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医院志

协和医院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创建的历史以及各项业务工作情况等。

目录

封面
协和医院志
编纂领导小组
主要编写人员
题词
--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陈丕显题词
--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王任重题词
-- 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钱信忠题词
-- 卫生部部长 崔月犁题词
-- 湖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黄知真题词
-- 湖北省省长 郭振乾题词

编者的话
概况
图片
-- 医院党组织机构图
-- 医院组织机构图
-- 医院平面图
-- 医院大门
-- 掩映在绿荫丛中的新病房大楼
-- 新建科研大楼雄姿
-- 高耸的教学大楼
-- 上左 图书室一角
-- 上右 研究室夜景
-- 下 正在进行的心脏瓣膜置换术
-- 全身C.T
-- X光机操作室
-- 心脏监护病房
-- 彩色多勃勒检查室
-- 检验科一角
-- 营养室配缮间
-- 协和医院分院外观(1940年摄)
-- 协和医院大门(1928年摄)
-- 后花楼仁济医院旧址
-- 上左 1928年“汉口仁济医院”迁建于现址并更名为“汉口协和医院”的辟门典礼纪念碑文
-- 上右 原协和医院病房外貌
-- 中 协和医院女病房(1932年摄)
-- 下 协和医院男病房(1930年摄)
-- 原博医技专旧址
-- 1931年淹没在18英尺洪水中的协和医院
-- 1931年协和医院租用的“罕拿摩勒号”医院船
目录
上篇(1866~1949年)
-- 第一章沿革
---- 第一节汉口仁济医院的创办与变迁
------ 一、时代背景
------ 二、设堂布道
------ 三、为传教而办医
------ 四、医院建立与业务活动
------ 五、隶属关系与人事更迭
---- 第二节协和医院的创立与发展
------ 一、缘起
------ 二、医院名称由来
------ 三、医院的隶属关系
------ 四、医院的变迁及在几个历史时期的经历
------ 五、医院各时期的业务状况和技术水平
------ 六、医院的组织机构、人员编制和历任负责人
-- 第二章医院管理
---- 第一节思想控制
------ 一、广纳教徒
------ 二、围绕宗教开展活动
------ 三、控制社会活动
------ 四、保证职工基本生活,稳定思想
---- 第二节组织管理与行政管理
------ 一、制订规章制度,严格监督执行
------ 二、一长制
------ 三、聘任制
---- 第三节医疗管理
------ 一、专科设置
------ 二、医教结合
---- 第四节经费来源与财务管理
------ 一、经费来源
------ 二、财务管理
-- 第三章医院的附设与协作机构
---- 第一节普仁护士学校
------ 一、联合与变迁
------ 二、学生招收
------ 三、学制与课程
------ 四、教学与考试
------ 五、组织机构与历任领导人
---- 第二节汉口博医卫生技术专门学校
------ 一、创办与变迁
------ 二、组织领导
------ 三、学生招收
------ 四、专业设置、学制与教学实施
------ 五、经费来源
------ 六、与协和医院的关系
---- 第三节大同医学院
------ 一、创办与变迁
------ 二、招生与收费
------ 三、学制与课程
------ 四、教学与考试
------ 五、经费及其他
下篇(1950~1985年)
-- 第一部分医院的组织发展及党政工作
---- 第一章概述
------ 一、解放后医院名称的变更
------ 二、组织建设
------ 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变化
---- 第二章协和医院与武大医院合作
------ 第一节准备
-------- 一、工作组进驻
-------- 二、邓子恢代主席关于合作的指示
-------- 三、政府驻院代表进院
-------- 四、武大医院概况
------ 第二节洽淡
------ 第三节合作医院成立
-------- 一、合作医院成立的经过
-------- 二、第一任院长及行政负责人
------ 第四节政府接管
------ 第五节变更领导关系
-------- 一、变更领导关系
-------- 二、调整业务科室
---- 第三章党政工作
------ 第一节党组织
-------- 一、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 二、历年党组织正、副书记名单
-------- 三、历届党员人数统计
-------- 四、先进党支部和优秀个人
------ 第二节行政组织
-------- 一、历年正、副院长名单
-------- 二、行政机构编制概况
-------- 三、各职能科室的建立与管理
-------- 四、各阶段人员数
------ 第三节工会与职代会
-------- 一、工会的建立与发展
-------- 二、历届工会正、副主席名单
-------- 三、历年来工会开展的主要活动
-------- 四、职代会成立
------ 第四节共青团
-------- 一、团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 二、团组织的活动情况
-------- 三、团组织及历届正、副书记名单
---- 第四章党群工作
------ 第一节政治理论学习
-------- 一、学习内容
-------- 二、学习组织
-------- 三、学习方法
-------- 四、学习制度
------ 第二节宣传工作
-------- 一、组织形式
-------- 二、宣传阵地与工具
-------- 三、对外报道
------ 第三节纪检工作
------ 第四节其他
-------- 一、历届全国、省、市、区人大代表
