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兴县志

德兴县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德兴县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1911-1990

出版时间: 1993年07月

目录

封面
德兴县志
题词
德兴县行政区划图
图片
-- 中共德兴县委员会 德兴县人大常委会 德兴县人民政府
-- 政协德兴县委员会
-- 银城鸟瞰
-- 泗洲镇一瞥
-- 县工人俱乐部
-- 德兴电影院
-- 广播电视大楼
-- 环卫工人为美化城市辛勤工作
-- 县邮电局程控电话机房
-- 万村乡敬老院
-- 县幼儿园
-- 海口乡银港水电站
-- 盘石山水电站中央控制室
-- 银城变电站
-- 双溪水库
-- 银城洎水大桥
-- 皖赣铁路乐德支线香屯火车站
-- 金龙腾飞——德兴铜矿夜景
-- 新岗山活性炭厂
-- 德兴大理石厂车间一角
-- 乐安河上的淘金船
-- 富家坞铜矿选厂
-- 德兴铜矿大山选厂
-- 德兴自来水厂
-- 德兴铜矿采场
-- 农技人员进行无融合生殖水稻的研究
-- 笔竹林
-- 人工杉木林
-- 占才村茶园
-- 德兴第一中学语音实验室
-- 银城第一小学师生做课间操
-- 县环境监测站化验室
-- 县人民医院外科手术室
-- 德兴百货大厦
-- 县革命老根据地招待所
-- 避暑胜地——大茅山乌风洞
-- 银泉酒家
-- 大理石产品
-- 木雕工艺品
-- 铜材线缆
-- 铜制品
-- 重溪德兴县苏维埃旧址
-- 德兴县革命烈士纪念塔
-- 乌凤洞红军死难烈士纪念碑
-- 苏区货币石印
-- 毛泽东主席接见饶守坤
-- 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重溪整编纪念地
-- 龙头山革命烈士纪念馆
-- 苏区革命文物
-- 界田寿元桥(明)
-- 三清宫
-- 尚和绣水塔(明)
-- 桂湖会源桥(明)
-- 诰书(明)
-- 李纲书张由墓志铭(北宋)
-- 祝世禄草书条幅(明)
-- 风雷塔
-- 三清云海
-- 蓬莱三峰
序一
序二
序三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卷一政区建置
-- 第一章县制建置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境域
------ 附:三清山权属的历史与现状
---- 第三节县城
------ 附:乐安故城银城堡考
-- 第二章行政区划
---- 第一节清代行政区划
---- 第二节民国行政区划
---- 第三节建国后行政区划
-- 第三章乡镇和垦殖场
---- 第一节乡镇
---- 第二节垦殖场
------ 附:国营江西省大茅山综合垦殖场
卷二自然地理
-- 第一章地质
---- 第一节地史简况
---- 第二节地层
---- 第三节构造
---- 第四节岩浆岩
-- 第二章地貌
---- 第一节地貌类型
---- 第二节山脉
---- 第三节山丘
---- 第四节岩洞、关隘
-- 第三章气候 物候
---- 第一节四季
---- 第二节主要气候
---- 第三节生物候
-- 第四章水文
---- 第一节地表水
---- 第二节地下水
-- 第五章土壤 植被
---- 第一节土壤类型与养分
---- 第二节土壤等级
---- 第三节区域植被
-- 第六章自然资源
---- 第一节土地资源
---- 第二节水资源
---- 第三节生物资源
---- 第四节矿产资源
---- 第五节旅游资源
-- 第七章自然灾害
---- 第一节灾害性天气
---- 第二节自然灾害录
卷三人口
-- 第一章人口变化和分布
---- 第一节人口和人寿调查
---- 第二节历代人口
---- 第三节人口迁徙
---- 第四节人口分布
-- 第二章人口构成
---- 第一节农业和非农业人口
---- 第二节性别比例
---- 第三节年龄结构
---- 第四节文化程度
---- 第五节行业和职业
---- 第六节家庭、婚姻状况
-- 第三章人口控制
---- 第一节人口自然增长
---- 第二节计划生育
-- 第四章民族 姓氏
---- 第一节民族
---- 第二节姓氏
------ 附:县内部分著姓源流
卷四经济总述
-- 第一章经济制度
---- 第一节经济所有制
---- 第二节经济管理体制
-- 第二章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 第一节社会总产值
---- 第二节国民生产总值
