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遵照《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制定的编辑方针组织编纂。结构则依据《中国戏曲志》地方卷的统一规范,以综述、图表、志略、传说四大部类的体例要求,对所获资料进行分门别类的归纳、整理和记述。
二、本志记述时段,上限以兰州最早出现戏曲活动的年代始,对在此之前的艺术发展概貌略加述及;下限则依例止于公元一九八二年底。
目录
封面
兰州戏曲志
《中国戏曲志·甘肃卷·兰州分卷》编辑委员会
题词
--
著名戏剧艺术理论家张庚为本书题辞
--
中共兰州市委副书记刘丙午为本书题辞
前言
参与编志者名单
图片
--
秦腔艺人郗德育(艺名:麻子红)
--
秦腔《白玉楼挂画》靖正恭饰张彦
--
越剧:《西楼记》尹树春饰于叔夜李慧琴饰穆素徽
--
豫剧《寇准背靴》许树云饰寇准。
--
前排右起第二人为陈景民
--
秦腔《金沙滩》刘金荣饰杨继业
--
秦腔《盘门》周正俗饰田单
--
豫剧《克敌荣归》常香玲饰黄克敌
--
秦腔《下河东》苏永民饰赵匡胤
--
豫剧《老羊山》王景云饰樊梨花、冯世华饰薛丁山
--
秦腔《跑城》张方平饰徐策
--
京剧《将相和》齐啸云饰廉颇、白幼方饰蔺相如
--
豫剧《唐知县审诰命》董有道饰唐知县
--
豫剧《杨八姐迎春》强庭墚饰王延龄 王佩霞饰宋王
--
秦腔《大辕门》薛志秀饰杨延景
--
豫剧《洛阳桥》郑秋波饰叶含嫣
--
京剧《三岔口》姜肃泉饰任堂惠
--
越剧《香妃》杨雪临饰乾隆
--
越剧《金山战鼓》陈月珍饰梁红玉
--
秦腔《玉枝玑》王玉梅饰管青梅
--
豫剧《泅州城》王喜云饰水母。
--
中央领导方毅同志接见《南天柱》剧组成员
--
京剧《南天柱》第五场《欢歌骤断弦》陈霖苍饰陈毅
--
豫剧《早霞》毕晓宏饰小霞常香玲饰三牛赵长虹饰沙锁谭效国饰何石匠
--
白云观古戏楼
--
陕西会馆古戏楼
--
工人文化宫
--
城隍庙古戏楼
--
兰州剧院
--
金城剧院
--
程砚秋先生,一九五○年八月四日在兰与省市部分文化、艺术人士合影
--
陈素真在兰收徒
--
师徒合同书
--
纪念章
--
演员在街头宣传演出
--
兰州地区戏曲志编纂工作会议人员
--
兰州戏曲志编辑部人员
目录
编辑凡例
综述
图表
--
大事年表
--
剧种分布图
--
剧种表
志略
--
剧种
----
概述
----
兰州鼓子
----
秦腔
----
豫居
----
京剧
----
蒲剧
----
评剧
----
越剧
--
剧目
----
概述
------
演出剧目总表
------
有代表性折子戏剧目表
------
建国后历届会演、调演剧目表
------
建国后创作、整理、改编的剧目
--------
秦腔
一捧雪
八龙川玩景
大报仇
上山记
土沟炼钢记
天生泉
双母记
井边风波
牛郎织女
白玉楼
玉枝玑
打乾隆
打土豪
东风万里
冰玉缘
回荆州
阮八姐
红心烈火
会计姑娘
老妖精做梦
红色医生李贾
汩罗江
李亚仙
抱烙柱
李双双
抢亲记
空门恨
金沙滩
青松山
拉郎配
秋收忙
青山桥
挂红灯
挖界石
南海长城
前进路上
破宁国
跃马扬鞭
紫霞宫
棠棣园
歇家嘴的人
嫦娥奔月
--------
豫剧
一个小钱包
三凤求凰
义和关
文天祥
水淹七军
王昭君
四错
打铜锣
玉堂春
白蛇传
田螺姑娘
早霞
回荆州
过巴州
闯幽州
红色风暴
在火焰山
巧夺峪口镇
齐寡妇造反
阴阳河
吴琼花
杜十娘
枫树湾
姐妹情
金花传
金城飘香
杨八姐盗刀
杨金花夺印
春晖
战襄阳
泉水奔流
秦雪梅吊孝
铁牌关
桃花扇
张仓救嫂
高歌跃进
崔凤英搬兵
狸猫换太子
唐知县审诰命
最大的支援
薛丁山吊孝
--------
越剧
二度梅
儿童团员
三宝太监
飞雪祁连山
小俩口的矛盾
文成公主
孔雀东南飞
白罗衫
西楼记
让婚记
向警予
刘介梅
红旗飘飘英雄渠
何文秀
花亭会
花开之前
吕布与貂蝉
钗头凤
油城曲
金樽屈断魂
珍珠塔
追稻秧
草原医生
香妃的传说
张羽煮海
常减压
嫁妆
碧玉簪
--------
京剧
一纸之隔
扑不灭的火焰
尕尔玛
在候车室里
金莺
幸福的回忆
南天柱
浪子何日归
捕蛇记
滨河路旁
银河曲
新战线
--------
