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县志

曲江县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曲江县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1987

出版时间: 1999年12月

目录

封面
曲江县志
版权页
曲江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曲江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曲江县志》编辑部
《曲江县志》审稿小组
图片
-- 赖龙福题词
-- 谭章明题诃
-- 曲江县政区图
-- 曲江县城区图
-- 曲江县地势图
-- 曲江县交通图
-- 曲江县水利图
-- 曲江县电力图
-- 曲江县矿产资源分布图
-- 清光绪年间曲江县全境图
-- 民国二十九年曲江县全境图
-- 政治
----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前排坐者)视察南华寺
----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左一)到南华寺视察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谢非(左五)在曲江抗洪前线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李长春(前排左四)在曲江视察优质肉牛生产基地
---- 李长春书记视察马坝人博物馆
----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胡绳(题词者)视察曲江重阳南岸村
-- 经济
---- 长坝立体农业开发区
---- 周田良种桑场
---- 粤北第二示范牧场
---- 国家项目——粤北农业开发区
---- 白沙沙田柚
---- 南华李
---- 乌石红瓜子
---- 南华草菇
---- 马坝油粘米
---- 黄坑银毫
---- 曲江花菇
---- 马坝银丝粘
---- 小坑水库
---- 十万亩杉树林
---- 珍珠养殖试验场
---- 小坑峡水电站
---- 罗坑水厍坝后电站
---- 曲江县特殊钢厂全景
---- 特钢炼钢车间
---- 曲江县减速饥厂装配车间
---- 曲江县水泥厂
---- 曲江县缫丝厂
---- 蚕蛾公酒
---- 丝棉胎
---- 国家金奖产品——宝林山矿泉水
---- 大塘轻质碳酸钙厂
---- 沙溪硅铁厂
---- 大塘煤场
---- 曲江县无机盐厂
---- 铬酸酐产品
---- 国家专利产品——高峰牌汽车制动蹄鼓切削机
---- 单边笼粉机
---- 出口藤制品
---- 大理石
---- 省优产品——小骑士饮料
---- 曲江县糖厂制糖车间
---- 晨星牌锑白粉
---- 省优产品——风采牌奶油姜糖
---- 部优产品——男爵牌衬衫
---- 曲江县造纸厂生产车间
---- 曲江县印刷厂彩印车间
---- 北江公路大桥
---- 北江水运
---- 万门程控电话机房
---- 京广铁路马坝段
---- 广韶公路沙溪段
-- 文化
---- 采茶戏
---- 唱纸马
---- 舞花灯
---- 舞狮
---- 舞龙
---- 黄坑狗头山瑶胞
---- 枫湾茶园山瑶胞
---- 瑶家少女
---- 客家民居——灵溪大围
---- 龙舟竞赛
---- 六运会羽毛球团体决赛
---- 电视直播元宵晚会三镜头①队列表演②现场主持③金龙盘舞
---- 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仙人塔
---- 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鲶鱼转
---- 乌石床板岭出土的石琮
---- 马鞍山南麓出土的西周铜铙
---- 西水暴动旧址——青水塘炮楼
---- 南昌起义军朱德部驻军旧址——犁市当铺
---- 北宋文学家苏轼墨迹(南华寺藏品)
---- 蒋中正墨迹(南华寺藏品)
---- 国家副主席朱德为《曲江日报》题写的报头
----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题词
-- 县城建设
---- 县城马坝镇乌瞰
---- 县城旧貌
---- 曲江县迎宾馆一角
---- 曲江县县委、县政府办公大楼
---- 县城之夜
---- 曲江县实验小学
---- 曲江县体育馆