---- 第三节国民收人
---- 第四节工农业总产值
-- 第三章经济结构
---- 第一节工农业所有制结构
---- 第二节经营隶属结构
---- 第三节产业结构
---- 第四节分配结构
---- 第五节固定资产投资结构
-- 第四章居民生活
---- 第一节农民收人变化
---- 第二节职工收人变化
---- 第三节居民消费
卷五经济综合管理
-- 第一章经济计划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计划编制
---- 第三节计划实施
-- 第二章统计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报表统计和编制
---- 第三节普查和专项调查
-- 第三章审计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审计监督
-- 第四章物价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市场物价
---- 第三节物价监督和检查
-- 第五章物资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物资分配
-- 第六章计量、标准化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计量管理
---- 第三节标准化管理
-- 第七章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市场管理
---- 第三节工商企业登记管理
---- 第四节商标、广告管理
---- 第五节经济合同管理
---- 第六节个体、私营工商业管理
-- 第八章土地、矿产资源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土地资源管理
---- 第三节矿产资源管理
-- 第九章劳动、工资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劳动就业
---- 第三节劳动力管理
---- 第四节工资、薪给
---- 第五节劳保和福利
卷六农牧渔业
-- 第一章耕地 劳力 动力
---- 第一节耕地面积
---- 第二节农村劳动力
---- 第三节动力
-- 第二章农业生产关系变革
---- 第一节土地改革
---- 第二节农业互助组和农业生产合作社
---- 第三节人民公社
---- 第四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附:国营农、牧场和垦殖场
-- 第三章农业经济
---- 第一节农业经济结构
---- 第二节农业生产水平
---- 第三节收益分配水平
-- 第四章农政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农政实施
---- 第三节农业区域规划
-- 第五章种植业
---- 第一节农作物
---- 第二节农技农艺
-- 第六章畜牧业和渔业
---- 第一节畜牧业
---- 第二节渔业
卷七林业
-- 第一章林地、林种和蓄积量
---- 第一节林业用地
---- 第二节林种树种
---- 第三节森林蓄积量
-- 第二章林政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山林权属
---- 第三节林业区划
---- 第四节采运制度
---- 第五节育林基金
-- 第三章营林
---- 第一节采种育苗
---- 第二节植树造林
---- 第三节抚育改造
-- 第四章森林保护
---- 第一节防治病虫害
---- 第二节防火
---- 第三节制止毁林
-- 第五章林产品
---- 第一节木竹
---- 第二节其他林产品
-- 第六章林业企业
---- 第一节国营林场
---- 第二节集体林场
卷八水利 水电
-- 第一章水量水能利用
---- 第一节水量利用
---- 第二节水能利用
-- 第二章水政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水利区划
---- 第三节水利经费
-- 第三章水利设施
---- 第一节蓄水工程
---- 第二节引水工程
---- 第三节提水工程
---- 第四节圩堤工程
---- 第五节水土保持
-- 第四章水力发电
---- 第一节电站
---- 第二节电网
---- 第三节初级电气化
卷九工业
-- 第一章经济管理
---- 第一节行政管理机构
---- 第二节企业经营方式
-- 第二章经济类型
---- 第一节个体、私营工业
