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岷县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1985
出版时间:
1995年05月
目录
封面
岷县志
《岷县志》编纂委员会
图片
--
《岷县志》编纂委员会
--
岷县城鸟瞰
--
中共岷县委员会
--
岷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岷县人民政府
--
政协岷县委员会
--
二郎山“五月十七”花儿会
--
元宵节万家焰火
--
长征红军两次过岷所经的天险腊子口
--
洮河刘家浪水电厂(机房)
--
洮河古渡
--
城北洮河大桥
--
闾井大田油菜
--
草茂畜旺
--
木寨岭盘山公路
--
岷县特产中药材
--
当归全株
--
岷县一中教学大楼(1946年建)
--
岷县幼儿园
--
岷县妇幼保健站
--
“梅花双刀”马万青
--
元宵节社火——铁芯子
--
明代洪武间铜钟
--
洮河绿石砚
--
岷县出土文物群
--
清水翻砂厂
--
刺绣(枕顶)
--
东山区低轱辘车
--
水磨
--
中山公园曲廊
--
中共中央西北局会议会址(岷县三十里铺村)
--
岷县苏维埃政府遗址(包家族村)
--
长征红军标语(红莲寺)
--
苏维埃布币
--
张明远将军照
--
岷县分区第一次县书县长联席会议留影
--
文徵明诗碑
--
孟树桂书
--
庞士鸿书
--
庞文山书
--
陈文化书
--
张子和书
--
刘尔欣书
--
阿丁书
--
齐贯勇 书
--
孙九皋 画
--
刘光裕 指画
--
城关镇平面图
--
岷县行政区划图
序
凡例
目录
概 述
大事记
第一篇 自然地理
--
附:岷县地质图
--
第一章 地质
----
第一节 地质构造
----
第二节 地层 岩石
----
第三节 矿产
------
附:岷县矿点分布图
--
第二章 地貌
----
第一节 特征
----
第二节 类型
--
第三章 气候
----
第一节 日照
----
第二节 气温
------
附:岷县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
第三节 降水
------
附:岷县年降水量分布图
----
第四节 风
------
附:风向频率及最大风速图
--
第四章 水文
----
第一节 水资源
----
第二节 水系及主要河流
--
第五章 土壤 生物
----
第一节 土壤特征及类型
----
第二节 生物
------
附:岷县冰雹路径图
--
第六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冰雹
----
第二节 洪水
----
第三节 冻灾
----
第四节 干旱
----
第五节 病虫害
----
第六节 地震
第二篇 行政建置
--
附:明清疆域图
--
第一章 疆域 沿革
----
第一节 位置 疆域
----
第二节 建置沿革
------
附:岷县古城示意图
--
第二章 行政区划
----
第一节 明代至民国时期区划
----
第二节 解放后区划
----
第三节 现行乡镇简志
第三篇 人 口
--
第一章 人口历史
----
第一节 人口源流
----
第二节 历史人口
----
第三节 人口变动
--
第二章 人口分布
----
第一节 人口密度
----
第二节 人口 资源
----
第三节 人口 环境
--
第三章 人口构成
----
第一节 自然构成
----
第二节 社会构成
----
第三节 人口素质
--
第四章 婚姻 家庭
----
第一节 婚姻
----
第二节 家庭
----
第三节 姓氏
--
第五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节育 绝育
----
第二节 晚婚 晚育
----
第三节 少生 优生
第四篇 农 业
--
第一章 农业体制
----
第一节 减租减息
----
第二节 土地改革
----
第三节 农业合作化
----
第四节 农村人民公社
----
第五节 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
--
第二章 农业机构
----
第一节 县主管单位
----
第二节 隶属单位
--
第三章 农业生产
----
第一节 耕地 人口 劳力
----
第二节 粮食生产
----
第三节 油料生产
----
第四节 蔬菜生产
--
第四章 农业科技
----
第一节 科技队伍
----
第二节 土壤肥料
----
第三节 良种
----
第四节 作物栽培新技术
----
第五节 植物保护
----
第六节 防雹
--
第五章 农业机械
----
第一节 田间、场上作业机械
----
第二节 农业运输机械
----
第三节 农副产品加工机械
----
第四节 农用动力机械
----
第五节 农机研制、推广与人员培训
第五篇 林 业
--
附:岷县森林分布图
--
第一章 机构沿革
----
第一节 县主管单位
----
第二节 下属单位
--
第二章 天然森林
----
第一节 森林的变迁
----
第二节 森林资源及分布
--
第三章 造林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林种
----
第三节 科学造林
--
第四章 育苗
----
第一节 国营苗圃
----
第二节 群众育苗
--
第五章 森林管护
----
第一节 林木管护
----
第二节 护林联防
----
第三节 幼林抚育
----
第四节 封山育林
----
第五节 次生林改造
第六篇 畜 牧
--
附:岷县草场分布图
--
