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什村史

把什村史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把什村发展的历史以及村内部分家族史及家谱。

出版时间: 2003年12月

目录

封面
把什村史
《把什村史》编纂委员会
版权页
图片
-- 极具把什标志的狮子山,其头西尾东,远视近看宛若狮横卧,栩栩如生,蔚为壮观。
-- 鸟瞰把什仲秋之田野
-- 俯视把什新村之貌
-- 奶牛业的兴起,为村民致富铺就了希望之路。
-- 村民忙秋收
-- 村民过去余睱
-- 把什民族学校校门
-- 老师备课
-- 师生升国旗
-- 蒙古文教学
-- 校园一角
-- 学生出早操
-- 贾力更故居大门
-- 贾力更烈士墓碑
-- 福冈留[日籍]烈士墓碑
-- 1995年8月12日,在前期小型会议磋商的基础上,村党支部在把什民族小学召开八十多余人参加的座谈会,
-- 座谈编纂村史要点
-- 与会人员留影
-- 怀念烈士贾力更
-- 与会人员向革命先烈致哀
-- 向烈士敬献花圈
-- 2002年1月,村史编委会在乌兰夫纪念馆召开村史第二次审定会,图为会场留影。
-- 2002年7月6日,村史编纂委会在把什乡政府召开村史定稿会,编委会主要成员及乡党委、政府、人大领导出
-- 图为会后留影
-- 大青山抗日革命烈士陵园大门
-- 北望大青山革命烈士陵园
-- 与会老校友留影
-- 会前交谈
-- 与会老校友留影
-- 与会老校友留影

