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载了大新县地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人物等内容的历史和现状。
内容时限:
618-1985
出版时间:
1989年03月
目录
封面
大新县志
图片
--
大新县行政区划图
--
县城鸟瞰
--
金狮奇峰(牛屎(峺))
--
德天瀑布
--
宝贤石林“壮姑对歌”
--
大新中学
--
县人民医院
--
县百货公司
--
县电影院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硕龙支关
--
那岸水电站
--
乔苗水库
--
雷平大桥
--
龙眼林
--
龙眼果
--
梯田
--
大新糖厂
--
大新铁合金厂
--
大新铁合金厂附属选矿场
序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编地理
--
第一章建置沿革
----
第一节位置面积
----
第二节历史沿革
----
第三节行政区划
------
土司时期的行政区域
------
中华民国时期的行政区划
--------
附表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行政区划
------
一、县城
--------
县城一角
--------
县城各时期户数人口情况表
------
二、乡镇
--------
硕龙街一角
------
三、村落
--------
百户以上自然屯简况
--------
五户以下自然屯简况
------
四、地名考
--
第二章地质地貌
----
第一节地质
------
大新县地质矿产分布图
----
第二节地貌
------
其余主要山峰表
------
大新县山脉水系图
--
第三章气候物候
----
第一节气候
------
附表
------
历年年平均气温、最高最低气温 (单位:摄氏度)
------
历年年平均气温、最高最低气温 (单位:摄氏度)
------
全县历年寒露风情况
------
全县历年各月降雨量 (单位:毫米)
----
第二节物候
--
第四章水文水系
----
第一节水文
------
1950年以来本县的水文情况表
----
第二节水系
------
一、地面水
--------
据本县5个水文站的水文资料记载,地面水的情况如下表
--------
各水文站代表年径流量
--------
1981年水质重点取样化验情况
--------
主要河流水质检验情况
--------
黑水河各时期流量变化状况
--------
附表三河流特征及水能蕴藏量情况表
------
二、地下水
--------
附:地下河系特征因素表
--------
附表一1981年调查的各公社山泉情况
--------
附表二 各区地下水情况 (单位:亿立方米/年)
--
第五章土壤植被
----
第一节土壤
------
大新县土地类型分布示意图
----
第二节植被
------
全县农作物植被年播种量总覆盖率统计表
--
第六章动植物资源
----
第一节植物
----
第二节野生动物
------
山瑞
------
穿山甲
------
南蛇(蟒)
------
附:恩城自然保护区
--------
白猿
--------
白猴
--
第七章旅游资源
----
第一节石峰
----
第二节泉洞
----
第三节瀑布
----
第四节碧流
--
第八章自然灾害
----
第一节水灾旱灾
----
第二节风霜冰雹
------
部分年冰雹天气一览
----
第三节鸟兽虫害
----
第四节地震山崩
第二编经济
--
第九章农业
----
第一节生产关系变革
------
一、土地改革
--------
土改前后各阶层土地占有情况 (单位:人、亩)
--------
土改运动划分阶级比例情况
------
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
三、人民公社
------
四、联产承包责任制
----
第二节耕地面积
----
第三节劳动力
----
第四节作物布局
----
第五节耕作制度
------
据1973年调查,具体典型表
----
第六节作物栽培
------
一、粮食作物
--------
几个年份农作物复种指数及其构成 (单位:亩)
--------
历年农业人口、耕地、劳动力、粮食播种面积及产量统计表 (单位:人、亩、斤、万斤)
--------
几个年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及产量(一) (单位:面积:亩;单产:斤;总产:担)
--------
几个年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及产量(二) (单位:面积:亩;单产:斤;总产:担)
--------
几个年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及产量(三) (单位:面积:亩;单产:斤;总产:担)
--------
历年农业总产值(一) (单位:万元)
