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延吉市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1881-1985
出版时间:
1994年12月
目录
封面
延吉市志
领导题词
《延吉市志》编纂委员会
延吉市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延吉市志》审稿小组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市县志审稿小组
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延吉市志》审稿验收小组
图片
--
延吉市行政区划图
--
延吉市市区图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首府——延吉市一瞥
--
商讨兴市大计的市委常委
--
长白山脚下的夜明珠
--
延吉车站
--
延吉机场
--
邮电大楼
--
市标
--
市花
--
市树
--
青年湖
--
延边日报社大楼
--
1.白山大厦
--
2.延吉宾馆
--
3.青年大厦
--
4.东北亚酒店旋转餐厅
--
1.东北亚酒店
--
2.住宅楼
--
3.延吉客运站
--
1.延吉卷烟厂
--
2.进口卷烟设备
--
3.延吉名烟
--
4.铝锭
--
1.啤酒灌装线
--
2.冰川啤酒
--
3.轧钢
--
1.制药车间
--
2.神力补
--
3.彩印
--
4.朝鲜族铁锅
--
5.制氧
--
1.中韩合资企业——延吉甲乙纺织有限公司
--
2.纺纱
--
3.玻璃瓶
--
4.熊胆引流
--
5.熊胆粉
--
1.延吉百货大楼
--
2.朝鲜族服装
--
3.丽都大世界舞厅
--
1.国贸大厦
--
2.延吉西市场
--
3.农贸集市
--
4.试装
--
1.地下商场
--
2.试花冠
--
3.延边东方馆
--
4.东方馆餐厅
--
5.朝鲜族菜肴
--
五道水库
--
健身泉
--
园艺农场奶牛
--
现代化养鸡
--
1.鹿
--
2.人参
--
3.东北虎
--
4.苹果梨
--
5.黄烟
--
1.秋千
--
2.农乐舞
--
3.摔跤
--
4.摔跤冠军
--
5.农家
--
6.跳板
--
1.人民体育场
--
2.公园雪景
--
3.“九·三”州庆
--
1.生日
--
2.婚礼
--
3.花甲
--
4.儿童乐园
--
5.枫叶
--
6.长鼓舞
--
1.中外合办——延边科学技术大学
--
2.延边大学
--
3.电化教学
--
4.花朵
--
5.6 CT
序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 建置 人口
--
第一章位置 面积
--
第二章建置沿革
--
第三章疆域区划
--
第四章行政区划
--
第五章街道 乡村
--
第六章人口
----
第二节人口构成
----
第三节计划生育
第二篇 自然环境
--
第一章地质
----
第一节地层
----
第二节岩浆岩
----
第三节构造
--
第二章地貌
----
第一节山脉山峰
----
第二节地貌类型
----
第三章河流
--
第四章气候 物候
----
第一节气候
----
第二节物候
--
第五章土壤
----
第一节土壤类型
----
第二节土壤肥力
--
第六章植被
--
第七章自然资源
----
第一节土地资源
----
第二节森林资源
----
第三节水资源
----
第四节生物资源
----
第五节矿物资源
--
第八章自然灾害
----
第一节旱灾
----
第二节水灾
----
第三节低温冷害
----
第四节雹灾
----
第五节风灾
----
第六节秋季早雪
第三篇 政党 群团
--
第一章中自共产党延吉地方组织
----
第一节领导机构
----
第二节基层组织及党员
----
第三节党的代表会议
----
第四节重要活动
----
第五节党员教育
----
第六节整党
----
第七节纪律检查
----
第八节统一战线
--
第二章群众团体
----
第一节延吉市总工会
----
第二节共青团延吉市委员会
----
第三节延吉市妇女联合会
----
第四节延吉市贫下中农协会
----
第五节延吉市工商业者联合会
----
第六节延吉市科学技术协会
----
第七节延吉市文学艺术联合会
----
第八节延边人民民主大同盟
第四篇 政权 政协
--
第一章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基层选举
----
第二节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第三节人民代表大会
----
第四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第二章政府
----
第一节区级政府
----
第二节县级政府
----
第三节基层政府
--
第三章民政
----
第一节优抚 拥军 支前
----
第二节社会救济
----
第三节社会福利
----
第四节殡葬改革
----
第五节机构
--
第四章信访
--
第五章政协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历届政协委员会
----
第三节主要活动
--
第六章侨务
----
第一节归侨安置
----
第二节落实侨务政策
第五篇 农业
--
第一章土地开发
----
第一节开发
----
第二节土地管理
--
第二章生产关系变革
----
第一节封建土地制度
----
第二节土地改革
----
第三节农业合作化
----
第四节人民公社化
----
第五节农业生产责任制
--
第三章种植业
----
