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新星石油公司)西北石油局钻井志

中国石化(新星石油公司)西北石油局钻井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的内容包括西北石油局钻井队伍体制与机构沿革、油气勘查与油气开发的钻井历程、钻井技术装备的发展、钻井生产管理等。

内容时限: 1955-2000

出版时间: 2004年01月

目录

封面
西北石油局钻井志 1955-2000年
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成果图
温家宝题词

凡例
《中国石化(新星石油公司)西北石油局钻井志》编委会
编辑说明
西北石油局(含前身)石油钻井展示图
1962年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接见地质部全国地质局称会议代表,前排右6为时任地质部石
目录
绪论
第一篇 华北地区(1955—1967年)
-- 图片
---- 1 1955年,华北226队钻井工人业余生活(原苏3ЙФ中1200A型钻机)
---- 2 瑞典B-3-1200)钻机
---- 3 1956年,地质部华北石油普查大队地质人员与井队干部在观察岩心
---- 4 1956年,地质部华北石油普查大队地质技术负责孙万铨(右)深入井队研究岩心
---- 5 华北石油普查大队的技术负责人在研究问题
---- 6 1959年,山东石油队贾润胥等对渤海湾沿岸潮间带海上飘来的油苗进行调查,调查队员在途中
---- 7 1957年,地质部华北石油普查大队技术干部深入井队帮助工作,与井队钻工在钻台上合影
---- 8 一普综合研究队讨论钻井井位部署
---- 9 瑞典B-35型钻机,1961年,一普山东区队3004井队在山东沾化县义和庄沾1井施工
---- 10 1962年第一次使用Yд钻机
---- 11 1963年2月,3201井队等代表出席省地质系统群英会
---- 12 1962年初, 一普派出了20多名人员参加地质部石油局在吉林扶余举办的泥浆技术培训班学习
---- 13 1964年10月6日,3201井队使用yд-59型钻机,钻探大芦家构造惠4井获日产53立方米原
---- 14 一普掀起1965年生产高潮的一角
---- 15 1964年11月,首都大门口出油,一普京参1井试获油气流。李四光部长等领导参观喷油现场
---- 16 3007井队于1961年在黄1井施工
-- 第一章 概况
---- 第一节 石油普查探索阶段
---- 第二节 实现油气重点突破的发展阶段
-- 第二章 队伍体制与机构沿革
---- 第一节 一普大队前身(1955—1960年)
---- 第二节 地质部第一普查勘探大队(1961—1967年)
-- 第三章 油气勘查的钻井历程
---- 第一节 取得重要的基础性地质成果
---- 第二节 济阳坳陷的全面突破
---- 第三节 黄骅坳陷的重要突破
---- 第四节 冀中坳陷的油气发现与局部突破
---- 第五节 下辽河坳陷的快速突破
-- 第四章 钻井技术装备的发展
---- 第一节 华北石油普查大队及前身钻井技术装备状况
---- 第二节 一普在华北钻井技术装备
---- 第三节 一普在华北地区各类钻机施工状况
-- 第五章 钻井技术的进步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钻前工艺
---- 第三节 井身结构和钻具组合
---- 第四节 高效钻头的研制及推广
---- 第五节 中深钻的无套管裸眼快速钻进技术
---- 第六节 取心工艺技术
---- 第七节 泥浆、固井和测井技术
---- 第八节 事故处理
---- 第九节 技术革新、技术革命成果显著
---- 第十节 总结经验,完善各项钻井生产管理制度
---- 第十一节 善于从总结经验中制订整改措施,把科学钻井推向新高度
-- 第六章 钻井生产管理的不断完善和提高
---- 第一节 一普前身的管理模式及简况
---- 第二节 一普时期的管理模式及不断总结和提高
