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庄煤矿志(1957-1990)

查庄煤矿志(1957-1990)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编纂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文中所涉及政治事件、政治称谓、用语及有关政治问题的表述部分均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依据,其他记述亦一律秉笔直书。

内容时限: 1957-1990

目录

封面
查庄煤矿志
责任主编
序言
凡例
图片
-- 地图
-- 查庄煤矿
-- 1、党政工团办公大楼
-- 2、改扩建中的矿井一角
-- 3、工区办公楼一角
-- 4、水上公园荷香亭
-- 5、水上公园同乐舫
-- 高档普采工作面
-- 井下运输大巷
-- 火车发运煤炭
-- 1、立井提升
-- 2、生产调度
-- 3、机组维修车间
-- 4、矿井供电
-- 迎头奋进
-- 乌金滚滚
-- 焊花闪闪
-- 仓库管理井然有序
-- 1、欢度晚年
-- 2、职工子弟学校
-- 3、职工教育
-- 4、龙腾虎跃
-- 5、合家欢乐
-- 6、天真烂漫
-- 职工医院
-- 职工餐厅
-- 煤气厂
-- 游泳池
-- 多种经营硕果累累
-- 矿井荣誉(部分)
目录
第一编 概述
第二编 大事记
第三编 井田地质勘探与建井
-- 第一章 地质勘探
---- 第一节 井田
---- 第二节 井田勘探
---- 第三节 生产补充勘探
-- 第二章 地形地质
---- 第一节 地形
---- 第二节 地质
------ 一、地层
------ 二、地质构造
------ 三、煤系地层
------ 四、煤层与可采煤层
------ 五、可采煤层顶板底板特征
------ 六、储量
------ 七、煤质
------ 八、其他资源
---- 第三节 水文地质
------ 一、地面水
------ 二、水源井
------ 三、含水层
------ 四、矿井涌水量
------ 五、水患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 第三章 建井
---- 第一节 矿井设计
---- 第二节 建井施工与投资
---- 第三节 竣工移交
---- 第四节 矿井延深设计
-- 第四章 矿井改扩建
---- 第一节 井田境界的变化
---- 第二节 矿井改扩建的提出
---- 第三节 矿井改扩建的设计
------ 一、初步设计方案
------ 二、设计方案
------ 三、配套工程施工设计
---- 第四节 机构设置
---- 第五节 施工
------ 一、招标
------ 二、投资
------ 三、工程施工
------ 四、施工管理及验收
------ 五、工程进度
第四编 生产建设
-- 第一章 煤炭生产
---- 第一节 生产发展历程
---- 第二节 原煤生产及煤层开采强度
---- 第三节 掘进及煤层开采强度
---- 第四节 开拓与掘进
------ 一、开拓布局与改进
------ 二、掘进工艺与效率
------ 三、巷道支护方式与改革
---- 第五节 采煤
------ 一、采煤方法的选择与改进
------ 二、机械化采煤的发展与提高
------ 三、顶板管理
------ 四、正规循环作业的推广
------ 五、提高煤炭回采率
-- 第二章 生产指挥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调度工作
------ 一、机构沿革
------ 二、调度工作权限
------ 三、调度员的职责
------ 四、调度工作制度
------ 五、调度台帐和图牌板管理
------ 六、调度员培训
---- 第三节 调度通讯设施
-- 第三章 生产技术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技术政策执行情况
------ 一、对生产系统薄弱环节进行技术改造
------ 二、合理集中生产
------ 三、提高采掘机械化程度
------ 四、采掘关系
------ 五、开采顺序及薄厚煤层配采
------ 六、三个煤量
---- 第三节 地质测量
------ 一、机构沿革
------ 二、地质工作
------ 三、测量工作
------ 四、矿图
------ 五、地测设备
------ 六、三量管理
---- 第四节 铁路下采煤
---- 第五节 高档普采工业试验及推广效果
------ 一、高档普采的试验与使用
------ 二、新高档普采的试验与使用
---- 第六节 主要生产设备的设置、更易和改革
------ 一、提升系统
------ 二、运输系统
------ 三、主排水系统
------ 四、通风、防尘及防火系统
------ 五、供电系统
------ 六、地面储装
------ 七、供暖系统
---- 第七节 历年生产设备革新成果
-- 第四章 矿井质量标准化
---- 第一节 质量标准化活动的开展
---- 笫二节 质量标准化活动的成果
---- 第三节 采掘工程质量管理
------ 一、机构沿革
------ 二、质量检查工作
------ 三、工程质量的改进和提高
-- 第五章 土建工程
---- 第一节 基建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建筑群的分布及演变
---- 第三节 主要建筑物的更易
------ 一、办公建筑设施
------ 二、生产建筑设施
------ 三、生活福利建筑设施
------ 四、文化建筑设施