第一节粮豆作物
----
第二节经济作物
----
第三节蔬菜
----
第四节农技 农艺
--
第四章水利
----
第一节防洪工程
----
第二节水库塘坝
----
第三节农田灌溉
----
第四节水利管理
--
第五章农机农具
----
第一节旧式农具
----
第二节农机具改良
----
第三节农机监理
--
第六章林业
----
第一节林种分布
----
第二节蓄积量
----
第三节植树造林
----
第四节绿化
----
第五节护林 防火
----
第六节病虫害防治
----
第七节果树
--
第七章畜牧
----
第一节品种繁育
----
第二节饲养
----
第三节畜禽病防治
----
第四节草场
第六篇 工业
--
第一章工业所有制
----
第一节私营及个体手工业
----
第二节集体所有制工业
----
第三节全民所有制工业
--
第二章工业门类
----
第一节纺织 服装
----
第二节卷烟
----
第三节食品饮料
----
第四节机械 电子
----
第五节化工 医药
----
第六节建材
----
第七节能源
----
第八节冶金
----
第九节木材加工
----
第十节其他行业
--
第三章民族工业
--
第四章乡镇企业
----
第一节乡村企业
----
第二节街道工业
--
第五章校办工业
--
第六章企业管理
----
第一节管理体制
----
第二节机构
第七篇 商业
--
第一章商业经营体制
----
第一节私营商业
----
第二节国营商业
----
第三节集体商业
----
第四节供销商业
--
第二章商品购销
----
第一节土特产品收购
----
第二节商品输入
----
第三节商品销售
----
第四节商品储运
----
第五节机构
--
第三章经营管理
--
第四章饮食服务业
----
第一节饮食业
----
第二节服务业
--
第五章粮油经营
----
第一节征购销售
----
第二节调运
----
第三节粮油贮藏
----
第四节机构
--
第六章物资
----
第一节物资供应
----
第二节管理沿革及经营网点
--
第七章对外贸易
第八篇 工商 物价
--
第一章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集市管理
----
第二节企业登记
----
第三节商标注册
----
第四节合同签证
----
第五节个体经济管理
--
第二章物价
----
第一节物价管理
----
第二节物价及指数
第九篇 交通 邮电
--
第一章交通
----
第一节公路
----
第二节铁路
----
第三节航空
----
第四节交通工具
----
第五节交通管理
--
第二章邮电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邮政
----
第三节电话
----
第四节电报
----
第五节国际电信通信
第十篇 财政 金融
--
第一章财政
----
第一节财政体制
----
第二节财政收入
----
第三节财政支出
----
第四节财务管理
--
第二章税务
----
第一节税种税率
----
第二节税收
----
第三节稽征管理
----
第四节机构
--
第三章金融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货币
----
第三节储蓄
----
第四节信贷
----
第五节现金管理
----
第六节结算管理
----
第七节金银与外汇管理
--
第四章保险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保险种类
----
第三节理赔
第十一篇 城建 环保
--
第一章建设规划
----
第一节总体规划
----
第二节小区规划
----
第三节专业规划
--
第二章建筑
----
第一节测绘勘探
----
第二节建筑设计
----
第三节建筑施工
----
第四节质量安全管理
--
第三章市政建设
----
第一节道路街巷
----
第二节公共建筑
----
第三节住宅
----
第四节公用事业
----
第五节园林绿化
--
第四章城市管理
----
第一节建筑管理
----
第二节房地产管理
----
第三节环境卫生管理
----
第四节管理机构
--
第五章乡村建设
--
第六章环境保护
----
第一节污染源
----
第二节环境监测
----
第三节污染源治理
第十二篇 公安 司法
--
第一章公安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治安
----
第三节交通管理
----
第四节消防
----
第五节看守所 收审所
--
第二章检察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刑事检察
----
第三节法纪检察
----
第四节经济检察
----
第五节监所检察
--
第三章审判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刑事审判
----
第三节民事审判
----
第四节经济审判
--
第四章司法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法制宣传
----
第三节人民调解
----
第四节律师与公证
----
第五节劳动教养
第十三篇 军事
--
第一章兵役
----
第一节募兵制
----
第二节征兵制
----
第三节志愿兵役制
----
第四节义务兵役制
----
第五节预备役制
--
第二章驻军
----
第一节清军
----
第二节民国军
----
第三节东北沦陷时期驻军
----
第四节人民军队
----
第五节预备役部队人民武装部
--
第三章民兵
----
第一节组织 装备
----
第二节训练
----
第三节政治教育
----