第一章 畜牧机构
----
第一节 行政机构
----
第二节 事业机构
----
第三节 企业机构
--
第二章 畜牧资源
----
第一节 草原
----
第二节 畜禽品种
--
第三章 畜牧业生产现状
--
第四章 畜禽疫病
----
第一节 传染病和寄生虫
----
第二节 疫病防治
第七篇 中药材
--
第一章 中药材概况
----
第一节 资源
----
第二节 分布地域
----
第三节 开发利用
--
第二章 中药材经营管理
----
第一节 经营机构
----
第二节 购销网点
--
第三章 当归
----
第一节 形态与习性
----
第二节 药用功能及成分
----
第三节 开发利用及经济价值
----
第四节 生产技术改革
----
第五节 栽培技术
----
第六节 商品加工
--
第四章 其它主要中药材
----
第一节 红、黄芪
----
第二节 党参
----
第三节 贝母
----
第四节 大黄
----
第五节 黄芩
----
第六节 丹参
----
第七节 羌活
----
第八节 麻黄
----
第九节 款冬花
----
第十节 秦艽
第八篇 水 利
--
附:岷县水系图
--
第一章 机构
--
第二章 水资源
--
第三章 河道治理
----
第一节 洮河治理
----
第二节 迭藏河与纳纳河治理
--
第四章 灌溉设施
----
第一节 渠道工程
----
第二节 提灌工程
----
第三节 喷灌设施
----
第四节 机井工程
--
第五章 其他水利建设
----
第一节 人畜饮水及病区改水
----
第二节 农田基建
----
第三节 水土保持
----
第四节 小流域综合治理
第九篇 工 业
--
第一章 主管机构及企业管理
----
第一节 主管机构
----
第二节 企业管理
--
第二章 发展概况
--
第三章 工业门类
----
第一节 电力
----
第二节 煤炭
----
第三节 陶瓷
----
第四节 印刷
----
第五节 医药
----
第六节 农机具
----
第七节 粮油加工
----
第八节 食品、酿造
----
第九节 木材加工
----
第十节 缝纫
----
第十一节 皮革、棉麻加工
----
第十二节 五金制品
----
第十三节 建筑器材
----
第十四节 修配服务
--
第四章 乡镇工业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主要企业简介
第十篇 交 通
--
附:岷县交通图
--
第一章 交通机构
----
第一节 行政机构
----
第二节 业务机构
--
第二章 交通设施
----
第一节 公路
----
第二节 桥梁
----
第三节 水运
--
第三章 交通运输
----
第一节 人畜搬运
----
第二节 汽车运输
--
第四章 交通管理
----
第一节 公路维修
----
第二节 路政管理
第十一篇 邮 电
--
第一章 机构沿革
--
第二章 通信网络演变
----
第一节 邮政
----
第二节 电信
--
第三章 邮电服务
----
第一节 服务项目
----
第二节 业务量
----
第三节 邮电资费
--
第四章 企业管理
----
第一节 组织管理
----
第二节 业务管理
----
第三节 财务管理
----
第四节 劳保福利与劳动竞赛
第十二篇 城乡建设
--
第一章 县城
----
第一节 城郭变迁
----
第二节 街巷分布
----
第三节 城区建设
----
第四节 街道园林绿化
----
第五节 城区给水
----
第六节 房产管理
----
第七节 环境卫生
--
第二章 村镇
----
第一节 村庄
----
第二节 集镇
--
第三章 建筑施工
----
第一节 建筑队伍
----
第二节 建材供应
----
第三节 建材生产
第十三篇 商 业
--
第一章 市场
----
第一节 乡村集市
----
第二节 城区商场
--
第二章 商业体制及其业务经营
----
第一节 解放前的商业状况
----
第二节 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第三节 国营公司
----
第四节 供销合作社
----
第五节 合作商店
--
第三章 工商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工商管理
--
第四章 物价 计量
----
第一节 物价
----
第二节 计量
第十四篇 粮 食
--
第一章 机构
--
第二章 征购与销售
----
第一节 粮食征购
----
第二节 油料收购
----
第三节 粮油销售
--
第三章 储运
----
第一节 粮食仓储
----
第二节 粮食保管
----
第三节 粮食调运
--
第四章 加工
--
第五章 议购议销
--
第六章 价格管理
----
第一节 粮食价格
----
第二节 油料(油品)价格
第十五篇 财 政
--
第一章 机构与体制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地方财政体制的演变
----
第三节 收入
----
第四节 支出
--
第二章 财政监察与财务管理
----
第一节 财政监察
----
第二节 财务管理
--
第三章 审计
----
第一节 审计机构
----
第二节 审计工作
第十六篇 赋 税
--
第一章 机构沿革
----
第一节 县主管单位
----
第二节 基层机构
--
第二章 赋税
----
第一节 赋税演变
----
第二节 工商税
----
第三节 农业税
第十七篇 金 融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解放前的金融概况
----
第二节 解放后的金融机构
