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研究设计院院志

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研究设计院院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研究设计院工程设计、标准化工作、管理工作、涉外工作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1953-2003

目录

封面
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研究设计院院志(1953—2003)
图片
-- 1954年研究设计院技术人员与苏联专家一起研究电器集中设计
-- 研究设计院设计的丰西编组站驼峰场采用了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台DK-59型缓行器
-- 20世纪50年代在集宁枢纽采用的机械式集中联锁设备
-- 20世纪50年代设计的简易驼峰正在进行溜放作业
-- 20世纪50年代研究设计院设计的长途通信设备
-- 研究设计院主持研发设计的安全型继电器1964年获国家新产品奖
-- ZPW-2000型无绝缘自动闭塞系统室外设备
-- 研究设计院自行研制的ZPW-2000型无绝缘自动闭塞系统被誉为我国自动闭塞发展史上一个崭新的里程碑标
-- 研究设计院研制的97型25Hz相敏轨道电路系统2000年获全国第五届优秀工程建设标准设计银奖
-- 97型25Hz相敏轨道电路系统室外设备
-- 研究设计院研制的6502大站电气集中1978年获全国科技大会奖
-- 研究设计院参与设计研发的大秦铁路万吨级重载单元列车成套设备1991年获国务院重大技术装备特等奖
-- 研究设计院设计的万门程控交换设备
-- 研究设计院设计的铁道部至各路局间会议电视系统工程1998年获铁道部优秀工程设计三等奖
-- 研究设计院设计的铁路分组交换数据通信网一期工程1999年获得全国第八届优秀工程设计铜奖
-- 研究设计院设计的京沪穗高速环DWDM一期工程设计2002年获铁路工程优秀设计二等奖
-- 研究设计院设计的安装在广深准高速铁路上的可动心轨道岔(外锁闭)
-- 研究设计院研发的DS6—11计算机联锁系统2001年获中国铁道学会科技二等奖
-- 武昌站值班员在使用DS6—11计算机联锁设备
-- 研究设计院设计的南京东编组场自动化改造工程2001年获铁道部铁路工程优秀设计和优质工程二等奖
-- 南京东编组场信号楼值班员在使用TW-2型驼峰自动化系统
-- 兰州西编组场
-- 研究设计院是铁道部设计系统第一个按94版ISO9001标准认证的研究设计单位
-- 研究设计院2002年实现了新版标准转换取得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 研究设计院1991年获北京市质量管理奖
-- 大秦线25赫相敏自动闭塞及电动液压转辙机的研制1991年获国务院重大技术装备三等奖
-- 近年来研究设计院参与铁道部制定的部分通信、信号设计规范和制式标准
-- 该资料1981年获铁道部科技情报成果奖
-- 研究设计院设计的津浦线南京至滁县段自动闭塞变更间隔时分工程设计1984年获第一届国家优秀设计奖
-- 研究设计院参与设计的宝成线是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1961年)
-- 研究设计院研制的速差式移频自动闭塞系统1996年获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奖
-- 20世纪70年代研究设计院首创的移频自动闭塞系统
-- 研究设计院参与设计的广深准高速技改和增建第二线续建工程2000年获全国第九届优秀工程设计金奖
-- 研究设计院承担研究设计与系统集成的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管理信息系统(DMIS)为推动铁路信息化起到积极作
-- 上海局(DMIS)运输调度指挥中心
-- 研究设计院设计的北京城市铁路交通指挥中心
-- 研究设计院设计的北京地铁(全国第一条地下铁道)指挥中心
-- 研究设计院因DMIS项目与美国联合信号国际公司(US&S)签署联合设计与技术合作合同
-- 1996年研究设计院与阿尔卡特公司合资的北京阿尔卡特交通自动化控制系统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 研究设计院参与设计的国家经贸委援外项目——坦赞铁路微波通信系统
-- 研究设计院设计的援朝301工程(平壤地铁)项目的调度集中设备1978年获全路科技大会奖
