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海城县的地理、政治、社会、文化、经济、卫生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1840-1985
目录
封面
海城县志
海城县行政区划图
海城县市区一瞥
海城镇街区
序一
序二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地理编
--
图片
----
海城县地貌类型示意图
----
海城县河流分布图
--
第一章地 质
----
第一节地质构造
----
第二节母 岩
----
第三节成土母质
----
第四节水文地质
--
第二章地 貌
----
第一节地貌特征
----
第二节地貌类型
----
第三节山 脉
--
第三章气 候
----
第一节气侯特征
----
第二节气候状况
----
第三节气候分区
----
第四节灾害天气
--
第四章物 候
----
第一节植物物候
----
第二节动物物候
--
第五章水 系
----
第一节河 流
----
第二节水 文
----
第三节地下水
--
第六章土 壤
----
第一节土壤种类
----
第二节土壤分布
----
第三节土壤分区
----
第四节土壤物理
----
第五节土壤化学性质
--
第七章植 被
----
第一节森 林
----
第二节矮 林
----
第三节灌 丛
----
第四节沼泽与草甸
--
第八章动 物
----
第一节兽 类
----
第二节鸟 类
----
第三节鱼 类
----
第四节介 类
----
第五节蛙 类
----
第六节蛇 类
----
第七节昆虫类
----
第八节其 他
--
第九章 自然资源
----
第一节矿藏资源
----
第二节热量资源
----
第三节光能资源
----
第四节水资源
----
第五节土地资源
----
第六节生物资源
--
第十章建置沿革
----
第一节历代建置
----
第二节县名由来
--
第十一章区 划
----
第一节区划演变
----
第二节现行区划
----
第三节乡镇概况
--
第十二章民族人口
----
第一节民 族
----
第二节人 口
地震编
--
第一章 震因
----
第一节地震背景
----
第二节区域地质构造
----
第三节地震特征
--
第二章地震前兆
----
第一节微观前兆
----
第二节宏观前兆
--
第三章地震预报
----
第一节长期预报
----
第二节中期预报
----
第三节短期预报
----
第四节临震预报
----
第五节群众测报
----
第六节临震标志
----
第七节震后效应
------
附1:海城县地震观测站
--
第四章烈 度
----
第一节烈度分布及特点
----
第二节震时地表现象
--
第五章抗震救灾
----
第一节灾 情
----
第二节救 灾
------
附:抗震救灾爱民模范连事迹
--
注释
政权编
--
第一章海城县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历届海城县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节历届人大常委会活动
--
第二章海城县政府
----
第一节机构设置
----
第二节政务政绩
----
第三节职官更迭
----
第四节干部状况
--
第三章海城县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第一节历届县政治协商会议
----
第二节历届海城县政协活动情况
----
第三节历届海城县政协主席,副主席更迭
--
第四章民 政
----
第一节支 前
----
第二节普 选
----
第三节基层政权建设
----
第四节优 抚
----
第五节扶优扶贫
----
第六节救 济
--
第五章公 安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社会治安
----
第三节户籍管理
----
第四节消 防
----
第五节监 所
--
第六章检 察
----
第一节检察机构
----
第二节职权范围
----
第三节检察工作
--
第七章法 院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审判程序
----
第三节案件审刑
--
第八章行政司法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司法宣传
----
第三节公 证
----
第四节法律顾问
党派社团编
--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
----
第一节组织机构沿革
----
第二节历次党代会
----
第三节党的中心工作
----
第四节基层组织
----
第五节党员状况
----
第六节党员教育
----
第七节纪律检查工作
----
第八节统一战线工作
--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
----
第一节组织沿革
----
第二节组织活动
--
第三章社会团体
----
第一节工 会
----
第二节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
第三节妇女联合会
----
第四节工商业联合会
----
第五节个体劳动者协会
----
第六节其他团体
政事活动编
--
第一章学生运动
----
第一节反对“二十一条”
----