兰州鼓子戏
三难新郎
拷红娘
一文钱
镇台念书
--
表演
----
概述
----
表演选例
------
壮哉!金刀令公杨继业——记刘金荣在《金沙滩·点将》中的无声表演
------
穷立志、难生情;琴遇知音——记靖正恭在《吃鱼》、《观画》、《子期论琴》三剧中的表演特色
------
机智、多谋、幽默、风趣的诸葛亮——记许树云在《六出祁山》中的表演
------
集文武花旦、文武小生、闺门旦、青衣于一身的戏曲人物——蒋芹心——记王景云在《三拂袖》中的全能精湛技艺
------
拼命三郎——石秀,真拼命 ——记常香玲在《翠屏山》中的表演片断
------
嗓音钢又甜、珍珠落玉盘——记王清廉在《白玉杯》中扮演海瑞的唱、做片断
------
用真实的生活,充实舞台的优美的身段——记尹树春在《西楼记》中的表演特色
------
陈毅梅岭诗三章——记现代革命历史京剧《南天柱》的表演选场
------
祖国的花朵、早晨的霞光——记儿童豫剧《早霞》的表演片断
--
音乐
----
概述
------
秦腔
--------
秦腔唱腔分类及调式
--------
秦腔板式
--------
秦腔曲牌
--------
秦腔乐器与乐队建制
--------
秦腔乐队文、武场位置图
--------
秦腔谱例
------
豫剧
--------
豫剧谱例
------
越剧
--------
越剧谱例
------
京剧
------
兰州鼓子戏
--------
鼓子戏的起源
--------
鼓子戏音乐
--------
鼓子戏谱例
--
舞台美术
----
建国前的戏曲舞台美术
------
脸谱
------
服饰
------
砌末
------
特殊扮相
----
建国后的戏曲舞台美术
------
布景及舞台装置
------
道具
------
灯光及音响机具
------
服饰及化妆
--
机构
----
概述
----
教育机构
------
【化俗班】
------
【进化剧社训练班】
------
【觉民学社】
------
【新兴社科班】
------
【培英学社】
------
【西北戏剧学校】
------
【新光豫刷学校】
------
【兰州秦剧实验社学员训练班】
------
【兰州新光秦剧社新生部】
------
【兰州市戏曲学校】
------
【兰州市越剧团学员队】
------
【兰州市秦剧团学员队】
------
【兰州市豫剧团学员队】
----
演出机构
------
【福庆班】秦腔戏班
------
【东盛班】秦腔戏班
------
【苦水苗家班】秦腔戏班
------
【万顺班】秦腔戏班
------
【万和班】秦腔戏班
------
【得胜班】秦腔戏班
------
【化俗社】秦腔戏班
------
【维新社】秦腔戏社
------
【同乐社】秦腔戏社
------
【锦绣舞台】秦腔戏社
------
【三兴社】秦腔戏社
------
【新兴社】秦腔戏班
------
【云育社】秦腔戏班
------
【新舞台】京剧戏班
------
【晋华社】蒲剧戏班
------
【中兴社】秦腔戏社
------
【共和社】秦腔戏社
------
【文化社】秦腔戏社
------
【云声大戏院】京剧戏班
------
【猛进剧团】秦腔戏班
------
【胜利大舞台】京剧戏班
------
【振兴社】秦腔戏班
------
【众兴社】秦腔戏班
------
【众英社】秦腔戏班
------
【新生活俱乐部】京剧演出团体
------
【易风社】秦腔戏社
------
【兰州业余京剧团】京剧业余团体
------
【中州剧院】豫剧演出团体
------
【胜利剧团】秦剧演出团体
------
【精诚剧社】秦腔剧社
------
【社教剧团】秦腔演出团体
------
【精华剧社】秦腔演出社
------
【盟胜剧社】秦剧演出社
------
【铁血剧团】秦腔演出团体
------
【新光豫剧团】豫剧演出团体
------
【福利社】秦腔剧社
------
【香玉豫剧改进社】豫剧戏班
------
【景合豫剧团】豫剧戏班
------
【甘肃省文工团秦剧二队】
------
【光明豫剧团】
------
【生活康乐社】
------
【新义豫剧团】
------
