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院志第一卷(1952-1985)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编篡史志,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优良传统。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反复指明史志的重要意义,倡导编写,以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
编写《钢铁研究总院志》的目的,一是根据中央宣传部(1982)44号文件指示精神,冶金工业部为编写((当代中国的钢铁工业》需要,要求所属单位编写好史志,二是自身借鉴历史经验的需要,以推进我院科学技术研究的发展,激励振兴中华的斗志。
内容时限:
1952-1985
出版时间:
1986年10月
目录
封面
钢铁研究总院院志
院志编辑委员会
题词
图片
--
表5 研究室(厂)设置与演变
--
图10
--
钢铁研究总院旧区政府拨地年代图
--
钢铁研究总院南大门
--
学院南路76号(北大门)
--
主试验楼
--
03试验楼
--
1 08试验楼与古柏园一角
--
2 科技馆夜景
--
3 鲜花簇拥的试验楼
--
发明奖橱窗
--
发明奖状
--
发明奖证章
--
1985年底已有40项成果获国家发明奖
--
1 200公斤真空电弧炉
--
2 真空钎焊炉
--
1 大型冷热等静压力机
--
2 2000—30000℃烧结炉
--
1 非晶中试设备
--
2 连铸搅拌器
--
3 液压微调装置
--
1 俄歇能谱分析仪
--
2 X-射线衍射仪
--
3 雾化喷粉装置
--
4 电子计算机
--
1 电子探针分析仪
--
2 热扭转试验机
--
3 热加工模拟(压缩)试验机
--
4 透射电子显微镜
--
5 MTS电液试验机
--
1 我院与马钢二钢厂合作的转炉顶底复合吹炼现场
--
2 中间试验厂冶炼车间一角
--
1 彩色钢板机组
--
2 无锡板生产线
--
3 不锈钢晶界腐蚀试验
--
4 机动厂机工车间
--
1 高温持久试验机
--
2 环保测定
--
3 化学分析
--
4 青岛海洋大气腐蚀场
--
5 实海全浸与腐蚀试验平台
--
6 钢管实验厂冷轧钢管车间
--
1 设计室一角
--
2 阅览室
--
3 劳动服务公司金属填料厂
--
4 劳动服务公司机加工车间
--
1 高温合金产品
--
2 各种镍和不锈钢过滤器
--
3 人造关节
--
4 化学标钢和钨助熔剂
--
5 各种特殊耐火材料制品
--
1 牙用合金
--
2 钨钼铌及硬质合金制品
--
3 合金钢部份成品和半成品
--
4 彩色有机涂层钢带
--
5 非晶材料
--
1 内燃机的FNA涂层气阀
--
2 稀土永磁合金
--
3 钐钴永磁合金
--
4 我院部分专著
--
1 中-瑞合作
--
2 中-日电子产品维修中心成立
--
3 中国-联帮德国冶金测量车合作
--
4 中-澳合作签订协议
--
1 与抚顺钢厂联合开发研究签订协议
--
2 与秦皇岛市合资组成“华燕钢管技术开发公司”
--
3 学术年会
--
1 专题报告会一角
--
2 评议职称
--
3 指导博士生
--
4 博士生论文答辩
--
1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成立
--
2 “讲师团”上课一角
--
3 共青团活动一斑
--
4 军民大合唱
--
5 案情分析
--
6 幼儿园老师业余学习舞蹈
--
1 院领导与离休老干部共庆红军长征50周年合影
--
2 医务人员为职工治疗
--
3 食堂炊事班一角
--
1 田径运动会入场式
--
2 工间操
--
3 茁壮成长的后一代
--
4 古柏园静读
--
1 晨练
--
2 板报展评
--
3 菊展
--
4 书法展评
--
5 海淀“科技灯会”我院展出的“中华腾飞”灯
--
6 院内硕果累累
前言
目录
第一篇 概况
第二篇 机构
--
第一章 党的组织
--
第二章 院(所)长组成
--
第三章 机构
----
第一节 现行机构设置及研究室(厂)的演变情况
----
第二节 历年行政职能机构的演变
第三篇 科研
--
第一章 发展简况
--
第二章 研究室(厂)的发展简史
----
