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市志(1983—2007)

新余市志(1983—2007)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凡例 1.宗旨。《新余市志(1983—2007)》是1993年出版的新编《新余市志》的续志。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实事求是地反映断限期内新余市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历史、现状的变化,力求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的统一。 2.断限。本志记述时限:上限原则上从1983年新余恢复为省辖市开始(个别情况适当上溯),下限为2007年(彩色版面、总述有关内容适当下延)。 3.结构。按

内容时限: 1983年-2007年

出版时间: 2015年01月

目录

封面
版权页
图片
新余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序一
序二
凡例
目录
总述
大事记
第一篇 建制 区划
-- 第一章 境域位置
---- 第一节 位置 面积
---- 第二节 沿革
-- 第二章 建制
---- 第一节 行政区划
---- 第二节 城区
---- 第三节 驻市单位
-- 第三章 市辖县区
---- 第一节 分宜县
---- 第二节 渝水区
-- 第四章 开发区
---- 第一节 经济开发区
---- 第二节 仙女湖区
---- 第三节 仰天岗管委会
第二篇 自然环境
-- 第一章 地质地貌
---- 第一节 地质
---- 第二节 地貌
-- 第二章 气候 水文
---- 第一节 气候
---- 第二节 水文
-- 第三章 土壤 植被
---- 第一节 土壤
---- 第二节 植被
-- 第四章 生物
---- 第一节 植物
---- 第二节 动物
---- 第三节 微生物
-- 第五章 自然资源
---- 第一节 土地资源
---- 第二节 水资源
---- 第三节 生物资源
---- 第四节 矿藏资源
-- 第六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水灾
---- 第二节 旱灾
---- 第二节 风灾
---- 第四节 其他灾害
第三篇 人口 计划生育
-- 第一章 人口
---- 第一节 人口数量
---- 第二节 人口结构
---- 第三节 人口分布
---- 第四节 人口普查
-- 第二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人口生育计划
---- 第二节 生育政策
---- 第三节 宣传教育
---- 第四节 计生条例落实
---- 第五节 乡村计生组织建设
---- 第六节 优质服务
---- 第七节 机构
第四篇 居民生活 风俗
-- 第一章 生活水平
---- 第一节 城乡居民收入
---- 第二节 城乡居民支出
---- 第三节 城乡储蓄存款
-- 第二章 生活方式
---- 第一节 家庭规模
---- 第二节 衣食
---- 第三节 住行
---- 第四节 休闲娱乐
---- 第五节 养生保健
-- 第三章 务工族
---- 第一节 市内务工族
---- 第三节 外出务工族
---- 第四节 新生代农民工
-- 第四章 农村居民小康建设
---- 第一节 小康村建设
---- 第二节 小康村实现程度
---- 第三节 农村小康进程
---- 第四节 小康村镇选介
-- 第五章 风尚习俗
---- 第一节 生产习俗
---- 第二节 生活习俗
---- 第三节 节令习俗
第五篇 经济综合
-- 第一章 经济水平
---- 第一节 经济政策
---- 第二节 生产总值
---- 第三节 固定资产投资
---- 第四节 经济效益
-- 第二章 经济结构
---- 第一节 产业结构
---- 第二节 产晶结构
---- 第三节 所有制结构
第六篇 钢铁工业
-- 第一章 矿山开采
---- 第一节 铁矿开采
---- 第二节 辅助原料矿开采
-- 第二章 人造块矿生产
---- 第一节 烧结矿生产
---- 第二节 球团矿生产
-- 第三章 焦化
---- 第一节 冶金焦炭生产
---- 第二节 化工产品回收加工
-- 第四章 炼铁
---- 第一节 炼铁生产
---- 第二节 炼铁技术
---- 第三节 设备技改
-- 第五章 炼钢
