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房山区卫生志

北京市房山区卫生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一、《北京市房山区卫生志》是房山社会主义时期第一部记载卫生事业发展的方志。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记载新中国建立后房山卫生事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具有实用性和权威性。 二、本志的记述范围,以房山卫生系统事业发展脉络为主,对于驻房山区的中央和北京市所属企业、科研单位卫生机构,只作机构介绍。

出版时间: 2008年12月

目录

封面
北京市房山区卫生志
房山区卫生志编纂委员会
房山区卫生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图片
-- 2008年1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政协主席贾庆林(左二)到周口店卫生院视察农村卫生工作。中
-- 2007年11月7日,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左)到周口店卫生院视察零差价药品销售,新农合直报工作情况。
-- 1988年3月1日,李先念夫人林佳楣(中),在房山区常务副区长张中兴(左一),卫生局局长郑志伟(右一
-- 1989年,卫生部部长陈敏章 (中)到房山区第一医院考察。
-- 1995年4月15日,国务委员彭佩云(左一)到房山区第一医院视察。
-- 1997年5月22日,北京市副市长林文漪(左三)视察周口店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房山区副区长郭先英(女,
-- 中国残联主席邓朴方(左一)到房山区视察卫生工作。房山区卫生局局长翟道富陪同。
-- 1999年2月,国家卫生部部长张文康(左一)到良乡医院视察社区卫生工作。
-- 2008年5月26日,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彦峰(左二)纠房山区考察农村卫生工作。市卫生
-- 1978年,巴勒斯坦卫生代表团到房山医院参观交流。
-- 1978年,尼日尔卫生代表团到房山医院参观。
-- 2003年,国际狮子总会林海涵(左二)及夫人(左一)为援建的史家营乡卫生院竣工剪彩,援建佛子庄乡卫生
-- 1979年,非洲国家传统医学考察组到房山医院参观。
-- 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妇幼代表团到房山医院参观访问。
-- 1986年6月1日,北京儿童医院良乡分院举行建院典礼。
-- 1995年,房山创伤中心在区第一医院成立。
-- 1999年,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房山介入中心在房山区第一医院正式成立。
-- 2006年11月23日,北京妇产医院与房山区妇幼保健院合作意向书签字仪式在房山区妇幼保健院举行,北京
-- 2004年,由卫生部、市卫生局、健康报,中央电视台等五单位联合组织的“健康之路——内蒙行”活动中,房
-- 2001年7月30日,房山区卫生局对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进行“对口支援”,捐赠价值70万元的医疗设备。
-- 2007年3月14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网上直报系统在房山区中医医院首批开通。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于鲁明
-- 2007年6月8日,卫生部十年百项计划一中田糖尿病综合组组长刘尊永(前排左三),北京中医管理局医政处
-- 2007年10月23日,房山区委、区政府举行仅式,为培训合格的120名村组社区卫生人员发放上岗资格证
-- 2007年10月29日,总建筑面积4万平方未,投资2亿元的良乡区域医疗中心暨良乡医院门急诊综合楼举行
-- 2004年,房山卫生系统代表——房山区卫生局局长张建国赴意大利,就房山区儿童康复中心基地建设作技术交
-- 1995年,房山区首例断脚再植术在区第一医院获得成功。
-- 1997年3月27日,房山区首例冠状动脉造影术在区第一医院成功完成。
-- 2000年,房山区首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在房山区第一医院成功完成。
-- 2002年,房山区第一例膝关节镜手术在第一医院获得成功。
-- 2005年3月,良乡医院成功完成首例心脏冠脉搭桥手术。国为专家许玉贵正在为患者施行心脏冠脉搭桥手术。
-- 2004年7月,良乡医院妇广科开展腔镜微创手术。
-- 2003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左三)在长沟交通检查站检查“非其”防控工作。房山政
-- 2003年,北京市委副书记强卫(左三),副市长张茅(左四)到房山第一医院考察“非典”防控工作。房山区
-- 2003年,卫生部食品监督司司长赵同刚(左三),视察良乡医院“非典”防控工作。
-- 2003年6月,“非典”战役胜利,房山区第一医院向北京医院赠送锦旗。
-- 2003年5月12日,北京医院医疗队队长郑宏,副队长王雪涛,护理主任蔡虹欢送首批非典病人出院。
序一
序二
序三
凡例
目录
《北京市房山区卫生志》资料人员及审稿人员名单
概述
第一章 卫生机构
-- 第一节 行政机构
-- 第二节 防疫机构
-- 第三节 医疗机构
-- 第四节 保健机构
-- 第五节 教育及培训机构
-- 第六节 其他机构
第二章 防疫
-- 第一节 传染病防疫
-- 第二节 抗击非典型肺炎
-- 第三节 地方病防治
-- 第四节 职业病防治
-- 第五节 中小学防病工作
-- 第六节 食品卫生
-- 第七节 环境卫生
第三章 医疗
-- 第一节 中医
-- 第二节 中西医结合
-- 第三节 西医
-- 第四节 医疗制度
-- 第五节 医政管理
第四章 保健
-- 第一节 妇幼保健事业的发展
-- 第二节 妇女保健
-- 第三节 儿童保健
-- 第四节 生殖保健
-- 第五节 健康教育
-- 第六节 精神保健
第五章 医教科研
-- 第一节 医学教育
-- 第二节 卫生科研
第六章 人物
-- 第一节 人物传
---- 方徽伍
---- 袁载民
---- 董德懋
---- 王大经
---- 李景周
---- 朱法熹
---- 阎文侠
-- 第二节 人物录
---- 冯捷南
---- 袁景荣
---- 韩臣子
---- 彭文润
---- 万连元
---- 王庆堂
---- 张守礼
---- 李让
---- 邓永年
---- 崔(钅监)
---- 杜元朋
---- 马淑敏
---- 丁学勤
---- 王砚英
---- 刘文宽
---- 姜玉关
---- 郭海
---- 张建国
---- 裴淑敏
---- 吴卫星
---- 刘允鹏
---- 徐希胜
---- 杨忠玉
---- 胡萍
---- 宋玉梅
---- 张方
---- 孙桂云
附录
-- 附一 大事记
-- 附二 有关医院评审工作信息
-- 附三 卫生文件摘编(1949—2008)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