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陇县志

仪陇县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仪陇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自然等各方面的历史和现状。

内容时限: 1911-1985

出版时间: 1994年07月

目录

封面
仪陇县志
图片
-- 仪陇县行政区划图
-- 朱德同志和仪陇县金城小学师生在一起
-- 朱德同志旧居全貌
-- 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
-- 张思德陈列室
-- 周河乡园滩村水稻
-- 三蛟乡顶山村梯地
-- 马鞍镇琳琅山林区
-- 马鞍镇蓬莱村桑园
-- 新政棉花高产片区
-- 文柑园
-- 思德水库堤坝
-- 思德水库配套工程-红岩隧洞
-- 大华乡养猪大户罗江兴饲养的瘦肉型长白猪
-- 县肉联厂职工在剖猪和检验
-- 义路乡拦河养鱼场
-- 新政农舍一角
-- 马鞍中学朱德题词纪念碑
-- 金城小学教学楼
-- 仪陇汽车站
-- 新政农贸市场
-- 工人文化宫
-- 复(兴)新(政)公路龙岗河公路桥
-- 县针织厂
-- 县针织厂成衣车间
-- 县丝绸厂织绸车间
-- 名优特产:酱瓜、花生豆瓣、冬菜、榨菜
-- 名优特产:封罐系列酒
-- 荣获国家、省、地的体育奖杯
-- 唐代书法家颜真卿题崖刻残部
-- 木偶剧照《玉莲花》
-- 剪纸
-- 书法
-- 剪纸:百寿图
-- 篆刻
-- 县人民医院主治医师谭廷爵主刀作自体脾移植手术
-- 县中医院医生刘昭宪用中药散剂治疗烧伤
-- 1948年仪陇县城
-- 仪陇县水系图
-- 仪陇县公路交通图
-- 仪陇县多年平均年降雨量等值线图
-- 仪陇县地质图
新修《仪陇县志》机构、人员

凡例
概述
目录
大事记
第一卷建置
-- 第一章沿革
---- 第一节建县
---- 第二节境域
-- 第二章行政区划
---- 第一节宋、元、明、清时期
---- 第二节中华民国时期
---- 第三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 第三章区乡镇
---- 第一节区
---- 第二节乡
---- 第三节镇
第二卷自然环境
-- 第一章地质
---- 第一节地层
---- 第二节构造
-- 第二章地貌
---- 第一节主要特征
---- 第二节类型分布
-- 第三章气候
---- 第一节四季
---- 第二节温度
---- 第三节降水
---- 第四节日照太阳辐射
---- 第五节湿度蒸发
---- 第六节风
---- 第七节气象灾害
-- 第四章水文
---- 第一节地表水
---- 第二节地下水
---- 第三节水质
-- 第五章土壤
---- 第一节成土母质
---- 第二节土壤类型
---- 第三节土壤分区
---- 第四节土壤肥力
-- 第六章植物
---- 第一节植被
---- 第二节植物名录
-- 第七章动物
---- 第一节鱼类
---- 第二节两栖类爬行类
---- 第三节鸟类
---- 第四节野生兽类
---- 第五节昆虫
第三卷人口
-- 第一章数量分布
---- 第一节数量
---- 第二节分布
-- 第二章结构
---- 第一节民族
---- 第二节性别
---- 第三节年龄
---- 第四节文化
---- 第五节职业
---- 第六节健康
-- 第三章管理
---- 第一节人口普查
---- 第二节计划生育
第四卷经济综合管理
-- 第一章经济概貌
---- 第一节经济水平
---- 第二节经济结构
---- 第三节经济效益
-- 第二章人民生活
---- 第一节农村
---- 第二节城镇
-- 第三章经济管理
---- 第一节计划管理
---- 第二节统计监督
---- 第三节物价管理
---- 第四节物资管理
---- 第五节工商管理
---- 第六节标准计量管理
---- 第七节国土管理
第五卷农业
-- 第一章农业生产关系
---- 第一节封建土地所有制
---- 第二节农民个体所有制
---- 第三节农民集体所有制
---- 第四节全民所有制
-- 第二章种植业
---- 第一节生产条件
---- 第二节种植结构
---- 第三节种植技术
-- 第三章养殖业
---- 第一节家畜
---- 第二节家禽
---- 第三节蚕
---- 第四节蜂
-- 第四章农业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集体农业经营管理
