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北宿镇的自然、地理及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内容时限:
1840-1997
目录
封面
邹城市北宿镇市
北宿镇志编纂委员会
题词
--
张瑞凤:山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
房立泉:中共邹城市委书记
--
周长汉:中共邹城市北宿镇委员会书记
--
李景鹏:邹城市北宿镇人民政府镇长
照片
--
镇政府驻地一角
--
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出席第十次全国民政工作会议代表(四排右起第八人为北宿镇党委书记周
--
李鹏总理(前中)到落陵煤矿视察指导工作。(1983年5月23日)
--
国家民政部多吉才让部长(右一)亲切接见北宿镇党委书记周长汉(右二)。(1995年5月)
--
多吉才让部长(右后)阎明复副部长(右前)听取省、市、镇规范化建设汇报。(1995年5月)
--
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李春亭(左一)亲临北宿镇视察指导工作。
--
省委副书记李文全(左二)到北宿镇视察指导。
--
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克玉(右一)与镇党委书记周长汉亲切交谈。
--
副省长张瑞凤到北宿视察工作并题词。
--
1、副省长杜仕诚(右一)在北宿镇视察。
--
2、济宁市委书记王修智(右二)邹城市委书记房立泉(右一)陪同副省长张瑞凤到北宿视察指导规范化建设。
--
3、中共邹城市北宿镇委员会、邹城市北宿镇人民政府。
--
4、1995年5月,全省乡镇政权规范化建设现场会议在邹城北宿召开。
--
镇机关办公大楼
--
中共北宿镇委员会成员左起:姚萍、陈宝莹、王天亚、李景鹏、周长汉、杨传旺、孟庆岭、宋庆华、孔祥杰(李成
--
镇党委书记周长汉
--
镇长李景鹏
--
人大主席程祥银
--
北宿镇人民政府成员左起:刘儒武、赵士琦、孙延明、李景鹏、孟庆岭、王维玺
--
编纂委员会成员
--
编纂人员 左起:许孝海、许开礼、孔祥杰、裴宗禹、李树科
--
北宿中心大街
--
银信大楼
--
邮电大楼
--
党校大楼
--
公安派出所
--
国税分局
--
地税所
--
北宿镇中心敬老院
--
农行
--
华光影院
--
北宿镇中心幼儿园
--
北宿镇中心小学
--
北宿镇中心小学阶梯教室
--
北宿中学
--
北宿中学实验室
--
北宿中学图书室
--
邹城市第三中学教学楼
--
邹城市第三中学实验楼
--
邹城市北宿镇卫生院北宿镇计划生育服务站
--
1、北宿镇农机公司
--
2、北隆伞业有限公司车间一角
--
3、北宿镇建筑公司
--
4、建筑公司工地
--
5、镇党委、政府领导察看农机具检修。
--
邹城市兴隆通用设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邹城市兴隆通用设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机械制造车间
--
邹城市第二织布厂织布车间
--
邹城市轧钢厂
--
1、南屯饲养场
--
2、西故网箱养鱼大丰收
--
3、吴官村蔬菜大棚
--
4、小北村果园
--
拖拉机正在耕地
--
党委政府领导与农技人员深入田间指导生产。
--
联合收割机正在收割小麦
--
北宿港
--
北宿变电所
--
羊厂村科技文化大院
--
瓦屋村日光温室香椿芽
--
西故藕池
--
养鸭场
--
综合商场
--
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采
--
南屯煤矿鸟瞰
--
南屯煤矿综采
--
北宿煤矿
--
1、北宿矿区夜景
--
2、落陵煤矿生活区
--
3、落陵煤矿采面
--
4、落陵煤矿总控室
--
万章墓
--
商代铜觚、铜爵
--
西周时期陶罐、陶豆、陶鬲、陶簋(1、2、3)l 2 3
--
西汉时期铜鼎
--
附图
--
附图
--
江泽民、李鹏、朱镕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与出席全国第十次民政工作会议的全体代表合影(四排右起第八位为北宿
--
姜春云副总理等领导同志与出席全国村民自治示范经验交流暨城乡基层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会议的全体代表合
--
国家民政部部长多吉才让(前排右起第十五位为副省长张瑞风,第十六位为民政部长多吉才让)山东省人民政府副
--
北宿镇政区图
序
凡例
目录
第一篇 概 述
第二篇 大事记
第三篇 自然地理
--
第一章 位置沿革
----
第一节 地理位置
----
第二节 建置沿革
----
第三节 村庄
--
第二章 土地河流
----
第一节 土地
----
第二节 河流
--
第三章 人口
----
第一节 民族、户籍
----
第二节 计划生育
--
第四章 气候 物候
----
第一节 气候
----
第二节 物候
--
第五章 自然资源
----
第一节 植物资源
----
第二节 动物资源
----
第三节 矿产资源
----
第四节 水资源
--
第六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旱灾
----
第二节 涝灾
----
第三节 雹灾
----
第四节 风冻灾害
----
第五节 虫灾
----
第六节 地震
--
第七章 人民生活
----
第一节 建国前的人民生活
----
第二节 建国后的人民生活
第四篇 经 济
--
第一章 农业
----
第一节 建国前的农业
----
第二节 建国后农业生产的发展
----
第三节 粮食作物
----
第四节 经济作物
----
第五节 科学种田
----
第六节 士特产
----
第七节 农业科技成果
--
第二章 林果业
----
第一节 林业
----
第二节 果业
----
第三节 管理机构
----
第四节 苗圃
--
第三章 畜牧、养殖、副业
----
第一节 建国前的畜牧、养殖、副业
----
第二节 建国后的畜牧、养殖、副业
----
第三节 养殖大村简介
----
第四节 畜牧兽医管理机构
--
第四章 农机、农电
----
第一节 农业机械的发展
----
第二节 农机队伍
----
第三节 农机管理
----
第四节 农电
--
第五章 水利
----
第一节 境内河流及水资源状况
----
第二节 河道治理
----
第三节 防汛、抗旱与农田水利建设
----
