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昌县志

乐昌县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乐昌县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1987

出版时间: 1994年01月

目录

封面
乐昌县志
版权页
图片
-- 中共乐昌县委书记 曾昌本题词
-- 清同志八年乐昌全境图
-- 清同治年间乐昌县城全图
-- 清同治年间乐昌县署图
-- 昌石图(清朝)
-- 民国廿年乐昌县境全图
-- 民国廿年乐昌县城及城外街道图
-- 乐昌县政区图
-- 乐昌县地势图
-- 乐城镇平面图
-- 乐昌县交通运输图
-- 乐昌县水电、电网工程及规划图
-- 乐昌县森林资源现状及林业分区图
-- 县府办公楼
-- 县城鸟瞰
-- 九泷十八滩漂流
-- 金鸡石
-- 古佛岩—瑶台赏月
-- 坪石镇夜色
-- 金鸡岭全景
-- 龙山温泉
-- 一字峰雪景
-- 大瑶山隧道
-- 乐宜古道
-- 九峰山盘山公路
-- 府前大桥
-- 武江放筏
-- 园林式的乐昌图书馆
-- 繁荣的街道—人民路
-- 乐昌工人文化宫
-- 乐昌广播电视大学
-- 乐昌一中科学楼
-- 乐昌人民医院骨科矫形手术
-- 标准化的游泳池
-- 集资兴建的九峰中学
-- 廊田镇墟坪一角
-- 县城自选商场一角
-- 一九七八年乐昌预备役炮兵营
-- 乐昌棉纺织厂细纱车间
-- 乐昌铅锌矿矿井
-- 乐昌水泥厂车间一角
-- 乐昌饮料厂引进意大利易拉罐自动生产线
-- 乐昌制衣厂电脑绣花车间
-- 长来硫铁矿
-- 长来水泥厂车间
-- 出口家具产品(部分)
-- 马蹄、猕猴桃系列饮料
-- 服装产品(部分)
-- 衣车快速引线器
-- 多功能手缝针自动引线器
-- 热水瓶
-- 水泥产品
-- 乐昌水泵厂生产的各类汽车水泵
-- 乐昌麻纺厂生产的天后牌优质棉纺产品
-- DK7732A型电火花线切割机床
-- 运销海外的坪石毛巾厂产品
-- 乐昌纸厂生产的优质卫生纸
-- 多功能安乐椅与叠合式台凳
-- 广东省重点杉木林基地—大源
-- 水稻丰产田
-- 龙山林场的速生丰产林
-- 龙山水库一角
-- 两江乡夷岭电站
-- 沿溪山茶园
-- 廊田嶂下水电站
-- 九峰西瓜
-- 中华猕猴桃
-- 张渠芋头
-- 白石板栗
-- 五山冬菇
-- 乐昌马猕(萃荠)
-- 优质烤烟
-- 赵佗城遗址(秦汉)
-- 贞节牌坊(清)
-- 龟峰塔(明)
-- 南塔(明)
-- 韩泷祠(唐)
-- 应山石桥(清)
-- 白石乡殴家二百余年的洛阳牡丹(清)
-- 新石器晚期的石器
-- 鱼钩石范(青铜时期)
-- 青铜戈(春秋)
-- 青铜(禾皿)(西汉)
-- 陶瓮(春秋)
-- 货币(秦汉)
-- 青铜剑、铜镜(战国)
-- 陶楼(东汉)
-- 铭文陶罐(西汉)
-- 西汉墓出土
-- 陶器(汉)
目录