--
第二章 货币
----
第一节 旧币
----
第二节 人民币
--
第三章 存款 信贷 基建拨款
----
第一节 存款
----
第二节 信贷
----
第三节 基本建设拨款
第十八篇 党派群团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
----
第一节 组织建设
----
第二节 宣传教育
----
第三节 统战工作
----
第四节 纪律检查
----
第五节 历次党员代表大会
--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 三民主义青年团
----
第一节 国民党岷县县党部
----
第二节 三民主义青年团岷县分团部
--
第三章 民主党派
----
第一节 中国民主同盟岷县支部
----
第二节 中国民主建国会岷县支部
--
第四章 群众团体
----
第一节 工人组织
----
第二节 农民组织
----
第三节 青年组织
----
第四节 妇女组织
----
第五节 工商业者组织
--
第五章 帮派 会道门
----
第一节 洪帮 青帮
----
第二节 各种会道门
第十九篇 政 权
--
第一章 民国以前政权概况
--
第二章 民国时期的政权及代议机构
----
第一节 政权机构
----
第二节 代议机构
--
第三章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 岷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节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第四章 行政机构
----
第一节 专员公署
----
第二节 岷县人民政府
----
第三节 区、乡(镇)人民政府
--
第五章 政协岷县委员会
第二十篇 政 法
--
第一章 检察
----
第一节 人民检察院
----
第二节 检察工作
--
第二章 审判
----
第一节 人民法院
----
第二节 审判工作
----
第三节 复查案件
--
第三章 公安
----
第一节 公安局
----
第二节 公安工作
--
第四章 司法
----
第一节 司法局
----
第二节 司法行政
第二十一篇 民 政
--
第一章 机构
--
第二章 普选
--
第三章 拥军优属
----
第一节 支前
----
第二节 拥军
----
第三节 优抚
----
第四节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
第四章 救灾救济
----
第一节 灾情救济
----
第二节 社会救济
----
第三节 收容遣送
--
第五章 扶贫
--
第六章 社会福利
----
第一节 社会福利院
----
第二节 儿童福利院
----
第三节 敬老院
--
第七章 落实城镇居民户口
--
第八章 边界争议
第二十二篇 劳动人事
--
第一章 干部
----
第一节 干部状况
----
第二节 干部吸收录用
----
第三节 干部管理
----
第四节 干部精简下放
----
第五节 干部退休、离休
----
第六节 干部奖惩
----
第七节 落实干部和知识分子政策
--
第二章 劳动就业
----
第一节 工人状况
----
第二节 劳动就业
--
第三章 工资 劳保福利
----
第一节 工资
----
第二节 劳保福利
第二十三篇 军 事
--
第一章 历代兵事记略
----
第一节 明清以前
----
第二节 民国时期
----
第三节 红军长征过岷县
------
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岷县路线图
----
第四节 岷县和平解放
--
第二章 军事设置
----
第一节 机构 兵员
----
第二节 军备设施
----
第三节 驻军
--
第三章 兵役
----
第一节 明清以前兵役
----
第二节 民国兵役
----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
--
第四章 民兵
----
第一节 民兵组建
----
第二节 军事训练
----
第三节 政治教育
----
第四节 民兵的作用
第二十四篇 教 育
--
第一章 普通教育
----
第一节 学前教育
----
第二节 小学教育
----
第三节 中学教育
--
第二章 专业教育
----
第一节 师范教育
----
第二节 其他职业教育
--
第三章 少数民族教育
----
第一节 回民教育
----
第二节 藏民教育
--
第四章 业余教育
----
第一节 农民文化教育
----
第二节 职工文化教育
--
第五章 教师
----
第一节 教师队伍
----
第二节 教师待遇
--
第六章 教育经费
----
第二节 学校建设
第二十五篇 科 技
--
第一章 机构 队伍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队伍
--
第二章 科技普及
----
第一节 展览 报刊 宣传
----
第二节 科技培训及咨询服务
----
第三节 青少年三小创作
--
第三章 科技成果
第二十六篇 文 化
--
第一章 主管机构
--
第二章 文化活动
----
第一节 戏剧
----
第二节 电影
----
第三节 图书
----
第四节 文化馆、站
----
第五节 群众文化
--
第三章 文物古迹
----
第一节 遗址
----
第二节 古墓葬
----
第三节 古建筑
----
第四节 馆藏文物
----
第五节 红军长征途经岷县的历史文物
----
第六节 金石
------
