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中药志 第三卷

新编中药志 第三卷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收载全草、叶、皮、藤木、树脂、藻菌及其他常用中药151种。每种均分别就其历史、原植物、采制、药材及产销、化学成分、药材鉴定、性味及功效、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以及附注等作了介绍。

出版时间: 2002年01月

目录

封面
新编中药志
《新编中药志》编委会
版权页
前言
目录
符号表
凡例
品名目录
图片
-- 图1 马鞭草
-- 图2 石斛
-- 图3 龙牙草
-- 图4 半边莲
-- 图5 肉苁蓉
-- 图6 黄花蒿
-- 图7 过路黄
-- 图8 蕺菜
-- 图9 辽细辛
-- 图10 荆芥
-- 图11 鸭跖草
-- 图12 草麻黄
-- 图13 鹅不食草
-- 图14 蒲公英
-- 图15 薄荷
-- 图16 颠茄草
-- 图17 瞿麦
-- 图18 枇杷
-- 图19 黄栌
-- 图20 桂树
-- 图21 杜仲
-- 图22 牡丹
-- 图23 厚朴
-- 图24 白木香
-- 图25 密花豆
-- 图26 钩藤
-- 图27 越南安息香
-- 图28 冬虫夏草
-- 图29 灵芝
-- 图30 紫芝
-- 图31 儿茶
-- 图32 蓝桉
一、全草类
-- 1 三白草
---- 三白草
-- 2 大蓟草
---- 大蓟
-- 3 广金钱草
---- 广金钱草
-- 4 广藿香
---- 广藿香
-- 5 小蓟
---- 刺儿菜
-- 6 马齿苋
---- 马齿苋
-- 7 马鞭草
---- 马鞭草
-- 8 木贼
---- 木贼
---- 毛管草
---- 节节草
---- 问荆
-- 9 石斛
---- 1.金钗石斛
---- 2.环草石斛
---- 3.黄草石斛
---- 4.铁皮石斛
---- 5.马鞭石斛
-- 10 北败酱
---- 苣荬菜
-- 11 仙鹤草
---- 龙芽草
-- 12 冬凌草
---- 碎米桠
-- 13 半边莲
---- 半边莲
-- 14 半支莲
---- 半支莲
-- 15 老鹳草
---- 1.栊牛儿苗
---- 2.老鹳草
---- 3.野老鹳草
-- 16 地耳草
---- 地耳草
-- 17 地锦草
---- 1.地锦
---- 2.斑地锦
-- 18 亚乎奴(锡生藤)
---- 锡生藤
-- 19 肉苁蓉
---- 肉苁蓉
-- 20 灯心草
---- 灯心草
-- 21 刘寄奴
---- 阴行草
-- 22 连钱草
---- 连钱草
-- 23 伸筋草
---- 石松
-- 24 鸡骨草
---- 广州相思子
-- 25 苏败酱
---- 菥羹
-- 26 青叶胆
---- 青叶胆
-- 27 青蒿
---- 黄花蒿
-- 28 苦地丁
---- 布氏紫堇
-- 29 委陵菜
---- 委陵菜
-- 30 垂盆草
---- 垂盆草
-- 31 佩兰
---- 佩兰
-- 32 金沸草
---- 1.旋覆花
---- 2.线叶旋覆花
-- 33 金钱草
---- 过路黄
-- 34 肿节风
---- 草珊瑚
-- 35 鱼腥草
---- 蕺菜
-- 36 卷柏
---- 1.卷柏
---- 2.垫状卷柏
-- 37 泽兰
---- 毛叶地瓜儿苗
-- 38 细辛
---- 1.北细辛
---- 2.华细辛
---- 3.汉城细辛
-- 39 荆芥
---- 荆芥
-- 40 茵陈
---- 1.滨蒿
---- 2.茵陈蒿
-- 41 香薷
---- 石香薷
-- 42 穿心莲
---- 穿心莲