第二节声援“五四”运动
----
第三节声援“五卅”反帝斗争
--
第二章工农运动
----
第一节工人罢工
----
第二节农民罢锄
--
第三章民众起义
----
第一节绿林军与官府对峙
----
第二节义和团杀洋灭教
----
第三节赵中鹄举义
--
第四章保卫政权斗争
----
第一节反奸清算
----
第二节开展游击战
--
第五章所有制改造
----
第一节土地改革
----
第二节三大改造
----
第三节人民公社化
--
第六章政治运动
----
第一节镇反、肃反
----
第二节整风及反右派斗争
----
第三节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
第四节 “三反”、“五反”
----
第六节 “一打三反”
--
第七章拨乱反正
----
第一节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
第二节平反冤假错案
军事编
--
第一章 兵 制
----
第一节招 募
----
第二节征(募)伪国兵
----
第三节征 兵
----
第四节志愿兵
----
第五节义务兵
--
第二章驻 军
----
第一节八旗兵
----
第二节东北民主联军四纵队
----
第三节国民党一八四师
----
第四节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81178部队
----
第五节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81186部队
----
第六节中国人民武装警察辽宁总队四支队
--
第三章地方武装
----
第一节甲 丁
----
第二节乡 团
----
第三节自卫团
----
第四节保安组织
----
第五节保安团
----
第六节人民武装部
--
第四章民 兵
----
第一节组织建设
----
第二节政治工作
----
第三节军事训练
----
第四节民兵作用
--
第五章人防战备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人防工程
----
第三节人民防空
--
第六章重要战事
----
第一节中日甲午海城之战
----
第二节鞍海战役
----
第三节分水岭伏击战
----
第四节大路沿阻击战
--
第七章辽南义勇军
----
第一节队伍兴起
----
第二节主要战斗
农业编
--
第一章管理体制
----
第一节体制变革
----
第二节农业生产责任制
----
第三节管理机构
--
第二章种植业
----
第一节生产变化
----
第二节农作物构成
----
第三节技术推广
----
第四节土壤肥料
----
第五节种 子
----
第六节植物保护
----
第七节蔬 菜
------
附:农作物播种面积总产亩产统计表
--
第三章林 业
----
第一节林业生产
----
第二节植树造林
----
第三节树木种类
----
第四节森林灾害
----
第五节芦 苇
--
第四章果 树
----
第一节果树生产
----
第二节种类及品种
----
第三节生产技术
----
第四节果树病虫
--
第五章蚕 业
----
第一节柞蚕生产
----
第二节柞蚕种类
----
第三节饲育技术
----
第四节柞蚕灾害
--
第六章畜牧业
----
第一节畜牧生产
----
第二节畜禽品种
----
第三节畜禽饲养
----
第四节饲 料
----
第五节饲养技术
----
第六节畜禽疫病
--
第七章渔 业
----
第一节渔业生产
----
第二节鱼 类
----
第三节天然捕捞
----
第四节人工养鱼
----
第五节河蚌育珠
--
第八章水 利
----
第一节防洪工程
----
第二节灌溉工程
----
第三节治涝工程
----
第四节水土保持工程
--
第九章农业机具
----
第一节农 具
----
第二节农 机
----
第三节机械作业
--
第十章土地管理
----
第一节土地征用
----
第二节征地面积
------
附:专业村、专业户典型
乡镇企业编
--
第一章企业构成
----
第一节乡镇集体企业
----
第二节联营联户合作企业
----
第三节个体企业
--
第二章生产行业
----
第一节工业企业
----
第二节农业企业
----
第三节交通运输企业
----
第四节建筑企业
----
第五节商饮服务企业
--
第三章企业管理
----
第一节管理体制
----
第二节以销定产
----
第三节经营承包
----
第四节横向联合
----
第五节劳动人事
--
第四章重点企业简介
----
第一节重点乡办企业
----
第二节典型村办企业
----
第三节重点个体企业
----
第四节重点工业产品
----
图片
------
1、海城市英落镁砂矿
------
2、牛庄高频焊管厂
------
3、海城市水泵厂生产的“三鱼牌”水泵
------
4、海城市玻纤扁袋除尘设备
------
海城市马凤镁砂矿
------
海城市换热器厂生产的“辽海牌”片状管式换热器
------
鞍山自行车零件七厂
工业交通邮电编
--
第一章矿山工业
----
第一节菱 镁
----
第二节滑 石
----
第三节矽 砂
----
第四节其他矿产
--
第二章陶瓷工业
----
第一节日用瓷
----
第二节建筑瓷
----
第三节琉璃制品
----
第四节日用陶
----
第五节美术陶瓷
--
第三章纺织工业
----
第一节缫丝与丝绸
----
第二节棉纺织品
----
第三节针织品
----
第四节棉花加工
--
第四章建材工业
----
第一节水 泥
----
第二节砖 瓦
----
