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应城市的著名人物、名胜古迹、风味特产等。
目录
封面
应城风物志——历史人文风情100篇
谨以此书献给应城撤县建市15周年
目录
历史篇
--
历史悠久
----
珠联璧合展示远古文明——5000年前的门板湾、陶家湖遗址
----
商代贵族卜居地,留有遗物现当今——3500年前的青铜爵、斝、提梁鸮卣
----
偃姓诸侯国,地域在杨岭——3000年前周天子分封的轸国
----
楚郧蒲骚战,千载有余情——2700年前的蒲骚故城
----
遥望周围如城,登视平坦若台——2000年前的古城台
----
南朝宋孝武帝析安陆分置三县——1500年前始设的应城县
----
始建土垣后筑城,六门城楼扬雄风——500年前的应城县治城池
--
名胜古迹
----
構木之下三孤冢,将士骸骨涢水边——2500年前的春秋战国墓地
----
“神女殁幽境,汤池流大川”——1500年前崭露风姿的玉女温泉
----
似曾相见白龙寺,犹有遗存白龙井——1300年前伍家山上的胜迹
----
应邑别称美,源于蒲骚南——1100年前称谓的蒲阳瑞木
----
“旱涝无盈涸,风摇亦不浊”——1000年前建于北宋的三眼井
----
初始兴黉学,后建成孔庙——900年前的儒学圣地
----
“三水一路通经藏”,金建明修第一刹——900年前的经藏禅寺
----
南宋孳生监,官道通帝京——800年前的东马坊驿站
----
兴学育才两县令,名垂蒲阳耀古今——800年前的谢公祠
----
“昔一桑麻村,今为渔盐市”——600年前的栎林新市
----
人材风翔誉荆襄,科第蝉联显明廷——500年前的御赐石坊表
----
易长江首开埠头,府河岸商贸繁荣——500年前形成的长江埠
----
乐善好施黄君子,修桥补路为公益——400年前建成的郎君桥
----
立塔如文笔挺直,建阁为文运昌盛——300年前的文昌阁、文峰塔
----
一方热土一方情,东西南北景色新 ——历代文人咏应城“八景”
--
物华天宝
----
“鱼米之乡”饮盛誉,“西北粮仓”献奇珍——700年前产出的龙王米
----
能工巧匠制青砖,水运南京筑都城——600年前的黄滩官窑
----
水产珍品,应城特有——600年前产出的银鱼
----
扁圆如柿,汁多味甜——500年前产出的杨河萝卜
----
地献天宝,名驰环宇——400年前出产的石膏
----
得义马河水,成钦定贡品——400年前酿造的黄滩酱油
----
满湖荷叶满湖绿,茎上莲籽茎下藕——300年前出产的白湖莲藕
----
三姓结义居一地,村中御厨制豆丝——300年前制作的三结豆皮
----
蒲阳特制佳品,滋补明目降压——300年前出产的松花皮蛋
----
兴起印染工业,云集晋陕客商——200年前的王桥白布
----
冰雪同心,金丹换骨——200年前闻名于世的“宋老六膏药”
----
巧汲膏洞水,天工熬晒成——150年前生产的食盐
----
清脆甜润消积化食,生食熟食还能保健——100年前种植的陈岭荸荠
----
金漆梅花傲九州,石膏制品春满园——近百年来的名、特工艺品
----
地下岩层万重叠,千年宝藏过河东——20世纪中叶生产的工业用盐、食用盐
人文篇
--
名人辙迹
----
宋玉景差相聚蒲骚
----
李太白赋诗玉女汤
----
欧阳修勘舆彭乐村
----
朱熹撰写《谢公祠记》
----
张居正夜宿妙高台
----
张献忠智取蒲阳城
----
陈玉成三克古城池
----
宋太祖亲题义河名
----
明崇祯御挽张廉姐
----
清康熙赐匾老寿星
--
人物述林
----
兵部尚书余子俊
----
户部尚书陈金
----
工部尚书李幼滋
----
户部尚书陈蕖
----
兵部尚书徐养量
----
户部侍郎陈轼
----
户部侍郎余胤绪
----
兵部侍郎周珫
----
礼部侍郎尹东白
----
侍郎曹忠、张之厚
----
父子将领——孙岩和孙亨
----
父子将领——蔡兴和蔡福
----
父子将领—陈国瑞和陈振邦
----
“建文四义”二义士—樊士信、姚善
----
泰安知州张迎芳
----
张献忠的军师潘独骜
----
定远将军寇惮
----
一代著述之富——陈士元
----
田园诗人万瑞旒
----
元、明、清著述家辑录
------
砚弥坚
------
华清
------
祝乾寿
------
饶可久
------
沈遐清
------
黄在瓒
------
程大中
------
吕庭栩
------
熊汝弼
风情篇
--
地名趣谈
----
烧香台
----
沈铺街
----
辰巳台
----
晒书台
----
扇子台
----
龙赛湖
----
清水湖
----
龙死湖
----
团山庙
----
天子岗
----
木梅台
----
榔子墩
----
九子墩
--
风味饮食
----
扒肉、扒鸡、扒鸭
----
清炖脚鱼
----
干拨才鱼筒
----
麻花桂鱼
----
尹金林的去骨辣仔鸡
----
象形拼盘“凤戏三宝”
----
小小蒸笼蒸六样
----
万盛园酒馆巧烹三时菜
----
黄家勤行的油条饼子
----
周考元汤元米酒和粽子
----
邹德元的鳝鱼粉和牛肉豆皮
----
邹森茂特制大刀面
----
刘双盛的猪油饼子
----
长江埠特有小吃——砂子馍
----
端午佳节食虾馓和麻花
----
风味小吃甑仁糕
----
花色纷呈的包子
----
冲担锅块和金刚脐
----
弯担包面
----
圆甜薄脆
附录:参考和引用书目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