【民生业余剧社】京剧演出团体
------
【兰州市业余京剧团】
------
【民众剧社】秦腔演出社
------
【兰州秦剧实验社】秦腔演出团体
------
【兰州新光秦剧社】
------
【文化社】秦腔演出剧社
------
【豫华剧团】豫剧演出团体
------
【工人秦剧团】
------
【湟兴秦剧团】
------
【窑街矿务局蒲剧团】
------
【农艺社及栖云剧团】秦剧演出团体
------
【素贞豫剧团】
------
【新兴京剧团】
------
【百花及艺光豫剧团】
------
【兰州市豫剧团】
------
【永登县剧团】秦剧表演团体
------
【兰州文光秦剧社】
------
【兰州市秦剧团】
------
【兰州市越剧团】
------
【兰州市评剧团】
------
【兰州市青年京剧团】
------
【皋兰县红旗剧团及皋兰县秦剧团】
----
其它机构
------
国民党甘肃省政府戏剧审查委员会
------
国民党甘肃省图书杂志审查处
------
国民党兰州市戏剧整建委员会
------
【广武布景公司】戏曲制景公司
------
【兰州秦剧研究会】秦腔理论研究机构
------
【明光布景社】
------
【兰州市文艺学校】
------
【兰州市文艺医院】
--
演出场所
----
概述
----
建国前主要演出场所选例
------
府城隍庙戏楼
------
白云观戏楼
------
金天观戏楼
------
三圣庙古戏楼
------
财神殿戏楼
------
西会馆戏楼
------
龙王庙戏楼
------
青城隍庙戏楼
------
周氏家庙戏楼
------
关帝庙戏楼
------
泰山庙戏楼
------
老爷山戏楼
------
老爷庙戏楼
------
山陕会馆戏楼
------
陕西会馆戏楼
------
八旗奉直豫东会馆戏楼
------
两湖会馆戏楼
------
皖江春戏楼
------
永登山西会馆戏楼
----
建国后主要演出场所选例
------
兰州剧院
------
金城剧院
------
工人文化宫剧院
------
民主剧场
------
西固剧院
------
榆中县影剧院
------
永登县剧院
------
皋兰县影剧院
------
红古区影剧院
------
建国前兰州地区演出场所一览表
------
建国后兰州地区演出场所一览表
--
演出习俗
----
庄王爷
----
童子爷
----
开门戏
----
开台戏
----
庙会戏
----
季节戏
----
贸易戏
----
春祈求报戏
----
祭祠戏
----
家祠戏
----
打台
----
大有年
----
反演
----
收台戏
----
避讳
----
披红
----
接财神
----
跳加官
----
封箱戏
----
捣破锣
----
堂会戏
----
打冲
----
班规
----
戏规
--
轶闻传说
----
三元官戏语释前嫌
----
吴占鳌艺名震新疆
----
兰姐江南享盛誉
----
黄三仗义打官司
----
“脚户”竟是“咬牙旦
----
因“勾脸”师兄竟反目
----
渡险滩童伶竟罹难
----
岳钟华考证邹应龙
----
“坐牢”社长张砚芳
----
沈和中破禁建戏台
----
宋发良遗嘱弟子唱大戏
----
刀脱手军阀捉“刺客
----
逊艺戏台愧赴黄泉
----
中州剧院坍塌案
----
邓小平夸奖段启明
--
谚语口诀
----
戏台对联
----
谚语、口诀
----
行话
----
兰州戏曲界名人名言
人物传记
--
张福庆
--
陈德胜
--
唐华
--
李夺山
--
史月卿
--
耿忠义
--
宋发良
--
关雪亭
--
杨汝霖
--
张雨亭
--
文汉臣
--
郗德育
--
李海亭
--
王清廉
--
岳钟华
--
袁天霖
--
陈景民
--
许树云
--
陈富才
--
党玉亭
--
刘金荣
--
苗高云
--
张崇儒
--
苗宗桂
--
孔寿彭
--
谈维新
--
李智中
--
吴德育
--
李作英
--
张金山
--
李化仁
--
郑翰卿
--
尹树春
--
韩宝恒
附:修志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