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书是赵庚奇同志有关方志学研究方面的论文集。
出版时间:
2003年07月
目录
封面
赵庚奇志鉴论稿
图片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李铁映(右),于1999年10月18日视察全国新编地方志成果展览。
--
1957年11月7日,赵庚奇(后排左一)与中央党校师资训练部哲学班部分同学合影
--
1953年9月,赵庚奇(左侧最靠边者)与中共北京市委政策研究室部分同志合影
--
1949年7月,赵庚奇(蹲者左一)参加中共北京市委在慕贞女中举办的党员训练班。这是小组同学合影。
--
1987年12月11日,赵庚奇(左一)在昌平县志编委会上讲话
--
1987年12月29日,赵庚奇在北京市社科院主办的北京社会函授大学中国方志系讲方志学课
--
1989年11月8日,赵庚奇(前排左二)与参加在岳阳市召开的中国地方志协会学术年会的中国方志学系学员
--
1986年9月19日,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兼市地方志筹备小组组长张明义(中)参加在天津举行的
--
1996年10月17日,市地方志编委会常务副主任、北京志主编王立行(站立者一排左四)与市新闻出版局、
--
2000年4月7日,市地方志编委会常务副主任、北京志主编段柄仁(前排左四)与副主编们合影(后排左一为
--
2000年4月7日,段柄仁(前排左四)与市地方志编委会办公室全体工作人员合影(前排左二为赵庚奇)。
--
1995年6月28日,赵庚奇(左)在《密云县志》志稿评议会上发言。
--
2001年1月20日,赵庚奇(中)在北京志主编、副主编会议上就如何撰写《北京志》各卷的综述发言。
--
1991年6月19日,赵庚奇在门头沟地方志研讨班上讲课。
--
1997年7月16日,赵庚奇(前排右四)与参加《北京志·民航志》志稿评议会的领导和编审人员在北戴河合
--
2000年11月15日,赵庚奇(前排左二)与参加《北京志·音乐志》志稿评议会的领导和编审人员合影。
--
2002年9月17日,赵庚奇(关排左二)与参加《北京市宣武区志》志稿评议会的领导和编审人员合影。
--
1999年4月2日,赵庚奇(前排右三)与参加《北京志·道路交通管理志》稿评议会的领导和编审人员合影。
--
1999年9月16日,《北京志·劳动志》、《密云县志》和《北京年鉴》在瑞典哥德堡国际图书展览会展出。
--
2002年1月31日,赵庚奇(右)同《北京志·共产党志》办公室主任籍援朝研究《共产党志》志稿。
--
2002年11月29日,在市地方编委会四届二次会议上。
--
1989年8月17日,赵庚奇(左二)在歙县棠樾牌坊前与中国地协秘书长左建(右二),副秘书长左开一(左
--
1996年5月9日,在全国地方志第二次工作会议期间,赵庚奇(右一)与宁夏、辽宁、浙江地方志编委会负责
--
2001年8月23日,在全国地方志网络建设会议期间,赵庚奇(右一)与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成员贺巍(右二
--
1991年4月19日,在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期间,赵庚奇(右一)与哈尔滨、吉林省、广州地方志编委会负责
--
1992年7月,赵庚奇在审读志稿。
--
2001年8月1日,赵庚奇(右)正在聆听文物考古专家张森水研究员(左)现场讲解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情况。
--
2001年5月19日,赵庚奇(左二)与市地方志编委会办公室部分同志在香港进行学术考察时合影。
--
2001年9月22日,赵庚奇和老伴在香山公园静翠湖畔
目录
序
弁言
毛泽东爱读地方志(辑录整理)
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与地方志(辑录整理)
探讨方志理论 交流修志经验——《北京地方志》发刊词
地方志与两个文明建设
按照方志性质做好《北京志》的编纂工作
--
一、地方志到底是一种什么性质的书
--
二、地方志怎么记述
----
不同血缘婚配子女素质对照表
--
三、关于横排竖写
--
四、关于《北京志》的记述范围及其断限
修志是一项服务当代有益后世的千秋大业
关于提高北京地方志编纂质量的若干问题
--
一 关于《北京志》总体设计的一些问题
----
(一)关于北京志的成书步骤
----
(二)关于《北京志》的断限
----
(三)关于《北京志》记述范围
----
(四)关于《北京志》的结构
----
(五)加强宏观记述
----
(六)关于出版方面问题
--
二 关于横分门类和竖写史实问题
----
(一)关于横分门类问题
----
(二)关于竖写史实问题
------
1.竖写的层次结构。
------
2.精简基层分述。
------
3.关于中央指示、政策的记述问题。
------
4.关于材料选择问题。
----
(三)关于数字、图表运用问题
--
三 关于志书的政治质量
----
(一)关于对改革开放前政策的记述问题
----
