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世纪的春秋--中国农业科学祁阳红壤实验站站志(1960-2010)
                    格式:PDF
                
            
                
                费用:12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今年,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祁阳红壤实验站建站50周年的大庆之年。值此,我们编辑《半个世纪的春秋——中国农业科学院祁阳红壤实验站站志》这本书,作为祁阳站建站50周年的礼物。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的领导下,祁阳站领导精心组织,编辑人员精心编辑,从总结历史经验,发扬成绩,展望未来出发,达到资政、存史和教育的目的。为此,特作如下说明。
                
            
            
                
                    内容时限:
                    1960-2010
                
            
            
                
                    出版时间:
                    2010年11月
                
            
        
    
    
    
        目录
        
            
            
            
            
            封面
        
        
            
            
            
            
            半个世纪的春秋
        
        
            
            
            
            
            中国农业科学院祁阳红壤实验站站志(1960—2010)编纂委员会
        
        
            
            
            
            
            祁阳站是全国农业科技战线上的一面旗帜
        
        
            
            
            
            
            序言
        
        
            
            
            
            
            前言
        
        
            
            
            
            
            编写说明
        
        
            
            
            
            
            图片
        
        
            --
            
            
            
            2006年11月3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在北京召开“祁阳站精神”事迹报告会
        
        
            --
            
            
            
            农业部危朝安副部长在“祁阳站精神事迹报告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
            
            
            
            在“祁阳站精神”事迹报告会前排就座的部、院领导
        
        
            --
            
            
            
            中国农科院院长翟虎渠发表重要讲话。就学习弘扬“执着奋斗,求实创新,情系三农,服务人民”的“祁阳站精神
        
        
            --
            
            
            
            唐华俊所长在报告会上介绍祁阳站的基本情况
        
        
            --
            
            
            
            刘更另院士代表祁阳站老一辈科学家作报告
        
        
            --
            
            
            
            1995年6月5日,在湖南省祁阳县官山坪举行中国农科院祁阳红壤站建站35周年庆典活动。
        
        
            --
            
            
            
            建站35周年庆典活动会场
        
        
            --
            
            
            
            院党组副书记高历生(左一)、副院长许越先(左二)主持建站35周年庆典活动
        
        
            --
            
            
            
            2007年11月30日,湖南省耕地质量监测评估现场会在祁阳官山坪试验区举行,会议由湖南省土壤肥料工作
        
        
            --
            
            
            
            2009年11月1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野外试验站建设与管理现场观摩会在祁阳官山坪召开。
        
        
            --
            
            
            
            稻田种植制度长期定位试验(1982年建设)
        
        
            --
            
            
            
            五种稻田土三熟制与肥力提升试验(2006年建设)
        
        
            --
            
            
            
            红壤生态恢复长期定位试验区(1983年建设)
        
        
            --
            
            
            
            红壤旱地肥力监测长期定位试验(1987年建设)
        
        
            --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局局长王小虎主持会议(2009年)
        
        
            --
            
            
            
            祁阳站会议接待人员
        
        
            --
            
            
            
            中国农业科学院德州实验站副站长许建新(前)参加会议
        
        
            --
            
            
            
            2005年10月20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祁阳红壤实验站建站45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
        
        
            --
            
            
            
            湖南省政协常委、零陵地委原书记唐盛世考察实验站并题字(2006年)
        
        
            --
            
            
            
            湖南省人大农业委员会副主任沈国凡(左一)考察实验站旱地长期定位试验(2006年5月)
        
        
            --
            
            
            
            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张奉伦(右)参观实验站科技成果展览室(2002年)
        
        
            --
            
            
            
            副院长屈冬玉(中)考察旱地长期定位试验(2004年)
        
        
            --
            
            
            
            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刘旭(右二)在张海林副所长(右三)陪同下,考察红壤肥力监测基地(2005年)
        
        
            --
            
            
            
            中国农科院院党组副书记罗炳文(右二)、院直属党委常务副书记高淑君(右一)、院办公室主任刘继芳(右三)
        
        
            --
            
            
            
            湖南省永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崔永平(左三)考察优质落叶水果园(2002年4月)
        
        
            --
            
            
            
            湖南省衡阳市直机关工委副书记陈生宜(左一)考察实验站党支部基层党建工作(2006年)
        
        
            --
            
            
            
            土肥所原所长梅旭荣(前一)考察祁阳站基地建设(2002年)
        
        
            --
            
            
            
            全国政协委员、土肥所原副所长黄鸿翔(左一)考察祁阳站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区(1998年)
        
        
            --
            
            
            
            刘更另院士(中)、资源区划所所长唐华俊(右一)在北京举行“祁阳站精神”座谈会上与湖南省委宣传部领导合
        
        
            --
            
            
            
            资源区划所副所长张海林(左二)、条财处副处长曹尔辰(左一)陪同副院长刘旭(右二)考察衡阳站科研楼建设
        
        
            --
            
            
            
            2009年3月27日,中国农科院资源与区划研究所任天志副所长(左图右三、右图右一)在红壤实验站官山坪
        
        
            --
            
            
            
            2008年1月6日,农业部财务司邓庆海副司长(左图前排左二,右图左二)在祁阳站调研
        
        
            --
            
            
            
            2008年1月9日,农业部科技司石燕泉副司长(前排中)等在祁阳站考察调研
        
        
            --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局局长王小虎、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所所长王道龙陪同农业部领导考察祁阳站
        
        
            --
            
            
            
            2010年5月29日,中央国家机关工委正局级组织员、中央国家机关党建研究会副会长卢鸣考察衡阳红壤站和
        
        
            --
            
            
            
            2010年5月28日至29日,中央国家机关工委正局级组织员、中央国家机关党建研究会副会长卢吗(前右三
        
        
            --
            
            
            
            中国农业科学院祁阳红壤实验站在湖南省的地理位置
        
        
            --
            
            
            
            中国农业科学院祁阳红壤实验站全景
        
        
            --
            
            
            
            湖南祁阳官山坪试验基地一角
        
        
            --
            
            
            
            2005年7月1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区划所副所长张维理(前排右五),在祁阳站接见永州市委宣
        
        
            --
            
            
            
            祁阳站旧址(1964年建设)
        
        
            --
            
            
            
            小四合院(1965年建设)
        
        
            --
            
            
            
            学术报告厅(1987年建设)
        
        
            --
            
            
            
            站长徐明岗(左二)研究发展规划(2005年)
        