第一节 精密合金研究部
----
第二节 难熔合金研究室
----
第三节 粉末冶金研究室
----
第四节 高温合金研究室
----
第五节 合金钢研究室
----
第六节 金属物理研究室
----
第七节 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室
----
第八节 金属焊接研究室
----
第九节 炼铁研究室
----
第十节 炼钢研究室
----
第十一节 压力加工研究室
----
第十二节 钢管研究室
----
第十三节 耐火材料研究室
----
第十四节 化学分析研究室
----
第十五节 力学研究室
----
第十六节 无损探伤研究室
----
第十七节 仪器仪表研究室
----
第十八节 电子计算机应用研究室
----
第十九节 设计研究室
----
第二十节 图书情报室
----
第二十一节 钢铁编辑部
----
第二十二节 中间厂
----
第二十三节 机械动力厂
----
第二十四节 青岛海洋腐蚀研究所
----
第二十五节 成都大气腐蚀试验站
----
第二十六节 舟山海水腐蚀试验站
第四篇 科研管理与科研体制改革
--
第一章 计划管理
----
第一节 历年科研项目
------
1.精密合金
------
2.难熔合金
------
3.粉末冶金
------
4.高温合金
------
5.合金钢
------
6.金属物理
------
7.金属腐蚀与防护
------
8.金属焊接
------
9.炼铁、铁合金
------
10.炼钢
------
11.压力加工
------
12.钢管
------
13.耐火材料
------
14.化学分析
------
15.力学测试
------
16.无损探伤
------
17.仪器仪表与自动控制
------
18.计算机应用
------
19.非标准设备及仪器设计
----
第二节 历次五年计划及长远规划
--
第二章 成果管理
----
第一节 获奖科研成果项目
------
1.获国家发明奖项目
------
2.获1985年国家专利证书项目
------
3.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
------
4.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项目
------
5.获国家三委及国防科工委奖项目
------
6.获冶金部历年重要科技成果奖项目
------
7.获省、市授予的科技成果奖项目
------
8.国家标准成果奖项目
----
第二节 经部、院级鉴定的重大科研项目
------
1.1966年前鉴定的科研成果
------
2.1966年后鉴定的科研成果
----
第四节 历年著作及在各类期刊上发表的研究报告、学术论文
------
1.历年在各类期刊上发表文章的统计
------
2.著作及译著
------
3.历年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统计
--
第三章 科研调度
--
第四章 科研体制改革
--
第五章 设备管理
----
第一节 设备供应
----
第二节 资产管理
----
第三节 大型精密仪器管理
----
第四节 退库设备管理
--
第六章 物资供销
----
第一节 供应计划
----
第二节 仓储管理
----
第三节 综合管理
----
第四节 新产品销售
--
第七章 技术档案
--
第八章 技术安全与环境保护
----
第一节 技术安全
----
第二节 环境保护
----
第三节 治理工作
----
第四节 事故处理
--
第九章 保密工作
--
第十章 供电、供水、供气、供暖
----
第一节 供电
----
第二节 供水
----
第三节 供气
----
第四节 供暖
第五篇 技术推广技术服务新产品试制
--
第一章 新产品试制
--
第二章 技术服务
--
第三章 国外业务
--
第四章 钢管实验厂
--
第五章 金属材料试验厂
第六篇 学术组织学术交流外事工作
--
第一章 学术委员会
----
第一节 第一届院学术委员会组成及组织条例
----
第二节 第二届院学术委员会组成名单
----
第三节 第三届院学术委员会组成及工作条例
----
第四节 历届学术年会
--
第二章 全国性学会及二级学会(历届)任职名单
--
第三章 国际科技合作