-- 43 鸭跖草
---- 鸭跖草
-- 44 积雪草
---- 积雪草
-- 45 益母草
---- 益母草
-- 46 浮萍
---- 紫萍
-- 47 桑寄生
---- 桑寄生
-- 48 菊苣
---- 1.毛菊苣
---- 2.菊苣
-- 49 麻黄
---- 1.草麻黄
---- 2.中麻黄
---- 3.木贼麻黄
-- 50 鹿衔草
---- 1.鹿蹄草
---- 2.普通鹿蹄草
-- 51 断血流
---- 1.风轮菜
---- 2.荫风轮
-- 52 淫羊藿
---- 1.淫羊藿
---- 2.箭叶淫羊藿
---- 3.巫山淫羊藿
---- 4.朝鲜淫羊藿
---- 5.柔毛淫羊藿
-- 53 淡竹叶
---- 淡竹叶
-- 54 甜地丁
---- 米口袋
-- 55 篇蓄
---- 篇蓄
-- 56 紫花地丁
---- 紫花地丁
-- 57 锁阳
---- 锁阳
-- 58 鹅不食草
---- 石胡荽
-- 59 蒲公英
---- 1.蒲公英
---- 2.碱地蒲公英
---- 3.芥叶蒲公英
---- 4.异苞蒲公英
---- 5.河北蒲公英
---- 6.红梗蒲公英
-- 60 稀莶草
---- 1.稀莶
---- 2.腺梗稀莶
---- 3.毛梗稀莶
-- 61 槲寄生
---- 槲寄生
-- 62 墨旱莲
---- 鳢肠
-- 63 薄荷
---- 薄荷
-- 64 颠茄草
---- 颠茄
-- 65 瞿麦
---- 1.石竹
---- 2.翟麦
二、叶类
-- 66 九里香
---- 1.九里香
---- 2.千里香
-- 67 大青叶
---- 菘蓝
-- 68 艾叶
----
-- 69 石韦
---- 1.有柄石韦
---- 2.石韦
---- 3.庐山石韦
-- 70 牡荆叶(附:牡荆油)
---- 牡荆
---- 附:牡荆油
-- 71 枇杷叶
---- 枇杷
-- 72 罗布麻叶
---- 罗布麻
-- 73 枸骨叶
---- 枸骨
-- 74 洋地黄叶
---- 1.毛花洋地黄
---- 2.洋地黄
-- 75 荷叶
----
-- 76 桑叶
----
-- 77 黄栌
---- 红叶
-- 78 银杏叶
---- 银杏
-- 79 紫苏叶(附:紫苏梗)
---- 1.紫苏
---- 附:紫苏梗
-- 80 番泻叶
---- 1.狭叶番泻
---- 2.尖叶番泻
-- 81 满山红
---- 兴安杜鹃
---- 附:满山红油
-- 82 蓼大青叶
---- 蓼蓝
三、皮类
-- 83 土荆皮
---- 金钱松
-- 84 五加皮
---- 细柱五加
-- 85 白鲜皮
---- 白鲜
-- 86 地枫皮
---- 地枫皮
-- 87 地骨皮
---- 1.枸杞
---- 2.宁夏枸杞
-- 88 肉桂(附:肉桂子、肉桂油)
---- 肉桂
---- 附:肉桂子
---- 附:肉桂油
-- 89 合欢皮(附:合欢花)
---- 合欢
---- 附:合欢花
-- 90 杜仲
---- 杜仲
-- 91 牡丹皮
---- 牡丹
-- 92 苦楝皮
---- 1.楝
---- 2.川楝
-- 93 厚朴
---- 1.厚朴
---- 2.凹叶厚朴
-- 94 香加皮
---- 杠柳
-- 95 秦皮
---- 1.苦枥白蜡树
---- 2.白蜡树
---- 3.尖叶白蜡树
---- 4.宿柱白蜡树
-- 96 桂皮
---- 1.肉桂
---- 2.大叶清化桂
---- 3.钝叶桂
---- 4.阴香
---- 5.华南桂
---- 6.天竺桂
---- 7.川桂
---- 8.银叶桂
---- 9.香桂
-- 97 桑白皮(附:桑枝)
----
---- 附:桑枝
-- 98 黄柏
---- 1.黄皮树
---- 2.黄檗