---- 第一节 电炉炼钢
---- 第二节 转炉炼钢
---- 第三节 连续铸钢
-- 第六章 轧钢
---- 第一节 坯料加工
---- 第二节 型钢加工
---- 第三节 棒材线材加工
---- 第四节 管材加工
---- 第五节 板材
---- 第六节 钢带
---- 第七节 金属制品加工
-- 第七章 铁合金
---- 第一节 高炉锰铁
---- 第二节 硅铁生产
---- 第三节 硅锰合金冶炼
-- 第八章 碳素制品
---- 第一节 石墨制品加工
---- 第二节 碳制品
-- 第九章 生产企业
---- 第一节 生产规模
---- 第二节 重点生产企业
第七篇 电力工业
-- 第一章 发电
---- 第一节 火力发电
---- 第二节 水力发电
-- 第二章 供电
---- 第一节 输电线路
---- 第二节 变电站
---- 第三节 城市电网改造
---- 第四节 农村电网改造
---- 第五节 电力调度
-- 第三章 管理
---- 第一节 “三电”与用电监察
---- 第二节 电力营销
-- 第四章 企业改制
---- 第一节 发电厂改制
---- 第二节 农电股份制改革
-- 第五章 机构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队伍
第八篇 机械电子与轻化纺工业
-- 第一章 机械电子工业
---- 第一节 行业规模
---- 第二节 机械制造
---- 第三节 电子产品生产
-- 第二章 轻工业
---- 第一节 印刷
---- 第二节 酿酒
---- 第三节 塑料制品生产
---- 第四节 制伞
---- 第五节 制革
---- 第六节 家具制造
---- 第七节 造纸
-- 第三章 化学工业
---- 第一节 火工品生产
---- 第二节 民爆器材生产
---- 第三节 化肥生产
---- 第四节 涂料生产
---- 第五节 化工原料生产
-- 第四章 纺织工业
---- 第一节 纺纱织布
---- 第二节 印染品生产
---- 第三节 服装生产
---- 第四节 麻纺织生产
---- 第五节 地毯织造
第九篇 建材新能源与煤炭工业
-- 第一章 建材工业
---- 第一节 行业规模
---- 第二节 传统建材生产
---- 第三节 新型建材生产
-- 第二章 新能源工业
---- 第一节 太阳能产业
---- 第二节 节 能减排设备制造
---- 第三节 储能原料生产
-- 第三章 煤炭工业
---- 第一节 行业规模
---- 第二节 煤炭生产
---- 第三节 安全管理
---- 第四节 煤炭销售
-- 第四章 企业选介
---- 第一节 建材行业
---- 第二节 新能源行业
---- 第三节 煤炭行业
第十篇 中小企业
-- 第一章 经营体制
---- 第一节 乡(镇)办企业
---- 第二节 村办企业
---- 第三节 合作企业
---- 第四节 个体私营企业
-- 第二章 行业结构
---- 第一节 工业企业
---- 第二节 建筑企业
---- 第三节 交通运输企业
---- 第四节 商业 餐饮 服务业 企业
-- 第三章 企业及产品
---- 第一节 企业选介
---- 第二节 产晶选介
-- 第四章 企业效益
---- 第一节 经济效益
---- 第二节 社会效益
---- 第三节 分配形式
-- 第五章 机构与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管理
---- 第三节 职工队伍
第十一篇 农业
-- 第一章 农田建设
---- 第一节 土壤分布
---- 第二节 土地综合开发
---- 第三节 施肥改土
-- 第二章 水稻生产
---- 第一节 水稻品种
---- 第二节 面积产量
---- 第三节 耕作制度
---- 第四节 栽培技术
---- 第五节 病虫防治
-- 第三章 蔬菜生产
---- 第一节 栽培模式
---- 第二节 主栽品种
---- 第三节 面积产量
---- 第四节 蔬菜销售与加工
-- 第四章 畜牧业牛产
---- 第一节 家畜饲养
---- 第二节 家禽饲养
---- 第三节 饲料与饲草
---- 第四节 疫病防治
---- 第五节 兽药经营与管理
-- 第五章 渔业生产
---- 第一节 养殖品种与养殖模式
---- 第二节 鱼苗繁殖
---- 第三节 养鱼饲料与疫病防治
-- 第六章 经济作物种植
---- 第一节 棉花种植
---- 第二节 果树种植
---- 第三节 油料作物种植
---- 第四节 花卉苗木种植
---- 第五节 苎麻种植
---- 第六节 其他经济作物种植
-- 第七章 特种养殖
---- 第一节 稀少动物饲养
