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洲镇志

前洲镇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该镇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卫生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1995

出版时间: 2002年08月

目录

封面
前洲镇志
图片
-- 题词
-- 李鹏题词
-- 薄一波题词
-- 费孝通题词
-- 1990年1月20日国务院总理李鹏视察前洲时题词
-- 1988年11月全国政协主席李先念视察前洲
-- 1989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乔石视察前洲
-- 1991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环视察前洲
-- 1984年12月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胡启立在江苏省省长顾透莲陪同下视察西塘毛纺厂
-- 1986年6月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薄一波视察前洲
-- 1993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总工会主席倪志福视察洲
-- 1993年10月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炳乾视察前洲
-- 1992年4月全国政协副主席王恩茂视察前洲
-- 1992年4月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光英视察前洲
-- 1985年1月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江渭清视察前洲
-- 80年代初外宾参观前洲时与民工合影
-- 1986年3月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阿尔希波夫考察前洲
-- 1992年1月白俄罗斯部长会议主席克比奇考察前洲
-- 1979年11月扎伊尔人民革命运动执行书记基蒂马·本·拉尼扎参加前洲
-- 1979年4月菲律宾水利考察团一行11人考察前洲公社水利建设,参观社队企业
-- 1991年8月联合国粮农组织代表团考察前洲
-- 前洲日出
-- 前洲锦绣园大门
-- 前洲娱乐城
-- 前洲镇西塘宾馆
-- 锡玉公路前洲段
-- 双曲拱十字桥
-- 前洲污水处理厂
-- 前洲自来水厂
-- 前洲镇敬老院
-- 青城西路一角
-- 前洲老街
-- 锡玉公路前洲段夜景
-- 前洲染整设备厂
-- 起重电机厂
-- 三洲冶金集团公司
-- 650轧机
-- 无锡恒通现代包装印刷有限公司
-- 恒通化纤有限公司
-- 谢村丝绸印染总厂
-- 锡山市印染设备厂
-- 林洲喷雾干燥机厂
-- 前达集团喷水织机车间
-- 西达毛纺厂化纺车间
-- 西塘锻压厂旋压机
-- 格田成方
-- 拖拉机翻土
-- 水稻丰收在望
-- 油菜长势喜人
-- 机械化收割
-- 排涝站
-- 灌溉站
-- 谢村套闸
-- 大联圩中心河套闸
-- 1991年7月遭遇特大洪涝灾害,图为前洲人民奋力抢险
-- 河道清淤
-- 前洲商城
-- 商城一角
-- 集市贸易
-- 农贸市场一角
-- 大棚蔬菜
-- 花卉种植
-- 养鸡场
-- 饲养孔雀
-- 前洲信用社外景
-- 前洲中学
-- 前洲中心小学
-- 前洲中心幼儿园
-- 前洲镇卫生院
-- 走高跷
-- 舞龙
-- 兰球比赛
-- 老年乐队
-- 镇图书馆阅览室
-- 书画展
-- 革命烈士纪念室
-- 全国劳动模范唐涌祥
-- 全国先进工作者沈全丰
-- 全国冶金系统劳动模范蒋柏伦
-- 全国水利系统劳动模范唐嘉擎
-- 省级以上荣誉
-- 省级以上荣誉
-- 省级以上荣誉
-- 1973年在高渎湾出土的战国时期楚国铜器 豆(盛食器)
-- 1973年在高渎湾出土的战国时期楚国铜器 鉴(盛水器)
-- 1997年4月在北圩村出土的战国时期青铜剑
-- 1990年在邓巷村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生产、生活用具石斧、石锛
-- 现任、历任前洲镇党委书记
-- 前洲镇现任党、政领导
-- 《前洲镇志》编纂办公室人员
-- 前洲镇区域图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一)
大事记(二)
第一章建置区划
-- 第一节位置面积
-- 第二节建置沿革
-- 第三节行政区划
第二章行政村、居民委员会
-- 南圩村
-- 中圩村
-- 北圩村
-- 石幢村
-- 北七房村
-- 诸巷村
-- 小桥头村
-- 甘科头村
-- 黄石街村
-- 暮塘桥村
-- 邓巷村
-- 柘塘浜村
-- 前洲村
-- 塘村村
-- 永谊村
-- 浮舟村
-- 西塘村
-- 蒋巷村
-- 印桥村
-- 谢村村
-- 张明桥村
-- 居民委员会
第三章自然环境