---- 第二节公营和公私合营工业
---- 第三节集体经营工业
---- 第四节国营工业
-- 第三章行业构成
---- 第一节金属冶炼、加工业
---- 第二节木竹采运、制品业
---- 第三节食品、饮料制造加工业
---- 第四节造纸、印刷和纸制品业
---- 第五节化学、医药制造业
---- 第六节建筑材料制造业
---- 第七节金属、机械制品业
---- 第八节电力生产、供应业
---- 第九节纺织、缝纫业
---- 第十节其他工业行业
-- 第四章工业产品
---- 第一节主要产品产量
---- 第二节名优产品
卷十矿业
-- 第一章矿种分布
---- 第一节金属矿
---- 第二节非金属矿
-- 第二章矿业生产
---- 第一节铜矿采选
---- 第二节金矿采选
---- 第三节银矿采选
---- 第四节铅、锌矿采选
---- 第五节硫铁矿采选
---- 第六节其他矿采选
-- 第三章矿山企业
---- 第一节中央、省属企业
---- 第二节县属企业
卷十一商业
-- 第一章商业经济成份
---- 第一节私营、个体商业
---- 第二节合作社商业
------ 附:民国期间乡(镇)合作社
---- 第三节集体商业
---- 第四节国营商业
-- 第二章商业经济管理
---- 第一节行政管理机构
---- 第二节商品流通体制
---- 第三节市场网点
---- 第四节商品流通量及经济效益
-- 第三章商品购销和储运
---- 第一节日用工业品购销
---- 第二节副食品购销
---- 第三节农副产品收购
---- 第四节农业生产资料供应
---- 第五节医药和医疗器械购销
---- 第六节商品储运
-- 第四章对外贸易
---- 第一节机构设置
---- 第二节外贸商品购销
-- 第五章饮食、服务业
---- 第一节饮食业
---- 第二节服务业
---- 第三节主要饮食、服务馆所
卷十二粮油经营
-- 第一章粮政管理
---- 第一节管理体制
---- 第二节经营网点
-- 第二章粮食购销
---- 第一节粮食收购
---- 第二节农村粮食供销
---- 第三节城镇粮食供销
-- 第三章油脂购销
---- 第一节油脂收购
---- 第二节食油供应
-- 第四章储运
---- 第一节仓储
---- 第二节调运
卷十三交通 邮电
-- 第一章交通
---- 第一节驿路
---- 第二节公路
---- 第三节铁路
---- 第四节桥梁、渡口
---- 第五节水路、码头
---- 第六节管理机构
-- 第二章运输
---- 第一节公路运输
---- 第二节水路运输
---- 第三节搬运装卸
---- 第四节运输单位
-- 第三章邮电
---- 第一节邮电建置
---- 第二节邮电网络
---- 第三节邮电业务
卷十四财税金融
-- 第一章财政
---- 第一节财政体制
---- 第二节财政收支
---- 第三节财政监督
-- 第二章税收
---- 第一节税务机构
---- 第二节农业税
---- 第三节工商各税
---- 第四节其他捐税
-- 第三章金融
---- 第一节金融机构
---- 第二节货币流通
---- 第三节信贷
---- 第四节储蓄
---- 第五节债券
---- 第六节保险
卷十五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
-- 第一章城乡建设
---- 第一节县城建设
---- 第二节农村建设
---- 第三节房产管理
-- 第二章环境保护
---- 第一节环境管理
---- 第二节环境监测
---- 第三节工业“三废”及其治理
卷十六政党
--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德兴地方组织
---- 第一节解放前中共地方组织
---- 第二节中共德兴县委
---- 第三节基层组织和党员
---- 第四节党代表大会
---- 第五节党务
---- 第六节纪律检查
---- 第七节党的领导与决策
-- 第二章中国国民党德兴县地方组织
---- 第一节国民党德兴县党部
---- 第二节党代表大会
---- 第三节基层组织和党员
---- 第四节主要活动
-- 第三章民主党派及其他党派
---- 第一节中国农工民主党德兴县支部
---- 第二节青年党县临时党部
---- 第三节民社党县支部筹备处
卷十七政权
-- 第一章权力机构
---- 第一节工农兵代表大会
---- 第二节人民代表会议
---- 第三节人民代表大会
---- 第四节人大常务委员会
-- 第二章政府机构
---- 第一节县公署、县政府
---- 第二节县苏维埃政府
---- 第三节县人民政府
------ 附:德兴县人民政府0000年第8次常务会议纪要
-- 第三章参政议政机构