-- 第七章 华北地区12年石油钻探总结
---- 第一节 正确理解引进与自力更生思想
---- 第二节 掌握华北平原地层及岩性特征,制订相应的技术措施是取得钻井成功的关键
---- 第三节 技术管理和生产管理
---- 第四节 狠抓思想教育工作,大力倡导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好作风
---- 第五节 重视技术培训,注重提高工人技术水平
第二篇 青海地区(1967—1978年)
-- 图片
---- 17 B35型钻机,1968年在青海德令哈巴依构造德1井作业
---- 18 B35型钻机机房配套D646柴油机与KSP140毫米×10”泥浆泵
---- 19 yд型钻机机房
---- 20 1967年,一普调青海的部分先遣勘查队员
---- 21 1965年,一普综合队在华北为地质部有关会议演唱
---- 22 1971年,3213井队使用ZJ-130钻机,施工柴达木达布逊坳陷全吉构造全1井,二开后一经裸
---- 23 一普后勤装备科学习中央有关“工业学大庆”重要通知
---- 24 yд-59型钻机在民和盆地作业
---- 25 普大队机关干部、职工学习“工业学大厌”会议精神
---- 26 1976年,一普大队书记毕占海与出席工会主持召开的全队先进炊事班及个人会议代表合影
---- 27 1972年12月22日,青海省计委地质局石油普查队首届团代会合影
---- 28 1977年,出席全国地质系统“工业学大庆”代表一普大队书记毕占海(右2)、汪生花(左1),在职
---- 29 1977年, 大队后勤科职工学习科学管理知识,科长潘焕章(左3),副科长郑友德(左2)
---- 30 一普大队广大职工到青海西宁市大街上庆祝中共十一大胜利召开
---- 31 普大队政治处干部学习《毛泽东选集》第五卷
---- 32 1977年,5012井队首次使用新引进F-250型钻机,在民和盆地施工民深2井
---- 33 F-250型钻机钻塔徐徐起立
---- 34 欢送参加全国地质系统“工业学大庆”代表乘车进京。(左2)为一普大队书记毕占海
---- 35 一普大队机关干部座谈党的十一大会议精神
---- 36 一普大队机关干部每周五参加义务劳动。图为搬运固井水泥
-- 第一章 概况
---- 第一节 一普西调柴达木盆地的背景及其使命
---- 第二节 柴达木盆地地理、地质及钻井概况
---- 第三节 转战青海东部民和盆地
-- 第二章 队伍体制与机构沿革
---- 第一节 入青初始机构设置、人员构成(1967年)
---- 第二节 革委会成立前的机构(1968—1969年)
---- 第三节 革委会成立后机构设置及部门负责人(1970—1978年)
-- 第三章 区域地质概况及石油勘查钻井历程
---- 第一节 区域地质概况
---- 第二节 柴达木盆地勘查钻井历程
---- 第三节 民和盆地勘查钻井的艰难历程
-- 第四章 钻井生产组织及钻井技术
---- 第一节 钻井生产组织状况
---- 第二节 石油勘查钻井的配套工程
---- 第三节 钻机施工前后的相关作业和技术要求
---- 第四节 石油勘查钻井的施工技术要求
---- 第五节 柴达木盆地和民和盆地钻井施工的“难点”
-- 第五章 钻井技术装备的发展
---- 第一节 钻机技术装备
---- 第二节 主要工程设备情况
---- 第三节 钻井井口和机修装备
---- 第四节 各类钻机施工状况
-- 第六章 钻井生产管理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坚定信心,恢复和完善生产管理制度
---- 第三节 加强队伍建设,注重人才培养
---- 第四节 强化管理,建章 立制,恢复正常生产秩序
-- 第七章 入青12年经验
---- 第一节 油气勘查应有稳定的行业管理体系
---- 第二节 钻井工程必须具有相应和可靠的物资保障系统
---- 第三节 重视钻井施工设计,加强科研攻克“难点”
---- 第四节 高度重视钻井泥浆的配置和使用
---- 第五节 钻井队伍的基本构成及人员再培训
第三篇 新疆地区(1978—2000年)