---- 第二节 特种水产品养殖
-- 第八章 农业产业化
---- 第一节 种植业结构调整
---- 第二节 养殖业结构调整
---- 第三节 农业产业化经营
-- 第九章 农村经营管理
---- 第一节 土地承包管理
---- 第二节 农民减负
---- 第三节 农村财务管理
---- 第四节 农经统计与经济核算
-- 第十章 农业机械
---- 第一节 机械种类
---- 第二节 农机管理
---- 第三节 农机监理
-- 第十一章 农村能源与环保
---- 第一节 农村沼气
---- 第二节 农村环境保护
---- 第三节 太阳能利用
-- 第十二章 农业执法
---- 第一节 执法队伍
---- 第二节 法制宣传
---- 第三节 行政执法
-- 第十三章 机构设置
---- 第一节 市级机构
---- 第二节 局属机构
第十二篇 林业
-- 第一章 森林资源
---- 第一节 面积蓄积
---- 第二节 林种分布
---- 第三节 树种
-- 第二章 造林营林
---- 第一节 采种育苗
---- 第二节 植树造林
---- 第三节 森林抚育间伐
---- 第四节 封山育林
---- 第五节 油茶林建设
---- 第六节 低产林改造
---- 第七节 竹林培育
-- 第三章 林政管理
---- 第一节 管理职能
---- 第二节 国营林场改制
---- 第三节 涉林案件查处
---- 第四节 木竹检查
-- 第四章 森林保护
---- 第一节 森林防火
---- 第二节 森林病虫防治检疫
---- 第三节 禁止乱砍滥伐
---- 第四节 限额采伐
-- 第五章 林场苗圃
---- 第一节 市属国有林场
---- 第二节 县区国有林场
---- 第三节 集体林场
---- 第四节 国有苗圃
-- 第六章 机构设置
---- 第一节 市级机构
---- 第二节 局属机构
第十三篇 水利
-- 第一章 蓄水工程
---- 第一节 大型水库
---- 第二节 中型水库
---- 第三节 小(一)型水库
---- 第四节 小(二)型水库
---- 第五节 山塘
-- 第二章 引水工程
---- 第一节 袁惠渠
---- 第二节 陂坝
---- 第三节 灌区建设
-- 第三章 城乡用水
---- 第一节 工业用水
---- 第二节 农业用水
---- 第三节 城镇生活用水
---- 第四节 农村人畜安全饮水
-- 第四章 防汛抗旱
---- 第一节 防汛抗旱设施
---- 第二节 抗洪抗旱
-- 第五章 水土保持
---- 第一节 水土流失
---- 第二节 综合治理
---- 第三节 预防监督
-- 第六章 农村水电及电气化
---- 第一节 水能资源
---- 第二节 小水电站建设
---- 第三节 农村电气化建设
-- 第七章 农村用电管理及农电体制改革
---- 第一节 农村用电管理
---- 第二节 农电体制改革
-- 第八章 投资效益
---- 第一节 水利投资
---- 第二节 工程效益
-- 第九章 水利改革
---- 第一节 水管体制改革
---- 第二节 水工程产权制度改革
---- 第三节 水费改革
-- 第十章 水利项目设计
---- 第一节 设计机构
---- 第二节 规划设计
-- 第十一章 机构设置
---- 第一节 市级机构
---- 第二节 局属机构
第十四篇 交通运输
-- 第一章 公路
---- 第一节 高速公路
---- 第二节 省道
---- 第三节 县区道路
---- 第四节 乡村公路
---- 第五节 专用公路
-- 第二章 公路养护
---- 第一节 日常养护
---- 第二节 公路绿化
---- 第三节 路政管理
---- 第四节 安全管理
---- 第五节 管理机构
-- 第三章 公路运输
---- 第一节 货物运量
---- 第二节 运输企业
---- 第三节 运输工具
---- 第四节 旅客运输
---- 第五节 交通附属工业
-- 第四章 公路规费征收
---- 第一节 养路费征收
---- 第二节 其他规费征收
---- 第三节 稽查征费机构
-- 第五章 桥梁
---- 第一节 公路桥
---- 第二节 铁路桥
-- 第六章 水路
---- 第一节 港口
---- 第二节 渡口
---- 第三节 水路运输企业
---- 第四节 内河客货运输
---- 第五节 水运运价
-- 第七章 交通管理
---- 第一节 交通行政管理
---- 第二节 公路交通管理
---- 第三节 水路交通管理
---- 第四节 交通基本建设管理
---- 第五节 交通企业管理
---- 第六节 管理机构
-- 第八章 铁路
---- 第一节 线路
---- 第二节 车站
---- 第三节 运输
---- 第四节 管理机构