-- 99 椿皮
---- 樗木
四、藤木类
-- 100 丁公藤
---- 1.光叶丁公藤
---- 2.丁公藤
-- 101 大血藤
---- 大血藤
-- 102 川木通
---- 1.小木通
---- 2.绣球藤
-- 103 小通草
---- 1.中国旌节花
---- 2.喜马拉雅旌节花
---- 3.青荚叶
-- 104 天仙藤
---- 1.马兜铃
---- 2.北马兜铃
-- 105 功劳木
---- 1.阔叶十大功劳
---- 2.细叶十大功劳
-- 106 西河柳
---- 柽柳
-- 107 竹茹
---- 1.青秆竹
---- 2.大头典竹
---- 3.淡竹
-- 108 关木通
---- 东北马兜铃
-- 109 红豆杉
---- 1.红豆杉
---- 2.云南红豆杉
---- 3.南方红豆杉
---- 4.东北红豆杉
---- 5.西藏红豆杉
-- 110 苏木
---- 苏木
-- 111 皂角刺
---- 皂荚
-- 112 沉香
---- 白木香
-- 113 忍冬藤
---- 忍冬
-- 114 鸡血藤
---- 密花豆
-- 115 青风藤
---- 1.青藤
---- 2.毛青藤
-- 116 苦木
---- 苦木
-- 117 侧柏叶
---- 侧柏
-- 118 降香
---- 降香檀
-- 119 钩藤
---- 1.钩藤
---- 2.华钩藤
---- 3.大叶钩藤
---- 4.白钩藤
---- 5.毛钩藤
-- 120 首乌藤
---- 何首乌
-- 121 络石藤
---- 络石
-- 122 桂枝
---- 肉桂
-- 123 海风藤
---- 风藤
-- 124 通草
---- 通脱木
-- 125 檀香
---- 檀香
五、树脂类
-- 126 血竭
---- 血竭
-- 127 安息香
---- 白花树
-- 128 苏合香
---- 苏合香
-- 129 阿魏
---- 1.新疆阿魏
---- 2.阜康阿魏
-- 130 没药
---- 没药树
-- 131 枫香脂
---- 枫香树
-- 132 乳香
---- 1.卡氏乳香树
---- 2.鲍达乳香树
---- 3.野乳香树
六、藻菌类
-- 133 马勃
---- 1.脱皮马勃
---- 2.大马勃
---- 3.紫色马勃
-- 134 冬虫夏草
---- 冬虫夏草
-- 135 灵芝
---- 1.赤芝
---- 2.紫芝
-- 136 昆布
---- 1.赤芝
---- 2.紫芝
-- 137 茯苓
---- 茯苓
-- 138 海藻
---- 1.羊栖菜
---- 2.海蒿子
-- 139 猪苓
---- 猪苓
-- 140 雷丸
---- 雷丸
七、其他类
-- 141 儿茶
---- 儿茶
-- 142 天竺黄
---- 1.青皮竹
---- 2.华思劳竹
-- 143 五倍子
---- 1.盐肤木
---- 2.青麸杨
---- 3.红麸杨
-- 144 冰片
---- 龙脑树
-- 145 芦荟
---- 1.库拉索芦荟
---- 2.好望角芦荟
-- 146 鸡血藤膏
---- 1.中间南五昧子
---- 2.异型南五昧子
-- 147 青黛
---- 1.马蓝
---- 2.蓼蓝
---- 3.菘蓝
---- 4.野青树
-- 148 桉油
---- 1.蓝桉
---- 2.樟
-- 149 海金沙
---- 海金沙
-- 150 棕榈
---- 棕榈
-- 151 樟脑
----
索引
-- 药材与原植物拉丁名索引
-- 药材与原植物中文名索引
---- (一)中文笔画索引
---- (二)汉语拼音索引
曾经参加过《中药志》工作的单位及人员
内容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