------ 五、给排水建筑设施
------ 六、道路建筑
------ 七、其他建筑
第五编 矿井安全
-- 第一章 机构沿革
-- 第二章 群众性安全组织
-- 第三章 安全制度与安全活动
---- 第一节 历年安全制度、措施与规定
---- 第二节 安全检查
------ 一、安全检查制度
------ 二、安全检查活动
---- 第三节 反违章活动
---- 第四节 安全生产竞赛
-- 第四章 矿井灾害防治
---- 第一节 防治水
------ 一、水害简况
------ 二、综合防治措施
---- 第二节 防治煤层自燃发火
---- 第三节 防治煤尘
------ 一、防治措施
------ 二、防治效益
---- 第四节 防治瓦斯
------ 一、管理措施
------ 二、防治效益
---- 第五节 防治顶板冒落
------ 一、顶板事故简述
------ 二、顶板管理措施
-- 第五章 安全状况
-- 第六章 重大事故简析
---- 第一节 多人伤亡事故
------ 一、“32301”冒顶事故
------ 二、“2.5”事故
---- 第二节 火灾事故
------ 一、机械引火事故
------ 二、媒层自燃发火事故
------ 三、历次煤层自燃发火简述
第六编 经营管理
-- 第一章 计划管理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生产计划
------ 一、生产计划的编制
------ 二、生产计划的实施
---- 第三节 基本建设计划
---- 第四节 专用基金计划
------ 一、更新改选资金
------ 二、大修理基金
------ 三、企业基金计划
---- 第五节 统计工作
------ 一、统汁入员的配备和培洲
------ 二、统计制度的建立
------ 三、统汁手册
---- 第六节 微机的开发和应用
-- 第二章 劳动工资管理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职工队伍
------ 一、职工队伍(包括干部)的来源和发展
------ 二、招收工人和用工制变
---- 第三节 劳动管理
------ 一、劳动调配
------ 二、基层劳动组织形式
------ 三、定额管理与劳动生产率
------ 四、劳动纪律
------ 五、劳动保护
------ 六、劳功保险
---- 第四节 工资管理
------ 一、调整工资
------ 二、附加工资
------ 三、熟练期和学徒期工资
------ 四、计件、计时工资
------ 五、工人调动工资
------ 六、假期工资
------ 七、职工上高等院校工资
------ 八、复员、退伍军人工资
------ 九、亦工亦农,轮换工,合同工和协议工工资
---- 第五节 津贴管理
------ 一、井下工作津贴
------ 二、班中餐津贴
------ 三、班组长津贴
------ 四、夜班津贴
------ 五、保健津贴
------ 六、高温津贴
------ 七、冬季取暖补贴
------ 八、副食品、肉食品补贴
------ 九、粮价补贴
------ 十、班主任津贴
------ 十一、矽(煤)肺病津贴
------ 十二、干部补贴、技术补贴、岗位补贴
------ 十三、工伤补贴
------ 十四、工伤住院治疗生活补贴
------ 十五、外地疗养补贴
------ 十六、离休、退休易地安家补贴
------ 十七、岗位津贴
------ 十八、信访津贴
---- 第六节 奖金制度
------ 一、奖金的演变
------ 二、奖励规定和条件
------ 三、奖金的提取和分配
---- 第七节 奖励与处罚
-- 第三章 财务管理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固定资产管理
------ 一、固定资产管理原则
------ 二、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 三、固定资产管理规定
------ 四、固定资产的分类及划分标准
------ 五、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办法
---- 第三节 流动资金的管理
------ 一、定额流动资金管理
------ 二、非定额流动资金管理
---- 第四节 成本管理
------ 一、成本核算
------ 二、管理制度
------ 三、成本分析
------ 四、成本测算与控制
---- 第五节 利税完成情况
---- 第六节 “四位一体”核算体制与经济分析
------ 一、“四位一体”机制的形成
------ 二、“四位一体”机制的运行
------ 三、经济技术指标分解与考核
------ 四、经济分析
-- 第四章 物资供应管理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物资供应
------ 一、供应渠道的演变
------ 二、购货合同的签定与执行情况
---- 第三节 物资管理
------ 一、物资管理办法与制度
------ 二、清仓核资
------ 三、仓库管理
------ 四、木场管理
------ 五、爆炸物品的管理
------ 六、支护品与水泥制品管理
------ 七、推行坑木代用品
------ 八、物资的回收与复用
------ 九、物资消耗管理与奖惩办法
---- 第四节 车辆管理与物资装卸
------ 一、历年车辆递增情况
------ 二、管理沿革
------ 三、管理制度
------ 四、油耗管理
------ 五、外运承包
------ 六、物资装卸
-- 第五章 煤炭质量管理与销售
---- 第一节 机构及管理沿革
