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广西三江县历史:1921—1978

中国共产党广西三江县历史:1921—1978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三江侗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地处湘黔桂三省(区)交界处,介于东经108。53'—109。477、北纬25。21'~26。03’之间。东连龙胜、融安县,西接融水县、贵州省从江县,南邻融安县、融水县,北靠湖南省通道县、贵州省黎平县。总面积2430平方公里,现辖古宜镇、丹洲镇、斗江镇、程村乡、老堡乡、和平乡、高基瑶族乡、林溪镇、八江镇、独峒镇、同乐苗族乡、良口乡、洋溪乡、富禄苗族乡、梅林乡等15个乡镇167个行政村(社区)。县人民政府驻古宜镇。有侗、汉、苗、壮、瑶等民族,2016年全县总人口40.13

内容时限: 1921-1978

出版时间: 2017年01月

目录

封面
书名
版权
线路图
图片
目录
绪言
第一编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年7月-1949年11月)
-- 第一章 三江近代社会状况
---- 第一节 经济状况
---- 第二节 政治状况
---- 第三节 各族群众反封建压迫和争民主的斗争
-- 第二章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过境三江及其影响
---- 第一节 红军过境三江前的革命形势
---- 第二节 红七军两次过境三江及其活动
---- 第三节 中央红军长征过境三江
-- 第三章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党组织在三江的活动和三江军民的抗日斗争
---- 第一节 中共党员在三江的抗日活动
---- 第二节 中共桂黔边特别支部的建立及活动
---- 第三节 日军侵人丹洲与三江军民的抗日斗争
-- 第四章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党员在三江的活动
---- 第一节 中共党组织派员到三江开辟新区
---- 第二节 传播革命思想,培育革命力量
---- 第三节 在斗争中迎接解放
第二编 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1949年11月-1956年9月)
-- 第五章 中共地方党组织和人民民主政权建设
---- 第一节 中共地方党组织与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
---- 第二节 权力机构建设
---- 第三节 地方人民武装的建立及对“民变武装”的改编
-- 第六章 解放初期的剿匪斗争和抗美援朝运动
---- 第一节 土匪暴乱造成危害
---- 第二节 剿匪初期方针的制定和县政府的暂时撤退
---- 第三节 防御阶段对土匪的灵活进剿
---- 第四节 重剿阶段对顽匪的合击围歼
---- 第五节 清匪阶段组织群众清匪反霸
---- 第六节 抗美援朝运动
-- 第七章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 第一节 中央民族访问团访问侗乡
---- 第二节 民族区域自治政权的建立
---- 第三节 县境区划调整
-- 第八章 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
---- 第一节 减租退押运动
---- 第二节 “三反”“五反”运动
---- 第三节 国民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恢复和逐步发展
-- 第九章 土地改革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 第一节 土地改革运动
---- 第二节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第三节 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第四节 中共三江侗族自治县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
第三编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1956年9月-1966年5月)
-- 第十章 整社整风与反右派斗争
---- 第一节 整社运动
---- 第二节 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的整风运动
---- 第三节 从整风到反右派斗争的转变
-- 第十一章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第一节 “大跃进”运动
---- 第二节 人民公社化运动
---- 第三节 三年困难时期
---- 第四节 中共三江侗族自治县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召开
-- 第十二章 调整和发展国民经济
---- 第一节 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
---- 第二节 中共三江侗族自治县第三次代表大会的召开
--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 第一节 审干与肃反运动
---- 第二节 新一轮整风整社运动
---- 第三节 干部甄别平反工作
---- 第四节 “四清”运动
---- 第五节 学习毛主席著作运动
第五编 在徘徊中前进的两年(1976年10月-1978年12月)
-- 第二十章 揭批“四人帮”和“两打一整顿”斗争
---- 第一节 揭批“四人帮”,肃清其流毒和影响
---- 第二节 开展“两清两改”工作和“两打一整顿”斗争
-- 第二十一章 真理标准大讨论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在徘徊中发展
---- 第一节 真理标准的讨论
---- 第二节 县委常委会整风工作
---- 第三节 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在徘徊中发展
附录
-- 1.中共三江县基层组织情况统计表(1943-1978)
-- 2.中共三江县党员情况统计表(1949-1978)
-- 3.1943年10月-1978年12月中共三江县地方组织书记、副书记、常委名录
后记
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