-------- 二、历届全国、省、市、区政协委员
-------- 三、各民主党派的组织情况
-------- 四、侨务工作
------ 第五节政治活动大事记
-- 第二部分业务工作
---- 第五章概述
------ 第一节医院的任务
------ 第二节医院的床位
------ 第三节业务量及各种医疗指标
------ 第四节业务科室的发展
-------- 一、临床科室的发展
-------- 二、医技科室的发展
------ 第五节技术队伍的发展
------ 第六节医疗管理制度
------ 第七节改革中的业务工作
-------- 一、医疗方面
-------- 二、教学方面
-------- 三、科研方面
---- 第六章临床科室
------ 内科
-------- 一、科室发展概况
-------- 二、医疗业务技术
-------- 三、教学情况
-------- 四、人材培养
-------- 五、科研工作
------ 传染病科
-------- 一、建科概况
-------- 二、医疗业务
-------- 三、科研及著述
-------- 四、教学与培干
------ 神经内科
-------- 一、建科经过
-------- 二、医疗业务
-------- 三、教学工作
-------- 四、科研工作
------ 外科
-------- 一、科室发展情况
-------- 二、医疗业务
-------- 三、教学情况
-------- 四、科研工作
-------- 五、人材培养与学术交往
------ 麻醉科
-------- 一、建科经过
-------- 二、业务开展
-------- 三、教学情况
-------- 四、科研工作
------ 妇产科
-------- 一、科室概况
-------- 二、医疗业务
-------- 三、教学与培干
-------- 四、科研及学术交往
------ 小儿科
-------- 一、科室概况
-------- 二、医疗工作
-------- 三、教学情况
-------- 四、科研工作
-------- 五、培干及学术交往
------ 眼科
-------- 一、科室发展概况
-------- 二、医疗业务
-------- 三、教学工作
-------- 四、科研工作
------ 耳鼻咽喉科
-------- 一、科室概况
-------- 二、医疗业务
-------- 三、科学研究与学术交往
-------- 四、教学与培干
------ 皮肤科
-------- 一、科室概况
-------- 二、医疗业务
-------- 三、教学与培干
-------- 四、科研工作
------ 口腔科
-------- 一、科室概况
-------- 二、医疗业务
-------- 三、科研与学术活动
-------- 四、教学与培干
------ 理疗科
-------- 一、科室沿革
-------- 二、业务工作
-------- 三、教学工作
-------- 四、科研与培干
------ 中医科
-------- 一、科室概况
-------- 二、医疗业务
-------- 三、教学工作
-------- 四、科研与培干工作
------ 针灸科
-------- 一、科室沿革
-------- 二、医疗业务
-------- 三、教学工作
-------- 四、科研与培干
------ 骨伤科
---- 第七章医技科室
------ 药剂科
-------- 一、发展
-------- 二、各时期领导成员
-------- 三、科研
-------- 四、管理
------ 检验科
-------- 一、发展
-------- 二、领导成员
-------- 三、人员状况
-------- 四、业务工作开展情况及主要仪器设备
-------- 五、工作量
-------- 六、教学及科研
-------- 七、管理
------ 放射科
-------- 一、人员
-------- 二、业务工作
-------- 三、教学
-------- 四、科研、技术革新及著述
-------- 五、设备
-------- 六、管理
------ 心电图室
-------- 一、沿革
-------- 二、主要管理办法
-------- 三、工作量
-------- 四、教学任务
-------- 五、科研工作
------ 超声诊断室
-------- 一、沿革
-------- 二、负责人
-------- 三、仪器设备
-------- 四、新业务开展与科研
-------- 五、著书
------ 核医学科
------ 病理室
------ 内窥镜室
-------- 一、发展概述
-------- 二、历年胃镜检查工作量
-------- 三、主要设备
------ 细胞学室
------ 手术室
-------- 一、手术室的设立与发展
-------- 二、人员变动情况
-------- 三、科研成果
-------- 四、历年手术范围及统计
-------- 五、主要仪器及使用情况
-------- 六、管理制度
------ 供应室
-------- 一、沿革
-------- 二、负责人
-------- 三、工作范围
-------- 四、管理
-------- 五、技术改进
------ 营养室
-------- 一、沿革及房屋变迁
-------- 二、负责人及工作人员数量
-------- 三、营养伙食及专职营养人员
-------- 四、饮食制度
------ 医学情报资料室
-------- 一、病案工作
-------- 二、统计工作
-------- 三、医艺工作
------ 图书室
-------- 一、沿革
-------- 二、位置的变迁
-------- 三、负责人情况
-------- 四、工作范围
-------- 五、管理方法
------ 电子计算机室
---- 第八章门诊工作
------ 第一节变迁
------ 第二节组织
-------- 一、双重领导制
-------- 二、联合门诊部
-------- 三、历任门诊办公室负责人名单
------ 第三节业务工作
-------- 一、诊疗科室的发展
-------- 二、专科门诊的发展
-------- 三、主任、教授门诊
-------- 四、医技科室的发展
-------- 五、急诊工作
-------- 六、工作量
------ 第四节管理与改革
---- 第九章护理工作