---- 位于马鞍山南麓的曲江人民公园
---- 南苑新村
---- 马坝人博物馆
---- 曲江县图书馆
---- 张九龄纪念馆
---- 曲江贸易中心市场
---- 曲江县人民医院
-- 韶石风光
---- 双阙石
---- 朝石(又称巢石)
---- 太阳岩
---- 韶石远眺
---- 毬门石
---- 五马归槽
---- 长寨
---- 人面石
---- 海螺峰
---- 蜡烛山
-- 南华寺
---- 钟楼夜色
---- 藏经阁一角
---- 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华寺
---- 曹溪门
---- 大雄宝殿三宝佛
---- 六祖真身(唐)
---- 木雕罗汉(下:北宋;上:清)
---- 千佛袈裟(唐)
---- 摩利支天女神像(隋—唐)
---- 铁鼓(明)
---- 万斤大铜钟南宋
---- 小铜佛像(北齐)
---- 六祖袜(唐)
---- 六祖坠腰石(明代复制品)
---- 四大天王之——广目天王木雕像(明)
---- 禅杖(唐)
---- 陶钵(明)
---- 唐武则天圣旨(原件为梵文,此为明代汉文复制品)
---- 藏文护寺免差敕书(元)
---- 蒙文护寺免差敕书(元)
---- 八思巴文圣旨(元)
-- 马坝人
---- 马坝人遗址——狮子岩(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马坝人头骨化石
---- 马坝人使用的打制石器
---- 马坝人复原头像
---- 马坝人活动场景复原图
---- 野猪牙齿化石
---- 鹿齿化石
---- 犀牛牙齿化石
---- 貘牙化石
---- 大熊猫臼齿化石
---- 虎牙化石
---- 象牙化石
---- 熊犬齿化石
---- 豺牙化石
---- 大熊猫犬齿化石
-- 石峡文化
---- 石峡先民活动场景复原图
---- 舞蹈人物陶片
---- 磨制石器、陶器、玉器
---- 石锛
---- 陶器
---- 啕壶
----
---- 几何印纹陶片
---- 炭化稻谷
---- 陶器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编地理
-- 第一章建置区划
---- 第一节建置沿革
---- 第二节面积位置
---- 第三节行政区划
---- 第四节县城乡镇
-- 第二章自然环境
---- 第一节地质
---- 第二节地貌
---- 第三节气候
---- 第四节河流
---- 第五节土壤植被
-- 第三章自然资源
---- 第一节水资源
---- 第二节生物资源
---- 第三节矿物资源
-- 第四章自然灾害
---- 第一节水灾
---- 第二节旱灾
---- 第三节冻灾
---- 第四节大风冰雹
---- 第五节地震
-- 第五章环境保护
---- 第一节污染状况
---- 第二节污染源
---- 第三节污染防治
-- 第六章人口
---- 第一节人口发展
---- 第二节人口分布
---- 第三节人口构成
---- 第四节人均经济指标
---- 第五节人口迁移
---- 第六节计划生育
第二编经济
-- 第一章经济综述
---- 第一节经济发展
---- 第二节经济效益
---- 第三节经济结构
---- 第四节人民生活
-- 第二章农业
---- 第一节生产关系
---- 第二节种植业
---- 第三节畜牧业
---- 第四节渔业
---- 第五节农业气象
---- 第六节农业管理
-- 第三章林业
---- 第一节森林资源
---- 第二节山林权属
---- 第三节植树造林
---- 第四节林产经营
---- 第五节森林保护
---- 第六节林业机构
-- 第四章水利
---- 第一节水利工程
---- 第二节水力发电
---- 第三节水利工程管理
---- 第四节防汛抗旱
---- 第五节移民安置
---- 第六节水文工作
-- 第五章农业机械
---- 第一节传统农具
---- 第二节新式农机具
---- 第三节农机科研
---- 第四节农机供应
---- 第五节农机管理
-- 第六章工业
---- 第一节发展概况
---- 第二节工业体制
---- 第三节工业门类
---- 第四节产品选介
---- 第五节管理体制
-- 第七章矿产开发
---- 第一节煤炭
---- 第二节其他矿产
-- 第八章乡镇企业
---- 第一节发展概况
---- 第二节企业门类
---- 第三节管理
---- 第四节企业选介
-- 第九章交通
---- 第一节驿道
---- 第二节公路
---- 第三节铁路
---- 第四节航道
---- 第五节桥梁
---- 第六节运输
---- 第七节管理
