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一 本志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坚持实事求是和详今略古的原则,力求科学性、专业性和时代性相结合。二 为全面记述全县卫生工作的历史和现状,本志以医疗卫生工作为中心,对凡涉及民众健康的放足剃辫、禁吸鸦片、环境保护、计划生育、殡葬改革、育体强身等“外系统”相关卫生工作,均予一定笔墨。
出版时间:
1996年12月
目录
封面
沭阳县卫生志
《沭阳县卫生志》编纂委员会
《沭阳县卫生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题词
--
陈海峰: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史杂志》顾问、《中国医学通史》编委会编委
--
唐维新:江苏省卫生厅副厅长
--
黄登仁:中共沭阳县委书记
图片
--
康熙十三年《沭阳县志》记载南北朝『神医』徐文伯
--
民国4年(1915年)中国红十字会沭阳分会于塘沟镇泰庙成立时所勒纪念碑
--
民国25年(1936年)1月17日,沭阳各业代表成立有关提倡国货、使用国药组织时其领导成员合影(前排
--
民国27年(1938年)1月5日,国民政府县“公医院”(沭阳县立医院)同仁于公医院门前合影
--
1946年县民主政府于沭城东5公里建立“沐阳县立医院”之遗址(原土墙草顶四合院,建国后两次改建为现状
--
图为民主政府县立医院1947-1949年使用的药箱
--
1949年春,县人民医院由农村迁入沭城时制作的第一张桑木产床(亦作手术床,后经油漆成现状)
--
1958年1月10日,高墟乡(时为全国“四无”乡)除四害突击队队员合影
--
1958年12月,中央爱卫会颁发的“沭阳县爱国卫生先进”奖状
--
图为1962-1965年间沭阳县防疫指挥部设立的办公室,后为县卫生局办公用房
--
1961年4月9日,沭阳县卫生学校首期初级护士班师生员工合影
--
1965年4月,淮阴专署卫生处长张伯游(前排左7)来沭检查麻防工作,并与县麻风病普查组成员合影(扶童
--
1972年马厂医院开展中西医结合“针麻”业务,图为阑尾炎患者接受针麻下手术后由手术室向病房走去时情景
--
1993年12月22日,世界基督教联合会成员到沭阳农村考察改水降氟工作。图为美国李道博士、许乐女士于
--
1986年3月,扎下乡设立全市内第一家“三独立不分窝”防保所
--
沐阳县人民医院门诊部
--
沭阳县中医院
--
沐阳县卫生防疫站结核病防治所门诊楼
--
沭阳县妇幼保健所办公楼一角
--
沭阳县卫生防疫站检验办公楼
--
沭阳县医药公司楼前夏景
--
沭阳县苏星制药厂
--
县卫生进修学校
--
县卫星幼儿园
--
县皮肤病防治院
--
县医疗救护站
--
县药品检验所
--
县神经精神病防治院(沭城镇卫生院)
--
县传染病防治院(南关乡卫生院)
--
华冲中心卫生院
--
庙头中心卫生院门诊楼
--
吴集中心卫生院门诊部
--
阴平中心卫生院病房长廊
--
陇集中心卫生院
--
塘沟中心卫生院
--
马厂中心卫生院
--
十字中心卫生院
--
沂涛乡卫生院
--
新河乡卫生院
--
周集乡卫生院
--
桑墟乡卫生院
--
颜集乡卫生院
--
耿圩乡卫生院
--
汤涧乡卫生院
--
章集乡卫生院
--
西圩乡卫生院
--
万匹乡卫生院
--
茆圩乡卫生院
--
扎下乡卫生院
--
钱集乡卫生院
--
刘集乡卫生院
--
高墟乡卫生院
--
李恒乡卫生院病区
--
湖东乡卫生院
--
七雄乡卫生院
--
青伊湖乡卫生院病房
--
韩山镇卫生院
--
官墩乡卫生院病房
--
北丁集乡卫生院病房一角
--
龙庙乡卫生院
--
贤官乡卫生院
--
东小店乡卫生院
--
张圩乡卫生院
--
悦来乡卫生院病区
--
省委扶贫工作队助建的胡集乡卫生院
--
桑墟乡老庄村卫生室
--
汤涧乡范场村卫生室
--
县人民医院高压氧仓
--
县人民医院1000毫安×光机
--
沭阳县卫生志编纂委员会成员合影
--
《沭阳县卫生志》领衔主编王金伦、胡道凯在志稿终审会上介绍修志情况
--
参加《沭阳县卫生志》终审会来宾及卫生志编委会部分成员合影
--
沭阳县卫生志编委会办公室部分成员合影
--
沭阳县城区医疗卫生机构分布图
--
沭阳县乡镇(中心)卫生院分布图
序一
序二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卫生管理及防保机构
--
第一节 卫生行政机构
--
第二节 卫生运动机构
--
第三节 县立防保机构
--
第四节 基层防保机构
第二章 医药及其他卫生单位
--
第一节 私立诊所
--
第二节 联合诊所
--
