫生
----
第二节卫生防疫
----
第三节妇幼保健
----
第四节地方病防治
--
第二章医疗
----
第一节医疗机构
----
第二节医疗技术
----
第三节医疗设备
--
第三章医药
----
第一节医药机构
----
第二节医药收购供应
----
第三节药品生产
--
第四章医政药政
----
第一节医政
----
第二节药政
--
第五章医疗制度
----
第一节合作医疗
----
第二节公费医疗
第二十九编文物旅游
--
第一章遗址
----
第一节古遗址
----
第二节古墓葬
----
第三节革命旧址
----
第四节烈士陵园
--
第二章古代建筑
----
第一节龙子祠
----
第二节大云寺
----
第三节净土寺
----
第四节鼓楼
----
第五节元代舞台
----
第六节明清戏台
----
第七节明清民居
----
第八节其它古建筑
--
第三章金石文物收藏
----
第一节金石
----
第二节文物收藏
----
第三节个人收藏
--
第四章文物保护
----
第一节文物管理机构
----
第二节保护措施
----
第三节文物市场
--
第五章旅游
----
第一节姑射仙洞景区
----
第二节其它景点
----
第三节宣传规划
----
第四节管理
第三十编民族宗教
--
第一章民族宗教事务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民族工作
--
第二章宗教
----
第一节道教
----
第二节佛教
----
第三节伊斯兰教
----
第四节天主教
----
第五节基督教
第三十一编民情风俗
--
第一章民风民性
----
第一节民风
----
第二节民性
----
第三节民情
--
第二章人生礼仪
----
第一节称谓
----
第二节婚嫁
----
第三节生育教养
----
第四节寿庆礼往
----
第五节丧葬祭祀
--
第三章生活习俗
----
第一节饮食
----
第二节服饰
----
第三节居住
----
第四节器用
----
第五节出行
----
第六节人际关系
----
第七节杂俗
--
第四章生计习俗
----
第一节农事
----
第二节饲养
----
第三节交易
----
第四节匠作
----
第五节商幌
--
第五章节日习俗
----
第一节传统岁时
----
第二节新兴节日
--
第六章娱乐活动
----
第一节春节娱乐
----
第二节少儿游戏
----
第三节说唱娱乐
----
第四节猜谜行令
--
第七章美德良风
----
第一节传统美德
----
第二节现代良风
----
第三节风范选典
--
第八章信仰习俗
----
第一节自然信仰
----
第二节祖神信仰
--
第九章陋习禁忌
----
第一节陋习
----
第二节禁忌
第三十二编方言
--
第一章基本语音
----
第一节声母
----
第二节韵母
----
第三节声调
--
第二章异读汉字
----
第一节特殊音素汉字
----
第二节声母异读汉字
----
第三节韵母异读汉字
----
第四节文白异读汉字
----
第五节声调异读汉字
----
第六节单音字和多音字
--
第三章语法特点
----
第一节词法
----
第二节词类
第三十三编艺文
--
第一章文萃
----
第一节散文
----
第二节随笔
--
第二章诗歌
----
第一节诗词
----
第二节歌谣
--
第三章典故
----
第一节传说
----
第二节轶事
--
第四章剧作楹联
----
第一节剧本
----
第二节对联选
--
第五章其它文钞
----
第一节序
----
第二节杂记
----
第三节回忆录
第三十四编人物
--
第一章人物传
----
第一节五帝时代人物
------
仓颉
------
帝尧
------
帝舜
------
帝禹
------
娥皇 女英
----
第二节古代人物
------
羊舌胖
------
韩康子
------
魏豹
------
霍去病
------
卫青
------
胡建
------
卫子夫
------
霍光
------
尹翁归
------
班昭
------
张敞
------
贾充
------
刘渊
------
刘聪
------
韦忠
------
李矩
------
法显
------
柴绍
------
平阳公主
------
敬晖
------
员半千
------
陶善鼎
------
孙复
------
梁光
------
王文郁
------
毛麾
------
麻革
------
房棋
------
苏式
------
张昌
------
张润
------
邢云路
------
桑拱阳
------
乔复生
------
蒋宏道
------
贾铉
------
亢时鼎
------
王师
------
朱佐汤
------
徐昆
------
王亶望
------
仪克中
----
第三节近现代人物