(二)关于建国后北京建设重大方针的记述问题
----
(三)关于建国后历次政治运动的记述问题
------
1.记述上存在的问题。
------
2.关于记述建国后历次政治运动的必要性。
------
3.政治运动怎么记述。
----
(四)关于引用旧志文献问题
质量是志书的第一生命
继承·创新·求实
关于《北京志》和区(县)志稿政治质量方面的二十个问题
关于志稿中的民族宗教问题及其他
--
一、关于民族问题
----
1.56个民族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成员
----
2.关于民族称谓与民族之间的战争问题
----
3.关于中国的称谓
--
二、关于宗教问题
--
三、关于正确记述义和团和传教士问题
政治部类志书也应横分门类——关于地方志政治部类篇目设计问题的探讨
对中共创始人和领导人事迹的记述要准确
关于修志的质量与速度的关系问题
修志事业为什么能够绵延不断历久不衰
资料要详加考证 记述要符合志体——对《北京志·劳动志》(报市审查稿)的审读意见(摘录)
--
总的看法
--
存在的问题
----
一、政治观点方面的问题
----
二、史实方面的问题
----
三、关于体例方面的问题
----
四、劳动工作的分期不统一
----
五、关于规范方面的问题
----
六、以事系人方面的问题
----
七、图片问题
县志要加强整体性记述——对《怀柔县志》(报市审查稿)的审读意见(摘录)
--
总的看法
--
存在的问题
志书记述要符合宪法和法律——对《房山区志》(报市审查稿)的审读意见(摘录)
--
总的看法
--
存在的具体问题
----
一、关于政治观点方面
----
二、史实不准
----
三、关于体例、规范方面的问题
关于确保志书质量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对《西城区志》(报市审查稿)的审读意见(摘录)
--
总的看法
--
七个方面的具体问题
----
一、对政治历史事件(斗争)记述和评价问题
----
二、对某些工作评论过头,轻率使用“体系”提法
----
三、史实记述不准
----
四、关于重要人物入志和评价问题
----
五、关于体例、规范方面的问题
----
六、关于图片失真的问题
----
七、关于区委重要工作与政府主要政务的重复问题
喜读《商丘地区土地志·夏邑卷》
关于《北京市地方志工作规划纲要》(1989-1999)的意见
--
一、总的要求
--
二、我市修志的主要任务
--
三、实现上述规划的主要措施
关于在《北京志》和区(县)志编纂中涉及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和陈王案件记述问题的意见
关于《北京志》和区(县)志编纂出版工作中若干具体问题的53条处理意见
--
一、关于编纂体例的一些问题
--
二、关于人物表、人名录和以事系人问题
--
三、关于政治、法律、名称和保密方面的几个问题
--
四、关于照片和统计表问题
--
五、关于出版问题
关于《北京志》各卷(册)编委会名单排列顺序的意见(摘要)
关于《北京志》主编、副主编的任务和报市审查稿的审批程序的意见
--
一、关于《北京志》主编、副主编的任务
--
二、报市审查志稿的审批程序
突出首都特点做好《北京年鉴》编纂工作
--
一、关于年鉴编纂出版情况
--
二、年鉴是一部综合性资料性的工具书
--
三、《北京年鉴》的结构和体例
--
四、关于内容交叉问题
关于年鉴编辑的理论与实践
--
一、年鉴编辑出版概况
--
二、年鉴是一种什么性质的书
--
三、要把年鉴作为一种信息资源来生产
--
四、年鉴的结构作编排原则
--
五、条目
--
六、年鉴的选材
--
七、处理好四个关系
--
八、精心制作标题
--
九、年鉴的文体、文风
《北京年鉴》编写注意事项60条
--
一、称谓
--
二、编写
--
三、名录
--
四、时间
--
五、篇幅、出版、署名
--
六、数字、计量
--
七、图表
--
八、审稿
--
九、装帧、校对
忆修志工作的老领导王立行同志
北京修志十年
《北京年鉴》编辑出版十二年
--
一、《北京年鉴》编辑出版概况
--
二、《北京年鉴》编辑出版十二年的主要体会
----
(一)要靠市委、市政府的领导
----
(二)有一个较强的主编群体
----
(三)有一支总体素质较好的特约编辑队伍
----
(四)建立了必要的工作制度和规范
----
(五)争取了媒体的支持
1958-2001年北京修志、年鉴工作纪略
--
1958年
--
1959年
--
1960年
--
1961年
--
1975年
--
1980年
--
1981年
--
1982年
--
1983年
--
1984年
--
1985年
--
1986年
--
1987年
--
1988年
--
1989年
--
1990年
--
1991年
--
1992年
--
1993年
--
1994年
--
1995年
--
1996年
--
1997年
--
1998年
--
1999年
--
2000年
--
2001年
附录:
--
未收入本书的志鉴文稿目录
--
赵庚奇工作简历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