        
            --
            
            
            
            建站35周年纪念碑(1995年)
        
        
            --
            
            
            
            建站45周年纪念碑(2005年)
        
        
            --
            
            
            
            科技档案与资料室(1987年开始)
        
        
            --
            
            
            
            计算机房(1997年建设)
        
        
            --
            
            
            
            化学分析实验楼(1965年建设)
        
        
            --
            
            
            
            专家接待室(1987年建设)
        
        
            --
            
            
            
            科技成果展览室一角
        
        
            --
            
            
            
            土壤样品库(1987年建设)
        
        
            --
            
            
            
            有机生态茶园(1964年建设)
        
        
            --
            
            
            
            四季常绿楠竹园(1987年建设)
        
        
            --
            
            
            
            野外田间基础设施改造(2009年)
        
        
            --
            
            
            
            科研人员生活住房建设工地(2009年)
        
        
            --
            
            
            
            野外建设工地护坡(2009年)
        
        
            --
            
            
            
            山塘改造(2009年)
        
        
            --
            
            
            
            绿化植树美化环境(2009年)
        
        
            --
            
            
            
            2008年4月27日至29日,刘更另院士(前中)在中国农科院刘旭副院长(前左三)、农业资源与区划所张
        
        
            --
            
            
            
            1983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祁阳红壤改良实验站更名为“中国农业科学院衡阳红壤实验站”。
        
        
            --
            
            
            
            图为(左起)文石林、黄佳良、蒋华斗、黄晶、贺正瑚、黄平娜、王伯仁、谢慧英、秦琳、秦道珠、高菊生在衡阳
        
        
            --
            
            
            
            衡阳市华新开发区新住宅楼(2003年建设)
        
        
            --
            
            
            
            衡阳站科研实验搂(2006年建设)
        
        
            --
            
            
            
            1987年6月13日,经湖南省人民政府[(87)政土字133号]批准,在永州市冷水滩区伊塘镇(原零陵
        
        
            --
            
            
            
            孟公山试验基地围墙一角(1988年建设)
        
        
            --
            
            
            
            孟公山试验工作生活区(1987年建设)
        
        
            --
            
            
            
            孟公山试验基地高产优质西瓜示范片(2010年)
        
        
            --
            
            
            
            孟公山试验基地高产优质油茶示范片(2010年)
        
        
            --
            
            
            
            科研人员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孟公山试验基地(2010年)。
        
        
            --
            
            
            
            红壤是中国南方14省(区)的主要土壤类型,总面积约218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22.7%,占全国耕地
        
        
            --
            
            
            
            深泥脚潜育化稻田在南方各省分布面积都很大。
        
        
            --
            
            
            
            图为零陵地区副专员黄春荣(前排右六)、祁阳站研究院张马祥(前排右五)主持1983年中低产田改良总结会
        
        
            --
            
            
            
            陈福兴研究员(前一)主持湘南地区土壤肥料试验网及中低产田改良技术培训班(1982年)
        
        
            --
            
            
            
            1981年发现,湖南常宁大义山有色金属矿区水稻田不能淹水,只能旱栽旱管,否则土壤淹水栽培造成死苗,群
        
        
            --
            
            
            
            水稻砷中毒盆栽试验(1983年)
        
        
            --
            
            
            
            常宁县砷毒水稻田改良田间试验一角(1983年)
        
        
            --
            
            
            
            从1981年开始,实验站将12公顷红壤丘陵荒山围成一圈,分为经济林木区(包括柑桔、茶
叶、板栗、油桐
        
        
            --
            
            
            
            次生植被恢复,一般只要5年左右的时间就有明显的效果,整个裸露荒坡丘陵就能被次生植被覆盖,水土流失可基
        
        
            --
            
            
            
            丘陵坡地种植多年生经济林茶叶(1982种植)
        
        
            --
            
            
            
            丘陵坡地种植早熟柑橘(1983年种植)
        
        
            --
            
            
            
            沟坑相连保水措施(1983年)
        
        
            --
            
            
            
            坡地种植早熟经济果木板栗新品种(1983年)
        
        
            --
            
            
            
            旱坡地种植落叶果树甜型油桃品种曙光(1999年)
        
        
            --
            
            
            
            旱地施有机肥改种早熟杂交玉米(1987年)
        
        
            --
            
            
            
            旱地早熟杂交玉米间种早熟大豆(1987年)
        
        
            --
            
            
            
            红壤旱地种植先锋作物红薯(2009年)
        
        
            --
            
            
            
            红壤旱地高淀粉红薯氮肥用量(2009年)
        
        
            --
            
            
            
            紫心薯(2009年从广东引进)
        
        
            --
            
            
            
            黄心甜薯(2008年从广东引进)
        
        
            --
            
            
            
            黄心甜薯(2008年从湖北引进)
        
        
            --
            
            
            
            五种母质高岸田改种杂交玉米(2006-2010年)
        
        
            --
            
            
            
            冬闲田种植饲料作物紫云英、小黑麦(2006-2010年)
        
        
            --
            
            
            
            早稻减氮20%(早稻金优974)
        
        
            --
            
            
            
            双季稻-饲料试验
        
        
            --
            
            
            
            晚稻减氮15%(晚稻金优207)
        
        
            --
            
            
            
            玉米控释肥试验与示范,减少氮肥用量30%(2008年)
        
        
            --
            
            
            
            水稻控释肥试验与示范,减少氮肥用量28%(2008年)
        
        
            --
            
            
            
            早稻玉米钾肥用量试验(2010年)
        
        
            --
            
            
            
            稻草还田替代钾肥试验(2010年)
        
        
            --
            
            
            
            1965年,国家投资30万元,在祁阳官山坪建立300平方米的实验室,并从20公里外的祁阳县城架设专线
        
        
            --
            
            
            
            实验柜台
        
        
            --
            
            
            
            电热恒温干燥室
        
        
            --
            
            
            
            电子分析天平室
        
        
            --
            
            
            
            精密仪器(Ⅰ)
        
        
            --
            
            
            
            精密仪器(Ⅱ)
        
        
            --
            
            
            
            精密仪器(Ⅲ)
        
        
            --
            
            
            
            土壤化学家陈福兴在实验室(1978年)
        
        
            --
            
            
            
            副研究员王伯仁在实验室(1998年)
        
        
            --
            
            
            
            副研究员李菊梅博士(左)在实验室(2001年)
        
        
            --
            
            
            