-- 图片
---- 37 1980年10月18日,地质部部长孙大光(右1)深入一普大队驻地喀什考察
---- 38 1979年10月,石海局总工关士聪到和田。进行遥感勘查工作
---- 39 1978年,航空磁测对塔里木进行全面勘探
---- 40 1979年12月5日,陆青、赵衍环、张文献等组成跃参1井井位飞机投标小组,图为起飞前留影
---- 41 1979年12月12日,踏勘分队在“六加奎靳”地区找到空投四号标留念。人员有陆青、马哲、何希云
---- 42 1980年5012井队施工跃参1井发现中生代生油岩,该井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中
---- 43 1980年10月,李奔指挥长(后排右1)向孙大光(右2)部长汇报塔西南勘探进展
---- 44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 45 1984年9月22日凌晨,位于库车县城东南45千米的沙参2井喷出高产工业油气流
---- 46 1984年9月,著名地质学家黄汲清与指挥长李奔畅谈塔里木油气远景
---- 47 1984年9月,原地质部顾问塞风和副部长夏国治在全国第三次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座谈会”上发言
---- 48 1984年9月3日,第三次塔里木油气资源座谈会期间,有关代表研究沙参2井加深100米问题。自左
---- 49 1986年5月,西北石油地质局副局长骞振斌深入一普大队沙3井与大队长刘金研究生产问题
---- 50 1984年11月,沙参2井抢险保井获全胜,广大职工欢呼跳跃
---- 51 1981年8月,指挥部工程师渠立文在麦2井处理井下复杂情况
---- 52 1985年,一普大队召开首届职代会代表合影
---- 53 80年代中期前的固井作业
---- 54 固井工们在极度水泥粉尘中,抢时间争速度向井内强灌井下水泥
---- 55 80年代后期固井作业引进先进装备,运用现代技术,进行全封闭、无粉尘、无污染的井下固井作业
---- 56 测井资料处理解释软件在工作
---- 57 1985年测井站负责人刘光泽正在调试新设备
---- 58 1988年5月,塔北联指、西北石油地质局在塔北召开测试工作会议。石油局总工王建安作重要讲话
---- 59 1988年4月21日,沙9井测试现场
---- 60 1987年12月9日,第一普查勘探大队首届党代会代表合影
---- 61 1991年7月,夏国治指挥长率地矿部工作组,深入塔北联指、西北石油局调研,并作重要指示
---- 62 1986年5月,石海局局长杨朴在塔北联合勘探的华北石油局井队作重要指示
---- 63 1987年8月27日,夏国治指挥长在新疆库车县705基地塔北联指指挥会议上向“联指”干部作工作
---- 64 英姿勃勃的井队钻工迎着朝阳上班
---- 65 1987年春,塔北联指成员在库车某师召开油气勘查部署会议
---- 66 1993年上半年,局长郭仁炳主持召开科技工作会议
---- 67 局长郭仁炳(左2)与石海局系统专冢研究勘探部署
---- 68 1991年9月,地矿部副部长张文岳考察6009井队
---- 69 测井作业正在进行
---- 70 1984年11月29日,国务院副总理万里,新疆党政领导王恩茂、铁木尔·达瓦买提、宋汉良等听取西
---- 71 1989年8月22日,国务委员邹家华在库尔勒听取西北石油地质局塔北油气勘探重大发现的汇报。前排
---- 72 1986年5月28日,全国政协副主席王恩茂和自治区党委书记宋汉良与地矿部部长朱训亲切交谈
---- 73 1984年9月,地矿部副部长(中)、石油局副局长苏云山(左1)、一普副大队长(左2)刘金兴奋地
---- 74 1990年8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考察塔北勘区,康玉柱作勘探前景汇报
---- 75 1990年11月23日,西北石油地质局局长岳振恒同李鹏总理汇报塔北油气勘探工作
