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下限止于1985年,上限依事据实上溯:地域范围以现行政区为准,历史上曾辖区域之人、事记载以划出时为止。二、本志叙事,据实详今稽古,力求系统、翔实、简要、明嘹,不加评点,求实存真。三、本志结构,以类为卷,以事为项,项下有目。 “项”、 “目”分别以“一”、 “(一)”、 “l”、 “.××.”等标示。
目录
封面
老官乡志
图片
--
老官乡人民政府办公楼
--
南河头村前一瞥
--
苍梧岭自然镇一隅
--
老官中学教学楼一角
--
均乐堂小学校舍新姿
--
南岭新貌
--
《老官乡志》编纂领导组暨部分工作人员留影
--
八十年代农家摆设
--
老官血防组
--
八十年代农房
--
老官变电站
--
老官乡政区图
序一
序二
凡例
概述
目录
卷一 建置
--
一、建置沿革
----
(一)乡政建置
----
(二)乡域变迁
--
二、集镇村落
----
(一)集镇
----
(二)村落
----
(三)消失村落
卷二 地理
--
一、地质
----
(一)地表结构
----
(二)地表成因
----
(三)地下蕴藏
--
二、地貌
----
(一)地势
----
(二)湖塌
----
(三)河港
----
(四)沙洲
--
三、气候
----
(一)四季
----
(二)日照
----
(三)气温
----
(四)雨量
----
(五)霜雪
----
(六)地温
----
(七)蒸发量
----
(八)湿度
----
(九)风向、风力
--
四、野生动、植物
----
(一)动物
----
(二)植物
--
五、自然灾害
----
(一)洪涝
----
(二)干旱
----
(三)大风、雹冰
----
(四)农作物病虫害
卷三 居民
--
一、户口民族
----
(一)户口
----
(二)姓氏
--
二、人民生活
----
(一)饮食
----
(二)住房
----
(三)衣着
----
(四)用具
--
三、俗语
--
四、风俗习惯
----
(一)传统节日
----
(二)婚嫁
----
(三)丧葬
----
(四)生育
----
(五)寿诞
卷四 政治
--
一、政权
----
(一)人民代表会议
----
(二)政权机构
----
(三)社会治安
----
(四)民政
--
二、政党
----
(一)中国国民党
----
(二)中国共产党
--
三、社团
----
(一)群众团体
----
(二)宗教团体
卷五 军事
--
一、武装建置
----
(一)塘坊
----
(二)农民自卫队
----
(三)民团
----
(四)保警队
----
(五)民兵
--
二、兵役制度
----
(一)募兵制
----
(二)志愿制
----
(三)义务制
--
三、驻军
----
(一)长江水师
----
(二)土匪队伍
----
(三)日伪军队
----
(四)抗日武装
----
(五)国民党军队
--
四、兵事纪略
----
(一)太平军东下
----
(二)驱王之役
----
(三)抗日战争
----
(四)解放战争
卷六 经济
--
一、农业
----
(一)耕地
----
(二)土壤
----
(三)作物
----
(四)耕作
----
(五)工具
----
(六)经营制度
--
二、林业
----
(一)林木面积
----
(二)林木裁培
----
(三)经营制度
--
三、牧业
----
(一)饲养种类
----
(二)饲养技术
----
(三)畜牧兽医站
--
四、水利
----
(一)堤防
----
(二)沟渠
----
(三)涵闸
----
(四)电力排灌站
--
五、电力
--
六、水产
----
(一)水面
----
(二)养殖
----
(三)采摘
----
(四)经营
--
七、工商企业
----
(一)商业
----
(二)乡村企业
----
(三)工商管理
--
八、交通
----
(一)水路
----
(二)陆路
----
(三)桥梁
----
(四)交通工具
----
(五)公路养护
--
九、邮电
----
(一)邮电沿革
----
(二)邮政
----
(三)电信
--
十、村镇建设
----
(一)村房建筑
----
(二)集镇建设
----
(三)改善饮水
--
十一、财政 金融
----
(一)税务
----
(二)财政
----
(三)金融
----
(四)保险
卷七 教育
--
一、学校教育
----
(一)学校
----
(二)教学
----
(三)教师
----
(四)学生
----
(五)教育经费
--
二、社会教育
----
(一)扫盲夜校
----
(二)职工夜校
----
(三)业余自修
卷八 文化
--
一、文化活动
----
(一)文化艺术
----
(二)文化站(室)
----
(三)广播
----
(四)电影
----
(五)电视
--
二、文化古迹
--
三、谣谚
----
(一)民谚
----
(二)歇后语
--
四、体育
----
(一)体育活动
----
(二)体育设施
----
(三)体育竞赛
卷九 卫生
--
一、卫生防疫
--
二、医疗
----
(一)压疗机构
----
(二)医疗设备
----
(三)医疗队伍
--
三、保健
----
(一)妇女保健
----
(二)幼儿保健
--
四、地方病防治
----
(一)防治机构
----
(二)防疫治病
卷十 人物
--
一、人物表
--
二、人物传
----
游士任
----
罗一安
----
石青
----
张依富
----
石坤山
----
罗兴平
大事记
附录
--
一、文献
--
二、褒扬记载
--
三、寓外乡人名录
修志始末
编纂机构人员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