            研究生谢永忠在实验室(2003年)
        
        
            --
            
            
            
            助理研究员高菊生(右)在实验室(1999年)
        
        
            --
            
            
            
            黄晶在实验室(2005年)
        
        
            --
            
            
            
            姚政博士带着儿子坚持田间试验(1987年)
        
        
            --
            
            
            
            斯洛伐克土壤学专家(左三、四)参观实验室(2003年)
        
        
            --
            
            
            
            姚政博士在气象站观测气象数据(1983年)
        
        
            --
            
            
            
            中外专家考察田间玉米长势长相(1988年)
        
        
            --
            
            
            
            左起:谢良商、姚政、胡黎浩在休闲(1983年)
        
        
            --
            
            
            
            田间交流(2002年)
        
        
            --
            
            
            
            左起:姚政、高广领、高素端(1984年)
        
        
            --
            
            
            
            牧草考察(2001年)
        
        
            --
            
            
            
            牧草地耕作层取土壤样品(2004年)
        
        
            --
            
            
            
            田间讨论牧草栽培技术(2003年)
        
        
            --
            
            
            
            与农民交流水稻高产技术(2000年)
        
        
            --
            
            
            
            考察道县牧草高产区(2002年)
        
        
            --
            
            
            
            科技下乡,传送牧草栽培技术(2002年)
        
        
            --
            
            
            
            为专业户果树修剪技术指导(2000年)
        
        
            --
            
            
            
            水稻秧苗素质考察(2009年)
        
        
            --
            
            
            
            实验室化验分析(2009年)
        
        
            --
            
            
            
            稻田控释肥试验田间取水、土样(2007年)
        
        
            --
            
            
            
            农业部共青团支部帮官山坪村农户收晚稻(2008年)
        
        
            --
            
            
            
            研究生在水稻试验田间观测记载(2008年)
        
        
            --
            
            
            
            田间试验取0~100厘米深层土样(2009年)
        
        
            --
            
            
            
            在祁阳官山坪村帮农民收割晚稻(2008年)
        
        
            --
            
            
            
            祁阳试验区分析化验实验室工作一角(2007年)
        
        
            --
            
            
            
            土壤专家对红壤旱地长期定位试验小麦现场考察(2007年)
        
        
            --
            
            
            
            科技人员李冬初调查水稻情况(2008年)
        
        
            --
            
            
            
            李菊梅博士处理水稻植株样品(2001年)
        
        
            --
            
            
            
            副研究员孙楠调查网室盆栽试验(2006年)
        
        
            --
            
            
            
            旱地小麦田间试验苗期调查(2009年)
        
        
            --
            
            
            
            研究生调查晚稻病虫害(2009年)
        
        
            --
            
            
            
            土壤专家卢昌艾博士(右)田间考察(2008年)
        
        
            --
            
            
            
            科技资料整理与分析(2010年)
        
        
            --
            
            
            
            科研工作者办公室一角(2010年)
        
        
            --
            
            
            
            曹卫东博士冬季绿肥现场调查(2010年)
        
        
            --
            
            
            
            双季稻区紫云英绿肥产量调查(2010年)
        
        
            --
            
            
            
            水稻病虫害调查(2010年)
        
        
            --
            
            
            
            水稻机械播种试验与示范(2010年)
        
        
            --
            
            
            
            XC系列小Ⅱ-型插秧机(电动、手摇)试验示范(2010年)
        
        
            --
            
            
            
            田间观测记载(2001年)
        
        
            --
            
            
            
            全国种田大户调查(2100年)
        
        
            --
            
            
            
            科技示范户柑橘园考察(2010年)
        
        
            --
            
            
            
            国家“八五”、“九五”在祁阳站参加国家重点科技攻关的原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老专家、栽培研究室主任、
        
        
            --
            
            
            
            “老祁阳站人”左起:李冬初、高菊生、武桂珍、张马祥、陈福兴、申华平、秦道珠、文石林(2010年7月北
        
        
            --
            
            
            
            20世纪80-90年代在祁阳站毕业的硕士、博士。左起:曾希柏、甘寿文、姚政、谢开云、李绪花(2010
        
        
            --
            
            
            
            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研究在湘南试验区进行。
        
        
            --
            
            
            
            1995年,水稻套种三熟高产技术通过技术鉴定。
        
        
            --
            
            
            
            发展“双低”油莱“中双119”品种
        
        
            --
            
            
            
            2007~2009年,在湖南永州、衡阳等地区推广水田环保型施肥技术“一次性施肥”11.86万公顷,直
        
        
            --
            
            
            
            丘陵区小流域稻田养分监测
        
        
            --
            
            
            
            增施有机肥,减少养分流失
        
        
            --
            
            
            
            湘南地区可开发利用丘陵荒坡地共1070万亩。利用红壤丘陵中部旱坡地发展落叶水果和低产茶园改造,五峰贡
        
        
            --
            
            
            
            大棚油桃保护性栽培,5月10日前油桃成熟,且品质好,商品率高达86%
        
        
            --
            
            
            
            落叶水果适应性广,抗逆性强,除月柿外,油桃、奈李均在干旱季节前收获,油桃可于五月中旬上市,补充鲜果淡
        
        
            --
            
            
            
            低产茶园改造
        
        
            --
            
            
            
            黄花莱专用肥示范区(2001-2005年)
        
        
            --
            
            
            
            自1978年开始进行牧草方面的研究工作。
        
        
            --
            
            
            
            推广人工种植牧草,饲养肉牛、肉兔草食动物(2003年)
        
        
            --
            
            
            
            改良草山草坡,种植高产、抗性强,耐干旱的优良牧草,发展马头山羊、波尔山羊(2003年)
        
        
            --
            
            
            
            2001年至2006年,在湘南地区祁阳县建立5000亩豆科牧草种植基地。年产圆叶决明种子5万多公斤,
        
        
            --
            
            
            
            菊科牧草串叶松香草留种基地(1998年)
        
        
            --
            
            
            
            豆科灌木银合欢(2001年)
        
        
            --
            
            
            
            优良豆科牧草圆叶决明高产栽培技术应用示范(2001-2003年)
        
        
            --
            
            
            
            优良豆科牧草罗顿豆高产栽培技术应用示范(2001-2003年)
        
        
            --
            
            
            
            1997年12月16~19日,祁阳站在祁阳县举办农业科技干部培训班。
        
        
            --
            
            
            
            徐明岗博士向农民讲解牧草种植技术(2003年)
        
