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特大地震四川抗震救灾志-5-赈灾

汶川特大地震四川抗震救灾志-5-赈灾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卷全面记述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在四川抗震救灾大背景下的赈灾活动。

内容时限: 2008-2008

出版时间: 2017年01月

目录

《汶川特大地震四川抗震救灾志-赈灾》封面
图片
《汶川特大地震四川抗震救灾志》编纂委员会
《汶川特大地震四川抗震救灾志》编纂机构
《汶川特大地震四川抗震救灾志》终审验收办公室
《汶川特大地震四川抗震救灾志》总编、副总编
《汶川特大地震四川抗震救灾志.赈灾》编纂机构初审小组
《汶川特大地震四川抗震救灾志.赈灾》编纂机构复审小组
《汶川特大地震四川抗震救灾志.赈灾》编纂委员会
《汶川特大地震四川抗震救灾志.赈灾》编纂机构编辑室
凡例
编辑说明
目录
概述
第一篇 组织领导
-- 第一章 组织机构与赈灾实施
---- 第一节 中共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
---- 第二节 民政部组织赈灾
---- 第三节 省级机构赈灾实施
---- 第四节 市(州)机构赈灾实施
-- 第二章 赈灾信息发布
---- 第一节 省政府新闻发布会
---- 第二节 媒体专题报道
第二篇 赈灾法规政策
-- 第一章 赈灾法规规章
---- 第一节 赈灾法规
---- 第二节 赈灾规章
-- 第二章 赈灾政策性文件与技术导则
---- 第一节 政策性文件
---- 第二节 技术导则
第三篇 国家救济
-- 第一章 资金救济
---- 第一节 下拨救灾应急资金
---- 第二节 下拨基本生活救助资金
---- 第三节 下拨冬春生活救助资金
---- 第四节 下拨专项救助资金
---- 第五节 划拨灾后重建资金
-- 第二章 物资救济
---- 第一节 应急物资救援
---- 第二节 冬春生活救助物资发放
第四篇 社会捐赠
-- 第一章 四川省级机关捐赠
---- 第一节 省级党委机关捐赠
---- 第二节 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和省政协办公厅捐赠
---- 第三节 省级行政机关和审判检察机关捐赠
---- 第四节 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捐赠
---- 第五节 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捐赠
---- 第六节 宗教团体捐赠
-- 第二章 军队捐赠
---- 第一节 成都军区捐赠
---- 第二节 四川省军区捐赠
---- 第三节 武警四川省总队捐赠
-- 第三章 市(州)捐赠
---- 第一节 重灾市(州)捐赠
---- 第二节 一般受灾和非受灾市(州)捐赠
-- 第四章 企业和社会民众捐赠
---- 第一节 企业捐赠
---- 第二节 社会民众捐赠
-- 第五章 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捐赠
---- 第一节 港澳台同胞捐赠
---- 第二节 海外侨胞捐赠
-- 第六章 国际社会捐赠
---- 第一节 外国政府捐赠
---- 第二节 联合国相关机构及其他国际组织和个人捐赠
-- 第七章 接受捐赠资金
---- 第一节 省本级与市级接受捐赠资金
---- 第二节 捐赠资金单位录选
第五篇 志愿者赈灾
-- 第一章 省内赈灾志愿者
---- 第一节 省内组织志愿者
---- 第二节 省内自发志愿者
-- 第二章 省外赈灾志愿者
---- 第一节 省外组织志愿者
---- 第二节 省外自发志愿者
-- 第三章 港澳台及国外志愿者
---- 第一节 港澳台志愿者
---- 第二节 国际组织志愿者
第六篇 以工代赈
-- 第一章 以工代赈的措施
---- 第一节 省级以工代赈政策
---- 第二节 市级以工代赈措施
-- 第二章 以工代赈实施
---- 第一节 省以工代赈办公室
---- 第二节 重灾市(州)以工代赈
---- 第三节 一般受灾市(州)以工代赈
第七篇 赈灾款物使用
-- 第一章 赈灾款物概况
---- 第一节 赈灾资金
---- 第二节 赈灾物资
-- 第二章 赈灾款物管理
---- 第一节 登记机制
---- 第二节 使用机制
-- 第三章 赈灾款物发放
---- 第一节 资金划拨使用
---- 第二节 物资调运分配
第八篇 赈灾款物监管
-- 第一章 行政监管
---- 第一节 省级监管
---- 第二节 市(州)级监管
-- 第二章 纪检监察监督
---- 第一节 省级监督
---- 第二节 市(州)级监督
-- 第三章 审计监督
---- 第一节 省级监督
---- 第二节 市(州)级监督
-- 第四章 社会舆论监督
---- 第一节 省级监督
---- 第二节 市(州)级监督
第九篇 灾区群众转移安置
-- 第一章 转移
---- 第一节 灾区群众转移
---- 第二节 遇灾游客转移
