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潍坊二中校志(一八八三-一九八三)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我校校志编写工作,是从1982年12月27日地区教育志编纂工作会议后开始的。学校根据地、市教育局的部署,至1983年3月先后调出四名教师组成校志编纂组,并确定一名副校长分工靠上,工作逐步开展。
内容时限:
1883-1983
目录
封面
前言
图片
--
潍坊二中全景
--
教师办公楼之一
--
教师办公楼之二
--
东教学楼
--
北教学楼
--
行政办公楼
--
教工宿舍楼
--
学校领导学习《邓小平文选》
--
从事儿童少年工作满二十五年的教职员和从事学校工作满三十年的教职工
--
1983年全体教职员工
--
语文组在研究教学
--
数学组教研活动
--
史地组教研活动
--
语文教师在上课
--
物理教师在上课
--
化学教师在指导学生作实验
--
老校友与校志编纂组的同志
--
学生在听法制教育报告
--
体育运动场远景
--
团体操表演
--
体育教师在指导排球训练
--
文艺演出
--
航模小组
--
课外阅览
--
教育部政教司李正文司长来校检查指导工作
--
马长贵副省长来校视察
--
教育厅袁驼副厅长来校检查指导工作
--
教育厅滕毅副厅长来校检查指导工作
--
日本友人来校参观
--
美国友人来校参观
--
潍坊二中地理位置图
--
潍县广文中学校舍平面图
--
潍坊二中平面图
教职工同志们、同学们
学校发展概况
目录
上编 文华——广文(1883-1952)
--
第一章 文华中学、文美女子中学和培基小学三校分立
----
第一节 文华中学
------
一、学校的创建和发展
------
二、学校创始人、名称沿革和历任校长简表
------
三、学制沿革和课程设置
------
四、教员、学生及每日活动
------
五、经费、校舍和教学设备
------
六、学校中的革命活动
----
第二节 文美女子中学
------
一、学校的创建和发展
------
二、学校创始人、名称沿革及历任校长简表
------
三、学制沿革和课程设置
------
四、教员和学生
------
五、经费、校舍和教学设备
------
六、一九二七年的罢课斗争
----
第三节 培基小学
------
一、学校的创建和发展
------
二、学校创始人、名称沿革及历任校长简表
------
三、学制、课程、教员、学生
------
四、经费、校舍及教学设备
----
第四节 宗教生活
------
一、宗教仪式
------
二、领唱圣经的咏诗班
--
第二章 广文中学(一)
----
第一节 文华中学、文美女子中学和培基小学三校合并
------
一、三校分别立案未成
------
二、校董会作出三校合并立案议决
------
三、教育厅批准立案
------
四、庆祝建校五十周年
------
五、“七七”事变后学校停办
----
第二节 学校组织大纲和领导人员
------
一、“组织大纲”要点
------
二、学校组织机构及领导人员简表
----
第三节 学制、课程和劳动活动
------
一、学制及班级编排
------
二、课程的设置
------
三、组织义务劳动,增设劳动科目
----
第四节 教职员
------
一、教职员的应聘及待遇
------
二、教职员情况一览表
------
三、教职员的职责
----
第五节 学生
------
一、学生基本状况
------
二、学生须知
------
三、学生组织
------
四、学生生活点滴
----
第六节 训育实施概况
------
一、训育的原则
------
二、训育的责任
------
三、训育的方法
----
第七节 经费、校舍和教学设备
------
一、经费来源及数量
------
二、学校校舍
------
三、教学设备
----
第八节 地下党的活动
------
一、乔天华来学校负有使命
------
二、孙蓬南隐身做地下联络员
--
第三章 广文中学(二)
----
第一节 潍坊解放前后的学校概况
------
一、抗战胜利初期的校貌
------
二、在解放潍城战役中学校教职员转移
------
三、政府干部到学校里工作
------
四、收回教育主权,政府接办学校
----
第二节 学校行政机构及其领导成员的沿革
------
一、潍坊解放前夕学校行政机构及主要领导成员简表
------
二、清算黄乐德斗争的始末
------
三、政府接办前学校行政机构及其领导成员简表
----
第三节 思想政治工作
------
一、进行形势教育为解放战争服务
------
二、开展抗美援朝运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
三、在“三反”“五反”运动中,进行反对资产阶级腐蚀的教育
----
第四节 学制、课程及教材改革
------
一、学制的演变
------
二、课程设置沿革
------
三、教材改革简述
----
第五节 教职工
------
一、教职工队伍的构成
------
二、教职工的待遇
------
三、教职工的思想改造
------
四、教学业务活动
----
第六节 学生
------
一、在校学生逐渐增加
------
二、学校向工农开门
------
三、学生组织及其活动
----
第七节 经费、校舍和教学设备
------
一、经费来源
------