-- 研究设计院技术人员在平壤地铁项目的设计中获得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委员会授予的三级“国旗勋
-- 2003年研究设计院通信专家在赞比亚“坦赞铁路微波通信工程”铁塔施工现场进行勘测
-- 研究设计院参与设计的伊朗德黑兰地铁一期工程2002年获北京市第十届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2001年获北
-- 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DSXD-10型铁路信号电源屏2002年通过铁道部鉴定
-- 研究设计院设计的铁道部运输指挥中心大楼工程1995年获得北京市优质工程奖
-- 研究设计院设计的全国第一个应用太阳能的克土车站
-- 获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NAL)认可的研究设计院“北京中铁全路无线技术中心监测检测实验室”
-- 在京原线地形测量中研究设计院的技术人员在使用控制测量中的GPS
-- 上世纪70年代至本世纪初铁道部为研究设计院配备的试验车
-- FZt—CTC型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模拟仿真环境
-- 研究设计院启动研制的FZt—CTC型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即将在淅赣线投入运用
-- 集—贲段区域计算机联锁控制中心
-- 值班员指挥行车
-- K5B的电子终端柜
-- 研究设计院正在研发中的编组站综合集成自动化系统(CIPS)
目录
研究设计院历次院志书编纂领导小组成员、编纂委员会人员和编辑工作人员名单1
编辑说明
前言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把研究设计院建成高新技术企业
研究设计院在全路第一次采用新技术的工程项目及50年完成的工程项目
1953~2003年大事记
第一篇机构体制沿革
-- 第一章机构设置与沿革
---- 第一节单位名称与隶属关系的演变
---- 第二节研究设计院行政机构设置
-- 第二章领导任职变化
-- 第三章领导体制的变革
-- 第四章所、分院机构沿革及历任负责人
---- 第一节通信研究设计所、无线通信研究设计所机构沿革及历任负责人
---- 第二节信号研究设计所机构沿革及历任负责人
---- 第三节驼峰研究设计所机构沿革及历任负责人
---- 第四节城市轨道交通研究设计所、计算机应用研究设计所机构沿革及历任负责人
---- 第五节建筑与电力分院机构沿革及历任负责人
------ 一、电力研究设计所机构沿革及历任负责人
------ 二、建筑设计所机构沿革及历任负责人
------ 三、勘察测绘所机构沿革及历任负责人
第二篇工程设计与工程咨询
-- 研究设计院50年完成的工程项目示意图
-- 第一章通信工程设计
---- 第一节有线通信传输工程
------ 一、明线传输工程
------ 二、电缆传输工程
-------- (一)长途对称电缆工程
-------- (二)小同轴电缆工程
-------- (三)电缆的充气及维护
------ 三、光电综合缆及光缆工程
---- 第二节电话交换工程
------ 一、步进制交换机工程
------ 二、纵横制交换机工程
------ 三、长途半自动、自动接续工程
------ 四、空分程控交换工程
------ 五、铁路电话交换网的规划
------ 六、数字程控交换机工程
------ 七、其它运营商电话网工程
------ 八、铁通公司电话网工程
---- 第三节专用通信工程
------ 一、第一阶段(1953~1957年)
------ 二、第二阶段(1958~1962年)
------ 三、第三阶段(1963~1972年)
------ 四、第四阶段(1973~1997年)
------ 五、第五阶段(1998~2003年3月)
---- 第四节资料、视讯、网管通信工程
------ 一、数据通信工程
-------- (一)技术准备阶段
-------- (二)提出电报及低速数传系统方案
-------- (三)京沪圈运营管理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四)大秦铁路西段自动转报和基层资料收集系统的研究和实施
-------- (五)铁路资料网规划和建设
-------- (六)铁通公司宽带多业务资料骨干网设计
-------- (七)计算机应用系统接人工程
-------- (八)铁路互联网工程
-------- (九)路外资料网工程
-------- (十)主要数据通信工程分类汇总表
------ 二、通信网路管理系统工程
-------- (一)京沈线通信网实时管理系统