-- 第十章邮电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邮政
---- 第三节电信
---- 第四节管理
-- 第十一章城乡建设
---- 第一节机构设置
---- 第二节县城建设
---- 第三节乡镇建设
---- 第四节建筑业
---- 第五节房地产管理
-- 第十二章商业
---- 第一节商业体制
---- 第二节商品购销
---- 第三节集市贸易
---- 第四节饮食服务业
---- 第五节对外贸易
-- 第十三章粮油
---- 第一节粮食机构
---- 第二节粮油征购
---- 第三节粮油销售
---- 第四节粮油储运
---- 第五节粮油加工
-- 第十四章财政税务
---- 第一节财税机构
---- 第二节财税体制
---- 第三节财政收支
---- 第四节赋税征收
-- 第十五章金融
---- 第一节金融机构
---- 第二节货币
---- 第三节信贷
---- 第四节存款侨汇
---- 第五节结算
---- 第六节金库 债券
---- 第七节保险
---- 第八节信用合作
-- 第十六章经济管理
---- 第一节计划管理
---- 第二节统计工作
---- 第三节审计监督
---- 第四节工商行政管理
---- 第五节物价管理
---- 第六节标准计量管理
第三编政治
-- 第一章政党
---- 第一节中共曲江县地方组织
---- 第二节国民党曲江县地方组织
---- 第三节民主党派曲江县基层组织
-- 第二章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 第一节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节民国县参议会
-- 第三章地方国家行政机关
---- 第一节历代县衙
---- 第二节民国县政府
---- 第三节县人民政府
-- 第四章地方国家参政议政机关
---- 第一节历届政协会议
---- 第二节机构设置
---- 第三节政协活动
-- 第五章社会团体
---- 第一节工人团体
---- 第二节农民团体
---- 第三节青少年团体
---- 第四节妇女团体
---- 第五节工商团体
---- 第六节归侨团体
---- 第七节个体户团体
---- 第八节艺术团体
---- 第九节学术团体
-- 第六章公安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治安管理
---- 第三节户籍管理
---- 第四节监所管理
---- 第五节消防
-- 第七章检察
---- 第一节检察机构
---- 第二节刑事检察
---- 第三节经济检察
---- 第四节法纪检察
---- 第五节控告申诉检察
---- 第六节监所检察
-- 第八章审判
---- 第一节审判机构
---- 第二节刑事审判
---- 第三节民事审判
---- 第四节经济审判
---- 第五节执行
---- 第六节申诉复查
-- 第九章司法行政
---- 第一节司法机构
---- 第二节法制宣传
---- 第三节律师公证
---- 第四节人民调解
-- 第十章民政
---- 第一节民政机构
---- 第二节福利救济
---- 第三节优抚安置
---- 第四节婚姻登记
---- 第五节殡葬改革
-- 第十一章侨务
---- 第一节侨情
---- 第二节侨务
-- 第十二章人事劳动
---- 第一节劳动就业
---- 第二节干部队伍
---- 第三节职工队伍
---- 第四节工资福利
---- 第五节劳动保护
---- 第六节管理机构
第四编军事
-- 第一章地方武装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队伍
-- 第二章驻军
---- 第一节民国前驻军
---- 第二节民国驻军
---- 第三节建国后驻军
-- 第三章军事设施
---- 第一节关隘哨卡
---- 第二节防御工事
---- 第三节练兵场
---- 第四节军械仓库
---- 第五节飞机场
---- 第六节飞机制造厂
---- 第七节交通站
---- 第八节防空设施
-- 第四章兵役
---- 第一节兵役制度
---- 第二节兵役机构
---- 第三节征兵工作
-- 第五章民兵
---- 第一节组织建设
---- 第二节政治教育
---- 第三节军事训练
---- 第四节民兵活动
-- 第六章兵事
---- 第一节民国前兵事
---- 第二节民国兵事
---- 第三节建国后兵事
第五编文化
-- 第一章文化艺术
---- 第一节群众文化
---- 第二节民间歌舞
---- 第三节采茶戏
---- 第四节文艺创作
---- 第五节诗文选录
-- 第二章报刊 广播 影视
---- 第一节地方报刊
