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一、《陆渡镇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详今略古的编纂原则,实事
求是地力求完整、准确、科学地记载陆渡镇的自然和社会的演变脉络及其现状。
出版时间:
1998年12月
目录
封面
陆渡镇志
图片
--
太仓市陆渡镇镇域现状图
--
太仓市陆渡镇镇区现状图
--
镇委、镇政府所在地
--
镇标
--
荣誉附图
--
水稻吨粮方
--
三港水闸
--
花卉基地
--
韭菜丰产方
--
九十年代农房
--
养鸽
--
陆渡幼托中心
--
教育区全貌
--
陆渡中心小学
--
陆渡卫生院
--
陆渡中学
--
陆渡敬老院
--
陆渡文化中心
--
1.陆渡邮电支局
--
2.陆渡建筑工程公司
--
3.陆渡集贸市场
--
4.白云渡花园别墅
--
5.陆渡桃园度假村
--
6.陆渡宾馆
--
7.陆渡名莱—羊肉宴
--
8.陆渡110kv变电站
序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卷一 建置区划
--
第一章 建置
----
第一节 沿革
----
第二节 镇名由来
--
第二章 区划
----
第一节 境域
----
第二节 行政区划
----
第三节 集镇
----
第四节 村民委员会
----
第五节 居民委员会
卷二 自然环境
--
第一章 成陆 地貌
----
第一节 成陆概况
----
第二节 地貌
--
第二章 土地
----
第一节 面积
----
第二节 土种
--
第三章 河流
----
第一节 干河
----
第二节 支河
--
第四章 气候
----
第一节 气候特点
----
第二节 气候要素
--
第五章 野生物
----
第一节 野生植物
----
第二节 野生动物
--
第六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水旱灾 冻害
----
第二节 风突 雹灾
----
第三节 地震
--
第七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机构网络
----
第二节 污染
----
第三节 治理
卷三 人口
--
第一章 人口变动
----
第一节 历年人口
----
第二节 自然增减
----
第三节 迁徙流动
----
第四节 港澳台及旅外同胞
--
第二章 人口构成
----
第一节 性别
----
第二节 年龄
----
第三节 文化
----
第四节 职业
--
第三章 姓氏状况
----
第一节 姓氏
----
第二节 大姓由来
--
第四章 人口控制
----
第一节 队伍网络
----
第二节 计划生育
卷四 村镇建设
--
第一章 集镇建设
----
第一节 改造老镇
----
第二节 创建新镇
----
第三节 建成新街
----
第四节 小区 镇标
----
第五节 绿化 环卫
----
第六节 河道 桥梁
----
第七节 给水 排水
--
第二章 农村建设
----
第一节 农房建设
----
第二节 村道 桥梁
--
第三章 建筑业
----
第一节 个体工匠
----
第二节 建筑公司
--
第四章 房地产管理
----
第一节 房产管理
----
第二节 土地管理
卷五 农业水利
--
第一章 生产关系变革
----
第一节 封建土地所有制
----
第二节 土地改革
----
第三节 农业合作化
----
第四节 人民公社
----
第五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第六节 农业集约化规模经营
--
第二章 耕地 劳力 农机具
----
第一节 耕地
----
第二节 劳动力
----
第三节 农机具
--
第三章 种植业
----
第一节 耕作制度
----
第二节 作物栽培
----
第三节 植物保护
----
第四节 肥料使用
--
第四章 产量与分配
----
第一节 主要农作物产量
----
第二节 收益分配
--
第五章 水利
----
第一节 整治河道
----
第二节 农田沟渠
----
第三节 堤闸建设
--
第六章 领导与管理
----
第一节 镇(乡、公社)领导机构
----
第二节 村农业服务站
卷六 多种经营
--
第一章 蔬菜 大蒜
----
第一节 韭菜
----
第二节 青毛豆
----
第三节 其他蔬菜
----
第四节 白蒜 蒜苗
--
第二章 畜禽业
----
第一节 家畜饲养
----
第二节 家禽饲养
----
第三节 其他养殖
--
第三章 副业
----
第一节 食用茵
----
第二节 药材栽培
----
第三节 其他副业
--
第四章 水产业
----
第一节 内河养殖
----
第二节 河蚌育珠
----
第三节 特种水产
--
第五章 管理机构
----
第一节 镇(乡、公社)多种经营服务公司
----
第二节 村多种经营服务站
卷七 工业
--
第一章 工业体制
----
第一节 私营工业 手工业
----
第二节 镇办工业
----
第三节 村办工业
----
第四节 三资企业
----
第五节 单位办工业
--
第二章 行业状况
----
第一节 纺织 服装
----
第二节 五金 机械
----
第三节 食品 糖果
----
第四节 制线 皮革
----
第五节 化工 塑料
----
第六节 印刷 纸箱
----
第七节 建材及其他
--
第三章 产品选介
----
第一节 名牌产品
----
第二节 刨汇产品
--
第四章 企业管理
----
第一节 镇(乡、公社)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生产管理
----
第三节 财务管理
----
第四节 安全生产
卷八 商业
--
第一章 商业体制
----
第一节 私营(个体)商业
----
第二节 合作商业
----
第三节 供销合作社商业
----
第四节 粮油食品商业
--
第二章 商业网点
----
第一节 市镇网点
----
第二节 农村网点
----
第三节 集贸市场
--
第三章 商品销售
----
第一节 生产、生活资料供应
----
第二节 特殊供应方式
--
第四章 农副产品收购
----
第一节 农产品收购
----
第二节 副产品收购
--
第五章 饮食服务业
----
第一节 饮食业
----
第二节 服务业
----
第三节 名菜名点
--
第六章 商贸管理
----
第一节 市场管理
----
第二节 工商行政管理
卷九 交通邮电
--
第一章 交通运输
----
第一节 水路
----
第二节 陆路
----
第三节 交通管理
--
第二章 邮电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邮路
----
第三节 业务
卷十 财税 金融
--
第一章 财政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财政收支
--
第二章 税务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税种
----
第三节 税收
--