-------- (二)铁路电信管理网一期工程
-------- (三)路外网管工程
------ 三、会议电视系统工程
-------- (一)技术准备阶段
-------- (二)铁路会议电视系统工程
-------- (三)中国联通视讯网络工程
---- 第五节无线通信工程
------ 一、列车无线调度电话工程
-------- (一)技术准备阶段
-------- (二)沪宁、沪杭无线列调工程
-------- (三)宝鸡至凤州无线列调工程
-------- (四)丰西至大同无线列调工程设计
-------- (五)石太线无线列调工程设计
-------- (六)辽阳——沈阳——陶赖昭列车无线调度电话工程设计
-------- (七)柳园至哈密无线列调工程设计
-------- (八)黔桂线柳麻段、黔桂线贵麻段无线列调工程设计
-------- (九)贵昆线昆明至宣威段400kHz感应列车无线调度电话工程设计
-------- (十)京哈线山海关至新陈山列车无线调度电话改造工程设计
-------- (十一)铁通黑龙江分公司无线列调系统改造工程设计
------ 二、站场无线通信工程
-------- (一)概述
-------- (二)南翔站无线通信试验工程
-------- (三)丰台西站站内无线通信工程
-------- (四)苏家屯站无线调车通信工程
-------- (五)大连北站无线调车通信工程
------ 三、微波通信线路勘测及工程设计
-------- (一)技术准备及勘测
-------- (二)京津微波通信工程设计
-------- (三)北京至徐州至上海微波通信线路工程
-------- (四)中国联通山东分公司GSM微波通信专网工程
-------- (五)坦赞铁路通信更新改造微波通信项目
------ 四、移动通信工程
-------- (一)湘桂线柳州至南宁集群移动通信系统工程设计
-------- (二)烟台联通GSM数字移动通信网工程
------ 五、卫星通信及其网络工程
-------- (一)概述
-------- (二)VSAT小型数据卫星网试点工程
-------- (三)铁路卫星通信网一期工程
-------- (四)铁路卫星通信网二期工程及卫星基层数据通信网工程设计
-------- (五)铁道部会议电视网卫星数字通信工程设计
------ 六、应急通信工程
-------- (一)铁路静态图象传输系统工程设计
-------- (二)铁路应急通信系统工程设计
-------- (三)铁道部外部指挥所应急通信系统改造工程、上海局管内外部指挥所引入通信光缆工程
---- 第六节通信专业获国家及省部级奖项目
-- 第二章信号工程设计
---- 第一节车站联锁工程
------ 一、集宁枢纽机械集中工程
------ 二、军粮城站色灯电锁器联锁工程
------ 三、开平站继电式小站电气集中工程
------ 四、锦州站电气集中工程
------ 五、古冶站电气集中工程
------ 六、北京站电气集中工程
------ 七、九龙坡站电气集中工程
------ 八、真如站大站组匣式电气集中试典工程
------ 九、公兴站小站电气集中(6036)试点工程
------ 十、福州站工厂化施工电气集中试点工程
------ 十一、赛汗塔拉站新电气集中扩大试点工程
------ 十二、克土站高原小站电气集中工程
---- 第二节平面调车区电气集中工程
------ 一、兰州西站编组场尾部微机平面调车电气集中连续溜放试点工程
---- 第三节计轴自动站问闭塞工程
------ 一、京原线石景山南至原平计轴站间闭塞工程
---- 第四节自动闭塞工程
------ 一、京山线张贵庄至新河段自动闭塞试点工程
------ 二、北京至南仓段自动闭塞工程
------ 三、徐州至蚌埠段自动闭塞工程
------ 四、石太线铁路电化通信信号工程(信号部分)
------ 五、京包线丰台至大同段电化工程通信信号工程(自动闭塞工程设计部分)
------ 六、南京东至滁县段自动闭塞变更间隔时分工程
------ 七、沧州至德州段复线双方向自动闭塞试点工程
------ 八、郑州至孟塬间电气化区段自动闭塞工程
------ 九、宝成线广马区段单线定点计轴自动闭塞工程
------ 十、湘桂线冷柳段单线计轴自动闭塞工程
------ 十一、沪宁线自动闭塞大修工程
------ 十二、沈山线自动闭塞大修工程
---- 第五节调度集中工程
------ 一、宝鸡至凤州调度集中工程
------ 二、兰新线柳园至哈密段双线插入、自动闭塞、调度集中试点工程
---- 第六节信号专业获国家及省部级奖项目
-- 第三章驼峰工程设计
---- 第一节我国驼峰工程设计的发展概况
------ 一、驼峰专业设计的组织建设与技术建设
------ 二、驼峰技术发展史
-------- (一)机械化驼峰调车场的建设