附:岷县文物遗址分布图
--
第四章 报刊 广播 电视 档案
----
第一节 报刊
----
第二节 广播
----
第三节 电视
----
第四节 档案
第二十七篇 卫 生
--
第一章 医疗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医生
----
第三节 设施
----
第四节 经费
--
第二章 卫生
----
第一节 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
第二节 公共卫生
--
第三章 防疫
----
第一节 卫生防疫站
----
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
----
第三节 地方病防治
--
第四章 保健
----
第一节 妇幼保健站
----
第二节 妇女保健
----
第三节 儿童保健
--
第五章 医学教育
----
第一节 卫生学校
----
第二节 进修深造
第二十八篇 体 育
--
第一章 群众体育
----
第一节 儿童体育
----
第二节 学校体育
----
第三节 职工体育
----
第四节 农民体育
----
第五节 老年体育
--
第二章 经费 设施 人员
----
第一节 经费 设施
----
第二节 裁判队伍与体育人才输送
--
第三章 体育比赛
----
第一节 参加全国、省、地级比赛
----
第二节 县级篮球比赛
第二十九篇 民族宗教
--
第一章 民族
----
第一节 汉族
----
第二节 回族
----
第三节 藏族
----
第四节 民族关系
--
第二章 宗教
----
第一节 佛教
----
第二节 道教
----
第三节 伊斯兰教
----
第四节 基督教
----
第五节 天主教
第三十篇 方 言
--
第一章 方言
----
第一节 语音
----
第二节 词汇
--
第二章 谚语 歇后语
----
第一节 谚语
----
第二节 歇后语
第三十一篇 风 俗
--
第一章 礼仪习俗
----
第一节 生辰
----
第二节 婚丧
--
第二章 生活习俗
----
第一节 饮食
----
第二节 服饰
----
第三节 住房
----
第四节 出行
--
第三章 岁时习俗
----
第一节 节日
----
第二节 时令
----
第三节 新节
--
第四章 迷信
--
第五章 少数民族风俗
----
第一节 回民风俗
----
第二节 藏民风俗
第三十二篇 人 物
--
第一章 英雄模范人物
----
第一节 革命英烈
----
第二节 英模人物
----
第三节 老山前线立功战士
------
冯四海
------
王江真
------
刘天绪
------
王喜奎
------
董龙
------
刘玉庆
------
路有学
------
张金仓
------
尉平伟
------
乔志华
------
罗伍义
------
李果
------
赵维平
------
包国杰
--
第二章 传介人物
----
第一节 立传人物
------
班丹扎释
------
张锦
------
王铎
------
於敖
------
王继政
------
屈葆才
------
梁嶙
------
陈如平
------
曹宪中
------
马仲选
------
尹世彩
------
乔毓南
------
刘承诒
------
何鸣和
------
马麟图
------
李贵悟
------
邱吉荣
------
张有才
------
曹学彦
------
辛公义
------
马烨
------
汪元纲
------
赫赫
------
欧阳焕章
------
王榕
------
吕恕
------
郑震谷
------
黑存龙
------
石应华
------
鲁大昌
----
第二节 简介人物
------
孟树桂
------
杨昶
------
樊钧
------
陈光虞
------
马万青
------
张明远
------
马文江
------
李茂
------
郭正堂
------
张国佐
--
第三章 知名人物
----
第一节 历史人物
------
阮翁仲
------
马防
------
纥干宏
------
王韶
------
种谊
------
定而迦
------
后能
------
赵伏
------
刘世绅
------
王瑶
------
张潜
------
刘世纶
------
朱衣
------
虎勇
------
董绅
------
杨守奇
------
张象斗
------
吴掇桂
------
曾文耀
------
郭成峻
------
郭成巍
------
杨本植
------
余珩
------
董英
------
包蕴珍
------
姜相周
------
侯介人
------
王守义
------
王彦
------
刘世英
------
常俊
------
安国祯
------
王瑞
------
李燕青
----
第二节 当代知名人士
第三十三篇 艺 文
--
第一章 文选
----
第一节 古文 赋
----
第二节 文艺创作
--
第二章 诗歌
----
第一节 诗联
----
第二节 新诗
--
第三章 民间文学
----
第一节 花儿
----
第二节 故事
--
第四章 美术 工艺
----
第一节 书法
----
第二节 绘画
----
第三节 摄影
----
第四节 民间工艺
附录
--
主要文献辑录
----
一、文、诰、敕、谕
----
二、金石
----
三、电文、布告、纪要
--
岷志编纂概况
----
一、旧志
----
二、新志编纂
定西地区行政公署(批复)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