-- 第一节地质地貌
-- 第二节土壤
-- 第三节河流
-- 第四节气候水文
-- 第五节动植物
-- 第六节自然灾害
第四章土地
-- 第一节土地资源
-- 第二节土地开发
-- 第三节土地利用
-- 第四节土地管理
第五章人口
-- 第一节人口变动
-- 第二节人口构成
-- 第三节劳动力
-- 第四节人口控制
第六章村镇建设
-- 第一节市镇建设
-- 第二节乡村建设
-- 第三节房产管理
-- 第四节水电
-- 第五节环境保护
-- 第六节建筑业
-- 第七节绿化
第七章交通邮电
-- 第一节内河航运
-- 第二节陆路运输
-- 第三节桥梁
-- 第四节邮政
-- 第五节电信
第八章水利
-- 第一节治湖建圩
-- 第二节圩区建设
-- 第三节灌排设施
-- 第四节治涝治渍
-- 第五节防汛防旱
-- 第六节管理机构与经费
第九章农业
-- 第一节农业经济制度变革
-- 第二节种植业
-- 第三节养殖业
-- 第四节农技农艺
-- 第五节农机农具
第十章工业
-- 第一节发展概况
-- 第二节所有制演变
-- 第三节管理机构
-- 第四节职工队伍
-- 第五节资金积累
-- 第六节供销业务
-- 第七节利润分配
-- 第八节横向联合
-- 第九节技术装备
-- 第十节工业门类
第十一章商业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商业体制
-- 第三节商品购销
-- 第四节饮食服务
-- 第五节集市贸易
-- 第六节商业管理
第十二章财税金融
-- 第一节财政
-- 第二节税务
-- 第三节金融
-- 第四节保险
第十三章党派社团
-- 第一节中国共产党
-- 第二节中国国民党
-- 第三节社会团体
第十四章政务
-- 第一节政权机构沿革
-- 第二节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节人民政协
-- 第四节民政
-- 第五节劳动安置
-- 第六节司法治安
第十五章军事
-- 第一节兵役
-- 第二节兵事
-- 第三节地方武装
-- 第四节民兵
第十六章教育科技
-- 第一节私塾
-- 第二节幼儿教育
-- 第三节小学教育
-- 第四节中学教育
-- 第五节业余教育
-- 第六节教师队伍
-- 第七节教育经费和勤工俭学
-- 第八节科技
第十七章文化体育
-- 第一节文化设施
-- 第二节文艺创作
-- 第三节群众文艺
-- 第四节节日文艺活动
-- 第五节广播电视
-- 第六节体育活动
-- 第七节文物古迹
第十八章医疗卫生
-- 第一节医疗单位
-- 第二节医疗队伍
-- 第三节医疗保健制度
-- 第四节卫生防疫
-- 第五节妇幼保健
第十九章精神文明建设
-- 第一节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 第二节廉政建设
-- 第三节职业道德教育
-- 第四节校园文明建设
-- 第五节节日宣传教育
-- 第六节企业文明建设
-- 第七节敬老活动
-- 第八节助残帮困活动
-- 第九节争创文明单位、五好家庭活动
-- 第十节军民共建活动
-- 第十一节村规民约
第二十章人民生活
-- 第一节农民生活
-- 第二节职工生活
-- 第三节渔民生活
第二十一章民俗风情
-- 第一节岁时习俗
-- 第二节新兴节日、纪念日
-- 第三节生产习俗
-- 第四节生活习俗
-- 第五节婚丧寿庆
-- 第六节陈俗陋习
-- 第七节庙会节场
-- 第八节宗教信仰
第二十二章人物
-- 第一节人物传
---- 华汝砺
---- 华义中
---- 叶茂才
---- 华白滋
---- 华敦复
---- 余治
---- 楚廷玉
---- 石晓山
---- 楚秀峰
---- 唐麟祥
---- 杜少谷
---- 华祇文
---- 唐光明
---- 郁秉坚
---- 石筱山
---- 郁秉刚
---- 石幼山
---- 冯越
-- 第二节英名录
---- 冯金妹
---- 周世政
---- 沈智贤
---- 顾志刚
---- 王业生
---- 周富南
---- 朱伯度
---- 华卫康
---- 冯如福
---- 顾鹏
---- 王亚海
---- 徐岳浩
---- 李茂柱
---- 蒋仲兴
-- 第三节人物简介
---- 唐原道
---- 陈德仁
---- 冯其庸
---- 邓南伟
---- 邓云度
---- 唐涌祥
---- 石仰山
---- 陈祖义
---- 汤祖尧
---- 崔旭初
---- 高仲义
---- 邓晋福
---- 唐德熊
---- 俞明义
---- 严进
---- 李焕金
---- 周伯骏
---- 朱锦云
---- 唐国忠
---- 余起豪
---- 朱锦麟
---- 廉正保
---- 唐嘉擎
---- 蒋柏伦
-- 第四节名人录
-- 第五节劳动模范、先进人物
第二十三章杂记
-- 第一节方言俗语
-- 第二节谚语歌谣
-- 第三节奇闻异说
-- 第四节名人轶事
-- 第五节地名传说
-- 第六节会道门
-- 第七节重大事故纪略
附录
《前洲镇志》主要资料来源和参阅书目
编纂始末
《前洲镇志》编纂委员会
《前洲镇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前洲镇志》特约评审人员名单
审定单位
索引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