第四节主要活动及业绩
--
第四章战事
----
第一节刘单子英勇抗俄
----
第二节游击队智夺伪自卫团武装
----
第三节解放军两打三道湾土匪
--
第五章人民防空
----
第一节防空工程
----
第二节防空通讯设施
----
第三节防空宣传教育
----
第四节机构
第十四篇 劳动 人事
--
第一章劳动就业
----
第一节就业
----
第二节就业制度
----
第三节精简职工
----
第四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
第五节劳动培训
----
第六节劳动安全
--
第二章工资福利
----
第一节工资制度
----
第二节工资调改
----
第三节奖金
----
第四节职工福利
--
第三章人事
----
第一节干部任用
----
第二节精简下放
----
第三节机构编制
----
第四节人事监察
----
第五节岗位责任制
----
第六节改正错划右派
----
第七节退休 离休
第十五篇 教育 科技
--
第一章普通教育
----
第一节私塾
----
第二节幼儿教育
----
第三节小学教育
----
第四节中学教育
--
第二章中等专业教育
----
第一节技工教育
----
第二节农科教育
----
第三节师范教育
----
第四节财贸教育
----
第五节其他教育
--
第三章高等教育
--
第四章成人教育
----
第一节扫盲
----
第二节职工教育
----
第三节农民教育
----
第四节成人高等教育
--
第五章特殊教育
----
第一节工读学校
----
第二节聋哑学校
--
第六章民族教育
--
第七章教育行政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管理体制
----
第三节经费
----
第四节教师队伍
--
第八章科学技术
----
第一节科技机构与队伍
----
第二节科学普及
----
第三节科技成果
----
第四节地震测报
----
第五节气象测报
----
第六节标准计量
第十六篇 文化
--
第一章文化艺术
----
第一节群众文化机构
----
第二节文学创作
----
第三节书画 摄影
----
第四节戏剧 曲艺
--
第二章音乐舞蹈
----
第一节民间音乐歌舞
----
第二节音乐舞蹈创作
----
第三节演出
--
第三章电影 新闻 广播 电视
----
第一节电影
----
第二节新闻
----
第三节广播电视
--
第四章图书
----
第一节图书阅览
----
第二节图书发行
--
第五章档案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档案管理
--
第六章文物
----
第一节历史文物
----
第二节革命文物
第十七篇 卫生
--
第一章医疗
----
第一节医疗队伍
----
第二节医疗技术
----
第三节医疗设备
--
第二章预防
----
第一节防疫
----
第二节疾病防治
----
第三节食品卫生
--
第三章妇幼保健
----
第一节妇女保健
----
第二节儿童保健
--
第四章医政管理
----
第一节药政药检
----
第二节毒麻药管理
----
第三节取缔游医药贩
--
第五章爱国卫生运动
--
第六章机构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医疗机构
----
第三节防疫机构
----
第四节保健机构
第十八篇 体育
--
第一章学校体育
----
第一节体育教学
----
第二节体育教师队伍及培训
--
第二章群众体育
----
第一节职工体育
----
第二节农村体育
--
第三章民族体育
--
第四章体育竞赛
--
第五章机构 设施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设施
第十九篇 社会
--
第一章人民生活
----
第一节职工生活
----
第二节农民生活
--
第二章风俗
----
第一节朝鲜族风俗习惯
----
第二节汉族风俗习惯
----
第三节回族风俗习惯
--
第三章宗教
----
第一节佛教 道教
----
第二节伊斯兰教
----
第三节天主教
----
第四节基督教
----
第五节儒教 天道教
--
第四章社会新风
----
第一节民族团结
----
第二节军民共建
----
第三节和睦家庭
----
第四节舍己救人
----
第五节助人为乐
----
第六节拾金不昧
--
第五章方言 谚语 歇后语
--
第六章传闻轶事
第二十篇 人物
--
第一章人物传
----
姜兆霖
----
吴禄贞
----
关俊彦
----
刘彭龄
----
赵广滋
----
卢基舜
----
李延禄
----
朴吉
----
刘鹤飞
----
曹基锡
----
何兑镒
----
金己锡
----
金贞吉
----
赵启刚
----
金顺德
----
申守义
----
金明柱
----
池圣禹
----
崔竹松
----
黄仕吉
----
朴洛权
----
李挺
----
朴贞烈
----
宋振庭
----
朱昌权
----
张荣
----
崔允周
----
金东汉
--
第二章革命烈士英名录
附录
--
《延吉边务报告》序
--
《延吉边务报告》叙言
--
延边朝鲜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文件自民民安(1953)149号
--
中共延吉市委文件延吉市党发[1984]100号关于成立延吉市史志编纂委员会的通知
--
延吉市开发开放情况
--
延吉市投资方向及重点
--
延吉市开发开放有关政策
--
延吉市前景展望
--
延吉之最
为《延吉市志》提供资料的单位
编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