-------- (二)从土驼峰到简易驼峰到小能力驼峰
-------- (三)自动化驼峰的研制
-------- (四)实现全电子控制的自动化驼峰
-------- (五)驼峰相关控制系统蓬勃发展
-------- (六)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研制
---- 第二节驼峰专业获国家及省部级奖项目
-- 第四章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通信信号设计
---- 第一节地下铁道工程通信信号设计
------ 一、北京地铁1号线通信信号设计
-------- (一)北京地铁一期工程通信信号设计
-------- (二)北京地铁一期工程通信信号改造
-------- (三)北京地铁复兴门——西单站通信信号设计
-------- (四)北京地铁复八线工程通信信号设计
-------- (五)北京地铁八通线工程通信信号设计
------ 二、北京地铁2号线通信信号设计
-------- (一)北京地铁二期工程通信信号设计
-------- (二)北京地铁2号线南环通信信号改造工程
-------- (三)北京地铁环线行车指挥自动化与列车运行自动化系统
------ 三、南京地铁南北线一期及西延伸线工程通信信号设计
---- 第二节轻轨交通工程通信信号设计
------ 一、长春市快轨交通环线一期工程通信信号设计
------ 二、大连市快轨交通三号线一期工程通信信号设计
---- 第三节城市铁路工程通信信号设计
------ 一、北京城铁工程通信信号设计
---- 第四节国外工程
------ 一、朝鲜平壤地铁本线工程通信信号设计
------ 二、伊朗德黑兰地铁工程通信信号设计
---- 第五节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获国家及省部级奖项目
-- 第五章计算机技术研究与应用(集成)
---- 第一节研究设计院计算机技术发展与应用
---- 第二节DS6型计算机联锁系统开发与应用
------ 一、概述
------ 二、DS6-11型计算机联锁
------ 三、DS6-20型计算机联锁
------ 四、DS6-30型计算机联锁
------ 五、DS6-K5B型计算机联锁
------ 六、DS6-50型(DT-1型)计算机联锁
---- 第三节研究设计院计算中心建立
------ 一、概述
------ 二、计算中心
---- 第四节研究设计院局域网建立与办公自动化
------ 一、概述
------ 二、OA局域网
------ 三、网络维护与发展
---- 第五节计算机应用专业获国家及省部级奖项目
-- 第六章电力工程设计
---- 第一节自动闭塞及电力贯通线路
------ 一、区间信号供电方式
------ 二、线路结构
------ 三、电线路器材的应用
---- 第二节变配电所设计
---- 第三节信号电气集中供电、通信电源、驼峰自动化供电设计
------ 一、信号电气集中供电设计
------ 二、通信电源设计
------ 三、驼峰自动化供电设计
---- 第四节照明设计
---- 第五节电力专业获国家及省部级奖项目
-- 第七章房屋建筑工程设计
---- 第一节通信信号专业技术房屋设计
------ 一、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符合工艺规律的通信信号专业房屋设计
------ 二、改进设计手段,提高设计效率,缩短设计周期
------ 三、设计业绩
------ 四、获奖情况
---- 第二节民用建筑设计
------ 一、参与民用建筑设计
------ 二、业绩与变化
------ 三、分阶段业绩
---- 第三节重点工程设计展开简述
---- 第四节房屋建筑专业获国家及省部级奖项目
-- 第八章勘测与地质钻探工程
---- 第一节勘察测量与测绘工程
---- 第二节工程地质与地基处理工程
---- 第三节工程设计业绩汇总
------ 一、各类工程项数及工程量
------ 二、各工种第一次应用的新技术
-- 第九章设计方法、设计手段的改进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全面推广应用
---- 第一节1953~1978年设计方法、设计手段的改进
---- 第二节1978~2001年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推广
---- 第三节应用软件开发过程
第三篇应用技术的开发与推广
-- 第一章通信技术研究与进步历程
---- 第一节有线通信传输技术
------ 一、规划体制的研究
------ 二、跟踪新技术
------ 三、工程科研
------ 四、电磁兼容
