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编撰说明根据中央和省、市党史研究室的统一安排和沂水县委要求,在广泛征集资料,精心编纂,反复修改完善的基础上,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完成了本书的编写任务。一、时限:记述从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9年间沂水党组织的活动,反映沂水党组织领导全县人民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历史轨迹。
内容时限:
1949-1978
出版时间:
2009年01月
目录
封面
版权
编委会
编撰说明
序
图片
目录
第一编 新民主主义建国纲领的贯彻落实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949.10—1956.9)
--
第一章 建立和巩固新民主主义政权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沂水、两县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稳定社会秩序,巩固人民民主政权
----
第三节 抗美援朝运动
--
第二章 开展新民主主义改革与建设
----
第一节 结束土地改革,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
第二节 宣传贯彻《婚姻法》,改革旧的婚姻制度
----
第三节 大力开展农业互助合作
----
第四节 普遍开展爱国增产竞赛运动
----
第五节 开展“三反”、“五反”运动
----
第六节 国民经济的恢复
--
第三章 贯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
第一节 贯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统购统销政策的实施
----
第二节 过渡时期的政治建设
----
第三节 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
第四节 召开中共沂水县第一次代表大会
第二编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956.9—1966.5)
--
第四章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端
----
第二节 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
--
第五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发展
----
第一节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第二节 对“左”倾错误的初步纠正及其中断
----
第三节 召开中共沂水县第二次代表大会
----
第四节 开展大规模水利建设
--
第六章 国民经济和社会政治关系的调整
----
第一节 国民经济的调整
----
第二节 社会政治关系的调整
----
第三节 召开中共沂水县第三次代表大会
--
第七章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开展和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完成
----
第一节 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
第二节 开展学习毛泽东思想和向英模人物学习活动
----
第三节 开展农业学大寨和工业学大庆运动
----
第四节 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完成和战略重点的转移
第四编 在徘徊中前进和走向伟大的历史转折(1976.10—1978.12)
--
第十四章 贯彻落实中央各项政策及走向伟大历史转折
----
第一节 转变思想认识、着手拨乱反正
----
第二节 国民经济与社会各项事业的恢复与发展
----
第三节 贯彻划时代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
结束语
附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