---- 第二节 煤质管理
------ 一、人员与设备
------ 二、管理措施
------ 三、采样、制样、化验
------ 四、煤炭品种与价格
---- 第三节 煤炭销售
------ 一、销售方式与流向
------ 二、煤炭发运
---- 第四节 铁路专用线
------ 一、投资、占地、长度
------ 二、通车运行状况
------ 三、管理与维修
-- 第六章 机电管理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管理
------ 一、管理形式
------ 二、管理制度
---- 第三节 设备管理
------ 一、设备的采购与验收
------ 二、设备的安装
------ 三、设备的正常维护保养
------ 四、设备的检修
------ 五、配件管理
---- 第四节 节能管理
------ 一、管理沿革
------ 二、管理办法
------ 三、节能升级达标与成果
---- 第五节 机修厂与更新厂
------ 一、机修厂
------ 二、更新厂
-- 第七章 科技管理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管理
---- 第三节 科技成果
-- 第八章 计量管理
---- 第一节 机构设置与沿革
---- 第二节 管理制度
---- 第三节 管理成效
-- 第九章 环境保护管理
---- 第一节 生产环境保护
------ 一、管理措施
------ 二、管理办法
---- 第二节 地面环境保护
------ 一、管理沿革
------ 二、地面环境改造与建设
------ 三、矿区绿化
------ 四、污染治理
-- 第十章 档案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沿革
---- 第二节 管理制度
---- 第三节 管理办法
------ 一、归档
------ 二、保管
------ 三、鉴定与销毁
---- 第四节 档案的利用
-- 第十一章 审计管理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审计工作性质
---- 第三节 历年审计情况
------ 一、常规审计
------ 二、专项审计
-- 第十二章 企业整顿、工业普查和企业升级
---- 第一节 企业整顿
------ 一、整顿领导班子
------ 二、整顿组织机构
------ 三、整顿劳动纪律
------ 四、整顿财经纪律
------ 五、整顿完善经济责任制和各项工作制度
---- 第二节 工业普查
------ 一、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部分调查
------ 二、机电设备调查
------ 三、经营管理部分调查
---- 第三节 企业升级
------ 一、企业升级措施
------ 二、企业升级主要考核项目
------ 三、企业升级成果
-- 第十三章 现代化管理与现代化矿井建设
---- 第一节 现代化管理
------ 一、现代化管理的尝试
------ 二、总体规划与实施
------ 三、企业标准化管理
------ 四、全面质量管理
---- 第二节 现代化矿井建设
------ 一、现代化矿井建设的提出
------ 二、标准条件与总体规划
------ 三、现代化矿井建设的主要成果
-- 第十四章 企业改革
---- 第一节 党政职能分开与矿长负责制的实行
------ 一、党政职能分开
------ 二、矿长负责制的实行
------ 三、矿长任期目标的实现
---- 第二节 内部经济责任制与集团承包的实行
------ 一、内部经济责任制
------ 二、局矿承包合同的签定及完成情况
---- 第三节 三项制度的改革
------ 一、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
------ 二、人事制度的改革
------ 三、工资分配制度的改革
-- 第十五章 工农关系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土地征用
---- 第三节 塌陷区建筑的拆迁与绝产补偿
---- 第四节 工农互助
第七编 党政工团
-- 第一章 中共党务工作
---- 第一节 组织沿革
---- 第二节 党代会
---- 第三节 整党工作
---- 第四节 组织工作
------ 一、机构沿革
------ 二、基层党组织
------ 三、党员
------ 四、党费
------ 五、干部管理
---- 第五节 党委办事机构
------ 一、机构沿革
------ 二、保密工作
------ 三、文电处理
---- 第六节 纪律检查
------ 一、机构沿革
------ 二、纪检队伍建设
------ 三、纪检工作
------ 四、纠正不正之风
------ 五、纪检系统信访案件的处理
------ 六、安全生产的管理
---- 第七节 宣传工作
------ 一、机构沿革
------ 二、党员教育
------ 三、广播电视的发展和播放
------ 四、矿报
------ 五、新闻报道
------ 六、精神文明建设
------ 七、统战工作
-- 第二章 行政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行政管理体系的形成
---- 第三节 行政办事机构
------ 一、公文处理
------ 二、电讯与收发
------ 三、信访工作
------ 四、客用车辆配备及调度
-- 第三章 矿山保卫与民兵工作
---- 第一节 保卫工作
------ 一、组织机构
------ 二、矿山治安