        
            --
            
            
            
            副研究员文石林(左一)讲解牧草间套种植技术(2003年)
        
        
            --
            
            
            
            幼林果园间种牧草(2005年)
        
        
            --
            
            
            
            果草结合,培肥地力,水果丰收(2005年)
        
        
            --
            
            
            
            自然草山草坡改良(2005年)
        
        
            --
            
            
            
            果园保水保土草带(2004年)
        
        
            --
            
            
            
            冬闲田种植优质牧草黑麦草(2003年)
        
        
            --
            
            
            
            用黑麦草做饲料养肉鹅(2003年)
        
        
            --
            
            
            
            湖南祁东县养殖业科技示范专业户种鹅繁殖基地(2004年)
        
        
            --
            
            
            
            祁东县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冬作物席草(2001年)
        
        
            --
            
            
            
            席草优质高产栽培技术(2002年)
        
        
            --
            
            
            
            “席草+晚稻”两熟高产种植制度(2002年)
        
        
            --
            
            
            
            1998年9月1日,“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湘南试验区验收会在祁阳官山坪召开。
        
        
            --
            
            
            
            1960年3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改良低产田”号召
        
        
            --
            
            
            
            祁阳试验区野外试验基地改造(2009年)
        
        
            --
            
            
            
            野外交通工具:丰田RAV4(2009年)
        
        
            --
            
            
            
            化验室实验仪器设备更新(2009年)
        
        
            --
            
            
            
            恒温干燥箱(2007年)
        
        
            --
            
            
            
            光照培养箱(2008年)
        
        
            --
            
            
            
            全自动多功能气象观测场(2008年)
        
        
            --
            
            
            
            降水降尘自动采样器(2008年)
        
        
            --
            
            
            
            自动气象站(2008年)
        
        
            --
            
            
            
            太阳能电池板土壤蒸发仪(2007年)
        
        
            --
            
            
            
            旱地标准化试验观测场(2006年)
        
        
            --
            
            
            
            双季稻-绿肥种植制度(2006-2010年)
        
        
            --
            
            
            
            五种不同红壤母质高岸稻田多熟制(2006-2010年)
        
        
            --
            
            
            
            国家水稻产业祁阳综合实验站2009年总结暨2010年度工作会议在永州市冷水滩举行。
        
        
            --
            
            
            
            祁阳县黎家坪镇培子湾万亩双季稻高产优质技术集成示范片(2009年)
        
        
            --
            
            
            
            祁阳县肖家村镇全国种田大户谭新成(左二):千亩双季稻机括技术集成示范片(2009年)
        
        
            --
            
            
            
            祁东县风石堰镇千亩双季稻高产优质技术集成示范片(2009年)
        
        
            --
            
            
            
            冷水滩区牛角坝镇千亩双季稻高产优质技术集成示范片(2009年)
        
        
            --
            
            
            
            东安县井头墟镇万亩双季稻高产优质技术集成示范片(2009年)
        
        
            --
            
            
            
            东安县紫溪镇:永州市种田大户叶建飞(左二)500亩早稻直播、晚稻机插示范片(2009年)
        
        
            --
            
            
            
            江永县千亩双季稻-马铃薯轮作制示范基地(2009年)
        
        
            --
            
            
            
            程式华研究员听取秦道珠副研究员的汇报,并就祁阳站水稻产业工作做重要讲话
        
        
            --
            
            
            
            徐明岗博士报告
        
        
            --
            
            
            
            鲍勃·亨特博士报告
        
        
            --
            
            
            
            学术研讨会议报告厅
        
        
            --
            
            
            
            项目主持人文石林博士(右二)回答提问
        
        
            --
            
            
            
            徐明岗博士(左图)与澳大利亚项目官员鲍勃·亨特(Bob Hunter)博士(左图右四)和比文·罗伯特
        
        
            --
            
            
            
            2001年11月3日,中国-澳大利亚合作种草养畜研讨会在祁阳站召开。
        
        
            --
            
            
            
            2006年3月3日,澳大利亚外交部长亚力三大·唐纳在其办公室接见文石林博士,并授予John Dill
        
        
            --
            
            
            
            陈福兴研究员(左四)陪同挪威肥料专家,并介绍硝酸磷肥在南方作物上的使用效果(1989年)
        
        
            --
            
            
            
            1997-2003年,中日合作项目“环境保护型农业生产技术的开发与评价”研究在湖南祁阳进行。
        
        
            --
            
            
            
            稻田氨挥发测定(2002年)
        
        
            --
            
            
            
            控释肥与水稻抛秧一次性施肥
        
        
            --
            
            
            
            2001-2003年,中韩合作项目“稻田省工高效环境保护型施肥新技术”研究在湖南祁阳进行。徐明岗博士
        
        
            --
            
            
            
            韩国专家李庚甫博士(右一)与李菊梅博士(中)等讨论研究工作计划(2003年)
        
        
            --
            
            
            
            “稻田省工高效环境保护型施肥新技术”田间试验(2002年)
        
        
            --
            
            
            
            2002-2003年,引进韩国粳稻类型4个品种获得成功
        
        
            --
            
            
            
            张马祥研究员(右二)接见荷兰农业专家考察团(1984年)
        
        
            --
            
            
            
            2002年9月15日斯洛伐克土壤肥料专家考察祁阳站水稻长期试验
        
        
            --
            
            
            
            国际植物营养学会祁阳分会场(2005年)
        
        
            --
            
            
            
            芬兰农业化学专家访问祁阳站(2003年)
        
        
            --
            
            
            
            徐明岗博士访问英国洛桑实验站并合作研究(2003年)
        
        
            --
            
            
            
            朝鲜农业部农业代表团金成道(前左四)、安大县(前左三)、李哲训(前左二)访问祁阳站(2001年)
        
        
            --
            
            
            
            德国土壤专家访问祁阳站(2002年)
        
        
            --
            
            
            
            澳大利亚专家考察圆叶决明留种(1998年)
        
        
            --
            
            
            
            1988年,祁阳站陈福兴(右五)、陈永安(右二)、陈典豪(左一)及研究生黄新江(左二)、刘家才(右一
        
        
            --
            
            
            
            试验从1975年开始,为第四纪红土发育的红壤稻田。试验设3个处理,(1)隔离区(CK);(2)氯离子
        
        
            --
            
            
            
            田间试验水稻分厢移栽
        
        
            --
            
            
            