---- 第二节电话交换技术
------ 一、铁路电话交换网规划研究
------ 二、跟踪新技术,促进铁路电话交换网的技术更新
------ 三、工程科研及设备研制
---- 第三节专用通信技术
------ 一、专用通信网研究的主要项目
------ 二、设备制式系列的研究
------ 三、关键设备的研究项目
------ 四、专用通信设备的性能提升与实时改进
---- 第四节数据通信和网络技术
------ 一、电报、传真及数据通信技术
-------- (一)铁路电报和传真的发展
-------- (二)铁路数据通信网的发展
------ 二、铁路通信网络管理系统的技术发展
-------- (一)模拟通信网络管理系统研制
-------- (二)数字通信网络管理系统研制
-------- (三)高速铁路通信网管理技术体制研究
-------- (四)网络技术实验室
------ 三、视讯网络的技术发展
-------- (一)视讯网络技术现状
-------- (二)窄带会议电视系统
-------- (三)宽带会议电视系统
---- 第五节无线通信技术
------ 一、无线列车调度通信系统的研究与设备研制
------ 二、微波通信的研究与设备研制
------ 三、卫星通信在铁路上应用的研究与实施
------ 四、站场无线通信的研究与应用
------ 五、铁路战备应急通信的研究和应用
------ 六、铁路公务移动通信的研究
------ 七、铁路无线电监测检测工作
-- 第二章信号技术研究与进步历程
---- 第一节车站继电联锁
------ 一、大站继电式电气集中的开发研究
------ 二、小站继电式电气集中的开发研究
------ 三、中标准电气集中及中站继电式电气集中的研究设计
---- 第二节车站遥控遥信设备
------ 一、极性频率制车站遥控设备
------ 二、YK-1型车站遥控设备
---- 第三节平面调车区电气集中
------ 一、叠加电路式平面调车区电气集中
------ 二、独立电路式平面调车区电气集中
------ 三、微机继电式平面调车集中联锁
---- 第四节信号显示
---- 第五节半自动闭塞
------ 一、路签(牌)半自动闭塞
------ 二、简易半自动闭塞
------ 三、适用于调度集中区段的半自动闭塞
---- 第六节自动闭塞系统及计轴自动站间闭塞系统
------ 一、引进应用
-------- (一)交流二元二位自动闭塞
-------- (二)交流计数电码自动闭塞
-------- (三)计数电码自动闭塞的改进
-------- (四)电冲自动闭塞
-------- (五)UM71移频自动闭塞
------ 二、借鉴性开发
-------- (一)25Hz计数电码自动闭塞
-------- (二)25Hz相敏自动闭塞(叠加移频机车信号)
-------- (三)计轴自动闭塞
-------- (四)计轴站间自动闭塞
-------- (五)自动闭塞方向电路
------ 三、自主创新
-------- (一)4信息移频自动闭塞
-------- (二)ZP-89型8信息移频自动闭塞
-------- (三)GPW无绝缘轨道电路自动闭塞
-------- (四)ZPW-D型18信息移频自动闭塞
-------- (五)18信息移频自动闭塞“N+1”冗余系统
-------- (六)ZPW-2000型无绝缘移频自动闭塞
---- 第七节机车信号及列车超速防护系统
------ 一、双频感应点式机车信号
------ 二、交流计数电码机车信号
------ 三、移频机车信号
------ 四、TVM300速度监督机车信号系统
------ 五、川黔EBICAB型列车超速防护系统
------ 六、JS·Z型列车速度监督和运行记录装置
---- 第八节站内轨道电路制式与电码化
------ 一、站内轨道电路
------ 二、电码化
---- 第九节道口信号
------ 一、DX1型道口信号
------ 二、DX2型道口信号
------ 三、DX3型道口信号
------ 四、微机道口信号
------ 五、道口遮断信号
------ 六、其他
---- 第十节调度监督系统
------ 一、引进的调度监督
------ 二、DJ-1型调度监督
------ 三、SFB-DJ型枢纽调度监督
------ 四、TY-DJ通用型调度监督
---- 第十一节调度集中系统
------ 一、引进“极性频率制”调度集中
------ 二、引进美国“全微机化”调度集中
------ 三、自主开发的“DT-DJ-I”型调度集中
------ 四、值得重视的经验
---- 第十二节信号微机监测装置
------ 一、微型计算机电气集中检测记录装置
------ 二、WJD-1型微机继电式电气集中联锁设备中的微机监测系统
------ 三、DS6-51型车站信号微机监测系统
------ 四、TJWX系列信号微机监测系统