--------
历年农业总产值(二) (单位:万元)
--------
附:冷禾种植
------
二、经济作物
--------
几个年份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及产量 (单位:面积:亩;亩产量:斤;总产量:担)
----
第七节农业技艺
------
一、良种推广
--------
几个年份杂交玉米制种、亲本繁殖面积产量表 (单位:亩、斤)
------
二、土壤改良
--------
耕地土壤障碍因素分析表 (单位:亩)
--------
主要农作物最适土壤PH值如下
------
三、植物保护
--------
玉米铁甲虫发生时间表(月/旬)
--------
玉米螟发生时期如下(月/旬)
--------
水稻三化螟各代螟蛾发生时间(月/旬)
------
四、科学管理
--------
历年播种绿肥面积统计 (单位:亩)
--------
历年集体、个人购买化肥数量情况 (单位:万斤)
----
第八节农机具
------
1980年各公社(镇)拥有农机、机手统计 (单位:台、队、人、亩)
------
历年机耕田地面积表 (单位:亩)
------
几个年度拥有拖拉机情况一览
------
附:桃城华侨农场
--------
附表
--------
全场历年干部、工人变动情况表
--------
1978至1985年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表
--
第十章水利
----
第一节蓄水
------
蓄水工程一览
----
第二节提水
------
水车
----
第三节引水
------
各公社的引水工程情况表
----
第四节排洪
------
福隆排洪渠
------
大新县水电现状图
----
第五节人畜饮水
----
第六节用水管理
------
1980年以来收水费情况表
------
1980-1985年全县水利工程灌溉面积统计(单位:万亩)
------
历年水利建设情况 (单位:万立方米、万元、万亩)
------
附:主要水利工程简况
--------
跃进渠进水口
--
第十一章林业
----
第一节林种分布
------
用材林
----
第二节植树造林
------
历年植树造林面积统计表 (单位:亩)
------
1974年全县各公社森林面积统计表 (单位:万亩)
----
第三节森林保护
----
第四节经营管理
------
历年木材产量表 (单位:立方米)
------
附;主要林场简况
--------
1970-1975年乡、村办的林场情况表(单位:亩)
--
第十二章牧副渔
----
第一节畜牧业
------
民国二十三年全县饲养畜禽和分县饲养马牛情况表
------
一、饲养
--------
1981年生猪品种数量分布情况表 (单位:头)
--------
1981年黄牛、水牛的品种和分布表
------
二、兽医
--------
历年家畜家禽发展情况 (单位:匹、头、万只)
------
三、牧场
--------
草场草地和载畜量统计 (单位:亩、头)
----
第二节副业
------
一、种
------
二、养
------
三、烧
------
四、其他
------
附:土特产
--------
历年国家收购蛤蚧统计
--------
苦丁茶树苗
----
第三节渔业
------
一、种类
------
二、养殖
------
三、捕捞
--------
历年捕鱼量表 (单位:吨)
--
第十三章工业
----
历年工业总产值
----
第一节重工业
------
一、电力
--------
家用电器
--------
附表一主要水电站联网情况
--------
附表二县境内可供开发利用的主要水能资源 (单位:立方米/秒、万度、米)
--------
附表三农村兴建水电站和用电情况
--------
附表四全县现有工业用电负荷情况
--------
附表五历年电业发展情况表
--------
附:主要水电站简况
------
二、冶金
--------
历年开采锰矿产量、产值情况如下表 (单位:吨、万元)
--------
附:自治区、地区驻县锰矿、铅锌矿企业简况
大新锰矿历年采矿量、产值 (单位:万吨、万元)
大新铅锌矿历年采矿量和产值情况 (单位:吨、万元)
------
三、农机
------
四、水泥
--------
县水泥厂历年水泥生产情况 (单位:吨、万元)
------
五、化工
--------
大新化肥厂一角
------
六、汽车修配、藤艺
--------
本县生产的藤椅
----
第二节轻工业
------
一、食品
------
二、酿酒
--------
大新酒厂历年产酒量统计 (单位:吨、万元)
------
三、造纸
------
四、炮竹
--------
本县生产的花炮
------
五、印刷
----
第三节手工业
------
一、榨坊
------
二、编织
------
三、染织
--------
土织布机
------
四、陶器
------
五、铸造
------
六、小五金
------
七、其他
--------
本县历年手工业产值统计表 (单位:万元)
--
第十四章乡镇企业
----