---- 第一节县参议会
---- 第二节县人民政协委员会
卷十八社会团体
-- 第一章工人农民团体
---- 第一节工人团体
---- 第二节农民团体
-- 第二章妇女、青少年团体
---- 第一节妇女团体
---- 第二节青年团体
---- 第三节少年团体
-- 第三章工商团体
---- 第一节商业团体
---- 第二节工商业团体
-- 第四章其他团体
---- 第一节科学与文化团体
---- 第二节国际友好团体
---- 第三节反帝与归侨团体
卷十九政务
-- 第一章民政
---- 第一节拥军优属
---- 第二节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 第三节老区建设
---- 第四节救济与扶贫
---- 第五节社会福利
---- 第六节婚姻登记
---- 第七节收容资遣与移民安置
---- 第八节地名管理
-- 第二章人事
---- 第一节人员任用
---- 第二节人员编制
---- 第三节人员管理
---- 第四节干部退休、离休
-- 第三章信访、侨务、档案和地方志编纂
---- 第一节信访
---- 第二节侨务
---- 第三节档案
---- 第四节地方志编纂
卷二十司法治安
-- 第一章司法治安体制
---- 第一节旧制司法治安体制
---- 第二节人民司法治安体制
-- 第二章司法工作
---- 第一节侦查
---- 第二节检察
---- 第三节审判
---- 第四节司法行政
-- 第三章社会治安
---- 第一节治安管理
---- 第二节户政管理
---- 第三节消防管理
---- 第四节交通管理
---- 第五节监所管理
卷二十一军事
-- 第一章地方武装
---- 第一节军事机构
---- 第二节武装力量
-- 第二章驻军
---- 第一节国民政府军
---- 第二节人民军队
-- 第三章兵役
---- 第一节征兵制
---- 第二节志愿兵制和义务兵制
---- 第三节预备役
-- 第四章民兵
---- 第一节组织建设
---- 第二节军事训练
---- 第三节重要活动
-- 第五章战事述要
---- 第一节太平军转战县地
---- 第二节北洋军败退海口
---- 第三节红军重要战事
---- 第四节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德兴
卷二十二教育
-- 第一章县学、书院、私塾和社学
---- 第一节县学
---- 第二节书院
---- 第三节私塾和社学
-- 第二章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
---- 第一节幼儿园
---- 第二节小学
------ 附:银城第一小学简介
-- 第三章中学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
---- 第一节中学
------ 附:德兴第一中学简介
---- 第二节职业技术教育
-- 第四章成人教育
---- 第一节工农业余学校
---- 第二节函授、广播电视教育与自学考试
-- 第五章教师队伍
---- 第一节队伍的发展与素质
---- 第二节教师工资
-- 第六章教育管理
---- 第一节行政机构
---- 第二节管理体制
---- 第三节校务管理
---- 第四节教学研究
---- 第五节教育经费
---- 第六节勤工俭学
卷二十三卫生
-- 第一章医疗
---- 第一节医疗机构
------ 附:县内中央及省属单位医疗机构
---- 第二节医疗设备
---- 第三节医疗技术
---- 第四节医疗制度
-- 第二章卫生防疫
---- 第一节爱国卫生
---- 第二节卫生监测
---- 第三节传染病防治
---- 第四节地方病防治
-- 第三章血吸虫病防治
---- 第一节疫区疫情
---- 第二节防治
---- 第三节疫区变化
-- 第四章妇幼保健
---- 第一节新法接生
---- 第二节妇女保健
---- 第三节儿童保健
-- 第五章行政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医政管理
---- 第三节药政管理
---- 第四节卫生经费
---- 第五节卫生队伍
卷二十四文化新闻
-- 第一章文化机构和活动
---- 第一节群众文艺辅导
---- 第二节专业戏剧演出
---- 第三节图书流通与发行
---- 第四节电影发行放映
---- 第五节行政管理
-- 第二章创作和著述
---- 第一节文艺创作
---- 第二节诗文选
---- 第三节著述
-- 第三章民间文艺
---- 第一节故事传说
---- 第二节民歌
---- 第三节俚语
---- 第四节灯彩及其他
