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漯河市土地利用、土地管理、土地保护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1996
出版时间:
1999年08月
目录
封面
漯河市土地志
版权页
漯河市土地志编纂委员会
编纂办公室
编辑人员
图片
--
漯河市街景
--
小商桥
--
许慎纪念馆
--
漯河市土地管理局办公大楼
--
漯河市土地管理局服务中心
--
“6·25”全国土地日期间,土地管理干部职工走向街头,开展丰富多采的宣传活动。
--
土地监察人员正在处理违法用地案件
--
土地估价人员正在工作
--
市土地局源汇分局工作人员正在办理土地证书
--
通过旧城改造置换土地建设的安居工程
--
农村群众为漯河市土地管理局赠送匾额
--
省土地管理局对《漯河市土地志》进行验收评审
--
漯河市沙河橡皮坝
--
高产高效开发示范田
--
漯河市政区图
--
漯河市区图
--
漯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画
序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政区概况
--
第一节 地理位置
--
第二节 建置沿革
--
第三节 行政区划
--
第四节 自然环境
----
一、地质地貌
----
二、气候
----
三、水文
----
四、土壤
----
五、物产
--
第五节 社会经济
--
第六节 文物古迹
--
第七节 县区概况
----
一、源汇区(市区
----
二、郾城县
----
三、舞阳县
----
四、临颍县
第二章 土地资源
--
第一节 土地资源分布
--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类别
--
第三节 土地资源特点
----
一、土壤质地较好
----
二、土地利用率高,土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
----
三、水域占地比重较大,但利用率低,开发潜力大
----
四、城镇、居民点及工矿占地比重大
--
第四节 土地资源调查
----
一、土壤普查
----
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
三、土地变更调查
----
四、“四低”、“四荒”资源调查
--
第五节 土地与人口
第三章 土地制度
--
第一节 建国前土地制度
----
一、先秦时期土地制度
----
二、秦汉时期土地制度
----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土地制度
----
四、隋唐时期土地制度
----
五、宋元时期土地制度
----
六、明清时期土地制度
----
七、中华民国时期土地制度
--
第二节 建国后土地制度
----
一、农民土地所有制
----
二、劳动群众集体土地所有制
----
三、全民土地所有制
--
第三节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
一、集体所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
二、城镇国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第四章 土地利用规划
--
第一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
一、编制规划过程
----
二、编制规划原则
----
三、编制规划的主要依据
----
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内容
--
第二节 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
----
一、耕地利用现状
----
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
三、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开发与建设
--
第三节 城市建设规划
----
一、城市职能性质
----
二、规划的期限与规模
----
三、城市用地发展方向
----
四、城市总体布局
----
五、市政规划
----
六、城市防洪规划
----
七、城市长远结构规划设想
--
第四节 城镇建设规划
----
一、郾城县城总体规划
----
二、临颍县城总体规划
----
三、舞阳县城总体规划
--
第五节 农业区划
----
一、农业区域综合开发总体布局
----
二、农业区域综合开发分区
第五章 土地利用
--
第一节 耕地
----
一、水浇地
----
二、旱地
----
三、菜地
----
四、灌溉水田
----
五、望天田
--
第二节 园地
----
一、果园
----
二、桑园
--
第三节 林地
----
一、有林地
----
二、灌林地
----
三、疏林地
----
四、未成林造林地
----
五、迹地
----
六、苗圃
--
第四节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
一、城市
----
二、建置镇
----
三、农村居民点
----
四、独立工矿用地
----
五、盐田
----
六、特殊用地
--
第五节 交通用地
----
一、铁路
----
二、公路
----
三、农村道路
--
第六节 水域
----
一、河流水面
----
二、湖泊水面
----
三、水库水面
----
四、坑塘水面
----
五、苇地
----
六、滩涂
----
七、沟渠