附表一近年乡镇企业收入情况 (单位:万元)
----
附表二乡镇企业发展情况表(一) (金额:万元)
----
乡镇企业发展情况表(二) (金额:万元)
----
乡镇企业发展情况表(三) (金额:万元)
----
附:饮料厂简况
--
第十五章交通
----
第一节设施
------
公路
--------
干线、支线公路 (单位:公里)
--------
乡、镇公路(单位:公里)
------
桥梁
--------
本县民国三十四年(1945)主要桥梁概况如下表 (单位:市尺)
--------
鸳鸯桥
------
渡口
----
第二节运输
------
现有汽车客运路线情况如下表
----
第三节监理
------
1981-1985年交通事故情况表
--
第十六章邮电
----
第一节设施
----
第二节邮政
------
投递
--------
部分年度函件、包裹投递情况表
------
汇兑
--------
历年汇兑情况表
------
报刊发行
--------
历年报刊发行情况表
--------
历年邮路和传递工具情况表 (单位:公里)
----
第三节电信
------
县城至各乡均有电话线通达,情况表
------
历年电信发展情况表
------
全县农村电话线路起止情况
------
大新县邮电线路示意图
--
第十七章城乡建设
----
第一节城镇建设
----
第二节农村住房建设
----
第三节环境保护
------
1983年几个大厂矿排废的具体情况如表
------
铅锌矿区周围水样分析结果表(1986年1月13日采样)
----
第四节街道绿化
--
第十八章商业
----
第一节经济成份
------
一、个体商业
--------
当时太平、全茗街较大的店铺表
------
二、集体商业
--------
附图
--------
1985年全县供销社的基本情况表
------
三、国营商业
--------
国营商业机构设置演变图
--------
历年国营职工人数表
----
第二节经营网点
------
商业网点情况表
----
第三节商品购销
------
一、流通渠道
------
二、购销
--------
附表一几个年份社会商品零售额和农副产品收购额 (单位:万元)
--------
附表二几个年份国营、供销商业主要商品销售情况
--------
附表三几个年份国营商业收购农副产品情况
--------
附表四几个年份供销合作社农副土特产品收购情况
------
三、利润
--------
自1965至1986年商业局、供销社部分年利润完成情况如下表 (单位:万元)
----
第四节经营管理
----
第五节对外贸易
------
历年外贸收购出口情况表
----
第六节物资管理
------
附:历年物资销售表
--
第十九章集市贸易
----
据《广西边务概要》(民国二十四年版)记载,主要圩场的市面状况 (单位:人、元)
----
桃城圩竹器市场一角
----
据1984年几个圩日的典型调查,桃城圩场贸易的产品上市量和价格情况 (单位:元、斤、件)
----
农、副产品上市量
----
主要圩场旺季一圩商品上市量情况 (单位:担、只、件)
--
第二十章粮油
----
第一节购销
------
1985年全县定量供应粮食的人数和月供应粮数如表 (单位:斤)
------
附表一历年粮食征购完成情况 (单位:贸易粮万斤)
------
附表二历年粮食销调存情况 (单位:贸易粮万斤)
------
附表三历年食油购销调存情况 (单位:折油百斤)
------
附表四几个年份粮油购销价格情况 (单位:元/担)
----
第二节储运
----
第三节加工
--
第二十一章统计
--
第二十二章物价
----
1952、1980年农产品与工业品交换比较
----
附表一几个年份主要农副产品收购价格 (单位:元)
----
附表二几个年份主要商品零售价格 (单位:元)
--
第二十三章工商管理
----
分年分企业性质的登记发证数
----
几个年份处理、处罚违法行为并没收各种物资情况如下表
--
第二十四章财税审计
----
第一节财政
------
一、收支
--------
地方财政岁入情况表 (单位:国币元)
--------
地方财政岁出情况 (单位:国币元)
------
二、预算管理
------
三、财政监督
--------
附表一历年财政收入完成情况 (单位:万元)
--------
附表二历年财政支出情况 (单位:万元)
----
第二节税务
------
一、农业税
--------
全县农业税征收情况表 (单位:万亩、万斤、原粮)
------
二、工商税
--------
民国二十三年度万承等三县捐税收入统计表 (单位:国币元)
--------
几个年份工商税收统计 (单位:万元)
----
第三节审计
--
第二十五章金融保险
----
第一节金融
------
一、货币
------
二、债券
------
三、信贷
--------
附表一历年银行信贷情况 (单位:万元)
--------
附表二历年货币流通情况 (单位:万元)
--------
附表三1981-1985年基建投资统计 (单位:万元)
------
四、农贷
--------
历年农村存款、放款情况 (单位:万元)