------ 三、民事调解
------ 四、户籍管理
---- 第二节 民兵、防空,防震
------ 一、机构沿革
------ 二、民兵组织
------ 三、民兵训练
------ 四、武器与管理
------ 五、征兵工作
------ 六、复遐军人的安置
------ 七、拥军优属
------ 八、防空、防震
-- 第四章 群众团体
---- 第一节 工会
------ 一、机构沿革
------ 二、历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简介
------ 三、历次职工代表大会简介
------ 四、会员发展
------ 五、劳动竞赛和各项创优争先竞赛
------ 六、女工工作
------ 七、职工困难补助
------ 八、财务管理
---- 第二节 共青团、少先队
------ 一、机构沿革
------ 二、历届团代会简介
------ 三、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
------ 四、团的主要活动和作用
------ 五、团费的收缴和使用
------ 六、少先队组织
-- 第五章 会议
---- 第一节 会务简况
---- 第二节 例会
第八编 文教卫生
-- 第一章 教育
---- 第一节 职工教育
------ 一、机构沿革
------ 二、办学条件
------ 三、业余文化教育
------ 四、高、中等教育
------ 五、职工文化状况
---- 第二节 职工子弟学校
------ 一、机构沿革
------ 二、办学条件
------ 三、教职工队伍
------ 四、学生
---- 第三节 托幼儿教育
------ 一、托儿所的建立与发展
------ 二、入托条件及收费标准
------ 三、对托幼儿的管理和教育
-- 第二章 文化生活
---- 第一节 文娱活动与设施
------ 一、职工俱乐部
------ 二、工人文化宫
------ 三、图书阅览室
------ 四、电影放映
------ 五、书法、美术、摄影和展览活动
------ 六、业余文艺演出
------ 七、节日活动
------ 八、文体组织
---- 第二节 体育活动
------ 一、组织机构
------ 二、体育设施
------ 三、活动情况与比赛
-- 第三章 医疗卫生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医疗卫生工作
------ 一、医疗组织的发展
------ 二、医疗工作
------ 三、职业病的防治
------ 四、传染病的防治
------ 五、卫生防疫
---- 第三节 医药卫生经费
------ 一、医药基金
------ 二、卫生防疫经费
-- 第四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计划生育工作
------ 一、计划生育措施
------ 二、政策规定
------ 三、计划生育奖惩
第九编 生活福利
-- 第一章 食堂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管理
------ 一、管理制度
------ 二、食品供应
------ 三、炊具购置
------ 四、班中餐加工
------ 五、炊事人员的培训
---- 第三节 餐厅
-- 第二章 澡塘
---- 第一节 澡塘的变更及设施
------ 一、男澡塘
------ 二、女澡塘
---- 第二节 澡塘的管理
-- 第三章 宿舍
---- 第一节 单身职工宿舍
------ 一、面积
------ 二、管理
---- 第二节 职工住宅区
------ 一、位置和面积
------ 二、管理
------ 三、临时来矿家属住房
-- 第四章 接待
---- 第一节 机构和设施
---- 第二节 接待规定
---- 第三节 接待状况
-- 第五章 职工退休、离休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退离休人员状况
---- 第三节 退离休人员的活动
第十编 多种经营
-- 第一章 劳动服务公司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管理体制
---- 第三节 服务工作
---- 第四节 生产经营与经济效益
---- 第五节 工资及劳动保护
---- 第六节 木器厂
---- 第七节 制鞋厂
---- 第八节 液化汽购销服务站
-- 第二章 劳动服务社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劳动服务社性质和主要工作职责
---- 第三节 待业青年的安置与招工
---- 第四节 主要生产经营项日及经济效益
-- 第三章 家属委员会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家属委员会的性质及发展状况
第十一编 矿井荣誉
-- 第一章 先进集体
-- 第二章 先进个人
第十二编 附录
-- 附一:原中高余煤矿与查中合并
-- 附二:1968年至1991年矿井机构设置和负责人更迭一览表
-- 附三:重要文件摘抄
-- 附四:高档普采工业试验“概述”录
-- 附五:巨型鳞木印痕化石发掘始末
-- 附六:《查庄煤矿志》编写机构与队伍
---- 一、《查庄煤矿志》编纂委员会
---- 二、《查庄煤矿志》编辑人员
---- 三、参加搜集,提供《查庄煤矿志》资料的人员
---- 四、《查庄煤矿志》审稿人员
---- 五、肥城矿务局局志、矿志审稿领导小组
编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