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编写。
二、全志设大事记、概述、地理、人口、农业、林业、企业、交通、邮政通讯、商业、财税、建设、党派群团、村政组织、民政、军事、政事纪略、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体育、社会、文物古迹、人物等章进行记述。
三、本志内容一般上限至1905年,下限到2007年。但根据事物的实际情况,有些类目适当向上追溯和延长下限至2008年。
目录
封面
梅营村志编篡领导小组成员
图片
--
梅营村貌
--
梅营夹港坑饮用水蓄水库
--
尤溪县梅仙镇梅营村区域图
--
现任村两委领导成员
--
梅营村部
--
村两委与历届村书记、主任(大队长)合影
--
历届村党支书村主任(大队长)
--
《村志》编纂领导小组成员合影
--
梅营村明星街街景
--
梅营乡庆祝土改胜利大会摄影纪念
--
红军标语
--
尤溪县人民政府设立红军宣传标语保护碑
--
梅营村水泥厂一角
--
夹港坑自来水蓄水库
--
梅仙大桥全景
--
梅营小学
--
梅仙大桥右岸桥头榕树
--
梅营幼儿园
--
梅营村老年人活动中心大楼
--
梅营村部门口百年大榕树
--
梅营自来水厂供水池
--
光绪7年(1868年)坂头庵路口种树禁约碑
--
彭坑自然村水泥路乐捐碑
--
后湾水泥路建设乐捐碑
--
埔头至科第公路峰岩路段水泥路东捐碑
--
考坑厝古建筑群
--
车碓岭数百年大榕树
--
脚踏碓
--
石磨
--
土砻
--
风谷车
--
杵臼
--
夹港坑蓄水库库坝
--
明星路建设乐捐碑
--
铁树开花
--
尤溪县人民政府为梅营设立饮用水源保护标志
--
庆祝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暨梅营新堤坝建成纪念
题词
--
尤溪县人民政府县长曹榕庆题词
--
题词
序一
序二
序三
目录
凡例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建置沿革
--
第一节 隶属变更
--
第二节 区域变化
第二章 地理
--
第一节 地理位置
--
第二节 土壤
--
第三节 植被
--
第四节 野生动物
--
第五节 山峰
--
第六节 水流
--
第七节 矿藏
----
一、种类
----
二、分布
--
第八节 自然灾害
----
一、水灾
----
二、旱灾
----
三、崩灾
----
四、火灾
第三章 人口
--
第一节 人口变动
--
第二节 人口分布
--
第三节 人口构成
----
一、姓氏状况
----
二、性别构成
----
三、年龄构成
----
四、文化构成
----
五、职业状况
----
六、婚姻状况
--
第四节 计划生育
----
附:外村来梅营建房的各姓人口数字
第四章 农业
--
第一节 农业生产条件
----
一、气候
----
二、耕地
----
三、土壤
--
第二节 农业劳动力
--
第三节 耕作机具
----
(一)翻土机具
----
(二)栽种机具
----
(三)灌溉机具
----
(四)植保机具
----
(五)收获机具
----
(六)加工运输机具:
--
第四节 农业生产关系变革
----
(一)解放前
----
(二)解放初期
----
(三)互助合作化
----
(四)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
(五)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
(六)人民公社
----
(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第五节 农作物
----
一、水稻
----
二、杂粮
----
三、瓜果
----
四、其它
--
第六节 农田基本建设
----
一、农田改造
----
二、水利建设
----
三、修筑机耕道和田间大道
----
四、平整土地
--
第七节 农业技术
----
一、水田耕作制
----
二、旱地耕作制
----
三、水稻良种
----
四、杂粮良种
----
五、蔬菜
----
六、烟草
----
七、肥料
----
八、栽培
--
第八节 畜牧水产
----
一、生猪
----
二、耕牛
----
三、羊
----
四、兔
----
五、鸡
----
六、肉鸭和蛋鸭
----
七、淡水养鱼
----
八、其它养殖
第五章 林业
--
第一节 林地面积
--
第二节 林木种类
--
第三节 林权关系
--
第四节 营林育林
----
一、造林
----
二、育苗
----
三、育林
--
第五节 护林防火
--
第六节 林木采伐
----
一、伐木
----
二、工具
----
三、辘路
----
四、锯木
----
五、集材
--
第七节 木材运输
--
第八节 林副产品
----
一、木材加工品
----
二、松脂
----
三、油茶
----
四、茶叶
----
五、山蒼籽
----
六、油桐
----
七、乌桕
----
八、橡籽
----
九、棕榈
----
十、竹笋
----
十一、板栗
--
第九节 水果
----
一、柑桔
----
二、梨子
----
三、话梅
----
四、李子
----
五、柿子
----
六、枇杷
----
七、橄榄
----
八、银杏
----
九、桃子
----
十、杨梅
----
十一、芭蕉
----
十二、柚子
--
第十节 果树栽培技术点滴
第六章 企业
--
第一节 村办企业
--
第二节 私营联合体企业