第六卷林业
-- 第一章林业资源
---- 第一节林地
---- 第二节林木
-- 第二章林木权属
---- 第一节国有林
---- 第二节集体林
---- 第三节私有林
-- 第三章营林生产
---- 第一节采种、育苗
---- 第二节植树造林
---- 第三节森林保护
-- 第四章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林政管理
---- 第三节育林基金
第七卷水利
-- 第一章冬水田塘堰
---- 第一节冬水田
---- 第二节山平塘
---- 第三节河、堰
-- 第二章井
---- 第一节水井
---- 第二节旱井
-- 第三章水库
---- 第一节小[二]型
---- 第二节小[一]型
---- 第三节中型——思德水库
-- 第四章小水电站
---- 第一节发展概况
---- 第二节主要电站
-- 第五章管理
---- 第一节管理体制
---- 第二节工程管理
---- 第三节灌溉管理
---- 第四节多种经营
第八卷乡镇企业
-- 第一章企业层次
---- 第一节局直属企业
---- 第二节乡(镇)办企业
---- 第三节村办企业
---- 第四节组办企业
---- 第五节联户办企业
---- 第六节户办企业
-- 第二章企业门类
---- 第一节建筑业
---- 第二节工业
---- 第三节交通运输业
---- 第四节商业及饮食服务业
---- 第五节种植、养殖业
-- 第三章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体制
---- 第三节分配
-- 第四章效益
---- 第一节经济效益
---- 第二节社会效益
第九卷工业
-- 第一章纺织缝纫
---- 第一节纺织
---- 第二节缝纫
-- 第二章食品饮料
---- 第一节粮油加工
---- 第二节屠宰及肉、蛋加工
---- 第三节酱菜制品
---- 第四节糖果糕点
---- 第五节酿酒
---- 第六节名优食品
-- 第三章电力
---- 第一节发电
---- 第二节输变电工程
---- 第三节供电
-- 第四章机械修造
---- 第一节机械制造
---- 第二节机械修配
-- 第五章造纸印刷
---- 第一节造纸
---- 第二节印刷
-- 第六章其他工业
---- 第一节金属制品
---- 第三节饲料加工
---- 第四节化工
---- 第五节煤制品
---- 第六节建材
---- 第七节轧花
---- 第八节制鞋
---- 第九节竹、木制品
---- 第十节土陶玻璃
---- 第十一节刊刻工艺品
-- 第七章工业管理
---- 第一节行政管理
---- 第二节企业管理
第十卷商业
-- 第一章商业成份
---- 第一节私营
---- 第二节公私合营
---- 第三节集体商业
---- 第四节供销合作社
---- 第五节联营
---- 第六节国营
-- 第二章市场
---- 第一节商品
---- 第二节流通渠道
---- 第三节商业网点
-- 第三章粮油购销
---- 第一节粮油收购
---- 第二节粮油供应
---- 第三节粮油调运
-- 第四章棉麻及土特产品购销
---- 第一节棉麻
---- 第二节白蜡
---- 第三节蚕茧
---- 第四节烟叶
---- 第五节小宗产品
-- 第五章生产资料购销
---- 第一节农业生产资料
---- 第二节建筑材料
---- 第三节机电、化工
---- 第四节动力用油
-- 第六章日用品购销
---- 第一节针、纺织品、文化、百货用品类
---- 第二节五金、交电、日用化工商品
---- 第三节生活用燃料
---- 第四节日用杂品废旧物资
-- 第七章副食专卖购销
---- 第一节盐糖
---- 第二节肉食禽蛋
---- 第三节蔬菜水产牛奶
---- 第四节烟、酒
-- 第八章医药用品购销
---- 第一节中药材收购
---- 第二节药品销售
-- 第九章饮食服务业
---- 第一节饮食业
---- 第二节服务业
-- 第十章外贸
-- 第十一章商业管理
---- 第一节行政管理
---- 第二节行业管理
---- 第三节企业管理
---- 第四节储运管理
---- 第五节经营管理
第十一卷交通
-- 第一章陆路
---- 第一节民间便道
---- 第二节公路
-- 第二章水路
---- 第一节航道
---- 第二节渡口
---- 第三节码头
-- 第三章运输
---- 第一节陆运
---- 第二节水运
-- 第四章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运输市场管理