---- 第十三节京津段铁路行车指挥自动化系统的研究设计
------ 一、会战攻关项目
------ 二、“一总机三分机”的科研、设计、施工和系统联合试验
------ 三、满足京津行车指挥自动化需要而引进日本设备及其综合试验
---- 第十四节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
------ 一、立项
------ 二、一期工程的初步设计
------ 三、一期工程的施工设计与建设
------ 四、二期工程的设计与建设
------ 五、统一标准要求的有关问题
---- 第十五节广深准高速铁路建设的研究设计
------ 一、工程设计过程与技术创新
------ 二、科研及现场试验工作
------ 三、后续工程设计与施工
---- 第十六节铁路主要干线“提速”工程的研究设计
------ 一、科技攻关与试验
------ 二、四大干线提速区段技改工程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 第十七节京沪高速铁路工程建设的研究设计
------ 一、参与京沪高速铁路的科技攻关和工程设计概况
------ 二、“八五”期间进行并完成的前期预可行性研究
------ 三、“九五”期间开展系统的专题或专项的科技攻关研究
------ 四、京沪高速铁路工程初步设计期间的技术工作
---- 第十八节铁路信号主要专用器材设备的研究设计
------ 一、继电器
------ 二、信号电缆制式的发展和技术条件的制定
------ 三、电气道岔转换设备的研究设计
------ 四、信号控制台与表示盘
------ 五、信号电源
---- 第十九节电气化区段铁路信号设施受干扰与防护措施的研究设计
------ 一、电气化区段信号工程设计的试验研究
------ 二、信号设施受电气化影响的具体分析与防护对策措施
------ 三、必须按标准要求装设各种安全保护及屏蔽地线装置
------ 四、1990~1995年襄渝线电气化区段的研究设计
-- 第三章电力应用技术研究
---- 第一节太阳能供电电源在铁路信号设备上的应用
---- 第二节电气集中电源屏
---- 第三节交流电气化区段的75Hz和25Hz信号电源设备
---- 第四节丰沙线10kV自动闭塞线路的高压补偿电抗器
---- 第五节自动闭塞变电所的调压设备
---- 第六节25m铺轨机研制
---- 第七节铁路电力远动系统的发展
-- 第四章房屋建筑技术研究
---- 第一节采用新技术提高设计水平
------ 一、电气集中信号楼建筑设计的变革
------ 二、通信站设计,实现了从简单结构至复杂结构设计的跨越
------ 三、铁道部运输指挥中心工程设计,实现了对特别复杂结构设计的突破
第四篇标准设计与标准化工作
-- 第一章通信专业标准设计与标准化
---- 第一节通信标准设计
---- 第二节铁路通信标准化
---- 第三节设计规范和设计手册
------ 一、设计规范
------ 二、设计手册
-- 第二章信号专业的标准设计与标准化及归口管理
---- 第一节任务与管理
------ 一、标准设计与标准化的计划管理与技术管理的管理层次
------ 二、标准设计与标准化的技术层次
------ 三、标准设计与标准化作业程序
---- 第二节50年信号专业完成标准设计与标准化项目综合分析
------ 一、截止2002年底的统计
------ 二、信号专业累计完成的标准化项目
------ 三、信号专业的设计规则、规程、规范、概(预)算定额等的编制
------ 四、原器材科信号专业的标准设计和标准化项目成果
---- 第三节标准设计与标准化成果的推广应用概况
------ 一、信号专业标准设计与标准化技术工作
------ 二、标准设计与标准化成果的贯彻执行与推广
-- 第三章房屋建筑专业标准设计
---- 第一节通用设计、标准设计、规范、工程技术手册
------ 一、按照铁道部和研究设计院要求以及自身发展需要编制的多项通信信号房屋的通用图,标准图
------ 二、参与铁路房屋技术规范的编制与修订
------ 三、参与铁路工程技术手册房屋建筑专业篇的编制
第五篇文整工厂
-- 第一章建制沿革与历任负责人
-- 第二章主要业务量及管理
-- 第三章生产手段改进及设备更新
第六篇试验工厂
-- 第一章建制沿革与历任负责人
-- 第二章主要业务量及管理
-- 第三章生产手段改进及设备更新
第七篇涉外工作
-- 第一章吸收消化世界先进技术
---- 第一节引进技术、引进智力
---- 第二节出国学习、考察与培训
---- 第三节向外国专家进行咨询
-- 第二章与先进技术国家进行技术合作,引进技术设备
---- 第一节上世纪50~60年代的引进、消化与创新概况
---- 第二节改革开放以来的引进、消化与创新概况
-- 第三章援外工作