-- 第四章报纸通讯
---- 第一节报纸
---- 第二节通讯报道
-- 第五章广播电视
---- 第一节机构设施
---- 第二节广播网络
---- 第三节电视接收
---- 第四节节目编播
---- 第五节录像放映与音像管理
卷二十五科技 体育
-- 第一章科技
---- 第一节科技管理
---- 第二节科普活动
---- 第三节科技研究与应用
---- 第四节获奖科技成果
---- 第五节科技论文
---- 第六节气象测报与水文勘测
-- 第二章体育
---- 第一节体育机构
---- 第二节群众体育
---- 第三节学校体育
---- 第四节运动场地设施
---- 第五节体育竞赛
卷二十六文物胜迹
-- 第一章文物古迹
---- 第一节古遗址
---- 第二节古建筑
---- 第三节碑刻、墓葬
---- 第四节革命旧址与纪念地
---- 第五节文物保护
-- 第二章风景名胜
---- 第一节三清山
---- 第二节大茅山
---- 第三节乌风洞
---- 第四节天门山
---- 第五节徐公潭
卷二十七宗教 风俗
-- 第一章宗教
---- 第一节道教
---- 第二节佛教
---- 第三节基督教
-- 第二章风俗
---- 第一节社会风尚
---- 第二节民间礼仪
---- 第三节生产习俗
---- 第四节生活习俗
---- 第五节游艺及其他习俗
---- 第六节歪风陋习
卷二十八方言
-- 第一章语音
---- 第一节声韵调系统
---- 第二节同音字表
---- 第三节四乡语音比较
-- 第二章词汇
---- 第一节词汇特点
---- 第二节常用词、词组
---- 第三节四乡词汇比较
-- 第三章语法
---- 第一节语法特点
---- 第二节语法例句
卷二十九人物
-- 第一章人物传
---- 张潜
---- 余仕隆
---- 张根
---- 傅伯通
---- 徐俯
---- 张扩
---- 汪藻
---- 张焘
---- 董炯
---- 程瑞蒙、董铢、王过
---- 程实之
---- 余季芳
---- 祝泌
---- 傅立
---- 徐明善
---- 赵友钦
---- 余彦诚
---- 夏原吉
---- 祝澜
---- 孙原贞
---- 胡靖
---- 王祜
---- 张宪
---- 舒清
---- 张敔
---- 孙需
---- 余寿元
---- 祝世禄
---- 王迈
---- 杨重雅
---- 杨明纶
---- 祝炎
---- 邱灵通
---- 张玉林
---- 张天松
---- 余仁柱
---- 程云
---- 蔡元良
---- 李树华
---- 刘永祝
---- 余熙宗
---- 应栋梁
---- 李春海
---- 李丹香
---- 余金荣
---- 李重才
---- 夏年丰
---- 袁和泉
---- 杨克学
---- 张其德
---- 徐罗福
---- 舒而安
---- 徐步垣
---- 唐有伦
---- 齐振兴
---- 齐德元
---- 张良水
---- 余双林
---- 陈文祥
---- 王德牛
---- 张进玉
---- 程祥元
---- 方荣姩
---- 王泉
---- 郑金仕
-- 第二章人物表
---- (一)唐代至清代学位职官表
---- (二)民国期间县团级以上军政人员表
---- (三)县籍县团级以上革命烈士表
---- (四)建国后受省级以上表彰的先进人物表
-- 第三章革命烈士英名录
卷三十文存
-- 第一章重要文件辑录
---- (一)德兴县苏维埃政府布告
---- (二)德兴县各界讨汪宣传运动大会代电
---- (三)关于玉山县玉石乡程家湾村划归德兴县暖水乡管辖的公函、报告
---- (四)关于本县与邻县解决边界地区山场、山林、水利纠纷的协议、合同、调解书、决议和纪要
---- (五)关于两个“文明建设”的文件
---- (六)关于本届修志的文件
---- (七)关于撤县设市的文件
-- 第二章历史文选
---- (一)张公(潜)行状
---- (二)董鸿墓志铭
---- (三)《浸铜要略》序
---- (四)文昌祠记(节录)
---- (五)祝庭诤续三字经案
---- (六)畸零碑文
---- (七)三清官记
---- (八)重溪整编(节录)
-- 第三章旧志序选
---- (一)明嘉靖丁巳(1557年)序
---- (二)明万历丁酉(1597年)序
---- (三)清康熙癸丑(1673年)序
---- (四)清康熙癸亥(1683年)序
---- (五)清道光癸未(1823年)序
---- (六)清同治壬申(1872年)序
---- (七)民国8年(1919年)序
县志编纂始末
县志编纂委员会
县志编纂人员
县志编纂顾问
审定单位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