第三节油毡纸
--
第五章冶金工业
----
第一节生 铁
----
第二节钢 材
----
第三节焦 炭
--
第六章机械工业
----
第一节机床制造与修理
----
第二节农机具制造与修配
----
第三节纺织机械制造
----
第四节仪器仪表
----
第五节电子工业
----
第六节金属制品
----
第七节汽车修理
----
第八节铸 造
--
第七章化学工业
----
第一节农用化肥
----
第二节农 药
----
第三节原料化工
----
第四节橡胶制品
----
第五节塑料制品
----
第六节氧 气
--
第八章食品工业
----
第一节酿 酒
----
第二节糕 点
----
第三节罐 头
----
第四节粮谷加工
----
第五节肉食加工
----
第六节酿 造
----
第七节饮料冷食
----
第八油油脂加工
----
第九节豆制品加工
--
第九章缝纫工业
----
第一节服 装
----
第二节鞋 帽
--
第十章 电力工业
----
第一节发 电
----
第二节供电管理
----
第三节供电设备
----
第四节供电用电
----
第五节变电所
--
第十一章其他工业
----
第一节造 纸
----
第二节原木加工及木制品
----
第三节皮 革
----
第四节印 刷
----
第五节纸制品
----
第六节雕 刻
--
第十二章交 通
----
第一节铁 路
------
海城县交通图
----
第二节公 路
----
第三节桥 梁
----
第四节水 运
----
第五节渡 口
----
第六节汽车客货运
----
第七节交通监理
--
第十三章邮 电
----
第一节邮 政
----
第二节电 报
----
第三节电 话
----
第四节邮电业务量
----
第五节通信质量
----
第六节服务措施
----
第七节邮电局(所)变化
城乡建设编
--
第一章县城建设
----
第一节房 屋
----
第二节街 道
----
第三节广 场
----
第四节路 灯
----
第五节街心桥
----
第六节排 水
----
第七节供 水
----
第八节园 林
----
第九节街道卫生
--
第二章村镇建设
----
第一节村民住房
----
第二节村民用水
----
第三节村路建设
----
第四节新农村
--
第三章环境保护
----
第一节环保机构
----
第二节三废治理与利用
----
第三节环境保护监测
----
第四节生态农业和自然保护区
财贸编
--
第一章商 业
----
第一节百 货
----
第二节五金交电化工
----
第三节石 油
----
第四节食品水产
----
第五节蔬菜
----
第六节食 盐
----
第七节糖业烟酒糕点
--
第二章供销合作商业
----
第一节农业生产资料
----
第二节土产日杂
----
第三节棉麻烟
----
第四节干鲜果品
----
第五节旧物回收
----
第六节基层供销社
--
第三章饮食服务
----
第一节饮 食
----
第二节服 务
--
第四章粮 食
----
第一节购 销
----
第二节调 拨
------
附图
----
第三节粮 仓
--
第五章计划物资
----
第一节供应品种
----
第二节物资管理
--
第六章集市贸易
----
第一节集市分布
----
第二节登市品种
--
第七章对外贸易
----
第一节贸易品种
----
第二节对外贸易额
----
第三节贸易往来
--
第八章财 政
----
第一节财政收入
----
第二节财政支出
--
第九章税 务
----
第一节税 种
----
第二节税 额
----
第三节税收减免
--
第十章金 融
----
第一节金融机构
----
第二节币制
----
第三节货币流通
----
第四节信 贷
----
第五节储 蓄
----
第六节公 债
----
第七节保 险
----
第八节基本建设资金管理
--
第十一章工商管理
----
第一节企业登记
----
第三节商标管理
----
第三节合同管理
----
第四节市场管理
--
第十二章物 价
----
第一节物价管理
----
第二节主要商品价格
----
第三节饮食服务业价格
--
第十三章审 计
----
第一节审计机构
----
第二节审计工作
教育科技编
--
第一章教 育
----
第一节学宫书院私塾
----
第二节初等教育
----
第三节中 学
----
第四节师 范
----
第五节工农教育
----
第六节幼儿教育
----
第七节教育制度
----
第八节教师队伍
----
第九节教育经费
--
第二章科 技
----
第一节科技机构
----
第二节科技队伍
----
第三节科技管理
----
第四节科技成果
----
第五节科普活动
----
第六节计量与标准化
文化编
--
第一章文化艺术
----
第一节文化活动
----
第二节民间艺术
--
第二章文艺创作
----
第一节文 学
----
第二节戏 曲
----
第三节美术摄影
----
第四节音乐舞蹈
--
第三章文物古迹
----
第一节保护文物
----
第二节馆藏出土文物
----
第三节革命文物
----
第四节古 墓
----
第五节碑铭
----
第六节名 胜
--
第四章报纸广播档案
----
第一节报 纸
----
第二节有线广播
----
第三节电视转播
----
第四节档 案
------
图片
--------
1.石棚
--------
2.铁塔
--------
3.银塔
--------
4.金塔
--------
5.仙人洞
--------
1-4.民族舞
--------
5-8.人物
--------
9.艺术瓷包装装潢设计
--------
1.小哥俩
--------