---- 第二节广播电视
---- 第三节电影录像放映
-- 第三章图书档案
---- 第一节图书发行
---- 第二节图书阅览
---- 第三节档案
-- 第四章文物考古
---- 第一节马坝人遗址
---- 第二节石峡遗址
---- 第三节其他古遗址
---- 第四节古墓葬
---- 第五节古建筑
---- 第六节金石铭文
---- 第七节革命文物
---- 第八节文博事业
-- 第五章风景名胜
---- 第一节南华寺
---- 第二节韶石
---- 第三节狮子岩
---- 第四节其他景点
---- 第五节旅游事业
-- 第六章教育
---- 第一节旧学教育
---- 第二节幼儿教育
---- 第三节小学教育
---- 第四节中学教育
---- 第五节高等教育
---- 第六节专业职业教育
---- 第七节成人业余教育
---- 第八节教师队伍
---- 第九节经费设施
---- 第十节教学改革
---- 第十一节教育管理
-- 第七章科技
---- 第一节科技机构
---- 第二节科技队伍
---- 第三节科技普及
---- 第四节科技成果
-- 第八章卫生
---- 第一节卫生机构
---- 第二节卫技队伍
---- 第三节医疗设备
---- 第四节卫生经费
---- 第五节中医
---- 第六节西医
---- 第七节防疫
---- 第八节公共卫生
---- 第九节妇幼保健
---- 第十节医疗制度
-- 第九章医药
---- 第一节医药堂店
---- 第二节中药材生产
---- 第三节野生中药材
---- 第四节中药材收购
---- 第五节药品加工
---- 第六节药品经营
---- 第七节药政
-- 第十章体育
---- 第一节学校体育
---- 第二节群众体育
---- 第三节体育竞赛
---- 第四节体育管理
---- 第五节体育设施
第六编社会
-- 第一章风俗习惯
---- 第一节生活习俗
---- 第二节生产习俗
---- 第三节礼仪习俗
---- 第四节岁时习俗
-- 第二章姓氏
---- 第一节姓氏录
---- 第二节姓氏分布
-- 第三章宗教
---- 第一节佛教
---- 第二节道教
---- 第三节基督教
-- 第四章帮会组织
---- 第一节封建帮会
---- 第二节反动会道门
-- 第五章方言
---- 第一节方言概况
---- 第二节客家方言
---- 第三节其他方言
-- 第六章民间熟语
---- 第一节谚语
---- 第二节歇后语
-- 第七章传闻轶事
---- 第一节民间传说
---- 第二节革命故事
---- 第三节轶事
第七编人物
-- 第一章人物传记
---- 第一节本籍人物
------ 侯安都
------ 张九龄
------ 刘 轲
------ 余 靖
------ 廖 燕
------ 王发林
------ 许志锐
------ 叶凤章
------ 欧日章
------ 官惠民
------ 叶发青
------ 梁展如
------ 朱 骥
------ 何耀爵
------ 罗玉麟
------ 杨维常
------ 黄淑陶
------ 黄开光
------ 杨际春
------ 欧 震
------ 沈秉强
------ 薛汉光
---- 第二节外籍人物
------ 慧 能
------ 德清
------ 李卡
------ 虚云
------ 陈修爵
------ 刘吉增
------ 黄桐华
------ 李凌冰
-- 第二章人物简介
---- 第一节本籍人物
------ 张 鲂
------ 黄 正
------ 邓孝廉
------ 黄 裳
------ 陈金阊
------ 高 遴
------ 叶联芳
------ 欧樾华
------ 杨梦弼
------ 雷亚东
------ 陈焯廷
------ 陈荣机
------ 侯文俊
------ 许志昂
------ 陈克联
------ 杨宜华
------ 陈华琼
------ 邓志才
------ 钟秉良
---- 第二节外籍人物
------ 保 睿
------ 姜 宽
------ 金孚兑
------ 陈云龙
------ 苟金薇
------ 李 憬
------ 侯金楷
------ 郭善欢
------ 陈居之
-- 第三章人物表
---- 第一节革命烈士英名表
---- 第二节抗日阵亡将士英名表
---- 第三节领导干部名表
---- 第四节科技人员名表
---- 第五节先进工作者名表
---- 第六节历代进士名表
附录
-- 一、续记
-- 二、旧县志序言辑录
-- 三、历届修志简况
-- 四、资料辑录
-- 五、学术论文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