盛世修史永铸丰碑——编纂《把什村史》始末
目录
上卷 村 史
-- 第一章古老的把什板申源流
---- 第一节把什板申追述
---- 第二节把什板申之行政归属
---- 第三节把什板申之生产变化及经营方式
-- 第二章山村小社会
---- 第一节人事与土地
---- 第二节村人生活概述
---- 第三节文化教育和宗教习俗
---- 第四节名胜古迹和民间传说
-- 第三章辛亥前后和大革命时期(1900~1937)
---- 第一节时代背景和政体变迁
---- 第二节民众生产和生活习俗
---- 第三节兴学堂办教育
---- 第四节民众之军事政治生涯
---- 第五节青年觉醒投身革命
---- 第六节参加百灵庙暴动
---- 第七节国际主义战士康根成
-- 第四章抗日战争时期(1937.7~1945.9)
---- 第一节日寇侵占塞北贾力更回国抗日
---- 第二节配合主力开展抗日斗争
---- 第三节传奇人物云万虎
---- 第四节敌我友犬牙相错
---- 第五节到革命圣地延安去
---- 第六节英雄血洒大青山
---- 第七节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 第五章解放战争时期(1945.9~1949.9)
---- 第二节参军参战支援我军
---- 第三节国民党统治下的把什村
---- 第四节参与内蒙古自治运动
---- 第五节把什人在十六师的成长
---- 第六节新中国成立前夕村民的社会生活
-- 第六章新中国成立初期和集体化时期(1949~1966)
---- 第一节新中国成立初期村社建设和治安
---- 第二节土地改革
---- 第三节合作化和大跃进
---- 第四节集体经济
---- 第五节教育事业的发展
---- 第六节文化奇葩——把什农民业余剧团
-- 第八章把什村重教兴学园丁颂(附历代主要先生、老师名录)
---- 第一节学养渊博“嘎巴格希”开把什板申重教之先河
---- 第二节登高望远李成(火吞)校长创办把什高级完小
---- 第三节独辟蹊径荣世德校长创办“蒙幼班”
-- 第九章改革开放中的新把什
---- 第一节拨乱反正
---- 第二节改革开放
---- 第三节迎接挑战
-- 第十章村民录·人物
---- 第一节新中国成立后把什村历年党政主要领导人名录
---- 第二节现居把什村民众“百家姓”
---- 第三节解放前后把什村匠人名录
---- 第四节人物传
------ 清代人物
-------- 富珠理
-------- 补音泰
-------- 刚仁阿
-------- 塔庆阿
-------- 富秉仁
-------- 珠海
-------- 昌森
------ 民国时期人物
-------- 康济民
------ 土地革命时期人物
-------- 康根成
-------- 贾力更
-------- 云光霖
------ 抗日战争时期人物
-------- 云万虎
-------- 丁树林
-------- 李满贵
-------- 浩帆
-------- 荣德贵
-------- 李自勉
-------- 李存龙
-------- 李新民
-------- 云贵生
------ 解放战争时期人物
-------- 云文义
-------- 荣世章
-------- 云胜英
------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物
-------- 李二拴
-------- 李小二
-------- 赵武诚
-------- 李葡萄
-------- 祁正荣
-------- 丁贵和
-------- 李旦旦
-------- 王桂树
-------- 王拴柱
---- 第五节副处以上职务和高级职称部分人员统计
-- 附录大事记
下卷 部分家族史及家谱
-- 第一章丁家五大户
---- 第一节概述
---- 第四节丁氏家风和行为准则
---- 第五节丁氏妇女的风采和奉献
---- 第六节社会动荡和家庭变迁
---- 第七节广有建树的丁家子孙
-- 第二章王氏家族简史
-- 第三章云氏家族史
---- 第一节概况
---- 第二节家谱和祖坟
---- 第三节房院
---- 第四节土地
---- 第五节人物
------ 富祖理
------ 富森阿
------ 崇权
------ 昌林
------ 文翰
------ 文政
------ 文华
------ 文耀
------ 李自勉
------ 李新民
------ 李芳
------ 云文达
------ 云文义
------ 苏南
------ 苏青
------ 云占元
------ 云文发
------ 云文礼
------ 云文治
------ 云文俊
------ 清格勒图
------ 思沁
------ 云华勇
------ 苏军
------ 云建强
------ 云建平
------ 云建忠
------ 苏民
------ 苏珍
------ 云惠
------ 金美凤
------ 云建敏
------ 云瑶
------ 云文绍
------ 云文安
------ 云文威
------ 丁月秀
------ 张元媚
------ 乌兰
------ 赛恒
------ 清格勒图
------ 云济友
------ 云济良
------ 史凤仙
------ 云霞
------ 云效和
------ 云海
------ 云秀桃
------ 云建波
------ 云建军
------ 云峰
------ 云建平
------ 云济清
------ 云济源
---- 第六节生活习俗
-- 第四章荣氏家族史
---- 第一节荣氏家族寻根
---- 第二节“厅子房”和“老爷门子”
---- 第三节宗教和荣氏土地
---- 第四节敢于冒险支援革命
---- 第五节“文革”中深受迫害
---- 第六节崇尚科学教育的传统
---- 第七节荣氏族坟的迁移
-- 第五章李旦旦家族史
---- 第一节村中古老家族之一
---- 第二节新中国成立后大发展
---- 第三节家谱
-- 第六章李氏家族史
---- 第一节概述
---- 第二节定居把格希板申及发展状况
---- 第三节家谱·家事·家风
---- 第四节史为鉴求发展
-- 第七章李福瑞家族简谱
-- 第八章赵家六代人
---- 第一节搬迁把什村寻求富裕路
---- 第二节坚守祖业服务村事
---- 第三节走出家门求学为公
---- 第四节发扬家风后继有人
-- 第九章康家史话
---- 第一节人口演变
---- 第二节近代家谱
---- 第三节房地产业
---- 第四节求学谋事
---- 第五节新中国成立以后
-- 第十章张姓家族史话
---- 第一节张姓家族谱系
---- 第二节兴家立业
---- 第三节张家传人
-- 第十一章董氏家族谱
--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