--
第三节 个体手工业
第七章 交通
--
第一节 陆路
----
一、古道
----
二、公路
----
三、道路改造
--
第二节 水路
--
第三节 桥梁
--
第四节 渡口
--
第五节 交通工具
--
第六节 运输
第八章 邮政通讯
--
第一节 邮政
--
第二节 电讯
第九章 商业
--
第一节 集市贸易
--
第二节 私营商业
--
第三节 集体商业
--
第四节 工商业组织
--
第五节 商品购销
--
第六节 饮服业
第十章 财政
--
第一节 收入
--
第二节 支出
第十一章 建设
--
第一节 水电建设
----
一、水利
----
二、电力
----
三、自来水
--
第二节 公共建设
--
第三节 住宅
第十二章 党派群团
--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
--
第二节 三青团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
----
一、党员
----
二、党支部
----
(历届党支书记像片)
------
詹祥兴
------
黄有城
------
詹玉斗
------
何德榜
------
张上拱
------
詹光衔
------
肖方锡
------
詹玉贤
----
历届党支部书记花名册
----
二00八年五月十二日四汶川大地震交特殊党费党员名单
--
第四节 农会
--
第五节 共青团组织
----
一、团员
----
二、团支部
------
附:历届团支部书记名单
--
第六节 妇联会
--
第七节 梅营村老年人协会
----
一、机构建立及班子成员
----
二、老协会设施
----
三、敬老养老
----
四、规范管理,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
五、老有所为的人物不断涌现
第十三章 村政组织
--
第一节 保甲
--
第二节 村政府
--
第三节 大队管委会
--
第四节 大队革命生产领导小组
--
第五节 村民委员会
--
(部分村长、乡长、大队长、主任像片)
----
黄功彪
----
赖正章
----
华德荣
----
詹玉蒙
----
詹明双
----
黄登灼
----
詹光炳
--
历届村长、乡长、大队长、主任花名册
第十四章 民政
--
第一节 拥军优属
--
第二节 安置
--
第三节 社会救济
--
第四节 低保
--
第五节 婚姻登记
--
第六节 选举
第十五章 军事
--
第一节 兵役
--
第二节 民兵
----
一、组织建设
----
二、思想教育
----
三、军事训练
--
第三节 剿匪
--
第四节 民兵事迹
--
附:兵匪灾
第十六章 政事纪略
--
第一节 架桥欢送解放军
--
第二节 减租反霸
--
第三节 大跃进运动
--
第五节 上山下乡
--
第六节 错案纠正
第十七章 文化编
--
第一节 文化设施
----
一、影剧院
----
二、俱乐部
----
三、广播电视
--
第二节 群众文艺
----
一、戏剧
----
二、木偶戏
----
三、高脚戏
----
四、文艺宣传队
----
五、民族音乐
------
附 弦乐、曲谱 打击乐曲谱
----
六、迎龙灯(又称灯会)
----
七、诗文
----
八、山歌
第十八章 教育
--
一、学校设置
--
二、幼儿教育
--
三、小学教育
--
四、成年人教育
--
五、学校设施
第十九章 医疗卫生
--
第一节 医疗机构
----
一、私人诊所
----
二、合作医疗
--
第二节 医疗
----
一、中医
----
二、西医
--
第三节 防疫
--
第四节 环境卫生治理
----
附:名医世家简介
------
周世仁
------
何德聚
------
詹祥权
第二十章 体育
--
第一节 群众体育
--
第二节 学校体育
第二十一章 社会
--
第一节 人民生活
--
第二节 风俗
----
一、生活习惯
----
二、喜庆习俗
----
三、分家立户
----
四、节庆风俗
----
五、迷信习俗
--
第三节 宗教信仰
----
一、信仰
----
二、基督教
----
附:村规民约
第二十二章 文物古迹
--
第一节 红军标语
--
第二节 庙宇祠堂
----
一、庙宇
----
二、祠堂
--
第三节 自然遗迹
----
一、大帽洞
----
二、传奇胜迹
--
第四节 水车碓
--
第五节 峰岩亭
第二十三章 人物
--
第一节 解放前人物
----
余祖训
----
何梦林
----
薛金城
----
詹玉照
----
詹锦忠
----
詹玉懋
----
詹祥禄
----
周春辉
----
肖家积
--
第二节 解放后人物
----
一、解放初期
----
二、劳模
------
华德荣
------
詹玉鼎
------
张明端
------
詹玉贤
------
赖应隆
----
三 先进积极分子
------
詹秀玉
------
詹玉炎
------
詹玉贤
------
詹祥兴
----
四、先进集体代表
------
华德荣
------
肖方锡
------
赖正诸
------
詹玉蒙
--
第三节 能工巧匠
----
詹明树
----
肖仰青
----
黄上积
----
詹玉富
--
第四节 长寿老人
----
长寿老人(已知)
----
梅营村人才统记表
----
梅营村在外工作干部和职工统计表
附记
--
梅营村在外村的插花林登记表
编后语
编写小组人员
历史纪年
腊梅斗雪花更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