第四节 盐碱涝洼的综合治理与开发
----
第五节 乡村供水
----
第六节 水利管理机构
--
第六章 工业、企业
----
第一节 建国前的工业、企业
----
第二节 建国后的工业
----
第三节 管理机构
--
第七章 商业
----
第一节 建国前的商业
----
第二节 建国后的商业
----
第三节 管理机构
--
第八章 粮油购销
----
第一节 粮食机构设置
----
第二节 统购供应
--
第九章 财政、税收
----
第一节 建国前财政税收状况
----
第二节 财政、税收机构
----
第三节 税种和税收
----
笫四节 财政收入和支出
--
第十章 金融事业
----
第一节 货币
----
第二节 金融机构
----
第三节 贷款
----
第四节 保险业
--
第十一章 交通邮电
----
第一节 建国前交通运输情况
----
第二节 建国后交通运输状况
----
第三节 邮电
第五篇 政 治
--
第一章 党的建设
----
第一节 建国前党组织建设
----
第二节 建国后党组织的发展
----
第三节 历届党代会概况
--
第二章 行政设置
----
第一节 抗日战争时期
----
第二节 解放战争时期
----
第三节 建国后人民政权建没
----
第四节 历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章 社会团体
----
第一节 农民团体
----
第二节 青年团体
----
第三节 妇女团体
----
第四节 少年团体
--
第四章 政法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北宿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
第三节 公安派出所
----
第四节 北宿人民法庭
----
第五节 司法所、法律服务所、公证律帅办事处
--
第五章 民政
----
第一节 婚姻登记
----
第二节 民事调解
----
第二节 社会救济及五保供养
----
第四节 拥军优属
----
第五节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
第六节 镇村基层政权、村民自治组织建设
----
第七节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
----
第八节 丧葬改革和残疾人就业
----
第九节 信访
--
第六章 社会变革和重大运动
----
第一节 减租减息
----
第二节 土地改革
----
第三节 抗美援朝
----
第四节 镇压反革命
----
第五节 统购统销
----
第六节 农业合作化
----
第七节 大跃进
----
第九节 揭批江青反革命集团
----
第十节 落实“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
第六篇 军 事
--
第一章 民间武装团体
----
第一节 地主武装
----
第二节 群众武装
--
第二章 共产党领导的地方武装
--
第三章 敌伪顽军的罪行
----
笫一节 日伪军的罪行
----
第二节 敌顽军的罪行
--
第四章 兵事
----
第一节 驻军
----
第二节 战例
--
第五章 兵役
----
第一节 兵役制度的演变
----
第二节 志愿兵役
----
第三节 义务兵役
--
第六章 民兵建设
第七篇 文化教育事业
--
第一章 教育
----
第一节 行政机构
----
第二节 幼儿教育
----
第三节 小学教育
----
第四节 中学教育
----
第五节 高等教育
----
第六节 农民业余教育
--
第二章 文化艺术
----
第一节 群众文艺
----
第二节 电影
----
第三节 广播电视
----
第四节 通讯报道
--
第三章 文物古迹
----
第一节 古遗址
----
第二节 古墓葬
----
第三节 文物
--
第四章 卫生
----
第一节 镇属医疗机构
----
第二节 农村医疗机构
----
第三节 常见传染病防治慨况
----
第四节 妇幼保健
--
第五章 体育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武术
----
第三节 农民体育
----
第四节 学校体育
第八篇 村镇建设与规范化管理
--
第一章 村镇建设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镇政府驻地建设
----
第三节 压煤村的搬迁
--
第二章 规范化管理
----
第一节 规范化管理形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
第二节 北宿镇乡镇规范化建设考察论证现场会
------
国家民政部多吉才让部长阎明复副部长的讲话(全文)
------
国家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司白益华司长的讲话(摘要)
--
第三章 全国乡镇政府规范化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
----
多吉才让部长讲话摘要
----
徐瑞新副部长讲话全文
----
张瑞凤副省长讲话摘要
--
第四章 工作规范范例
----
北宿镇党委工作规范
----
北宿镇人大工作规范
----
北宿镇政府工作规范
----
北宿镇机关工作规则
----
北宿镇水利工作规范
----
羊厂村村民自治章程
第九篇 人 物
--
第一章 人物简介
----
李子正
----
孔光
--
第二章 革命烈士简介
----
朱本瑞
----
刘向农
----
蒋丹庭
----
顾克路
--
第三章 革命烈士英名录
--
第四章 模范人物表
第十篇 杂 记
--
第一章 风俗人情
----
第一节 节令
----
第二节 婚嫁
----
第三节 丧葬
----
第四节 缠足放足
----
第五节 发饰
----
第六节 祝寿
----
第七节 饯行、洗尘、温锅
----
第八节 民间的习俗、禁忌和讳语
----
第九节 宗教
--
第二章 农谚、民谚、方言、歇后语
----
第一节 农谚
----
第二节 民谚
----
第三节 方言
----
第四节 歇后语
--
第三章 儿歌、民谣
--
第四章 重大事故
--
第五章 乡规民约
----
第一节 旧时代的宗法族规
----
第二节 新时代的乡规民约
--
第六章 民间传说
----
附(二)北宿镇姓氏全录(以姓氏笔画为序)
编后记
为《邹城北宿镇志》提供资料的主要人员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