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志世界文化遗产卷长城志

北京志世界文化遗产卷长城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实事求是地记述北京自然与社会的历史和现状。本志按照科学分类和社会分工设置篇目,力求突出首都特点和时代特色。本志记述范围是下限时北京市行政区辖域范围。某些分志依其特定业务范围记述。本志人物坚持生不立传的原则。长期生活、工作在北京,对北京乃至全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不分籍属,均予收录,以生年为序排列。在世人物中有突出贡献的以事系人入志。

出版时间: 2008年12月

目录

封面
北京志世界文化遗产卷长城志
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北京志》主编副主编
《北京志·世界文化遗产卷·长城志》编纂委员会
《北京志·世界文化遗产卷·长城志》编纂人员
《北京志·世界文化遗产卷·长城志》审定人员
题词
-- 邓小平题词“爱我中华修我长城”
图片
-- 中国长城示意图
-- 北京长城示意图
-- 北京长城示意图(局部)
-- 联合国为“中国长城”列人世界文化遗产颁发的证书
-- 居庸关长城
-- 昌平居庸关
-- 居庸关云台
-- 居庸关云台券门石刻
-- 居庸关云台石刻
-- 居庸关云台券壁石刻(南方增长天王)
-- 居庸关云台券壁石刻(东方持国天王)
-- 居庸关云台券壁石刻(北方多闻天王)
-- 居庸关云台券壁石刻(西方广目天王)
-- 云台券壁上用梵文、藏文、八思巴文、维吾尔文刻写的经文
-- 云台券壁上用西夏文刻写的经文
-- 慕田峪长城(航拍)
-- 慕田峪长城
-- 慕田峪长城正关
-- 慕田峪长城“鹰飞倒仰”
-- 司马台长城
-- 司马台长城13-2楼城墙
-- 司马台单边长城
-- 司马台长城障墙
-- 古北口长城
-- 古北口虎山长城
-- 古北口长城五里坨24眼敌台
-- 古北口长城五里坨残墙
-- 将军关城垣残迹
-- 四座楼敌楼
-- 黄草梁长城
-- 门头沟长城敌楼
-- 沿河城长城3号敌楼箭孔
-- 沿河城长城3号敌楼内部
-- 沿河城长城3号敌楼垛口、雷石孔、排水管道
-- 铜炮(97厘米)明·嘉靖铭文:年例胜字五十三号
-- 铜炮(170厘米420公斤)明·崇祯有铭文(见器具节)
-- 铜火铳(35厘米)明·永乐铭文:天字柒仟贰佰拾玖号
-- 铁箭镞(16.5厘米-13.5厘米)明代
-- 铁蒺藜(4厘米)辽·金
-- 铁绊马索(16.5厘米)明代
-- 门头沟区色树坟东魏武定三年摩崖石刻
-- 居庸关石额残存“庸关”明-景泰元年(1450年)
-- 白龙潭戚继光诗碑明·万历三年(1575年)
-- 渤海所衙门题名碑
-- 沿河城西城门“永胜门”石额
-- 平谷“峨嵋山营”石额
-- 司马台长城砖上的砖文:万历伍年石塘路造
-- 八达岭东城门“居庸外镇”石额
-- 黄花城“金汤”摩崖石刻
-- 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东门“天下第一关”城楼
-- 黄花城修城碑明·隆庆三年(1569年)
-- 头道关西二楼修城碑明·万历七年(1579年)
-- 八达岭西城门“北门锁钥”石额
-- 山西省代县雁门关城楼
-- 甘肃省嘉峪关关城
-- 长城砖铭文·万历四年德州营造38.5厘米×19.5厘米×9.5厘米
-- 长城砖铭文·万历六年延绥营造38厘米×18.5厘米×8.5厘米
-- 长城砖铭文·万历五年镇虏奇兵营造36厘米×17.4厘米×8.5厘米
-- 长城砖铭文·万历五年墙子路造36.7厘米×17.5厘米X9厘米
-- 长城砖铭文·万历六年延绥营造(封顶砖)35厘米x 33厘米×19厘米×25厘米
-- 敌台透视图·引自《司马台长城》
-- 长城建筑实测图·引自《司马台长城》
-- 蓟镇地形图2· 引自《四镇三关志》
-- 蓟镇地形图1· 引自《四镇三关志》
-- 蓟镇地形图4· 引自《四镇三关志》
-- 蓟镇地形图3· 引自《四镇三关志》
-- 蓟镇地形图6· 引自《四镇三关志》
-- 蓟镇地形图5· 引自《四镇三关志》
-- 蓟镇地形图8· 引自《四镇三关志》
-- 蓟镇地形图7· 引自《四镇三关志》
-- 昌镇地形图1· 引自《四镇三关志》
-- 蓟镇地形图9· 引自《四镇三关志》
-- 昌镇地形图3· 引自《四镇三关志》
-- 昌镇地形图2· 引自《四镇三关志》
-- 昌镇地形图5· 引自《四镇三关志》
-- 昌镇地形图4· 引自《四镇三关志》
-- 昌镇地形图7· 引自《四镇三关志》
-- 昌镇地形图6· 引自《四镇三关志》
-- 真保镇地形图2· 引自《四镇三关志》
-- 真保镇地形图1· 引自《四镇三关志》
-- 兵器图1· 引自《四镇三关志》
-- 真保镇地形图3· 引自《四镇三关志》
-- 兵器图3· 引自《四镇三关志》
-- 兵器图2· 引自《四镇三关志》
-- 兵器图5· 引自《四镇三关志》
-- 兵器图4· 引自《四镇三关志》
-- 兵器图7· 引自《四镇三关志》
-- 兵器图6· 引自《四镇三关志》
-- 战车图1· 引自《四镇三关志》
-- 兵器图8· 引自《四镇三关志》
-- 战车图3· 引自《四镇三关志》
-- 战车图2· 引自《四镇三关志》
-- 战车图5· 引自《四镇三关志》
-- 战车图4· 引自《四镇三关志》
-- 战车图7· 引自《四镇三关志》
-- 战车图6· 引自《四镇三关志》
-- 战车图9· 引自《四镇三关志》
-- 战车图8· 引自《四镇三关志》
-- 战车图10· 引自《四镇三关志》
《北京志》凡例
目录
概述
上篇 长城
-- 第一章 建制沿革
----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代的长城
---- 第二节 秦汉长城
---- 第三节 西晋至元代的长城
---- 第四节 明代长城
-- 第二章 万里长城北京段(北京长城)
---- 第一节 地理形势及建制分布
---- 第二节 建筑形制及功能
---- 第三节 北京长城的军事布防
---- 第四节 北京长城地区的战事
中篇 长城文化
-- 第一章 长城风物
---- 第一节 碑碣·题刻
---- 第二节 器具
---- 第三节 名胜古迹
-- 第二章 长城艺文
---- 第一节 诗词
---- 第二节 文抄
---- 第三节 文献
下篇 长城的管理与保护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学术机构
---- 第三节 展示及科研机构
-- 第二章 保护
---- 第一节 现状调查
---- 第二节 法制建设
---- 第三节 维护修缮
附录:古代长城资料记存(辑录)
-- 一、明代以前
-- 二、《明实录》中有关北京段长城的资料
-- 三、清代长城史料记存
索引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