---- 第三节路政管理
---- 第四节安全管理
第十二卷邮电
-- 第一章邮政
---- 第一节设施
---- 第二节邮政业务
---- 第三节邮路
---- 第四节邮运与投递
-- 第二章电信
---- 第一节电话
---- 第二节电报
---- 第三节微波通讯
-- 第三章邮电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业务管理
---- 第三节技术管理
---- 第四节全面质量管理
第十三卷财政
-- 第一章财政收入
---- 第一节农业税
---- 第二节工商税
---- 第三节企业收入
---- 第四节其他
-- 第二章财政支出
---- 第一节经济建设投资
---- 第二节文教卫生科学事业费
---- 第三节优抚救济费
---- 第四节行政管理费
-- 第三章财政管理
---- 第一节预算管理
---- 第二节税收管理
---- 第三节企业财务管理
---- 第四节行政事业财务管理
---- 第五节预算外资金管理
---- 第六节区、乡财政管理
-- 第四章审计监督
---- 第一节审计
---- 第二节财政监察
---- 第三节税务监察
---- 第四节利润监交
第十四卷金融
-- 第一章机构
---- 第一节合作金库
---- 第二节银行
---- 第三节信用合作社
-- 第二章货币
---- 第一节流通币种
---- 第二节货币流通
---- 第三节货币管理
-- 第三章存款
---- 第一节对公存款
---- 第二节储蓄存款
-- 第四章贷款
---- 第一节民间贷款
---- 第二节银行、信用社贷款
-- 第五章结算
---- 第一节种类方式
---- 第二节网络数量
-- 第六章拨款监督
---- 第一节农业拨款
---- 第二节基本建设拨款
-- 第七章保险
---- 第一节险种及保费
---- 第二节理赔
-- 第八章管理
---- 第一节计划管理
---- 第二节财务管理
---- 第三节金银管理
第十五卷城乡建设
-- 第一章县城建设
---- 第一节历代城垣
---- 第二节新城规划
---- 第三节街道
---- 第四节街房
---- 第五节公用设施
-- 第二章乡(镇)村建设
---- 第一节场镇
---- 第二节农村
-- 第三章建筑
---- 第一节设计
---- 第二节施工
---- 第三节机具
---- 第四节工艺
-- 第四章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房地产管理
---- 第三节建设管理
-- 第五章环境保护
---- 第一节污染
---- 第二节治理
第十六卷党派社团
--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仪陇地方组织
---- 第一节组织机构
---- 第二节党员代表大会及代表会议
---- 第三节党的建设
---- 第四节宣传工作
---- 第五节统战工作
---- 第六节重大活动纪要
-- 第二章中国国民党仪陇地方组织
---- 第一节组织沿革
---- 第二节主要活动
-- 第三章中国民主同盟仪陇县临时小组
-- 第四章社团组织
---- 第一节民国时期社团组织
---- 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群众团体
第十七卷人大政府
-- 第一章议会
---- 第一节议事、参事会
---- 第二节参议会
-- 第二章各代会
-- 第三章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代表选举
---- 第二节历次会议
---- 第三节县人大常委会
-- 第四章政府
---- 第一节县公署、县政府
---- 第二节苏维埃政府
---- 第三节人民政府
第十八卷人民政协
-- 第一章学委会
-- 第二章政协
---- 第一节组织机构
---- 第二节历届会议
---- 第三节政协工作
第十九卷公安司法
-- 第一章公安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案件侦破
---- 第三节治安管理
---- 第四节群众治安组织
---- 第五节消防
-- 第二章检察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刑事检察
---- 第三节法纪检察
---- 第四节经济检察
---- 第五节控告申诉检察
---- 第六节监所检察