---- 76 1985年,副局长骞振斌参加运修队当年工作会议
---- 77 1996年5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书记处书记温家宝考察6009井队,西北石油地质局
---- 78 1996年5月18日,西北石油局局长助理孟德成向温家宝汇报工作
---- 79 宋健为塔河油田题词
---- 80 2000年8月16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宋健一行在中央有关部委、自治区领导的陪同下深入塔河油田视察
---- 81 1999年12月11日,国家经贸委主任盛怀仁在自治区领导王乐泉、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张文岳
---- 82 1985年6月9日,王恩茂、司马义·艾买提等自治区领导深入沙3井看望6009井队职工
---- 83 1985年6月9日,王恩茂考察沙参2井后,挥笔题词:“你们坚持科学态度,不怕困难艰苦奋斗,在塔
---- 84 1987年我国首台9000米钻机,在塔北成功开钻
---- 85 1986年5月28日,王恩茂及自治区五大班子领导会见朱训一行
---- 86 1988年3月4日—7日,局召开1988年工作会议。图为会议代表合影
---- 87 全国劳模王守忠(中)向孙大光和宋汉良两位领导敬酒
---- 88 1989年3月11日,庆功表彰大会上获奖代表合影
---- 90 1986年5月23日,朱训与一普总工刘国栋研究沙参2井出油后的勘探部署
---- 91 1993年,郭仁炳局长与班子成员研究工作
---- 92 沙参2井抢险保井青年突击队员战前合影
---- 93 全国劳模、地矿部特等劳模王守忠在全国地矿系统作巡回报告
---- 94 1986年5月22日,朱训深入塔里木一线的6009井队,与井队骨干共商钻井的具体问题
---- 95 1998年12月24日~26日,局首次党代会选举产生新的党委领导班子:局长兼书记张爱东,副书记
---- 96 宋瑞祥(左2)、陈洲其(左1)、杨朴(右1)参观西北石油地质局陈列馆
---- 97 1993年4月28日,局长郭仁炳陪同(前左2)地矿部副部长张文岳(前右2)考察物资供应站
---- 98 1989年8月3日~7日,地矿部副部长张宏仁(右5)考察塔北
---- 99 1996年8月17日,陈洲其副部长与副总工康玉柱讨论新区油气部署问题
---- 100 1986年6月22日,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总经理王涛一行到沙参2井调研。西北石油地质局副局长
---- 102 中国新星石油公司总经理朱家甄(前)考察西达里亚集输站
---- 103 1999年6月30日,自治区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听取张爱东局长工作汇报
---- 104 2000年1月27日,中国新星石油公司党委书记张耀仓深入油田了解情况
---- 105 1998年11月28日,自治区副主席吾甫尔·阿不都拉为塔河油田一期工程竣工剪彩。并发表重要讲
---- 106 2000年5月23日,王乐泉等领导与来西北石油局考察工作的中石化集团副总经理牟书令(左1)座
---- 107 2000年5月20日,中石化副总经理牟书令(右2)在张爱东局长(左2)陪同下考察塔河油田
---- 108 1990年3月。一普大队召开四届职代会、三届工代会及1990年工作会议
---- 109 1993年11月,第一普查勘探大队召开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西北石油地质局局长郭仁炳(中)、副
---- 110 1996年12月,规划研究院召开首次党员代表大会
---- 111 塔河油田
---- 112 1997年3月14日,销售公司为原油运输优胜单位颁发流动红旗
---- 113 列车装油台及外运原油列车
---- 114 1998年11月,塔里木油气化工有限公司成立。图为炼化厂一角
