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市环境保护志(1956-1985)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牡丹江市环境保护志》是记述牡丹江市环境保护发展的第一部志书。它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针,遵从“实事求是”、“详今略古”、“述面不论”的原则,尽力做到集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为一体,在环境管理、环境治理、自然环境保护、环境监测、环境科技、污染源等篇章进行重点记叙。
内容时限:
1956-1985
出版时间:
1989年10月
目录
封面
牡丹江市环境保护志
图片
--
牡丹江市环境保护局办公楼
--
牡丹江市区建筑群中共牡丹江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办公楼
--
牡丹江市区建筑群工人文化官
--
牡丹江市区建筑群火车站广场
--
牡丹江市区建筑群北山宾馆
--
訾显章市长主持环境保护新闻发布会
--
徐秉华副秘书长主持工业污染源调查工作签订责任状会议
--
镜泊湖八景之一吊水楼瀑布
--
镜泊湖八景之一珍珠门
--
镜泊湖自然保护区大山口森林景观
--
名胜古迹之一石灯幢
--
镜泊湖市政府抱月湾宾馆
--
牡丹江毛毯厂晴纶印染废水处理车间
--
牡丹江炼油厂含油污水处理车间全貌
--
牡丹江第二发电厂烟尘排放的情景
--
牡丹峰自然保护区植被破坏的情景
--
穆棱黄金公司采金船破坏植被情景
--
牡丹江造纸厂造纸废水排放口
--
穆棱石墨公司石墨废水排放情景
--
月牙湖草地类自然保护区荷花盛开情景
--
东宁县农业生态村通沟村人工林
--
兴凯湖新开流遗址
--
牡丹江铁路医院医疗废水处理车间臭氧发生器
--
牡丹江市环境保护机构分设图
前言
《牡丹江市环境保护志》编纂委员会
《牡丹江市环境保护志》编纂人员
目录
一 环境污染
二 环境保护
第一篇 环境概况
--
第一章 自然环境
----
第一节 地理位置
----
第二节 地形、地貌
----
第三节 地质、水文地质
----
第四节 地面水水文特征
----
第五节 气候
----
第六节 自然灾害
----
第七节 土壤
----
第八节 植被
----
第九节 野生动物
--
第二章 社会环境概况
----
第一节 历史沿革
----
第二节 人口及民族
----
第三节 国民经济
----
第四节 城市建设
----
第五节 交通运输
----
第六节 名胜古迹及风景区
----
第七节 其它事业
第二篇 污染源
--
第一章 工业污染源调查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工业废水排放量
----
第三节 工业废气排放量
----
第四节 机动车辆尾气排放量
----
第五节 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
--
第二章 其它污染源
----
第一节 化肥、农药的污染
----
第二节 噪声污染源
----
第三节 生活污染源
----
第四节 市区郊区乡镇企业污染源
----
第五节 穆棱河水系工业污染源
--
第三章 工业污染源评价
----
第一节 评价方法及评价标准
----
第二节 工业废水评价结果
----
第三节 工业废气评价结果
----
第四节 工业污染源回顾性评价
第三篇 环境保护
--
第一章 环境管理
----
第一节 法制建设
----
第二节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
----
第三节 征收排污费
----
第四节 牡丹江水系管理
----
第五节 环境保护统计
----
第六节 环境保护规划
----
第七节 宣传教育
--
第二章 环境治理
----
第一节 环境污染防治状况
----
第二节 环境污染治理工程
----
第三节 综合利用
----
第四节 环境污染治理资金
--
第三章 信访监察
----
第一节 信访
----
第二节 环境污染案件
--
第四章 自然环境保护
----
第一节 自然环境保护
----
第二节 环境生态系统乎衡失调
----
第三节 自然保护区
--
第五章 环境科技
----
第一节 环境科技成果
----
第二节 科技情报及档案
----
第三节 科技咨询服务
--
第六章 环境保护机构
----
第一节 牡丹江市环境保护行政机构
----
第二节 牡丹江市环境保护监测机构
----
第三节 县(市)环境保护机构
----
第四节 环境科学学会
----
第五节 劳动服务公司
----
第六节 环境保护科技咨询服务公司
第四篇 环境监测
--
第一章 概况
----
第一节 历史沿革
----
第二节 监测工作的范围、对象及方法
--
第二章 监测成果
----
第一节 牡丹江水系监测成果
----
第二节 穆棱河水系监测成果
----
第三节 大气监测成果
----
第四节 噪声监测成果
----
第五节 土壤监测成果
----
第六节 编写环境质量报告书
--
第三章 环境监测仪器设备
附录
《牡丹江环境保护志》评审委员会成员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