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市戏曲志

锦州市戏曲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一、《辽宁戏曲志》丛书,是我省“六五”跨“七五”的艺术科研重点项目之一。二、本丛书是采用方志体裁的专业志书。以1982年底我省市一级行政区划之方域立卷,记一方戏曲的历史与现状。

出版时间: 1989年10月

目录

封面
锦州市戏曲志
辽宁戏曲志丛书编委会名单
图片
-- 评剧《盂丽君》陈桂秋饰孟丽君,王春来饰皇帝
-- 京剧《穆挂英大破天门阵》李玉棠饰穆桂英
-- 京剧《战冀州》黄幼鹏饰马超
-- 评剧《白蛇传》郭美蓉饰青儿
-- 京剧《虹桥赠珠》剧照
-- 评剧《人面桃花》陈桂秋饰崔护
-- 新凤霞与李晓梅师徒合影
-- 京剧《穆桂英大破天门阵》陈鹿萍饰佘太君
-- 京剧《赵氏孤儿》张士英饰程婴
-- 地方戏手执道具
-- 地方戏生角扮相
-- 地方戏旦角扮相
-- 京剧演员姚撼岳
-- 京剧演员刘雪雁
-- 评剧演员陈桂秋
-- 评剧演员花淑兰
-- 评剧演员筱俊亭
-- 评剧演员筱玉风
-- 京尉《包龙图》姚震岳饰包拯
-- 京剧《赵氏孤儿》刘雪艳饰公主
-- 京剧《火烧余洪》张春亭饰余洪
-- 京剧《断后》—刘慧刚饰范仲华
-- 评剧《古刹魅影》刘虹饰聂小倩
-- 评剧《茶瓶计》花淑兰饰春丝
-- 评剧《白蛇传》胨桂秋饰白素贞、徐培成饰许仙
-- 评剧《马寡妇开店》筱玉风饰寡妇、周学忠饰狄仁杰
-- 评剧《回杯记》齐瑞年饰赵昂
-- 评剧《回杯记》李晓梅饰王二姐、王春来饰张廷秀
-- 京剧《玉堂春》剧照李玉堂饰苏三,陈家和饰王金龙、张士英饰刘大人,杨笑育饰王大人
-- 京剧《周仓请医》,周仓造型,姚撼岳饰周仓
-- 京剧《封神榜》纣王造型,刘慧刚饰纣王
-- 评剧演员李继宗与魏荣元五十年前同台演出《狮子楼》
-- 评剧《挡马》孙桂莲饰杨八姐、姜大光饰焦光普
-- 评剧《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剧照,陈桂秋饰崔端阳、李继宗饰杨高
-- 京剧《雷锋》剧照,范鸣焕饰雷峰
-- 京剧《社长的女儿》剧照
-- 二人转《蓝桥》李秀嫒饰蓝瑞莲
-- 京剧《夜探葵花岛》剧照
-- 京剧《十五贯》黄金璧饰娄阿鼠
-- 戏剧文物 这两幅照片是锦州靖安戏院(南戏园子)1938年发行的一种照片式入场券。正面为靖安戏院门脸,
-- 锦山评剧院(建于1953年)
-- 锦西评剧院(建于1937年)
-- 锦州和乐舞台(复原图)
-- 锦州天后官戏楼(复原图)
-- 北镇闾山石戏台
-- 北镇老爷庙戏楼
-- 评剧《红樱梦》舞美设计杜灿宇,吴士军
-- 评剧《白蛇传》舞台装置,舞美设计吴士军
-- 评剧《母与子》舞台装置,舞羹设计杜灿字、吴士军
-- 京剧《社长的女儿》舞台装置,舞美设计李中雷
-- 评尉《当红军的膏鼍回来了》舞台装置,舞美设计李中雷
-- 评剧《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舞台装置,舞美设计李中雷

凡例
目录
一、综述
-- (一)疆域沿革及文化传统
-- (二)元代以前有关戏曲方面的记载
-- (三)明、清时期的戏曲活动
-- (四)近代锦州之戏曲活动
-- (五)解放后的戏曲活动
二、图表《大事年表》
三、志略
-- (一)剧种
---- 1.二人传
---- 2.河北梆子
---- 3.京剧
---- 4.评剧
-- (二)剧目
---- 1.概述
---- 2.代表性剧目简介
-- (三)音乐
---- 1.拉场戏唱腔选例
---- 2.京剧唱腔选例
---- 3.评剧唱腔选例
-- (四)表演
---- 1.拉场戏表演
---- 2.拉场戏的角色行当
---- 3.拉场戏的身段及特技
---- 4.表演剧目选例
-- (五)舞台美术
---- 1.概述
---- 2.拉场戏的舞台美术
-- (六)机构
---- 1.艺班戏校
---- 2.专业剧团
---- 3.业余剧团
---- 4.其他机构
-- (七)演出场所
---- 1.古戏台
---- 2.城市中演出场所
-- (八)演出习俗
---- 1.时令演出习俗
---- 2.戏班演出习俗
-- (九)文物古迹
-- (十)轶闻传说
-- (十一)谚语 口诀
---- 1.艺德方面
---- 2.艺行方面
---- 3.艺功方面
---- 4.艺规方面
-- (十二)其他
四、传略
-- (一)王蹇
-- (二)王荣贵
-- (三)王宝珍
-- (四)郭春发
-- (五)庞奉
-- (六)黄国庆
-- (七)贾连吉
-- (八)王汇川
-- (九)马秀峰
-- (十)孙颖超
-- (十一)靳小仲
-- (十二)祖颜庆
-- (十三)于小芳
-- (十四)张痕
-- (十五)李光全
后记
锦州戏曲志编委会名单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