-- 第三章审判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刑事审判
---- 第三节民事审判
---- 第四节经济纠纷审判
---- 第五节执行
---- 第六节案件复查
-- 第四章司法行政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律师
---- 第三节公证
---- 第四节调解
---- 第五节法制宣传
-- 第五章监管改造
---- 第一节看守管教
---- 第二节劳动改造
---- 第三节社会监管
第二十卷民政
-- 第一章拥军优属
---- 第一节拥军支前
---- 第二节优待抚恤
---- 第三节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 第四节民兵伤亡抚恤
-- 第二章救济
---- 第一节灾害救济
---- 第二节社会救济
-- 第三章社会福利
---- 第一节孤、老、残疾人供养
---- 第二节孤儿教养
---- 第三节麻疯病防治
-- 第四章婚葬管理
---- 第一节婚姻登记
---- 第二节殡葬改革
第二十一卷劳动人事
-- 第一章劳动就业
---- 第一节失业安置
---- 第二节知青安置
---- 第三节待业安置
-- 第二章干部
---- 第二节管理
-- 第三章工人
---- 第一节用工形式
---- 第二节工人队伍
---- 第三节职业培训
---- 第四节调配奖惩
-- 第四章工资奖金、劳保福利
---- 第一节工资奖金
---- 第二节劳保福利
第二十二卷军事
-- 第一章机构
---- 第一节团练局
---- 第二节国民兵团冬防民警联合办事处
---- 第三节军事科
---- 第四节军区指挥部
---- 第五节人民武装部
---- 第六节人民武装委员会
---- 第七节警卫营
---- 第八节县中队
-- 第二章驻军
---- 第一节军阀驻防
---- 第二节红军驻仪陇
---- 第三节别动队驻县
-- 第三章兵役
---- 第一节募兵
---- 第二节征兵
---- 第三节志愿兵
---- 第四节义务兵
---- 第五节预备役
-- 第四章民兵
---- 第一节组建
---- 第二节政治教育
---- 第三节军事训练
---- 第四节执勤
-- 第五章战备防空
---- 第一节组织
---- 第二节设施
-- 第六章兵事纪要
---- 第一节红军在仪陇的主要战斗
---- 第二节其他兵事
第二十三卷教育
-- 第一章学校
---- 第一节书院义学私塾
---- 第二节幼儿园
---- 第三节小学
---- 第四节中学
---- 第五节职业中学
---- 第六节师范学校
---- 第七节教师进修学校
---- 第八节卫生学校
-- 第二章教师
---- 第一节队伍
---- 第二节任用
---- 第三节培训
---- 第四节待遇
-- 第三章教育实施
---- 第一节学制课程
---- 第二节考试招生
---- 第三节思想品德教育
---- 第四节教研教法
---- 第五节文体卫生
---- 第六节勤工俭学
-- 第四章成人教育
---- 第一节扫盲
---- 第二节文化技术补习
---- 第三节大中专进修
-- 第五章经费设备
---- 第一节经费
---- 第二节设备
-- 第六章管理
---- 第一节行政管理
---- 第二节学校管理
第二十四卷科技
-- 第一章组织机构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科研机构
---- 第三节科技群团
-- 第二章科技队伍
---- 第一节专业科技人员
---- 第二节闲散自然科技人员
---- 第三节农村科技人员
-- 第三章科技工作
---- 第一节宣传
---- 第二节情报
---- 第三节咨询
---- 第四节科技承包
---- 第五节培训
---- 第六节测报
-- 第四章科技成果
---- 第一节农业
---- 第二节工业
---- 第三节医药卫生
第二十五卷文化
-- 第一章群众文化
---- 第一节机构团体
---- 第二节民间艺术形式
---- 第三节群众文化活动
-- 第二章戏剧
---- 第一节流行剧种
---- 第二节剧团
---- 第三节剧场
-- 第三章电影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电影放映
---- 第三节影片发行
-- 第四章文艺创作
---- 第一节文学创作
---- 第二节艺术创作
---- 第三节文艺报刊
-- 第五章图书档案
---- 第一节图书发行
---- 第二节图书阅览
---- 第三节档案