第三章 金融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贷款
----
第三节 存款
----
第四节 货币流通
--
第四章 保险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业务
卷十一 政党社团
--
第一章 共产党组织
----
第一节 中共陆渡镇委员会
----
第二节 历届党代表大会
----
第三节 思想工作
----
第四节 组织工作
----
第五节 纪律检查
----
第六节 基层组织
--
第二章 国民党组织
--
第三章 社会团体
----
第一节 工农青(少)妇组织
----
第二节 联合会 协会
卷十二 政权
--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 人大主席团
----
第二节 历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章 政府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政事 政绩
--
第三章 农工商总公司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村经济合作社
--
第四章 政协
----
第一节 组织
----
第二节 活动
卷十三 民政劳动
--
第一章 社会事业
----
第一节 优抚
----
第二节 安置
----
第三节 社会救济
----
第四节 社会福利
--
第二章 社会服务
----
第一节 婚姻登记
----
第二节 地名管理
----
第三节 殡葬改革
----
第四节 公墓
--
第三章 劳动
----
第一节 劳动管理
----
第二节 劳保福利
----
第三节 工资
卷十四 治安司法军事
--
第一章 治安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治安管理
----
第三节 户籍管理
----
第四节 机动车管理
----
第五节 综合治理
--
第二章 司法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民事调解
----
第三节 法制宣传
----
第四节 法律服务
--
第三章 军事
----
第一节 设施
----
第二节 兵役
----
第三节 兵事
----
第四节 地方武装
卷十五 教育科技
--
第一章 学校教育
----
第一节 幼儿教育
----
第二节 小学教育
----
第三节 中学教育
--
第二章 业余教育
----
第一节 农民教育
----
第二节 职工教育
----
第三节 职业技术教育
--
第三章 师资队伍
----
第一节 师资状况
----
第二节 业务进修
----
第三节 福利待遇
----
第四节 政治待遇
--
第四章 经费设备
----
第一节 经费
----
第二节 设备
--
第五章 科学技术
----
第一节 科技网络
----
第二节 科技队伍
----
第三节 项目与成果
卷十六 文化体育
--
第一章 机构设施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设施
--
第二章 文学艺术
----
第一节 文艺团体
----
第二节 民间娱乐
----
第三节 民间工艺
----
第四节 民间文学
--
第三章 电影 广播 电视
----
第一节 电影
----
第二节 广播
----
第三节 电视
--
第四章 新闻 档案
----
第一节 通讯报道
----
第二节 档案
--
第五章 文物
----
弟一节 古树 古桥
----
第二节 墓塔 石碑
----
第三节 烈士墓
--
第六章 体育
----
第一节 学校体育
----
第二节 群众体育
卷十七 卫生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私人诊所
----
第二节 联合诊所
----
第三节 卫生院
----
第四节 村卫生室
--
第二章 设施与技术
----
第一节 医疗设施
----
第二节 医疗技术
--
第三章 医疗保健
----
第一节 公费医疗
----
第二节 劳保医疗
----
第三节 合作医疗
--
第四章 疾病防治
----
第一节 疫病防治
----
第二节 寄生虫病防治
----
第三节 狂犬病防治
--
第五章 妇幼保健
----
第一节 妇女保健
----
第二节 幼儿保健
--
第六章 爱国卫生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环境卫生
----
第三节 食品卫生
----
第四节 饮水卫生
----
第五节 粪便管理
--
第七章 血吸虫病防治
----
第一节 查螺灭螺
----
第二节 查痛 治病
卷十八 人物
--
第一章 传略
----
第一节 人物传
------
武烝
------
徐大仁
------
潘瑞祥
------
朱品贤
------
高能
----
第二节 烈士传
------
徐农
------
王仲如
------
黄奎元
------
李家瑞
------
潘克俭
------
庞金明
--
第二章 先进人物
----
第一节 立功受奖人物
------
陈凤歧
------
吴金虎
------
胡近兰
------
张建中
------
顾建中
------
李青
------
吴强
------
浦秋中
------
孙培春
------
张炳春
------
王彩英
------
龚德民
------
华中兴
------
李明泉
------
陈家玲
------
潘国忠
------
李雪飚
------
曹红芳
------
陆永根
------
张永发
------
王建明
------
吴培平
------
诸芳
------
吴介眉
----
第二节 知名人士
------
张保权
------
倪文
卷十九 社会
--
第一章 人民生活
----
第一节 职工生活
----
第二节 农民生活
--
第二章 风尚习俗
----
第一节 岁时习俗
----
第二节 喜庆习俗
----
第三节 丧葬习俗
----
第四节 生活习俗
----
第五节 旧时陋习
----
第六节 社会新风
--
第三章 宗教
----
第一节 佛教
----
第二节 道教
----
第三节 天主教
----
第四节 基督教
--
第四章 方言
----
第一节 称谓
----
第二节 土话 惯用语
----
第三节 谚语
----
第四节 歇后语
卷二十 附录
--
一、地方文献
----
(一)投资指南
----
(二)集镇规划
----
(三)关于计划生育文件
----
(四)关于合作医疗文件
----
(五)乡规民约
----
(六)发展外向型经济激励政策
--
二、轶事传说
----
(一)火烧崇恩禅寺
----
(二)滕胤告部状
----
(三)长桥与野猫洞
----
(四)火轮风波
----
(五)卖囡湾
----
(六)油坊与尼姑庵
修志始末
修志机构、人员及审定单位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