---- 115 F320钻机改造后四机联动和三缸泵安装使用成功
---- 116 柴2井F320钻机四机联动改造后,正常起动井架
---- 117 石海局组织石海系统专家,对西北局—普F320钻机在柴二井井场进行验收
---- 118 管材仓储一角
---- 119 2000年5月20日,牟书令在塔河油田集输站听取总调度室主任宗铁汇报工作
---- 120 监理中心主任张哲在井队了解生产情况
---- 121 1988年,出席工程作业大队首次党代表会议的代表合影
---- 122 1985年4月24日,运修队第一届领导与部分中层干部群众合影
---- 123 2000年度采油大队工作会议及首届职代会三次会议代表合影
---- 124 1990年11月16日,沙22井试获原油日产1000多立方米、天然气24.6万立方米
---- 125 1986年9月,9000米钻机从上海起运经新疆托克逊甘沟路段
---- 126 钻工在钻台操作
---- 127 1999年8月,中国新星石油公司测井技术研讨会在乌鲁木齐召开。测井站主持这次会议,并在会议上
---- 128 运修队修配车间正在抢修井队急用设备
---- 129 钻工在井架上作业
---- 130 钻工在钻台接卸钻杆
---- 131 1991年9月3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地矿部联合举办沙参2井纪念碑落成仪式,自治区副主席毛德华
---- 132 1993年8月,新疆电视台记者深入野外采访勘探者
---- 133 1988年11月11日。沙5井试获日产原油500多立方米、天然气320万立方米
---- 134 1997年7月7日,沙56井试获日产原油105立方米、天然气0.4万立方米
---- 135 1999年9月,局老年大学合唱团在西北石油局首届职代会三次会议开幕式上演出
---- 136 野外勘探职工自娱自乐
---- 137 1990年3月20日~21日,塔北联指、西北石油地质局召开精神文明建设第二次表彰会,图为获奖
---- 138 1984年9月27日下午,沙参2井抢险保井英雄们扑灭了一场十分严重的火灾,自治区副主席宋汉良
---- 139 2000年9月,老劳模王守忠送新劳模陈建平参加自治区“十一”观礼活动
---- 140 1998年5月18日,西北石油局完成向油分公司转轨改制工作,撤销—普一物两功勋大队建制,人财
---- 141 《西北石油局钻井志》编写组成员
---- 142 1984年10月9日,沙参2井切割方钻杆方案失利,井下连续发生爆炸,油气喷势猛增
---- 143 青年突击队员不顾个人安危,冒险冲向钻台下关闭防喷器闸板
---- 144 青年突击队员们出征前的合影
---- 145 自治区副主席宋汉良在沙参2井与地矿部专家们现场指挥抢险保井
---- 146 1994年10月12日,沙15井发生采油树烧毁失控的险情
---- 147 进行灭坑口散火及主火作业
---- 148 1994年11月12日,地矿部部长宋端祥(前排左1)、副部长陈洲其(前排左2)、石海局有关领
-- 第一章 概述(1979—2000年)
---- 第一节 1979—1984年,由塔西南转战塔北,实现首次重大突破的战略侦察时期
---- 第二节 1985—1992年,开展塔北联合勘探,实现连续突破的会战时期
---- 第三节 1993—1995年,地勘费和地勘井锐减,实行探采结合走出困境的转轨期间
---- 第四节 1996—1997年,投入资金和钻井任务倍增,发现塔河大油田的改制时期
---- 第五节 1998—2000年,塔河油田迅速扩大,实施招投标的市场机制时期
---- 第六节 总述
-- 第二章 钻井队伍体制与机构沿革(1979—2000年)
---- 第一节 1979—1984年,战略侦察期间的体制机构沿革与队伍状况
---- 第二节 1985—1992年,会战期间的体制机构沿革与队伍状况
---- 第三节 1993—1997年,转轨改制期间的体制机构沿革与队伍状况
---- 第四节 1998—2000年,市场机制期间的体制机构沿革与队伍状