            水稻分蘖期根系比较
        
        
            --
            
            
            
            插秧规格为20cm×20cm
        
        
            --
            
            
            
            试验从1982年开始,为第四纪红土发育的红壤稻田。
        
        
            --
            
            
            
            冬季绿肥在春季翻压前长势长相
        
        
            --
            
            
            
            水稻田间生长量调查
        
        
            --
            
            
            
            试验从1982年开始,为第四纪红土发育的红壤稻田。
        
        
            --
            
            
            
            冬季绿肥紫云英(1985年)
        
        
            --
            
            
            
            田间小区排列分布图
        
        
            --
            
            
            
            水稻生长前期不同施肥处理长势长相
        
        
            --
            
            
            
            本试验从1982年开始。供试土壤母质:第四纪红色粘土、花岗岩红壤、紫色土。小区面积8平方米:历年种植
        
        
            --
            
            
            
            冬季种植禾本科作物小麦
        
        
            --
            
            
            
            种植十字花科作物油莱
        
        
            --
            
            
            
            春季种植豆科作物黄豆
        
        
            --
            
            
            
            紫色土小麦分蘖期长势
        
        
            --
            
            
            
            第四纪红壤小麦分蘖期长势
        
        
            --
            
            
            
            花岗岩红壤小麦分蘖期长势
        
        
            --
            
            
            
            试验1990年下半年开始,为第四纪红土发育的红壤旱地。
        
        
            --
            
            
            
            红壤旱地连续10年施用化肥,土壤严重酸化。春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受到严重影响(2000年)
        
        
            --
            
            
            
            红壤旱地长期施用有机肥,春玉米生长发育良好(2000年)
        
        
            --
            
            
            
            红壤旱地连续15年施用化肥,土壤严重退化。冬小麦几乎不能生长发育,籽粒产量接近零
        
        
            --
            
            
            
            红壤旱地长期施用有机肥,冬小麦长势长相良好
        
        
            --
            
            
            
            冬小麦分蘖期田间氨挥发测定装置(2006年)
        
        
            --
            
            
            
            试验1983年开始,为第四纪红土发育荒山,总面积12公顷。
        
        
            --
            
            
            
            次生植被生态恢复调查
        
        
            --
            
            
            
            自然牧草区
        
        
            --
            
            
            
            自然植被恢复区乔木
        
        
            --
            
            
            
            速生用材林区湿地松
        
        
            --
            
            
            
            自然植被恢复区草-灌-乔混合林
        
        
            --
            
            
            
            试验1996年开始,试验地为第四纪红壤坡地(坡度为10度)。
        
        
            --
            
            
            
            等高梯土种植
        
        
            --
            
            
            
            红壤荒山不同季节土壤水分监测(1985年)
        
        
            --
            
            
            
            等高梯土草带保水区
        
        
            --
            
            
            
            1960年-2010年,祁阳站发展50年的过程中,取得一系列原创性科技成果。
        
        
            --
            
            
            
            湖南省低产田改良成果奖(1978年)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985年)
        
        
            --
            
            
            
            国家科技成果证书(199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年)
        
        
            --
            
            
            
            2003年8月“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我国南方地区“红壤镁肥施用技术”,由湖南省科技厅组织,在
        
        
            --
            
            
            
            2001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2003年、2005年分别获院科技二等奖
        
        
            --
            
            
            
            农业部科学技术三等奖(1985年)
        
        
            --
            
            
            
            湖南省科学技术三等奖(2006年)1
        
        
            --
            
            
            
            湖南省科学技术三等奖(2006年)2
        
        
            --
            
            
            
            湖南省科学技术三等奖(2006年)3
        
        
            --
            
            
            
            2006年3月3日,澳大利亚外交部长授予中国澳大利亚合作项目John Dillion奖
        
        
            --
            
            
            
            1995-2009年出版的部分科学研究专著
        
        
            --
            
            
            
            “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湘南试验区成果展览
        
        
            --
            
            
            
            2000年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湘南试验区现场验收会
        
        
            --
            
            
            
            2000年6月2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祁阳站举行建站40周年及成果展览活动,国家科技部、农业部有关领导
        
        
            --
            
            
            
            1987年从澳大利亚引进豆科牧草品种威恩园叶决明,2001年通过全国牧草审定委员会鉴定并在南方推广
        
        
            --
            
            
            
            1988年从澳大利亚引进豆科牧草品种罗顿豆,2001年通过全国牧草审定委员会鉴定并在南方推广
        
        
            --
            
            
            
            2009年湘南水稻产业技术体系网“祁东、祁阳、冷水滩、东安”四个县区的水稻播种面积365.64万亩,
        
        
            --
            
            
            
            曾经在红壤实验站工作过28年的老同志刘更另院士,回顾当年在祁阳红壤站工作时的情况时,激动得热泪盈眶。
        
        
            --
            
            
            
            1965年,原祁阳站站长刘更另(前)陪同地方领导考察鸭屎泥田施磷肥防止水稻“坐秋”
        
        
            --
            
            
            
            1977年,原祁阳站站长刘更另(前)陪同祁东县农业局领导考察秧田施磷肥
        
        
            --
            
            
            
            1991年4月6日至9日,南方红壤区种草养畜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冷水滩九嶷宾馆召开。
        
        
            --
            
            
            
            1991年4月在湖南永州牧草国际会议,刘更另(右)与ACIAR驻华使馆官员交谈
        
        
            --
            
            
            
            1991年在湖南永州牧草国际会议,刘更另(右)与会议代表参观孟公山牧草基地
        
        
            --
            
            
            
            刘更另(中)与恢复高考后招收的第一批研究生姚政(左)、高素端(右)在祁阳站合影(1983年)
        
        
            --
            
            
            
            刘更另院士在湖南祁阳站工作28年的住宿兼办公室
        
        
            --
            
            
            
            刘更另(前)与中青年科技工作者秦道珠(中)、高菊生(左)谈祁阳站稻田长期试验情况(1990年)
        
        
            --
            
            
            
            刘更另(中)与我国著名土壤肥料专家张乃风先生(右),在土肥所博士论文答辩报告厅(1987年)
        
        
            --
            
            
            
            刘更另(前左二)等陪同中外土壤专家考察祁阳站合影(1985年)
        
        
            --
            
            
            
            刘更另(前右二)等陪同中外土壤专家考察红壤旱地玉米(1984年)
        
        
            --
            
            
            