---- 第一节援越任务
---- 第二节援朝任务
---- 第三节参与修建坦桑尼亚和赞比亚铁路
-- 第四章涉外工程监理与工程设计
---- 第一节在伊拉克当监察工程师
---- 第二节承接国外工程设计
-- 第五章参加“铁路合作组织”
---- 第一节参加“铁路合作组织”
---- 第二节出国参加展览会
---- 第三节与德国SEL公司联合投资组建高科技合资企业
第八篇科技信息工作与通号工程科技信息中心
-- 第一章建制沿革及历任负责人
-- 第二章铁路通信信号工程科技信息中心
---- 第一节建立和发展
---- 第二节活动大事记
-- 第三章铁道部通信信号设计科技情报网
---- 第一节建立和发展
---- 第二节活动大事记
-- 第四章信息工作及其管理
---- 第一节信息调研工作
---- 第二节翻译工作
---- 第三节技术档案及其管理
---- 第四节图书资料及其管理
---- 第五节声像服务
第九篇集体经济与多元经营
-- 第一章集体经济经营方式与管理
-- 第二章二级企业
-- 第三章三级企业
-- 第四章歇业及主管变更企业
第十篇企业管理工作
-- 第一章院务工作
---- 第一节院长办公室机构沿革与历任负责人
---- 第二节院长领导下分工负责制及技术负责制
---- 第三节重大事项的决策与技术委员会
-- 第二章企业管理与改革
---- 第一节机构设置与历任负责人
---- 第二节事业单位时期的管理与企业整顿工作
---- 第三节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的过渡期
---- 第四节事业单位实行改企建制的过渡期
---- 第五节初步创建科技型企业全面实行企业化管理
---- 第六节申请并获批准的各类专业资质证明书
-- 第三章计划管理与在市场经济中的经营活动
---- 第一节机构设置与历任负责人
---- 第二节参与编制生产发展的中长期规划
---- 第三节年度计划与季度计划的编制
---- 第四节市场经营活动与合同管理
-- 第四章技术管理与专利
---- 第一节机构设置与历任负责人
---- 第二节工程设计
---- 第三节科研开发与专利
---- 第四节标准设计与标准化及其归口管理
---- 第五节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 第五章质量管理与贯标认证
---- 第一节机构设置与历任负责人
---- 第二节传统质量管理
---- 第三节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 第四节建立IS09001质量体系的认证与复查
-- 第六章人事、劳资管理与人才开发
---- 第一节机构设置与历任负责人
---- 第二节职工队伍变动情况
---- 第三节管理干部、技术干部及工人的管理
---- 第四节劳动工资与劳动保护、社会保险及劳动合同落实
---- 第五节培养与造就掌握高科技的职工队伍
-- 第七章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
---- 第一节机构设置与历任责任人
---- 第二节事业单位时期的财务管理
---- 第三节企业时期的财务管理
-- 第八章物资与设备管理
---- 第一节机构设置与历任负责人
---- 第二节物资管理与供应
---- 第三节设备管理与维护
-- 第九章内部保卫与治安综合治理
---- 第一节机构设置与历任负责人
---- 第二节内部保卫工作
---- 第三节人民武装及人防
---- 第四节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 第五节消防安全工作
-- 第十章后勤保障与改革和基建工作
---- 第一节机构设置及历任负责人
---- 第二节生产与生活用房的建设及管理
---- 第三节职工住宅管理与住房制度改革
---- 第四节职工食堂、托儿所、单身宿舍以及生产生活用车管理
---- 第五节基层医疗保健事业与医疗改革
---- 第六节计划生育工作
---- 第七节生产和生活用品供应工作
---- 第八节整体剥离、独立经营及内部改革
-- 第十一章离退休管理
---- 第一节离退休管理机构设置与职能
---- 第二节离休人员管理
---- 第三节退休人员管理
第十一篇党群工作
-- 第一章党委工作
---- 第一节党组织机构沿革及历任部门负责人
------ 一、党组织的隶属关系演变
------ 二、党组织的机构沿革及主要负责人
------ 三、党组织办事机构沿革与历任负责人
---- 第二节党员代表大会
------ 一、电总第一次党代会
------ 二、电务勘测设计处党员大会
------ 三、研究设计处第一次党代会
------ 四、研究设计院第二次党代会
------ 五、研究设计院第三次党代会
------ 六、研究设计院第四次党代会