凡例
概述
大事记
卷一建置 区划
-- 第一章建置沿革
-- 第二章行政区划
-- 第三章县城——乐城镇
---- 第一节位置与幅员
---- 第二节县治
---- 第三节街道与居民
---- 第四节乐城镇经济文化概况
-- 第四章乡镇概况
---- 第一节坪石镇
---- 第二节老坪石镇
---- 第三节廊田镇
---- 第四节长来镇
---- 第五节北乡镇
---- 第六节九峰镇
---- 第七节梅花镇
---- 第八节黄圃镇
---- 第九节三溪镇
---- 第十节河南乡
---- 第十一节五山乡
---- 第十二节大源乡
---- 第十三节两江乡
---- 第十四节庆云乡
---- 第十五节罗家渡乡
---- 第十六节白石乡
---- 第十七节秀水乡
---- 第十八节云岩乡
---- 第十九节沙坪乡
卷二自然环境
-- 第一章地质
---- 第一节地层
---- 第二节岩浆岩
---- 第三节构造
-- 第二章地貌
---- 第一节地貌类型
---- 第二节山脉
-- 第三章水系
---- 第一节地表水
---- 第二节地下水
-- 第四章气候
---- 第一节气象要素
---- 第二节灾害性天气
-- 第五章土壤
-- 第六章自然资源
---- 第一节生物资源
---- 第二节矿产资源
---- 第三节旅游资源
卷三人口
-- 第一章人口发展和分布
---- 第一节人口发展
---- 第二节人口分布
---- 第三节人口普查
---- 附:百岁老人简介
-- 第二章人口构成
---- 第一节民族构成
---- 第二节性别构成
---- 第三节年龄构成
---- 第四节婚姻、家庭状况构成
---- 第五节文化、职业构成
---- 第六节姓氏
-- 第三章人口控制
---- 第一节计划生育概况
---- 第二节节育
---- 第三节晚婚
---- 第四节优生优育
卷四农业
-- 第一章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
---- 第一节解放前的土地制度
---- 第二节土地改革
---- 第三节农业合作化
---- 第四节人民公社
---- 第五节联产承包责任制
---- 第六节全民所有制的场所
-- 第二章耕地和作物
---- 第一节耕地面积
---- 第二节作物分布
---- 第三节作物产量
---- 第四节土特产
-- 第三章农技农艺
---- 第一节农技机构和队伍
---- 第二节农技改革与推广
---- 第三节耕作制度
---- 第四节农作物品种的改良
---- 第五节肥料
---- 第六节植物保护
-- 第四章农业机具
---- 第一节传统农具
---- 第二节农业机械
---- 第三节农机管理
-- 第五章畜牧 水产
---- 第一节畜牧
---- 第二节水产
卷五林业
-- 第一章山林所有制
---- 第一节山林权属变革
---- 第二节国营林(茶)场
-- 第二章森林资源
---- 第一节面积 蓄积
---- 第二节资源分布
---- 第三节古树名木
-- 第三章营林绿化
---- 第一节树种
---- 第二节采种育苗
---- 第三节造林
-- 第四章森林资源利用
---- 第一节木材生产
---- 第二节其他林产品购销
-- 第五章森林保护
---- 第一节制止滥伐
---- 第二节林政保护
---- 第三节森林防火
---- 第四节防治森林病虫害
卷六水利 电力
-- 第一章水利
---- 第一节蓄水
---- 第二节引水
---- 第三节提水
---- 第四节河道整治
---- 第五节防汛防旱
-- 第二章电力
---- 第一节发电
---- 第二节供电
---- 第三节用电
卷七工业
-- 第一章乐昌工业发展综述
-- 第二章工业所有制及体制改革
---- 第一节所有制
---- 第二节工业体制改革
-- 第三章县属工业门类及产品
---- 第一节纺织工业
---- 第二节食品工业
---- 第三节建材工业
---- 第四节化学工业
---- 第五节制衣工业
---- 第六节机械工业
---- 第七节采矿冶炼工业
---- 第八节其他工业
---- 附:中央部属、省、市属工业企业选介
卷八交通 邮电
-- 第一章交通
---- 第一节古道
---- 第二节水路
---- 第三节公路
---- 第四节铁路
---- 第五节其他交通设施和民间运输
-- 第二章邮电
---- 第一节驿铺
---- 第二节邮电机构
---- 第三节邮政
---- 第四节电信
---- 第五节干线通信设施
卷九城乡建设
-- 第一章县城建设
---- 第一节解放前县城概貌
---- 第二节解放后的县城建设
-- 第二章坪石及其他集镇建设