------
郭天铸
------
董福田 董华 陈春 王得礼
------
郝凤杰等
------
陈履亨
------
阎允昭
------
张振山
------
李少卿
------
梁鉴堂
------
李福俏 李福秀
------
杨昌鑫
------
张永秀 张永贵 张大玲
------
李从文
------
张静波
------
陈自然
------
乔作樾
------
杜星三
------
巨廷标
------
杨英俊
------
张协恒
------
王墉
------
王林庆
------
张协晋
------
黄定基
------
陈凤标
------
乔义生
------
樊伟生
------
张兰亭
------
王录勋
------
单益三
------
穆国器
------
张永冀
------
刘光斗
------
王金林
------
李鉴三
------
李嘉元
------
景仙洲
------
潘逢沼
------
高维昆
------
吴云夫
------
茹保山
------
王权五
------
亢玉瑾
------
张胡椒
------
邰福昌
------
滑廷壁
------
刘止选
------
苗风
------
屈湘南
------
苗波
------
侯荫棣
------
孙占鳌 赵月当
------
孙桐斋
------
刘少华
------
朱鸣
------
谷震
------
史泽春
------
张紫高
------
张挺
------
侯进
------
王亦侠
------
李炎
------
徐立民
------
贾允章
------
金永忠
------
李春芳
------
王茂发
------
苏宇涵
------
王运康
------
冯化
------
徐治国
------
霍钟秀
------
李云飞
--
第二章人物录
----
第一节烈士英名录
----
第二节省地级领导干部
----
第三节劳模及先进工作者
----
第四节高级职称名录
--
第三章人物表
----
第一节高级知识分子
----
第二节劳模和优秀工作者
----
第三节县团级干部
----
第四节去台湾人员
附录
--
一、文献
--
二、文件
--
三、碑文
--
四、诏诰
--
五、谏文公告
续志综鉴
跋
提供资料人员录
古平阳卧牛城图
表目录
--
表27-1-1 全市历届老年人体育协会组织机构
--
表27-1-2 全市老年人体育比赛统计表
--
表27-2-1 1998年全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小学组纪录
--
表27-2-2 1998年全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初中组纪录
--
表27-2-3 1998年全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高中组纪录
--
表27-3-1 参加历届临汾地区运动会团体成绩表
--
表27-3-2 获地区一届运动会冠军表
--
表27-3-3 获地区二届运动会冠军表
--
表27-3-4 获地区第三届运动会冠军表
--
表27-3-5 获省运动会冠军表
--
表27-3-6 参加全国田径赛成绩表
--
表27-3-7 参加全国体操、自行车、射击、游泳、摔跤赛等成绩表
--
表27-3-8 本籍运动员参加国际比赛成绩表
--
表27-4-1 辖区内各级传统项目学校
--
表27-4-2 辖区传统项目学校比赛成绩荣誉表
--
表27-5-1 1998年全市各类体育场地表
--
表27-5-2 辖区内体育场、体育馆、游泳池一览表
--
表27-5-3 1981-1998年全市体育事业费情况表
--
表28-1-1 部分年份传染病变化情况表(前6位)
--
表28-2-1 1998年全市医院大型仪器情况表
--
表28-5-1 1983-1998年公费医疗享受人数及经费支出表
--
表30-1-1 1990年人口普查少数民族人口分布表
--
表30-2-1 历代道教宫观一览表
--
表30-2-2 历代寺院表
--
表30-2-3 市清真寺历任阿訇和掌教表
--
表30-2-4 民国21年后临汾堂区主持教务神甫
--
表30-2-5 露德眼科医院医师表
--
表30-2-6 临汾基督教会名人表
--
表30-2-7 1998年临汾市基督教会活动场所登记表
--
表32-1-1 临汾方言声母发音表
--
表32-1-2 临汾方言单元音韵母发音表
--
表34-3-1 本籍在市辖外部分高级知识分子名表
--
表34-3-2 劳模及优秀工作者名表
--
表34-3-3 县团级部分干部名表
--
表34-3-4 去台湾人员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