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镇志

太和镇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该镇的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1911-1998

出版时间: 1999年09月

目录

封面
太和镇志
太和镇志编纂机构编审人员
序一
序二
凡例
概述
大事记
图片
-- 太和镇行政区划图
-- 何小保 中共太和镇党委书记
-- 李庆慧 太和镇人民政府镇长
-- 太和镇九五届党政领导研究工作
-- 新一届党政领导召开会议
-- 桂阳太和镇在桂部分工作人员首届座谈会留影
-- 农贸市场一角
-- 省道1842线泡古浪路段
-- 杂交水稻制种基地
-- 杂交水稻丰收在望
-- 养殖大户培育的良种猪仔
-- 生姜
-- 特种养殖场一瞥
-- 白薯
-- 蘑芋
-- 太和镇林场
-- 五爪辣
-- 珍稀树——银杏
-- 科技示范户培植的巨峰葡萄
-- 大面积烤烟长势喜人
-- 柑桔
-- 环境优美的镇办电站
-- 高标准排灌渠
-- 碧波荡漾的肖家山水库
-- 桂阳第二大河流西水河大溪河段
-- 石墨加工厂
-- 远销国内外的石墨产品
-- 水电站发电车间
-- 化工产品
-- 自动化编织袋生产线
-- 沙坪加油站
-- 水泥电杆
-- 家具城掠影
-- 太和中学图书室
-- 太和中学实验楼
-- 镇办中学
-- 农技推广站
-- 有线电视发射台
-- 新华书店一角
-- 桌球场
-- 太和医院
-- 赈济亭中学旧址
-- 建于清朝末年的赈济亭匾
-- 乐善观音桥
-- 古代石雕
-- 社园徐家古戏台
-- 锦旗及奖状
目录
第一章地理
-- 第一节概貌
---- 一、境域
---- 二、地貌
---- 三、气候
---- 四、土壤
-- 第二节建置
---- 一、沿革
---- 二、镇治 行政村
-- 第三节自然资源
---- 一、土地资源
---- 二、水资源
---- 三、矿藏资源
---- 四、动、植物资源
第二章政治
-- 第一节中国共产党太和地方组织
---- 一、组织机构
---- 二、党代表大会和党员代表会议
---- 三、主要活动纪略
---- 四、自身建设
-- 第二节中国国民党和三青团太和地方组织
---- 一、中国国民党区分部
---- 二、中国三青团区队
-- 第三节群众团体
---- 一、农民组织
---- 二、妇女组织
---- 三、青年组织
---- 四、少儿组织
-- 第四节政府
---- 一、政府机构
---- 二、施政举要
-- 第五节乡人民代表会 村民议事会
---- 一、乡人民代表会
---- 二、村民议事会
------ 附:乡保民代表会
-- 第六节民政
---- 一、优抚
---- 二、救济
---- 三、婚姻登记
---- 四、地名管理
-- 第七节军事
---- 一、地方武装
---- 二、民兵组织
---- 三、兵役
------ 附:日军在太和罪行录
-- 第八节治安
---- 一、组织机构
---- 二、治安管理
---- 三、刑案侦察
-- 第九节司法
---- 一、司法行政
---- 二、法庭审判
第三章经济
-- 第一节农业
---- 一、种植业
---- 二、杂交水稻制种
---- 三、养殖业
---- 四、农具 农机
---- 五、经营管理
---- 六、农田保护
-- 第二节林业
---- 一、造林
---- 二、护林
---- 三、林政管理
---- 四、林场选介
-- 第三节水利水电
---- 一、水利设施
---- 二、水电工程
---- 三、水利水电管理
-- 第四节手工业
---- 一、行业
---- 二、管理
-- 第五节乡镇企业
---- 一、企业体制
---- 二、企业选介
---- 三、企业管理
-- 第六节商业
---- 一、发展概况
---- 二、商品购进
---- 三、商品销售
---- 四、市场简介
---- 五、工商管理
-- 第七节粮油购销
---- 一、粮食征购
---- 二、油脂收购
---- 三、粮食销售
---- 四、收购网点
-- 第八节财税 金融
---- 一、财政
---- 二、税务
---- 三、金融
-- 第九节交通 邮电
---- 一、交通
---- 二、邮电
-- 第十节镇、村建设
---- 一、镇治建设
---- 二、村庄建设
---- 三、典型村选介
-- 第十一节人民生活
---- 一、收入
---- 二、消费
第四章文化
-- 第一节教育
---- 一、幼儿教育
---- 二、小学教育
---- 三、中学教育
---- 四、初、中等专业技术教育
---- 五、业余教育
---- 六、师资队伍
---- 七、教育设施
-- 第二节科技
---- 一、科普活动
---- 二、科技成果引进和推广
---- 三、机构团体
-- 第三节卫生
---- 一、卫生防疫
---- 二、疾病医疗
---- 三、妇幼保健
-- 第四节文体
---- 一、群众文化
---- 二、体育
---- 三、广播
---- 四、电影
---- 五、电视
---- 六、图书
---- 七、文物
第五章社会
-- 第一节人口
---- 一、人口变化
---- 二、年龄构成
---- 三、文化素质
---- 四、计划生育
-- 第二节姓氏
---- 一、概况
---- 二、源流
-- 第三节民俗
---- 一、生产习俗
---- 二、生活习俗
---- 三、礼仪习俗
---- 四、节日习俗
-- 第四节方言
---- 一、语音
---- 二、词汇
---- 三、语法
第六章人物
-- 一、人物传
---- 江荣华
---- 徐连胜
---- 张化之
---- 周虚若
---- 李重英
---- 徐成文
-- 二、人物简介
---- 黄德珍
---- 徐名淑
---- 袁铁生
---- 徐炳麟
---- 徐懋林
---- 徐森麟
---- 袁东华
---- 徐中坚
---- 骆耀银
---- 袁常苓
---- 骆书仰
---- 雷英仙
---- 曹崇胜
---- 谢新广
---- 徐道城
---- 谢鼎源
---- 朱山茂
---- 徐道安
---- 袁华
---- 徐和玉
---- 徐道成
---- 骆宗富
---- 骆裕成
---- 刘丙森
---- 周久长
---- 骆国佑
---- 李祖文
---- 李进田
---- 谢鼎辐
---- 李满芽
---- 骆阳英
---- 陈瑞琳
---- 骆耀武
---- 欧阳国仁
---- 袁常信
---- 徐本礼
---- 徐道亮
---- 肖金佑
---- 徐和祥
---- 徐道才
---- 雷晓凤
---- 徐建国
---- 徐良基
---- 谢卫国
---- 徐德富
---- 徐本华
---- 曹华胜
---- 汪友忠
---- 徐榕泽
---- 江春林
-- 三、烈士英名录
-- 四、人才录
附录:
-- 一、文件选录
-- 二、太和镇(乡、社)部分年份获奖表
-- 三、诗、联选录
-- 四、奇闻传说
-- 五、编修镇志乐捐名录
-- 编后语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