-- 第六章新闻广播电视
---- 第一节新闻
---- 第二节广播电视
-- 第七章苏区文化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文化活动
-- 第八章修志
---- 第一节县志编纂
---- 第二节县属部门志名录
第二十六卷卫生医药
-- 第一章机构
---- 第一节卫生行政机构
---- 第二节医药管理机构
---- 第三节爱国卫生组织
---- 第四节医疗卫生单位
-- 第二章爱国卫生
---- 第一节城乡环境卫生
---- 第二节除害灭病
---- 第三节农村“三改”
-- 第三章卫生防疫
---- 第一节卫生宣传
---- 第二节卫生监督监测
---- 第三节疫情报告
---- 第四节预防接种
---- 第五节传染病防治
---- 第六节地方病防治
-- 第四章妇幼保健
---- 第一节接生
---- 第二节妇女保健
---- 第三节儿童保健
-- 第五章医疗
---- 第一节医疗制度
---- 第二节中医
---- 第三节西医
---- 第四节中西医结合
-- 第六章药品
---- 第一节药品制造
---- 第二节药品经营
---- 第三节药政管理
第二十七卷体育
-- 第一章机构
-- 第二章群众体育
---- 第一节农民体育
---- 第二节职工体育
-- 第三章学校体育
---- 第一节师资
---- 第二节体育教学
-- 第四章体育设施
---- 第一节场地
---- 第二节器材
-- 第五章人才培养
---- 第一节学校体育代表队
---- 第二节业余体校
---- 第三节人才输送
-- 第六章体育竞赛
---- 第一节县级竞赛
---- 第二节地级以上竞赛
第二十八卷文物名胜
-- 第一章纪念地
---- 第一节朱德故里纪念地
---- 第二节川陕省仪陇苏区纪念地
---- 第三节张思德纪念地
-- 第二章古迹
---- 第一节古城址
---- 第二节古建筑
-- 第三章碑刻
---- 第一节碑记
---- 第二节石刻
-- 第四章珍藏文物
---- 第一节朱德遗物
---- 第二节革命文物
---- 第三节名人字画
---- 第四节古文物
-- 第五章胜景
---- 大仪叠翠
---- 金城展秀
---- 立山公园
---- 古楼晓云
---- 峰峦烟雨
---- 茶房古洞
---- 琳琅公园
---- 离堆连云
---- 附:毁损文物
第二十九卷社会风俗
-- 第一章生活习俗
---- 第一节饮食
---- 第二节服饰
---- 第三节居住
---- 第四节行旅
---- 第五节娱乐
-- 第二章生产习俗
---- 第一节农业
---- 第二节工业
---- 第三节商业
-- 第三章家族习俗
---- 第一节姓氏
---- 第二节婚嫁
---- 第三节家庭
---- 第四节宗族
---- 第五节亲戚
-- 第四章礼仪习俗
---- 第一节丧葬
---- 第二节生辰
---- 第三节庆贺
-- 第五章信仰习俗
---- 第一节宗教
---- 第二节祭祀
---- 第三节祈祷
---- 第四节占卜
---- 第五节禁忌
---- 第六节庙会
-- 第六章社团习俗
---- 第一节行会
---- 第二节红帮
---- 第三节青帮
---- 第四节会道门
---- 第五节同乡会
---- 第六节孝善忠义社
---- 第七节会馆
-- 第七章节日习俗
---- 第一节传统节日
---- 第二节法定节日
-- 第八章语言习俗
---- 第一节方言
---- 第二节谚语歇后语
人 物
-- 一、传
---- 朱德
---- 席聘三
---- 周乾
---- 陈光第
---- 张思德
---- 席懋昭
---- 戴与龄
---- 陈钟英
---- 李觐光
---- 李炜如
---- 刘寿川
---- 武真
---- 柳谦
---- 邹一致
---- 戴嗣礼
---- 冯力生
---- 王公杰
---- 马煊
-- 二、简介
---- 于舜咨
---- 赵正春
---- 鲜永伦
---- 朱钟氏(女)
---- 黄治
---- 彭良义
---- 林贵远
---- 吴光斗
---- 张治祥
---- 王谟
---- 张幼房
---- 范采之
---- 林永鹏
---- 刘光友(女)
---- 康济南
---- 胡振儒
---- 李章木
---- 满海如
---- 陈学陶
---- 刘伊农
---- 邓永平
附录
-- 一、文告
-- 二、考辨
-- 三、民间传说
-- 编后记
-- 曾参与《仪陇县志》采编工作人员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