------ 第一节组织沿革
------ 第二节护理队伍
-------- 一、人员增长
-------- 二、业务素质
-------- 三、职称晋升
-------- 四、护士转向改行情况
------ 第三节护理工作内容与建制
-------- 一、解放初期至1966年
-------- 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 四、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
-------- 五、改革中的护理工作
------ 第四节护理科研
------ 第五节护理教学
------ 第六节其他活动
-------- 一、护士节活动
-------- 二、教师节活动
-------- 三、援外工作
---- 第十章教学工作
------ 第一节教学机构
------ 第二节教学任务
------ 第三节教师队伍
------ 第四节教学基地
------ 第五节改革中的教学
------ 第六节教学工作的成绩及先进模范人物
-------- 附录1进修工作
-------- 附录2附设护士学校
-------- 附录3附设技术训练班
---- 第十一章科研工作
------ 第一节科研沿革
------ 第二节科研管理
------ 第三节科研实施
------ 第四节研究生工作
------ 第五节科研机构
------ 第六节科研改革
------ 第七节科研成果
------ 第八节科研论文
------ 第九节心血管病研究所
-------- 一、心血管内科病研究室
-------- 二、心血管外科病研究室
-------- 三、心血管病诊断研究室
---- 第十二章学术活动
------ 第一节医院学术委员会
------ 第二节学术活动
------ 第三节杂志刊物
------ 第四节著书
---- 第十三章培干
------ 第一节业余医学教育
------ 第二节外出学习进修
------ 第三节外语学习
------ 第四节西医学习中医
------ 第五节出国学习
---- 第十四章社会任务
------ 第一节各种医疗队
-------- 一、抗美援朝医疗队
-------- 二、防汛医疗队
-------- 三、唐山抗震救灾医疗队
-------- 四、援外医疗队
-------- 五、援藏医疗队
-------- 六、农村巡回医疗队
------ 第二节家庭病床
------ 第三节发展横向联系,进行业务协作
------ 第四节地段保健
-------- 一、地段保健的主要任务
-------- 二、历年开展工作情况
-------- 三、地段计划生育工作
------ 第五节群防群治
-- 第三部分后勤工作
---- 第十五章后勤部门组织机构
------ 第一节概述
------ 第二节总务部门历任负责人
---- 第十六章基本建设
------ 概述
------ 第一节业务用房的兴建
-------- 一、门诊楼的兴建
-------- 二、新病房的兴建
-------- 三、教学用房的修建
-------- 四、科研用房的修建
-------- 五、营养室的修建
------ 第二节职工生活用房
------ 第三节人防工程
------ 第四节环保工程
---- 第十七章仪器设备
------ 第一节仪器设备的管理及添置
-------- 一、管理机构
-------- 二、管理制度
-------- 三、仪器修理
-------- 四、仪器添置
-------- 五、改革中的管理制度
------ 第二节水电的管理
-------- 一、水电设施的建设
-------- 二、水电的管理与维修
------ 第三节热能供应
-------- 一、锅炉房的建立
-------- 二、锅炉的更新和现状
-------- 三、锅炉及消烟除尘情况
-------- 四、蒸汽供应范围
-------- 五、开水供应
-------- 六、浴室设备
---- 第十八章生活设施
------ 第一节职工食堂的建设与管理
-------- 一、兴办食堂的起因
-------- 二、从包伙制改为食堂制
-------- 三、学生食堂
-------- 四、服务范围及供应品种
-------- 五、食堂隶属关系及历届负责人
------ 第二节职工保健
-------- 一、保健科的组织沿革及主要负责人
-------- 二、保健科的主要工作
-------- 三、职工计划生育
------ 第三节托幼设施与管理
-------- 一、托幼事业的兴办与发展
-------- 二、领导关系和各期负责人
-------- 三、经济来源与收费标准
-------- 四、托幼管理办法
-------- 五、奖励
------ 第四节招待所
------ 第五节院办农场
------ 第六节小卖部
---- 第十九章其它设施与管理
------ 第一节物品家具的供应与维修
-------- 一、普材的采购与供应
-------- 二、病房和办公室家具的配备
-------- 三、家具管理与维修
-------- 四、修理工厂的概况
------ 第二节被服组洗衣房
-------- 一、被服组
-------- 二、被服轮换库
-------- 三、洗衣房
------ 第三节交通
-------- 一、车辆的购置和更新
-------- 二、各个时期的负责人
-------- 三、交通工具的管理与维修
------ 第四节通讯设备
-------- 一、叫人灯的设置
-------- 二、院内电话的设置与管理
-------- 三、外线电话的装置与管理
-------- 四、总机房的管理制度
------ 第五节动物房
-------- 一、基本情况
-------- 二、动物的采购与饲养
-------- 三、动物房管理制度
---- 第二十章财务管理
------ 第一节组织机构和主要负责人
------ 第二节领导关系的变更
------ 第三节经济来源
------ 第四节医疗收费标准
------ 第五节财务管理制度
------ 第六节开展经济改革
-------- 一、业务部门
-------- 二、后勤部门
------ 第七节关于职工工资调整和增长情况
附篇 论文编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