------
五、信用合作
------
六、储蓄
--------
历年银行储蓄情况 (单位:万元)
----
第二节保险
------
1982-1985年各种保险保额保费情况表 (单位:万元)
第三编政治
--
第二十六章中国共产党
----
第一节组织建设
----
第二节宣传教育
----
第三节统一战线
----
第四节纪律检查
----
第五节历次党代会
------
历任县委书记一览表
------
历任县委副书记一览表
--
第二十七章中国国民党
----
第一节组织机构
----
第二节党务活动
----
第三节竞选“国代”
--
第二十八章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普选
----
第二节历届代表会
--
第二十九章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第三十章土司
----
附:土司统治纪要
----
附:土官衙门平面图
----
围墙平面图
--
第三十一章县政府
----
养利县
------
历任县长一览表
----
雷平县
------
历任县长一览表
------
附:民国三十三年雷平县政府组织机构示意图
----
万承县
------
历任县长一览表
----
附:参议会
--
第三十二章县人民政府
----
历任县长、副县长一览表
----
1985年各乡(镇)直属机关单位职工人数
--
第三十三章劳动人事
----
第一节劳动
------
1963-1985年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统计表 (单位:人、万元)
----
第二节人事
------
附表一全县干部情况统计表
------
附表二全县干部年龄情况统计表
----
第三节离、退休制度
--
第三十四章民政
----
第一节优抚
------
1951-1985年全县退伍军人统计表
----
第二节社会救济
----
第三节土地征用
------
1975-1985年全县征用土地情况统计表
----
第四节婚姻登记
--
第三十五章信访
----
1979-1985年的信访概况表
--
第三十六章侨务
--
第三十七章政法
----
第一节公安
----
第二节检察
----
第三节司法
------
审判
------
公证及法律顾问
------
法制教育
--
第三十八章群众团体
----
第一节工会
------
1985年工会组织建设统计表
----
第二节青年团少先队
----
第三节妇女会
----
第四节农会贫协会
----
第五节其他
--
第三十九章边务
----
第一节国界
------
国界界碑之一
----
第二节口岸
----
第三节边境交往
----
第四节边境建设
--
第四十章重大政治运动
----
第一节镇压反革命
----
第二节“三反”、“五反”
----
第三节整风反右
----
第四节社会主义教育
--
第四十一章拨乱反正
----
第一节平反冤假错案
------
一、纠正错划右派
------
二、处理历史冤案
----
第二节地富分子摘帽
----
第三节落实知识分子政策
----
第四节处理“文革”遗留问题
--
第四十二章军事
----
第一节兵制
------
1968-1985年全县征兵人数统计
----
第二节地方武装
------
一、土兵练勇
------
二、自卫队民团
------
三、民兵武警
----
第三节兵事
------
一、反土司斗争
------
二、农民自卫军活动
------
三、红八军转战雷平
------
四、抗日救亡
------
五、解放战争
------
六、肃清土匪
------
七、对越自卫还击
第四编文化
--
第四十三章教育
----
第一节普通教育
------
一、社学书院私塾
------
二、幼儿教育
--------
保育院历年发展情况表
------
三、小学教育
--------
历年小学在校学生数
--------
附:桃城二小简况
------
四、中学教育
--------
附:主要中学简况
大新中学教学实验室
附表一历年中学生情况表
附表二历年输送入大中专人数统计
----
第二节专业教育
----
第三节业余教育
----
第四节党校壮校
----
第五节教师队伍
------
历年教师人数统计
----
第六节教育经费
----
第七节勤工俭学
--
第四十四章科学技术
----
第一节科技队伍
----
第二节科技普及
----
第三节科技成果
----
第四节计量
--
第四十五章文化艺术
----
第一节群众文化
----
第二节文艺创作
------
赶集(油画)袁胜聪作(1980年参加自治区美术展出)
------
家养蛤蚧李雄伟摄(1984年《广西画报》发表)
------
壮家花雷马丹(8岁)书
----
第三节文艺团体
----
第四节民间文艺
------
民间舞蹈
------
民歌民谣民谚
------
民间谜语歇后语对联
------
民间传说
----
第五节图书档案
------
图书
--------
附表一几个年份县图书馆情况
--------
附表二历年图书发行情况 (单位:万元)
------
