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一、《万山特区林业志》(以下简称本志),是万山特区志的组成部份。
二、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方针政策,按照“详今略古、详近略远”的精神,实事求是地反映万山的林业情况。
目录
封面
万山特区林业志
题词
--
中共万山特区党委书记题词
--
万山特区人民政府区长题词
--
万山特区人民政府前任区长题词
--
万山特区林业局长题词
图片
--
一、万山林业志论证会合影、铜仁地区林业局陈继禄、龚河全、葛尊三、袁正华四位工程师和特区杨崇德区长、刘
--
二、特区林业局党支部成员合影,前排中为周长明支部书记。
--
三、林业局局务会领导成员合影。
--
四、特区林学会理事会成员合影。
--
五、周长明局长和支部领导植检人员在猴冲检查枣疯病防治情况。
--
六、特区机关职工义务植树一角。
--
七、特区林业局所在地。
--
八、大坪联户林场一角。
--
九、“雪花树”生长在黄道乡马黄村排坡村民组,树龄已二百年,一到冬天开花,不久定下大雪,一见花谢,不久
--
十、“禁止碑”是敖寨乡金家场万姓众族在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立下的护林碑,碑上刻字为“万姓屋后
--
十一、敖寨乡易家寨石头寨村民组封山育林一角
--
十二、敖寨乡中华山一角
--
万山特区林业机构分布图
--
万山特区行政区划图
--
省溪县行政区划图
--
万山特区森林分布图
万山林志批准出版单位
万山特区林业志编纂领导小组名单
万山特区林业志编纂班子名单
万山特区林业志论证名单
前言
凡例
目录
第一章 概况
--
第一节 地理位置
--
第二节 地貌特征
--
第三节 气候特点
--
第四节 林业土壤
--
第五节 水文情况
--
第六节 交通条件
--
第七节 行政区域
--
第八节 社会经济
第二章 森林资源
--
第一节 土地资源
--
第二节 林木资源
--
第三节 林木蓄积
--
第四节 动物资源
--
第五节 药物资源
--
第六节 古老大树
--
第七节 森林资源分布
--
第八节 森林资源的变化
--
第九节 林副产品
--
第十节 特性树种
第三章 万山林业的历史变迁
--
第一节 林业情况
--
第二节 山林权属
--
第三节 乡保造林
--
第四节 山林管护
--
第五节 森林资源的利用
--
第六节 家俱生产
--
第七节 木材市场
第四章 解放后的林业建设
--
第一节 土地改革调整林权
--
第二节 组织互助合作山林折价入社
--
第三节 大跃进人民社化时期大砍树木
--
第四节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
第六节 林业事业振兴时期
第五章 林业区划
--
第一节 万山林情
--
第二节 生产条件
--
第三节 分区规划
--
第四节 发展指标
笫六章 林业生产
--
第一节 采种育苗
--
第二节 植树造林
--
第三节 封山育林
--
第四节 退耕还林
--
第五节 技术指导
--
第六节 造林投资
--
第七节 绿化指挥
--
第八节 乡村林场的发展
--
第九节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七章 森林保护
--
第一节 护林防火
--
第二节 病虫害防治
--
第三节 植物检疫
第八章 林政管理
--
第一节 林政机构
--
第二节 林权管理
--
第三节 林政宣传
--
第四节 控制采伐
--
第五节 木材检查
--
第六节 木材市场管理
--
第七节 群防群治
--
第八节 调解纠纷
--
笫九节 查处违章
--
第十节 收取经费
第九章 木材经销
--
第一节 经营机构
--
第二节 组织木材生产发展林区经济
--
第三节 林区建设
--
第四节 木材调运和销售
--
第五节 成品加工
--
第六节 价格管理
--
第七节 经营利润
--
第八节 育林基金和税收
第十章 科教事业
--
第一节 林业科技研究
--
第二节 林业技术培训
--
第三节 林业科技的进步
--
第四节 表彰先进
--
第五节 林学会建立
--
第六节 科技档案
第十一章 局情简介
--
第一节 机构人数
--
第二节 工资福利
--
第三节 固定资产
--
第四节 主要成效
--
第五节 林业机构
--
第六节 领导成员和职工名单
--
第七节 政治工作
--
第八节 党政工和企事业有关规定
第十二章 万山特区林业大事记
--
一 明清时期
--
二 民国时期
--
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十三章 部分林业规章
--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
森林保护条例
--
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展林业生产若干问题的规定
--
万山特区人民政府关于坚决制止乱砍滥伐切实保护森林资源的通告
--
万山特区人民政府关于保护森林资源及搞活林区经济的布告
--
万山特区人民政府关于严禁捕捉收售益虫益鸟及蛇类的通告
--
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万山特区人民政府关于护林联防的通告
后记
勘误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