---- 第三节 病伤员转移
---- 第四节 特殊人群转移
---- 第五节 次生灾害避险转移
-- 第二章 安置
---- 第一节 应急期安置
---- 第二节 过渡期安置
---- 第三节 安置点组织管理
---- 第四节 “三孤”人员安置
第十篇 灾区生活救助
-- 第一章 灾区基本生活需求
---- 第一节 粮油与食品
---- 第二节 饮用水
---- 第三节 衣被
---- 第四节 临时住所
-- 第二章 灾区基本生活救助
---- 第一节 救助组织实施
---- 第二节 应急救助
---- 第三节 过渡期救助
---- 第四节 冬春生活救助
第十一篇 灾区公用设施恢复
-- 第一章 城乡公用设施恢复
---- 第一节 供水和供电
---- 第二节 天然气与沼气供应
---- 第三节 通信
---- 第四节 道路
-- 第二章 民政公益设施恢复
---- 第一节 福利院和农村敬老院
---- 第二节 救助管理站和殡仪馆
---- 第三节 优抚安置院站所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 第三章 市场经营设施恢复
---- 第一节 市场经营管理恢复
---- 第二节 生活资料供应恢复
---- 第三节 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恢复
---- 第四节 建筑材料供应恢复
---- 第五节 金融服务
---- 第六节 保险理赔
第十二篇 灾区生产恢复
-- 第一章 农业生产恢复
---- 第一节 抢收抢种
---- 第二节 农资调运
---- 第三节 农机具抢修
---- 第四节 鼠害防控
---- 第五节 服务指导
-- 第二章 畜牧养殖业生产恢复
---- 第一节 场地设施修复
---- 第二节 种苗、饲料调配
---- 第三节 技术指导
-- 第三章 工业生产恢复
---- 第一节 灾后工业生产状况
---- 第二节 重灾市(州)工业生产自救
---- 第三节 手工业生产恢复
-- 第四章 劳务帮扶
---- 第一节 农事时节帮扶
---- 第二节 务工就业帮扶
---- 第三节 对口就业扶助
第十三篇 灾区公共服务
-- 第一章 学校教育
---- 第一节 中小学校复课
---- 第二节 中等职业学校复课
---- 第三节 高校复课
---- 第四节 灾区高考
---- 第五节 资助灾区学生
-- 第二章 文化生活
---- 第一节 群众文化活动
---- 第二节 广播电视电影
---- 第三节 专题演出活动
---- 第四节 图书馆(室)活动
-- 第三章 医疗卫生
---- 第一节 医疗机构与队伍
---- 第二节 医疗设备与药品
---- 第三节 卫生防疫
第十四篇 灾区社会事务
-- 第一章 遇难者遗体处理
---- 第一节 处理政策
---- 第二节 火化与安葬处理
-- 第二章 接收伤员返乡安置
---- 第一节 组织部署
---- 第二节 接收安置服务
-- 第三章 灾区法律服务
---- 第一节 公证服务
---- 第二节 法律服务与法律援助
---- 第三节 人民调解
-- 第四章 灾区婚姻登记
---- 第一节 出具婚姻登记记录证明
---- 第二节 灾后婚姻登记
-- 第五章 灾区行政区划调整
---- 第一节 北川县和安县区划调整
---- 第二节 乡(镇)区划调整
第十五篇 灾区公共安全
-- 第一章 治安管理
---- 第一节 组织部署
---- 第二节 治安秩序维护
---- 第三节 打击涉灾犯罪
-- 第二章 消防安全管理
---- 第一节 消防管理措施
---- 第二节 防火与灭火救灾
-- 第三章 交通管理
---- 第一节 恢复交通秩序
---- 第二节 保障交通畅通
---- 第三节 预防交通事故
第十六篇 受灾群众心理服务
-- 第一章 服务机构和队伍
---- 第一节 心理服务机构
---- 第二节 心理服务队伍
-- 第二章 服务方式
---- 第一节 抚慰帮扶遇难者家属和“三孤”伤残人员
---- 第二节 人文关怀
---- 第三节 安置点宣传引导
附录
-- 大事记
-- 《四川日报》赈灾要文选录
---- 地动山摇中挺起8700万人民坚强的主心骨
---- 四川民政:废墟上高扬的生命旗帜
---- 四川全力打好过渡安置房建设攻坚战纪实
---- 向人民群众交一本明白账
---- 震后第一个冬天的暖流
-- 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选录
---- 2008年5月13日下午5时新闻发布会
---- 2008年5月23日下午5时新闻发布会
---- 2008年6月9日下午新闻发布会
---- 2008年7月12日上午10时新闻发布会
---- 2008年8月22日下午3时新闻发布会
-- 全国接收救灾捐赠款物及管理使用情况公告选录
---- 全国接收救灾捐赠款物及管理使用情况公告
---- 民政部公告第135号
---- 民政部公告第140号
-- 赈灾救灾艺文选辑
---- 灾难中挺立伟大的中国
---- 抗震救灾“特殊党费”碑记
---- 九洲体育馆受灾群众安置碑记
-- 资料提供单位名单
编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