二、部分校舍划入医院
------
三、教学设备
--
第四章 人物篇
----
第一节 革命烈士传略
------
一、陈少敏
------
二、董汝勤
------
三、牟光仪
------
四、丁明
------
五、于培绪
------
六、朱兆庆
----
第二节 学校早期几任主要校长简介
------
一、狄乐播
------
二、崔德润
----
第三节 知名校友录
------
附:广文大学简介
--------
一、广文大学建立前后
--------
二、学制、课程、教材、教师
--------
三、学费情况和毕业学生数目
下编 潍坊二中(1952-1983)
--
第一章 党政领导及机构设置
----
第一节 党支部
------
一、党支部对学校工作的领导
------
二、历届支部委员会
------
三、历任党支部书记、副书记
------
四、组织发展
----
第二节 校长
------
一、校长的职责
------
二、历任正、副校长
----
第三节 两处一室
------
一、两处一室沿革
------
二、两处一室历任正、副主任
--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
----
第一节 1966年前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一、进行过渡时期总路线教育
------
二、开展社会主义教育
------
三、进行阶级、阶级斗争教育
----
第二节 “文革”十年
----
第三节 新时期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一、教育的内容
------
二、教育的措施
------
三、校风点滴
--
第三章 教学工作
----
第一节 学制、教学计划、教材、教法
------
一、学制沿革
------
二、教学计划
------
三、教材演变
------
四、教法
----
笫二节 新时期的教学工作
------
一、恢复教研组
------
二、加强教学常规建设
------
三、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
------
四、加强实验教学
------
五、开展电化教学
------
六、重视初中和起始年级
------
七、培养提高教师
--
第四章 体育卫生
----
第一节 体育
------
一、体育工作概况
------
二、历年来参加省级以上运动会的运动员及体育受奖情况
------
三、学校历届运动会最高成绩记录
--------
附:潍坊二中体育课课堂常规
----
第二节 卫生
------
一、卫生工作概况
------
二、卫生室和爱卫会
--
第五章 学校主要规章制度
----
一、会议制度
----
二、总务处工作条例
----
三、教研组工作条例
----
四、班主任工作细则
----
五、学生学习、活动规则
----
六、教职工考勤制度
----
七、理化管理员职责
----
八、卫生室工作制度
--
第六章 教职工和学生
----
第一节 教职工
------
一、教职工的调配
--------
附:1952-1983年教职工统计表
------
二、教职工的职责要求
------
三、教职工的工资待遇
--------
附:教职工工资变化情况比较表
------
四、教师的政治地位
------
五、教师的政治学习和业务进修
------
六、在校教职工
--------
附:在校教职工基本情况一览表
----
第二节 学生
------
一、学生的来源、招收及费用
------
二、学生生活常规
------
三、历年班级和学生统计表及在校学生名单
----
第三节 师生关系
------
一、互敬互爱、情深意厚
------
二、彼此抵触、冤家对头
------
三、正常师生关系在逐步恢复
--
第七章 群众组织
----
第一节 共青团、少先队
------
一、团组织的沿革、历任主要负责人及近几年团委成员简表
------
二、学校团组织的工作任务
------
三、少先队的工作
----
第二节 学生会
------
一、学生会的性质、产生及分工
------
二、学生会的主要工作
------
三、历届学生会主席
----
第三节 工会
------
一、工会的性质、组织设置及历任主席
------
二、工会的任务
--
第八章 经费、校产和校办工厂
----
第一节 经费来源及开支
------
一、经费来源
------
二、经费开支
----
第二节 校产校貌
------
一、校产
------
二、主要教学设施
------
三、校貌
----
第三节 校办两厂(场)
------
一、校办两厂(场)发展概况
------
二、最近几年校办工厂的产值利润
--
第九章 人物篇
----
第一节 特级教师和省优秀教师简介
------
一、特级教师吕思友
------
二、省优秀教师苏乃谦
----
第二节 从事儿童少年工作满二十五年的教职员和从事学校工作满三十年的教职工
------
一、自1949年10月1日至1983年1月30日,连续直接从事儿童少年工作满二十五年的教职员名单
------
二、从事学校工作满三十年的教职工名单
----
第三节 恢复高考制度后,考取研究生的学生名单
大事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