档案
----
第六节广播电影电视
------
广播
------
电影
--------
1980-1985年电影放映情况统计表 (单位:元)
------
电视
----
第七节报纸刊物
------
报纸
------
刊物
----
第八节文物胜迹
------
名胜
--------
德天瀑布
--------
跃进飞渡
--------
云门紫洞
--------
乔苗平湖
--------
那岸明珠
--------
利水流清
--------
恩城画廊
--------
中军潭
------
古迹
--------
桃城古南楼
--------
全茗土司古墓(明代)
--------
安平土司衙门的小石狮
------
文物
--------
女古尸
------
金石
--------
(古钟清康熙)
--
第四十六章卫生
----
第一节医疗
------
一、西医
--------
1985年各医院病床及医务人员统计表
------
二、中医
------
三、壮医
----
第二节防疫
------
历年各种传染病发病情况表 (单位:人)
------
历年各种疾病情况 单位:人
----
第三节妇幼保健
----
第四节农村合作医疗
----
第五节医务人员培训
----
第六节医药
------
几个年份医药经营利润实绩表 (单位:万元)
--
第四十七章体育
----
第一节群众体育
----
第二节学校体育
----
第三节比赛活动
------
从1960-1985年,本县参加地区、自治区各种运动会获奖的情况表
第五编社会
--
第四十八章民族
----
第一节族源
----
第二节姓氏
----
第三节语言
----
第四节风俗习惯
------
一、衣食住行
--------
髻发
--------
辫发
--------
烫发
--------
女服饰(新球)
--------
女服饰(板价)
--------
女服饰(三联)
--------
女服饰(板价)
--------
石水缸
--------
高栏木屋
------
二、交际礼节
------
三、节日歌圩
--------
节日
--------
歌圩
------
四、婚嫁
------
五、丧葬
------
附:崖洞葬
--
第四十九章人口
----
第一节人口构成
------
民国二十三年全县人口数量及其职业分类表
------
1949年以来历年全县户数、人口统计
------
全县的全民单位和集体单位职业的构成,1952年和1985年的情况表
------
民国二十三年(1934)人民受教育程度统计表
------
1949年和1982年社会成员文化程度比较表
----
第二节寿星
------
老人
------
其余5位百岁以上寿星简况表
------
90至99岁寿星简况
------
80至89岁的人数统计表
----
第三节计划生育
------
附表一1949-1985年人口变动情况表
------
附表二1975-1985年节育率和环扎率情况表
--
第五十章宗教寺庙
----
第一节宗教
----
第二节寺庙
--
第五十一章陋俗弊端
----
第一节禁忌迷信
----
第二节盗窃械斗
----
第三节吹嫖赌
----
第四节蓄婢乞丐
--
第五十二章新风尚
----
第一节见义勇为
----
第二节赡老养孤
----
第三节拾金不昧
----
第四节友爱互助
------
附:乡规民约
--
第五十三章人民生活
----
第一节职工生活
----
第二节居民生活
----
第三节农民生活
------
历年农民口粮水平统计表
------
附:致富典型
第六编人物
--
第五十四章烈士
----
第一节传略
------
农秀
--------
附图
------
农辉兴
--------
附图
------
戴志敏
--------
附图
------
黄昆庭
------
农西
------
李贵才
------
附:烈士陵墓(园)
--------
堪圩烈士陵墓
----
第二节英名录
------
解放战争时期
------
附:抗日阵亡将士
--
第五十五章名人
----
第一节传略
------
梁明伦
------
王大犹
------
马镇武
------
赵焕瑛
------
农高田
------
何焜
------
何以奎
------
何绍贞
------
冯飞龙
------
农忠卫
------
梁正标
------
黄生前
------
农民财
------
赵成山
------
李少鹏
----
第二节名录
--
第五十六章能工巧匠
----
附:历年评上省级以上先进单位和劳动模范名单
第七编杂记
--
第五十七章各种事故
--
第五十八章过往
--
第五十九章兵燹匪患
--
第六十章异闻奇事
----
第一节罕见古树
----
第二节(木宪)木村
----
第三节怪牛
----
第四节奇泉
----
第五节黄脸坳
----
第六节怪岩
附录
--
一、各时期重要布告、文件
--
二、土司碑(状)文
--
三、本县历代方志部分序跋
--
四、本志编纂始末
--
五、修志机构和人员
--
六、审稿和验收单位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