            刘更另(右二)等陪同中外土壤专家考察红壤剖面(1986年)
        
        
            --
            
            
            
            2002年,刘更另院士(前左二)回祁阳站考察红壤荒山次生植被种类
        
        
            --
            
            
            
            2002年10月,刘更另院士(前)陪同英国洛桑实验站土壤学专家考察祁阳站,并介绍祁阳站稻田长期试验
        
        
            --
            
            
            
            刘更另院士(中)向英国洛桑实验站土壤学专家介绍祁阳站研究工作发展规划(2002年)
        
        
            --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更另,1955-1959年在苏联莫斯科季米里亚捷夫农学院研究生院学习,获苏联农学博士
        
        
            --
            
            
            
            2004年11月,刘更另院士(中)回祁阳站,在孟公山试验区给中青年专家讲解南方红壤丘陵裸露区的水土保
        
        
            --
            
            
            
            2001年6月土肥所梅旭荣所长(右)陪同刘更另院士(左)考察祁阳站官山坪实验基地
        
        
            --
            
            
            
            2002年10月,刘更另院士的学生曾希柏博士(左一)、徐明岗站长(左二)等陪同一起回祁阳站,并考察孟
        
        
            --
            
            
            
            与刘更另院士相伴半个世纪的煤油灯、马灯、录音机、算盘和农村调查记录(2008年)
        
        
            --
            
            
            
            刘更另院士在祁阳县官山坪村清水塘、铁塘冲走访农户(2008年)
        
        
            --
            
            
            
            刘更另院士与官山坪村民王德生在一起
        
        
            --
            
            
            
            刘更另院士与官山坪村民王成春在一起
        
        
            --
            
            
            
            2008年4月27日,八十高龄的刘更另院士(中)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刘旭副院长(左四)、中国农业科学院农
        
        
            --
            
            
            
            2005年,湖南省委将实验站作为全省重大典型,组织省直属新闻媒体进行宣传。
        
        
            --
            
            
            
            1995-2005年,实验站党支部三次被评为衡阳市直属机关基层先进党组织。
        
        
            --
            
            
            
            湖南省十大新闻人物“群体”(2005年)
        
        
            --
            
            
            
            湖南省先进集体奖(1987年)
        
        
            --
            
            
            
            2006年7月1日,站党支部被评为中共衡阳市委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共湖南省委先进基层党组织
        
        
            --
            
            
            
            2005年至2006年,站连续两年被评为资划所文明单位
        
        
            --
            
            
            
            2006年1月9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祁阳红壤实验站当选湖南省2005年十大新闻人物(群体)。
        
        
            --
            
            
            
            2006年1月9日,资源区划所副所长张海林(中)、徐明岗(左二)、文石林(右一)、高菊生(左一)、黄
        
        
            --
            
            
            
            中国农科院授予“扎根红土地的科技先锋”,站长徐明岗代表红壤站领奖(2007年元月)
        
        
            --
            
            
            
            1985年5月4日,祁阳站参加祁阳县文富市公社“五四”青年节首届歌咏比赛。
        
        
            --
            
            
            
            1987年6月,举办纪念抗战50周年展览
        
        
            --
            
            
            
            1997年6月,举办迎接“九七”香港回归展览
        
        
            --
            
            
            
            2005年7月27日,农业资源与区划所副所长张维理(左四)接受电视台采访,介绍长期肥力演变试验
        
        
            --
            
            
            
            2005年7月28日,站长徐明岗(右二)常务副站长文石林(右三)接受电视台采访,介绍祁阳站长期科研发
        
        
            --
            
            
            
            2005年9月13日,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记者采访实验站水田长期肥力演
        
        
            --
            
            
            
            2005年9月13日,党支部书记秦道珠(左一)接受中央新闻媒体采访,介绍支部党员保先教育
        
        
            --
            
            
            
            2005年7月26日,中共永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周明礼(前左一)率永州新闻媒体采访实验站
        
        
            --
            
            
            
            2006年10月24日,湖南电视台、湖南日报、湖南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采访祁阳站
        
        
            --
            
            
            
            2005年7月28日,面对新闻媒体的镜头,官山坪村村民彭金山(右四)回忆祁阳站旧址建设
        
        
            --
            
            
            
            2006年,衡阳市直机关工委领导考察红壤站党支部“创先争优”活动
        
        
            --
            
            
            
            2008年11月28日,衡阳市直工委领导考察红壤站党支部“创先争优”活动
        
        
            --
            
            
            
            2010年6月13日,衡阳市直属工委领导考察衡阳红壤站党支部“创先争优”活动,听取支部书记秦道珠(右
        
        
            --
            
            
            
            全国野外台站先进单位(2009年)
        
        
            --
            
            
            
            《当代土神》、《半个世纪的春秋》及宣传报道资料文集(2007年)
        
        
            --
            
            
            
            2005年机关党建工作目标管理先进单位
        
        
            --
            
            
            
            2006年机关党建工作目标管理先进单位
        
        
            --
            
            
            
            2007年机关党建工作目标管理先进党组织
        
        
            --
            
            
            
            2008年机关党建工作目标管理先进党组织
        
        
            --
            
            
            
            2005-2007年度中共衡阳市直属机关工委先进党支部
        
        
            --
            
            
            
            2008-2009年度中共衡阳市直属机关工委先进基层党组织
        
        
            --
            
            
            
            站党支部组织全体共产党员重温党章和入党誓词(2009年)
        
        
            --
            
            
            
            站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和在站学习工作的研究生等20人参观革命圣地井冈山(2009年)
        
        
            --
            
            
            
            站党支部组织新党员刘淑军(右一)、李冬初(右二)在井冈山黄洋界进行入党宣誓仪式(2009年)
        
        
            --
            
            
            
            参观毛泽东主席故居韶山(2008)
        
        
            --
            
            
            
            资划所第一支部党员先后参观祁阳站实验室、土壤样品库、工作生活区和水田、旱地长期定位试验
        
        
            --
            
            
            
            资划所第一支部党员分别听取祁阳站科技人员介绍长期试验
        
        
            --
            
            
            
            为庆祝祁阳站建站50周年,资划所第一党支部向祁阳站赠送锦旗、书籍和礼品
        
        
            --
            
            
            
            资划所第一支部党员同全站科研人员合影
        
        
            --
            
            
            
            通过实地参观、考察、交流,农经所第三党支部书记孙东升深有感触地说,学习祁阳站精神、争当农经界先锋是我
        
        
            --
            
            
            