2.猴桃茶具
--------
3.鸡壶(1)
--------
4.鸡壶(2)
--------
5.鸡鸣酒具
--------
6.花插、小鹿
--------
舞台设计
--------
装潢设计
--------
绢人
--------
炉前工
--------
丰收
--------
1.闹正月
--------
2.累也高兴
--------
3.忆当年
--------
还是当年那股劲
--------
异乡情
--------
老来俏
--------
洁与美
--------
撒网
--------
达观
--------
锲而不舍
--------
1.书法 姚哲成作
--------
2.书法 徐炽作
--------
3.书法 挑哲成作
--------
贾摩轮作
--------
书法 刘和广作
--------
书法 贾摩轮作
--------
三学寺
--------
茅儿寺
--------
大悲寺
--------
篆刻 姚哲成作
--------
书法 挑哲成作
--------
篆刻 贾摩轮作
--------
1.牛庄太平桥
--------
2.马风石碑
--------
3.孔庙
--------
4.琉璃影壁
--------
1.姚铁民烈士
--------
2.沙岭战役烈士墓
--------
3.烈士纪念馆
--------
1.秦代古铜钱
--------
2.清光绪元宝
--------
3.人类牙齿化石
--------
4.骨鱼叉
--------
5.装饰品
--------
6.古针
--------
7.石器
--------
8.金器
--------
9.陶器
--------
新年乐
--------
硕果丰收娃娃喜
--------
长白飞瀑
--------
梅
--------
一曼小屋
--------
鸡
--------
小帮手
--------
鱼
--------
海防线上
卫生体育编
--
第一章卫生
----
第一节医疗事业
----
第二节医疗设备
----
第三节医疗活动
----
第四节医疗制度
----
第五节卫生防疫
----
第六节妇幼保健
----
第七节药品制剂
----
第八节药品检验
----
第九节爱国卫生运动
----
第十节计划生育
--
第二章体育
----
第一节群众体育
----
第二节学校体育
----
第三节体育设施
社会编
--
第一章 劳动就业
----
第一节就业安置
----
第二节劳动工资
----
第三节劳动保险
----
第四节劳动保护
--
第二章人民生活
----
第一节职工生活
----
第二节农民生活
--
第三章宗 教
----
第一节佛 教
----
第二节道 教
----
第三节基督教
----
第四节天主教
----
第五节伊斯兰教
--
第四章其他会所
----
第一节教 会
----
第二节一贯道
----
第三节宗 庙
--
第五章习 俗
----
第一节婚 嫁
----
第二节丧 葬
----
第三节节 日
----
第四节除陋习
--
第六章道德风尚
----
第一节社会新风
----
第二节乡规民约
--
第七章衣食住行
----
第一节服 饰
----
第二节饮 食
----
第三节居 住
----
第四节行 走
--
第八章方言传说
----
第一节方 言
----
第二节谚 语
----
第三节民间传说
人物编
--
第一章革命烈士
----
第一节烈士传
------
陈景星
------
尚吉元
------
马文良
------
常恩多
------
赵力耕 杨洸
------
徐子明
------
罗长维
------
姚铁民
------
孟庆印
------
本国柱 薛珊珊
------
王明儒
----
第二节烈士英名录
--
第二章 军政人物
----
第一节传 记
------
尚可喜
------
刘光斗
------
王奉命楷
------
赵中鹄
------
冯德麟
------
鲍贵卿
------
张作霆
------
凌印清
------
张海天
------
汲金纯
------
丁贵堂
------
阎宝航
------
陈一帆
------
薛明
------
徐开绪
------
张学思
------
杨有绪
------
宁武
------
潘朔端
------
李纯华
----
第二节简 介
------
李鹤亭
------
郭之祯
------
栾骏声
------
李之萃
------
李国亮
------
丁鹤年
------
蒋维垣
------
杨综清
------
王玉泉
------
王庚阳
------
姜得春
------
陈兴亚
------
安福轩
------
殷元民
------
郭松龄
--
第三章文化科技人物
----
第一节教育科技人物
------
康元恺
------
王企之
------
宁嘉风
------
李成岚
------
冯庸
------
于省吾
------
于景泉
------
阎德润
----
第二节文化艺术名人
------
王仁杰
------
董琪树
------
刘广涛
------
张辅相
------
张文藻
------
范先炬
------
霍满生
------
陈忠升
------
宋殷怀
------
高佩麟
附录
--
一、新编《海城县志》始末
--
二、旧志简介和序选
--
三、海城琉璃窑简纪
--
四、牛庄港考
海城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海城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