--
第四章 国际学术会议
--
第五章 出国考察
--
第六章 技术情报网
----
第一节 我院为网长单位的技术情报网
----
第二节 我院作为成员单位的技术情报网
--
第七章 院编辑出版的科技刊物
--
第九章 科技人员院外兼职
第七篇 人事 保卫 劳动工资
--
第一章 人事管理
--
第二章 老干部工作
--
第三章 劳动工资
--
第四章 治安保卫
第八篇 科技人员和职工培训
--
第一章 历年出国留学、进修人员情况
----
第一节 建所~“文革”前赴外学习人员
--
第二章 培养研究生工作
--
第三章 职工培洲
第九篇 财务管理
第十篇 基本建设
第十一篇 生活福利
--
第一章 住房
--
第二章 膳食
--
第三章 医疗防治
--
第四章 幼托
--
第五章 绿化卫生
--
第六章 其它
--
第七章 待业知青的安置——成立劳动服务公司
第十二篇 党群工作
--
第一章 党的组织工作
--
第二章 党的宣传工作
--
第三章 党的统战工作
--
第四章 党的纪律检查工作
--
第五章 工会
--
第六章 共青团
第十三篇 人物志
--
一、历任所、院党、政正、副职领导及顾问
----
李振南
----
叶森
----
戴礼智
----
李文采
----
闫辑五
----
王麦
----
丘玉池
----
刘茜
----
吴峰桥
----
林纳
----
陆达
----
王瑜
----
刘梦云
----
徐书珙
----
王孟达
----
高哲
----
杨仿人
----
李世英
----
高良
----
刘嘉禾
----
高怀恩
----
江文
----
杨世卿
----
唐楠屏
----
崔庆元
----
杨景云
----
吴力永
----
张同舟
----
钱致光
----
全钰嘉
----
那宝魁
----
杨吉林
----
江君照
----
张成吉
----
徐志雄
----
邓荫田
----
邵象华
----
蔡博
----
高杰
--
二.荣获国家级或冶金系统荣誉称号者
----
陈篪
----
吴玖
----
孙天铎
----
陈正球
----
杨启瑞
--
三、1、获国家发明奖的第一人员
----
葛昌杶
----
刘荣藻
----
刘伯云
----
吕忠
----
宋慎泰
----
陆世英
----
冯冲
----
顾民生
----
林师焱
----
潘慧英
----
王葆初
----
张树堂
----
胡廷显
----
翁宇庆
----
周开亿
----
滕荣厚
----
傅宏镇
----
李正邦
----
吴光大
----
胥继华
----
王崇愚
----
张震亚
----
毕晖
----
杨其萍
----
李继欣
----
褚翰林
----
孙长悌
----
孟庆连
----
陈再枝
----
赵瑛伟
----
马彦骥
----
孙家华
----
郭恩才
----
范钷琛
----
廖世明
----
徐礼宇
--
三、2.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的主要人
----
冈毅民
----
姚泽雄
----
知水
----
封承明
----
俞茂德
----
杨长强
----
倪满森
----
杨凤环
----
邵素芸
----
张柏汀
----
俞元亮
----
王中一
----
沈梨庭
----
吴隆华
----
朱维翰
----
李学东
--
三、3.获国家专利的第一人员
----
丁立平
----
曾乃才
--
四、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
蔡其巩
--
五、1~4级高级工程师
----
孙珍宝
----
李公达
----
李恩业
----
郁国城
----
史通
----
张麟经
----
姚元恺
----
李毅
----
孙祥鹏
----
柯成
----
吴宝榕
----
王兴芳
----
陈永定
----
陆绍廉
----
高丕琦
----
钱振彭
--
六、获博士、副博士学位者
----
王桂金
----
仲增墉
----
孙福玉
----
庄韬
----
郑秀云
----
杜挺
----
赵林春
----
张月霞
----
秦森
----
隋玉俭
--
七、国家级党、政、工、青、妇组织或群众团体的代表及委员
----
赵景歧
第十四篇 大事年表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