            2010年5月28日-29日,中央国家机关党建研究会副会长卢鸣(后排左五),在农业部直属机关党委办公
        
        
            --
            
            
            
            卢鸣(左二)、姜平(左三)、李建才(左五)、周清波(左四)等人,观看中共祁阳县委、祁阳县人民政府建立
        
        
            --
            
            
            
            卢鸣、姜平考察基地科技人员工作生活情况
        
        
            --
            
            
            
            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农业部领导考察野外长期试验(2010年)
        
        
            --
            
            
            
            卢鸣观看禾苗生长情况
        
        
            --
            
            
            
            2009年10月,祁阳站第二任站长陈福兴研究员(第二排中)回祁阳官山坪试验区,协助整理“红壤酸化与调
        
        
            
            
            
            
            题词
        
        
            --
            
            
            
            原农业部部长何康给祁阳站建站35周年的贺信(1995年)
        
        
            --
            
            
            
            原国家计委副主任陈耀邦给祁阳站建站35周年的贺信(1995年)
        
        
            --
            
            
            
            中央国家机关党建研究会副会长卢鸣题词(2010年5月)
        
        
            --
            
            
            
            农业部财务司副司长邓庆海题词(2008年1月)
        
        
            --
            
            
            
            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工程院院士刘旭题词(2005年1月)
        
        
            --
            
            
            
            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副部级研究员蒋祖烜题词(2005年)
        
        
            --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刘巽浩题词(2006年)
        
        
            --
            
            
            
            中共零陵地委原书记唐盛世题词(2007年5月)
        
        
            
            
            
            
            目录
        
        
            
            
            
            
            概述
        
        
            --
            
            
            
            一、艰苦建站
        
        
            --
            
            
            
            二、曲折前进
        
        
            --
            
            
            
            三、蓬勃发展
        
        
            
            
            
            
            第一章 科研基础设施
        
        
            --
            
            
            
            第一节 科研基地
        
        
            
            ----
            
            
            一、祁阳官山坪实验区
        
        
            
            ----
            
            
            二、冷水滩孟公山实验区
        
        
            
            ----
            
            
            三、衡阳市办公、生活区
        
        
            --
            
            
            
            第二节 实验网络
        
        
            
            ----
            
            
            一、国内协作网点
        
        
            
            ----
            
            
            二、国际合作网点
        
        
            --
            
            
            
            第三节 实验设施
        
        
            --
            
            
            
            第四节 图书 档案 资料
        
        
            
            
            
            
            第二章 红壤改良与综合利用
        
        
            --
            
            
            
            第一节 水稻低产田改良
        
        
            
            ----
            
            
            一、防治鸭屎泥冬干“坐秋”,改良低产田
        
        
            
            ----
            
            
            二、改革耕作制度,提高复种指数
        
        
            
            ----
            
            
            三、提高作物抗性和结实率,不断完善双季稻绿肥制
        
        
            
            ----
            
            
            四、湘南丘陵区水稻施肥制度和经济使用化肥
        
        
            
            ----
            
            
            五、施用锌肥防治水稻“僵苗”
        
        
            
            ----
            
            
            六、深泥脚田水稻垄栽增产技术
        
        
            --
            
            
            
            第二节 红壤旱地改良
        
        
            
            ----
            
            
            一、红壤旱地一般特性
        
        
            
            ----
            
            
            三、红壤旱地改良
        
        
            
            ----
            
            
            四、抗干旱栽培技术
        
        
            --
            
            
            
            第三节 红壤荒山改良
        
        
            
            ----
            
            
            一、次生植被生态恢复
        
        
            
            ----
            
            
            二、天然草山草坡改良
        
        
            
            ----
            
            
            三、种植牧草,发展草食动物
        
        
            --
            
            
            
            第四节 其他
        
        
            
            ----
            
            
            一、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项目 多功能镁复合肥系列产品开发(2002—2004年)
        
        
            
            ----
            
            
            二、国家西部天然草原保护与建设工程科技支撑项目 优良豆科牧草高产栽培技术应用示范(2001—2003
        
        
            
            ----
            
            
            三、湖南省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肥料效应田间试验与示范(2008—2009年)
        
        
            
            ----
            
            
            四、横向合作项目 巴西陆稻在南方的生态适应性与高产栽培技术(2001—2002年)
        
        
            
            ----
            
            
            五、横向合作项目 部分替代进口烟叶生产及工业验证项目——湖南江华部分替代进口烟叶生产基地(2006—
        
        
            
            
            
            
            第三章 国家重点科技攻关
        
        
            --
            
            
            
            第一节 南方红壤丘陵综合治理与立体农业发展研究(1991—1995年)
        
        
            --
            
            
            
            第二节 红壤丘陵区粮食与经济林果牧综合发展研究(1996—2000年)
        
        
            --
            
            
            
            第三节 红壤丘陵区持续高效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研究(2001—2005年)
        
        
            
            
            
            
            第四章 国家重点科技支撑水稻产业 野外台站
        
        
            --
            
            
            
            第一节 耕地质量调控关键技术研究示范(2006—2010年)
        
        
            
            ----
            
            
            一、冬闲田不同利用方式下水稻土培肥机理与土壤保育技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内容(2006BAD05
        
        
            
            ----
            
            
            二、南方红壤旱地土壤酸化防治技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内容( 2006BAD05809)
        
        
            
            ----
            
            
            三、碳氮循环过程、协同转换机制与影响因素——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内容(2005CB121101)
        
        
            
            ----
            
            
            四、水循环与作物—旱地水分耦合作用机制及水分高效利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内容(2005CB121
        
        
            --
            
            
            
            第二节 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2008—2012年)
        
        
            --
            
            
            
            第三节 国家重点野外台站—祁阳农田生态观测站(2005—2009年)
        
        
            --
            
            
            
            第四节 其他
        
        
            
            ----
            
            
            一、典型区域减肥增效与农田可持续利用途径与模式——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0
        
        
            
            ----
            
            
            二、湘南红壤区稻田绿肥技术模式集成与示范——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0803029—09
        
        
            
            
            
            
            第五章 国际合作与交流
        
        
            --
            
            
            
            一、中国—加拿大合作项目中国水稻农作制度研究(1988—1993年)
        
        
            --
            
            
            
            二、中国—澳大利亚合作项目南方红壤地区牧草栽培利用(1986—2005年)
        
        
            --
            
            
            