第十五篇 信息产业
-- 第一章 邮政
---- 第一节 设施建设
---- 第二节 经营服务
---- 第三节 机构
-- 第二章 通信
---- 第一节 电信
---- 第二节 移动
---- 第三节 联通
---- 第四节 铁通
---- 第五节 机构
-- 第三章 无线电管理
---- 第一节 基础设施建设
---- 第二节 监测管理
-- 第四章 政府办公信息化
---- 第一节 市政务信息网
---- 第二节 市政府门户网站
---- 第三节 机构
第十六篇 城乡建设与管理
-- 第一章 城市规划
---- 第一节 城市总体规划
---- 第二节 城市详细(专项)规划
---- 第三节 规划管理
---- 第四节 机构
-- 第二章 城乡建设
---- 第一节 市政工程
---- 第二节 公用事业
---- 第三节 孔目江治理
---- 第四节 城建档案馆建设
---- 第五节 村镇规划与建设
---- 第六节 建筑业
---- 第七节 重点工程
---- 第八节 机构
-- 第三章 住房与房地产
---- 第一节 住房制度改革
---- 第二节 住房保障体系
---- 第三节 住宅建设
---- 第四节 直管公房
---- 第五节 房地产开发管理
---- 第六节 房地产市场
---- 第七节 房产行业管理
---- 第八节 机构
-- 第四章 城市管理
---- 第一节 市政管理
---- 第二节 园林绿化
---- 第三节 市容管理
---- 第四节 执法监察
---- 第五节 机构
第十七篇 环境保护
-- 第一章 环境质量
---- 第一节 大气环境
---- 第二节 水体环境污染
---- 第三节 固体废弃物
---- 第四节 环境噪声
-- 第二章 环境管理
---- 第一节 环境调查
---- 第二节 环境规划
---- 第三节 地方环保法规
---- 第四节 “三同时”管理
---- 第五节 限期治理
---- 第六节 排污收费
---- 第七节 管理机构
-- 第三章 污染治理
---- 第一节 工业污染治理
---- 第二节 饮用水源综合整治
---- 第三节 生态环境保护
---- 第四节 城市环境综合治理
-- 第四章 环保产业与科研
---- 第一节 环保产业
---- 第二节 环保科研
-- 第五章 环境监测
---- 第一节 监测项目
---- 第二节 监测技术和设备
第十八篇 商贸
-- 第一章 商业
---- 第一节 商业规模
---- 第二节 专业经营
---- 第三节 服务业
---- 第四节 农副土特产业
---- 第五节 物资供应
---- 第六节 商品市场
---- 第七节 机构
-- 第二章 专卖
---- 第一节 烟草专卖
---- 第二节 成品油购销
---- 第三节 盐务管理
---- 第四节 机构
-- 第三章 医药
---- 第一节 药品生产
---- 第二节 药品经销
---- 第三节 医药管理
---- 第四节 机构
-- 第四章 粮油
---- 第一节 粮油收购
---- 第二节 粮油销售
---- 第三节 粮油储运
---- 第四节 粮油市场
---- 第五节 粮油加工
---- 第六节 机构
第十九篇 外贸 海关 检验检疫
-- 第一章 对外贸易
---- 第一节 商品出口
---- 第二节 商品进口
---- 第三节 外资引进
---- 第四节 招商活动
---- 第五节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
---- 第六节 体制改革
---- 第七节 机构
-- 第二章 海关
---- 第一节 货运监管
---- 第二节 税款征收
---- 第三节 机构
-- 第三章 检验检疫
---- 第一节 出口商品检管
---- 第二节 进口商品检管
---- 第三节 机构
第二十篇 金融
-- 第一章 金融体制改革
---- 第一节 金融机构改革
---- 第二节 投资融资体制改革
---- 第三节 信贷资金管理体制改革
---- 第四节 利率管理体制改革
---- 第五节 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 第六节 保险体制改革
-- 第二章 人民币发行与管理
---- 第一节 人民币发行
---- 第二节 人民币投放与回笼
---- 第三节 人民币管理
---- 第四节 金银管理
-- 第三章 存款
---- 第一节 对公存款
---- 第二节 储蓄存款
-- 第四章 贷款
---- 第一节 工业贷款
---- 第二节 商业贷款
---- 第三节 农业贷款
---- 第四节 基本建设拨款管理
---- 第五节 基本建设贷款