-- 第三章 油气勘查钻井历程(1979—2000年)
---- 第一节 喀什坳陷的钻井历程
---- 第二节 麦盖提斜坡及巴什托油气田的钻井历程
---- 第三节 巴楚隆起及亚松迪油气田的钻探历程
---- 第四节 阿瓦提断陷的钻井历程
---- 第五节 沙西凸起及顺托果勒隆起的钻井历程
---- 第六节 雅克拉断凸及雅克拉油气田的钻井历程
---- 第七节 阿克库勒凸起及达里亚、阿克库勒油气田的钻井历程
---- 第八节 塔河油田的钻井历程
---- 第九节 满加尔坳陷及孔雀河斜坡的钻井历程
---- 第十节 新疆其他盆地的钻井历程
-- 第四章 油气开发钻井历程
---- 第一节 西达里亚油气田开发钻井历程
---- 第二节 东达里亚油气田开发钻井历程
---- 第三节 阿克库勒油气田开发钻井历程
---- 第四节 雅克拉油气田开发钻井历程
---- 第五节 塔河油田开发钻井历程
-- 第五章 钻井装备及技术改造
---- 第一节 钻井技术装备
---- 第二节 应用新技术和先进科技成果发展钻井生产
---- 第三节 一普及联合勘探钻井队的各类钻机施工状况
---- 第四节 钻柱
---- 第五节 钻井新工艺、新技术和新工具的应用
---- 第六节 钻头
---- 第七节 井控设备
---- 第八节 固井及设备
---- 第九节 测井和综测装备
-- 第六章 高速发展的科学钻井技术
---- 第一节 钻井技术进步的四个发展阶段
---- 第二节 钻前工艺日趋成熟和完善
---- 第三节 高效钻头的引进、使用、推广
---- 第四节 喷射钻井技术和优选参数工艺
---- 第五节 地层压力预测、检测技术
---- 第六节 平衡及欠平衡钻井技术
---- 第七节 直井钻井技术
---- 第八节 定向井钻井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 第九节 简化井身结构与快速钻井技术
---- 第十节 泥浆工艺技术的发展
---- 第十一节 固井工艺技术
---- 第十二节 井控
---- 第十三节 测井技术和取心工艺
---- 第十四节 钻井事故的预防及处理
---- 第十五节 不同地区钻井采取的不同措施
---- 第十六节 塔北地区实施新工艺、新技术历程
---- 第十七节 取得的油气、勘探、科研成果
---- 第十八节 深井、超深井工艺
---- 第十九节 重要工程井简述
---- 第二十节 与德州钻研所在“七五”、“八五”和“九五”期间,合作的有关科研成果
-- 第七章 钻井生产管理经验与展望(1979—2000年)
---- 第一节 采用行政管理方式期间的钻井生产1979—1992年
---- 第二节 采用委托承包管理期间的钻井生产1993—1997年
---- 第三节 采用市场化运作管理方式期间的钻井生产(1998—2000年)
第四篇 大事记
-- 一、华北地区(1955—1967年)
-- 二、青海地区(1967—1978年)
-- 三、新疆地区(1978—2000年)
第五篇 附录
-- 一、各类图表
---- (一)华北地区石油钻井井位及构造情况表
---- (二)1955—2000年华北,青海和新疆地区石油钻井主要数据表
---- (三)1955—2000年华北、青海和新疆地区油气发现井一览表
---- (四)1955—2000年历年动用钻机、完井口数、进尺数、机械钻速统计表
---- (五)1955—2000年历年钻井技术最高指标纪录统计表
---- (六)1955—2000年历年使用不同型钻机及井队番号统计表
---- (七)西北石油局“七五”以来钻井、固井和试油等科技攻关主要题目一览表
---- (八)1955—2000年华北、青海、新疆地区钻井区域及工作统计表
---- (九)1955—2000年机构沿革和历届主要负责人
---- (十)西北石油局及前身队伍演化略图
-- 二、文字资料
---- 第一 西北石油局及前身各时期的钻井优势技术
---- 第二 1955—2000年钻井生产的安全重大事件资料
---- 第三 光荣榜
---- 第四 参考书目及资料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