---- 第三节基层党支部建制概况
---- 第四节党的组织建设
---- 第五节党内教育
---- 第六节党内“两先一优”活动
---- 第七节提高政工人员的素质,促进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 第八节党的干部工作
---- 第九节党的宣传工作
---- 第十节党领导的历次政治运动
---- 第十一节党的知识分子队伍建设
-- 第二章纪检工作
---- 第一节纪检组织机构沿革与主要负责人
---- 第二节推动党风、党纪、廉政建设
-- 第三章工会工作
---- 第一节工会组织机构沿革与历任负责人
---- 第二节工会会员代表大会
---- 第三节工会宣传教育工作
---- 第四节做好劳保、福利工作
---- 第五节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和创“四先”评比活动
---- 第六节搞好工会自身建设
---- 第七节开展基层工会工作评比竞赛与建立“职工之家”活动
---- 第八节职代会与民主管理
---- 第九节职工业余文娱体育活动
---- 第十节工会女工工作
-- 第四章共青团工作
---- 第一节团组织机构沿革及主要负责人
---- 第二节团委的组建及团代会
---- 第三节团的组织工作
---- 第四节团的宣教工作
---- 第五节开展争当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和新长征突击手活动
-- 第五章科协工作及学会、协会活动情况
---- 第一节科协工作
------ 一、研究设计院科协组织建设
------ 二、科协工作及主要业绩
---- 第二节学会、协会工作
------ 一、北京铁道学会研究设计院分会
------ 二、中国铁道学会铁道自动化委员会
------ 三、北京通信学会
------ 四、研究设计院参加的各种学会、协会、情报网汇总表
第十二篇人物篇
-- 第一章传略人物
---- 第一节历届党组织的主要负责人
------ 金克
------ 刘法墉
------ 林进行
------ 赵金山
------ 黎辉宝
------ 张春和
------ 查苏屏
------ 丁玉辉
------ 李克
------ 李仁国
------ 岳兰亭
------ 蓝培德
------ 关俊升
------ 马骋
---- 第二节历届行政主要负责人
------ 金克
------ 刘法墉
------ 解耕畴
------ 邢绍基
------ 吕春祥
------ 林述行
------ 姬之基
------ 岳兰亭
------ 蓝培德
------ 余晓芒
------ 马骋
---- 第三节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 乐嘉琪
------ 罗海涛
------ 黄锡坚
------ 杨家齐
------ 岳国璋
------ 周复兴
------ 张冰洁
------ 汪宗羲
------ 张晋明
------ 李志有
------ 赵自信
------ 钟承诒
------ 傅世善
------ 纪晏宁
------ 申大川
------ 徐家骏
------ 王宗振
------ 王正暎
------ 秦兆爽
---- 第四节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者
------ 罗海涛
------ 乐嘉琪
------ 汪宗羲
------ 黄锡坚
------ 关屏中
------ 俞涵升
------ 赵自信
------ 钟承治
------ 傅世善
------ 敖罡
------ 纪晏宁
------ 丁昆
------ 周复兴
------ 经应铸
------ 李志有
------ 陈莲莲
------ 赵连城
------ 杨学澄
------ 陆方涛
------ 蓝培德
------ 王宗振
------ 秦光爽
------ 姚鑫铎
------ 张苑
------ 秦风岭
------ 申大川
------ 王正暎
------ 黄卫中
------ 高怡
-- 第二章列表人物
---- 第一节荣获国家荣誉称号者
---- 第二节荣获省部(市)级荣誉称号者
-- 第三章列名人物
---- 第一节2003年3月31日在册的高级技术职称者名单
---- 第二节1953年12月31日,1980年3月31日,1999年12月31日,2003年3月31日在册
---- 第三节2003年3月31日前离休人员名单
---- 第四节2003年3月31日前退休人员名单
---- 第五节2003年3月31日前在职期间和离退休后逝世人员名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