---- 第六节 技术改造贷款
---- 第七节 其他贷款
---- 第八节 票据融资
---- 第九节 贷款管理
-- 第五章 外汇业务
---- 第一节 外币存款
---- 第二节 外汇贷款
---- 第三节 非贸易外汇业务
---- 第四节 国际结算
-- 第六章 会计结算国库建设
---- 第一节 会计
---- 第二节 结算
---- 第三节 反洗钱
---- 第四节 国库建设
-- 第七章 保险
---- 第一节 财产保险
---- 第二节 人寿保险
-- 第八章 证券
---- 第一节 业务经营
---- 第二节 上市公司
-- 第九章 金融管理与监督
---- 第一节 金融管理
---- 第二节 金融业务稽核
-- 第十章 金融电子化建设
---- 第一节 计算机应用
---- 第二节 软件开发
---- 第三节 安全管理
第二十一篇 财政 税务 审计
-- 第一章 财政
---- 第一节 财政体制
---- 第二节 财政收入
---- 第三节 财政支出
---- 第四节 财政管理与改革
---- 第五节 财政监督
---- 第六节 机构
-- 第二章 税务
---- 第一节 税制改革
---- 第二节 税种税率
---- 第三节 分税制前税收征管
---- 第四节 分税制后税收征管
---- 第五节 机构
-- 第三章 审计
---- 第一节 财政金融审计
---- 第二节 企业审计
---- 第三节 行政事业审计
---- 第四节 经济责任审计
---- 第五节 专项审计
---- 第六节 固定资产审计
---- 第七节 内部审计
---- 第八节 社会审计
---- 第九节 机构
第二十二篇 经济综合管理
-- 第一章 计划管理
---- 第一节 经济计划与规划
---- 第二节 重大建设项目
-- 第二章 统计管理
---- 第一节 统计报表
---- 第二节 统计调研
---- 第三节 统计资料编发
---- 第四节 普查工作
---- 第五节 机构
-- 第三章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企业登记
---- 第二节 个体私营经济管理
---- 第三节 市场管理
---- 第四节 合同管理
---- 第五节 商标管理
---- 第六节 广告管理
---- 第七节 公平交易执法
---- 第八节 机构
-- 第四章 物价管理
---- 第一节 价格调控管理
---- 第二节 价格监督检查
---- 第三节 物价指数
---- 第四节 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
---- 第五节 机构
-- 第五章 国土资源管理
---- 第一节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 第二节 土地规划与耕地保护
---- 第三节 地籍管理
---- 第四节 建设用地管理
---- 第五节 地质矿产
---- 第六节 宣传与执法
---- 第七节 机构
-- 第六章 质量技术监督
---- 第一节 计量管理
---- 第二节 标准化管理
---- 第三节 质量管理
---- 第四节 代码与条码管理
---- 第五节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
---- 第六节 机构
-- 第七章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 第一节 食品监督
---- 第二节 药品监管
---- 第三节 机构
第二十三篇 劳动 社会保障
-- 第一章 劳动
---- 第一节 劳动就业与再就业
---- 第二节 职业培训与教育
---- 第三节 劳动关系与管理
---- 第四节 劳动仲裁与监察
---- 第五节 劳动工资
---- 第六节 机构
-- 第二章 安全生产
---- 第一节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 第二节 安全生产监察
---- 第三节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
---- 第四节 生产事故与责任追究
---- 第五节 安全教育与培训
---- 第六节 职业安全卫生监察
---- 第七节 机构
-- 第三章 社会保障
---- 第一节 养老保险
---- 第二节 失业保险
---- 第三节 医疗保险
---- 第四节 工伤保险
---- 第五节 生育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