----
八、水工建筑物
--
第七节 未利用土地
----
一、荒草地
----
二、盐碱地
----
三、沼泽地
----
四、沙地
----
五、田坎
----
六、其他
--
第八节 土地利用潜力
第六章 土地利用分区
--
第一节 综合利用分区
----
一、中心城市及近郊蔬菜副食品区
----
二、107国道沿线经济、旅游开发区
----
三、沙澧河沿岸粮油烟果林区
----
四、东西北部边缘综合农业生产区
--
第二节 用地类型分区
----
一、种植业用地区
----
二、园地用地区
----
三、林业用地区
----
四、中心城市建设区
----
五、县域中心城镇用地区
----
六、建置镇和集镇建设用地区
----
七、农村居民建设用地区
第七章 耕地保护
--
第一节 基本农田保护
--
第二节 中低产田改造
--
第三节 土地开发复垦
第八章 地籍管理
--
第一节 地籍管理沿革
--
第二节 土地申报
--
第三节 地籍调查
----
一、土地权属调查
----
二、村庄地籍调查
----
三、城镇地籍调查
--
第四节 登记发证
--
第五节 土地分等定级
----
一、外业调查
----
二、内业处理
--
第六节 地价评估
----
一、地价评估机构
----
二、基准地价评估
----
三、宗地地价评估
--
第七节 土地统计
--
第八节 地籍档案管理
第九章 建设用地管理
--
第一节 国家建设用地管理
----
一、审批权限
----
二、审批程序
----
三、征用土地补偿安置标准
----
四、土地征用
--
第二节 乡(镇村建设用地管理
--
第三节 农村宅基地用地管理
----
一、农村宅基用地原则
----
二、申请宅基地的条件
----
三、宅基用地标准
----
四、申请宅基用地程序
--
第四节 建设用地计划管理
--
第五节 临时用地管理
--
第六节 剩余劳动力安置
----
一、农业内部安置
----
二、增加安置补助费
----
三、进厂当占地工
----
四、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
--
第七节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管理
----
一、土地使用权出让年限
----
二、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形式
第十章 土地监督检查
--
第一节 违法占地清查
----
一、非农业建设用地清查
----
二、清理越权批地
----
三、清理整顿土地市场
----
四、各类新增建设用地全面清理检查
----
五、清理检查各类违法用地、批地、管地
--
第二节 执法监察
--
第三节 土地违法案件查处
--
第四节 土地信访
--
第五节 土地权属纠纷调处
--
第六节 行政复议
--
第七节 行政诉讼
--
第八节 创建“三无”乡镇活动
----
一、达标验收
----
二、评选表彰
----
三、几点要求
第十一章 宣传教育
--
第一节 土地宣传
--
第二节 业务培训
第十二章 土地税费
--
第一节 历代田赋
--
第二节 农业税
--
第三节 耕地占用税
--
第四节 城市房地产税
--
第五节 土地使用税
--
第六节 土地增值税
--
第七节 土地契税
--
第八节 土地规费
----
一、征(划拨)用地管理费
----
二、土地登记费
----
三、土地价格评估费
--
第九节 城市建设配套费
--
第十节 新菜地开发基金
第十三章 机构队伍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一、漯河市土地管理局
----
二、县、区管理机构
--
第二节 事业机构
----
一、漯河市土地监察大队
----
二、漯河市土地估价事务所
--
第三节 队伍
第十四章 人物荣誉
--
第一节 人物简介
----
李麦惠
----
邓金有
----
徐法林
----
王国卿
--
第二节 人物名录
--
第三节 集体荣誉
附录
--
一、1997~1998年大事补记
--
二、文存
----
(一) 漯河市人民政府关于改革城镇国有土地使用制度的决定
----
(二) 漯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漯河市城镇国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
(三) 漯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市、县(区各乡级政府建设用地审批管理权限有关问题的通知
----
(四) 漯河市人民政府关于清理整顿土地市场加快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通知
----
(五) 漯河市人民政府关于土地登记发证换证有关问题的通知
----
(六) 漯河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国家建设征用土地上附着物补偿标准的通知
----
(七) 漯河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市区地产市场综合地价的通知
----
(八) 漯河市人民政府关于查处市区非法占地问题的通知
----
(九) 漯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的决定
----
(十) 漯河市人民政府关于在全市深入开展清理检查各类违法用地、批地、管地工作的通知
----
(十一) 《漯河市土地志》验收评审意见
----
(十二) 《漯河市土地志》验收评审委员会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