            三、中国—西德合作项目(西德)巴斯夫公司复合肥在南方水稻上的施用效果(1988—1989年)
        
        
            --
            
            
            
            四、中国—挪威合作项目硝酸磷肥在南方作物上的施用效果(1989—1991年)
        
        
            --
            
            
            
            五、中国—日本合作项目水田环境保护型农业生产技术的开发与评价(1997—2003年)
        
        
            --
            
            
            
            六、中国—韩国合作项目稻田省工高效环境保护型施肥新技术与粳稻品种引进(2001—2003年)
        
        
            --
            
            
            
            七、举办国际学术讨论会及国内重要研讨班
        
        
            --
            
            
            
            八、祁阳站出国访问、合作与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的部分专家学者
        
        
            
            
            
            
            第六章 长期定位试验
        
        
            --
            
            
            
            一、水田长期定位试验
        
        
            --
            
            
            
            二、网室—三种不同母质生土熟化长期试验
        
        
            --
            
            
            
            三、旱地长期定位试验
        
        
            --
            
            
            
            四、生态恢复长期定位试验
        
        
            --
            
            
            
            五、水土流失长期定位试验
        
        
            --
            
            
            
            六、大型径流观测场建设
        
        
            
            
            
            
            第七章 科研成果
        
        
            --
            
            
            
            第一节 主要成果简介
        
        
            
            ----
            
            
            一、国家发明一等奖项目冬干鸭屎泥水稻“坐秋”及低产田改良的研究成果简介(获奖时间1964年)
        
        
            
            ----
            
            
            二、湖南省科技成果奖项目“种植制度改革——晚稻超早稻”成果简介(获奖时间1975年)
        
        
            
            ----
            
            
            三、湖南省科技成果奖项目“施用钾肥防治棉花黄叶枯病”成果简介(获奖时间1976年)
        
        
            
            ----
            
            
            四、农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项目“湘南红壤稻田高产稳产的综合研究和推广——提高双季稻产量的技术”成果简介
        
        
            
            ----
            
            
            五、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深泥脚田水稻垄栽增产技术体系的研究”成果简介(获奖时间1985年)
        
        
            
            ----
            
            
            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项目“红壤稻田持续高产的研究”成果简介(获奖时间1985年)
        
        
            
            ----
            
            
            七、国家“八五”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奖红壤丘陵立体农作制度及配套技术(获奖时间1996年)
        
        
            
            ----
            
            
            八、院科技进步二等奖“长期施肥红壤质量演变规律与复合调理技术”成果简介(获奖时间2005年)
        
        
            
            ----
            
            
            九、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红壤丘陵区草畜综合发展配套技术”成果简介(获奖时间2000年)
        
        
            
            ----
            
            
            十、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南方红壤地区土壤镁素状况及镁肥施用技术”成果简介(获奖时间2001年)
        
        
            
            ----
            
            
            十一、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双季稻田肥料氮的去向与环保型施肥新技术”成果简介(获奖时间2003年)
        
        
            
            ----
            
            
            十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南方红壤区旱地的肥力演变、调控技术及产品应用”成果简介(获奖时间2009年
        
        
            --
            
            
            
            第二节 科技成果奖项目及其主要完成人员
        
        
            --
            
            
            
            第三节 主持完成的主要科研项目
        
        
            
            
            
            
            第八章 学术论文与著作
        
        
            --
            
            
            
            第一节 编著和主要参加编著的专著目录
        
        
            --
            
            
            
            第二节 发表主要论文目录
        
        
            
            
            
            
            第九章 人物
        
        
            --
            
            
            
            第一节 人物专记
        
        
            
            ----
            
            
            刘更另
        
        
            
            ----
            
            
            陈福兴
        
        
            
            ----
            
            
            陈永安
        
        
            
            ----
            
            
            张马祥
        
        
            
            ----
            
            
            徐明岗
        
        
            
            ----
            
            
            姚政
        
        
            
            ----
            
            
            邹长明
        
        
            --
            
            
            
            第二节 先进集体荣誉及部分获奖人物表
        
        
            
            
            
            
            第十章 机构 队伍 人员
        
        
            --
            
            
            
            第一节 机构
        
        
            
            ----
            
            
            一、行政后勤科
        
        
            
            ----
            
            
            二、科研生产管理科
        
        
            
            ----
            
            
            三、科技开发管理科
        
        
            
            ----
            
            
            四、基层工会组织建设
        
        
            --
            
            
            
            第二节 队伍
        
        
            
            ----
            
            
            一、建站初期(1960—1966年)
        
        
            
            ----
            
            
            二、“文革”期间(1966—1976年)
        
        
            
            ----
            
            
            三、“文革”后恢复期(1976—1990年)
        
        
            
            ----
            
            
            四、改革发展时期(1990—2001年)
        
        
            
            ----
            
            
            五、新的发展期(2001年—)
        
        
            
            ----
            
            
            六、硕士、博士生人员
        
        
            --
            
            
            
            第三节 行政领导
        
        
            --
            
            
            
            第四节 党组织 党员
        
        
            
            ----
            
            
            一、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
        
        
            
            ----
            
            
            二、党支部的堡垒作用
        
        
            
            
            
            
            第十一章 教育 管理
        
        
            --
            
            
            
            第一节 思想政治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
        
        
            --
            
            
            
            第二节 人才培养
        
        
            
            ----
            
            
            一、外语培训
        
        
            
            ----
            
            
            二、业务进修
        
        
            
            ----
            
            
            三、自学考试
        
        
            
            ----
            
            
            四、学术活动
        
        
            --
            
            
            
            第三节 行政管理
        
        
            
            ----
            
            
            一、后勤服务管理
        
        
            
            ----
            
            
            二、财产物资管理
        
        
            
            ----
            
            
            三、车辆管理
        
        
            
            ----
            
            
            四、治安保卫工作
        
        
            
            ----
            
            
            五、医疗卫生
        
        
            
            ----
            
            
            六、财务管理
        
        
            
            ----
            
            
            七、科研管理
        
        
            
            ----
            
            
            八、科技开发管理
        
        
            
            
            
            
            第十二章 大事记(1960—2010年)
        
        
            
            
            
            
            附录
        
        
            --
            
            
            
            一、重要文献选录
        
        
            --
            
            
            
            二、碑文 诗词 联文 感谢信
        
        
            --
            
            
            
            三、贺电贺信
        
        
            --
            
            
            
            四、部分领导 专家题词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