第三节 乡镇集体医疗单位
--
第四节 县、区公立医疗单位
--
第五节 其他医疗单位
--
第六节 私营中、西药店
--
第七节 药品供应、检验与生产单位
--
第八节 医学教育与健康训练单位
--
第九节 环境卫生、计划生育及其他单位
第三章 党群组织与社会团体
--
第一节 党、团、工会组织
--
第二节 群众团体
第四章 卫生队伍及机构管理
--
第一节 卫生队伍管理
--
第二节 卫生机构管理
第五章 医德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
--
第一节 医德教育
--
第二节 精神文明建设
第六章 医疗业务
--
第一节 门诊及住院医疗
--
第二节 其他医疗卫生业务
第七章 医疗制度及质量管理
--
第一节 医疗保健制度
--
第二节 医疗质量管理
--
第三节 医疗事故处理
第八章 疾病防治
--
第一节 传染病管理
--
第二节 预防接种与计划免疫
--
第三节 烈性传染病防治
--
第四节 急性传染病防治
--
第五节 人畜共患传染病防治
--
第六节 寄生虫病及皮肤病防治
--
第七节 地方病及其他慢性病防治
第九章 公共卫生
--
第一节 食品卫生
--
第二节 饮水卫生与改造水源
--
第三节 环境卫生
--
第四节 劳动卫生与放射卫生
--
第五节 学校卫生
第十章 妇幼保健
--
第一节 妇女保健
--
第二节 儿童保健
--
第三节 孕产妇、婴幼儿系统管理
第十一章 卫生运动
--
第一节 新生活运动与育体强身
--
第二节 爱国卫生运动
--
第三节 计划生育与殡葬改革
第十二章 中医与中西医结合
--
第一节 中医发展概况
--
第二节 中医内、儿、妇科
--
第三节 中医外科
--
第四节 中医喉科、骨伤科
--
第五节 针灸与推拿
--
第六节 中西医结合
第十三章 西医
--
第一节 西医的传入与行医方式
--
第二节 内、儿科
--
第三节 传染科、神经精神科
--
第四节 外科、麻醉
--
第五节 骨科与皮肤科
--
第六节 五官科
--
第七节 妇产科与节育技术操作
第十四章 护理工作与医技科室
--
第一节 护理
--
第二节 检验科与病理科
--
第三节 放射科
--
第四节 心电图、超声波检查室
--
第五节 其他医技科室
第十五章 药材(品)生产与经营
--
第一节 中药资源
--
第二节 种植、收购与加工
--
第三节 中西药经营与发展
--
第四节 西药制作与生产
第十六章 药政、药检
--
第一节 禁毒
--
第二节 药品管理
--
第三节 药品检验与核发“三证”
第十七章 卫生财务与基本建设
--
第一节 卫生财务
--
第二节 基本建设
第十八章 全民卫生教育
--
第一节 大众卫生宣传
--
第二节 学校健康教育
--
第三节 成人系统健康教育
第十九章 医学职业教育
--
第一节 带徒教育
--
第二节 学校教育
--
第三节 在职培训与进修学习
--
第四节 农村初级卫生人员培训
第二十章 医学科研
--
第一节 科研活动
--
第二节 学术活动
--
第三节 医学著作及论文
第二十一章 人物传
--
第一节 古代医家传略
----
徐文伯
----
由吾道荣
----
徐源
----
徐濯
----
胡儒直
----
汪友三
----
徐芳华
----
徐九如
----
徐显庭
----
周濂
----
魏子安
--
第二节 近代著名医家
----
吴光辅
----
葛沅
----
徐纯甫
----
陈景春
----
孙桂山
----
李占络
----
胡盍省
----
吴鸿基
----
孙云华
----
陈清瑾
----
仲咸中
----
章鹤松
----
徐席珍
----
曹立中
----
廖鉴西
----
廖氏
----
徐介延
----
孙伍先生
----
顾元庆
----
高子达
----
黄尔宜
----
蒋开第
--
第三节 现代名中医
----
张安堂
----
徐石夫
----
张士宾
----
曹绍周
----
张汉
----
张仁溥
----
袁石甫
----
方丹仙
----
沈植苞
----
陶庭芳
----
仲培基
----
武承芝
--
第四节 现代知名西医
----
马如骥
----
武中麟
----
狄其豪
第二十二章 医业世家
--
第一节 六代以上医业世家
--
第二节 四代、五代医业世家
第十三章 当代人员名录
--
第一节 高级技术职称人员
--
第二节 卫生系统政协委员
--
第三节 卫生系统人民代表
--
第四节 先进入物
附录
--
一、沫阳县卫生工作先进集体及获奖情况简介
--
二、沭阳县第一次“大卫生”型志书编纂资料来源
--
三、为《沭阳卫生志》提供资料及帮助者名录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