---- 第一节坪石镇
---- 第二节其他墟镇
-- 第三章房屋管理
---- 第一节房管部门直管房屋
---- 第二节商品房
---- 第三节单位自管房屋
---- 第四节城镇私人房屋
-- 第四章建筑业
---- 第一节建筑队伍
---- 第二节建筑设计
---- 第三节建筑市场管理
-- 第五章环境保护
---- 第一节环境污染
---- 第二节环境治理
卷十商业
-- 第一章商业体制
---- 第一节私营及个体商业
---- 第二节国营商业
---- 第三节集体商业
---- 第四节集市
-- 第二章商品购销
---- 第一节生产资料供应
---- 第二节日用工业品供应
---- 第三节物资购销
---- 第四节石油、煤炭购销
---- 第五节农副土特产品收购
---- 第六节副食品购销
---- 第七节外贸出口商品收购
-- 第三章粮油购销
---- 第一节粮食管理机构
---- 第二节购销
---- 第三节加工
---- 第四节储运
-- 第四章饮食服务业
---- 第一节饮食业
---- 第二节服务业
卷十一工商经济管理
-- 第一章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市场管理
---- 第二节企业登记管理
---- 第三节经济合同、商标管理
---- 第四节私营及个体经济管理
-- 第二章物价
---- 第一节物价管理
---- 第二节主要商品价格
-- 第三章计量、标准管理
---- 第一节计量管理
---- 第二节产品标准化管理
卷十二财政税务
-- 第一章财政
---- 第一节财政制度
---- 第二节财政收支
---- 第三节财政监督
-- 第二章税务
---- 第一节税务机构
---- 第二节农业税
---- 第三节工商税
卷十三金融
-- 第一章金融机构
---- 第一节当铺
---- 第二节银行
---- 第三节其他金融机构
-- 第二章货币
---- 第一节古钱币
---- 第二节银两与银元
---- 第三节法币与金元券
---- 第四节人民币
-- 第三章信贷
---- 第一节存款
---- 第二节工商贷款
---- 第三节农业贷款
---- 第四节固定资产拨款与贷款
---- 第五节外贸贷款
-- 第四章结算与出纳
---- 第一节结算
---- 第二节银行出纳
---- 第三节现金收支计划执行情况
-- 第五章金库公债保险
---- 第一节金库
---- 第二节公债
---- 第三节保险
卷十四政党
--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乐昌县地方组织
---- 第一节解放前的组织沿革
---- 第二节解放后的组织机构
---- 第三节县党员代表大会
---- 第四节党务活动
-- 第二章国民党乐昌县党部
---- 第一节组织概况
---- 第二节主要活动
---- 附:三民主义青年团
-- 第三章民主党派
卷十五政权政协
-- 第一章权力机关
---- 第一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第二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
---- 第三节县人民代表大会
---- 第四节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第五节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章解放后行政机构
---- 第一节县人民政府
---- 第二节县革命委员会
---- 第三节区、乡(镇)人民政府
-- 第三章县人民政协
-- 第四章民国行政机构及参议会
---- 第一节县政府
---- 第二节参议会
卷十六社会团体
-- 第一章工人农民组织
---- 第一节工人组织
---- 第二节农民组织
-- 第二章妇女、青少年组织
---- 第一节妇女组织
---- 第二节青年组织
---- 第三节少年儿童组织
-- 第三章其他社会团体
---- 第一节工商业联合会
---- 第二节个体劳动者协会
---- 第三节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
---- 第四节文学艺术联合会
卷十七公安 司法
-- 第一章公安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户政
---- 第三节治安
---- 第四节安全
-- 第二章检察
---- 第一节检察机构
---- 第二节检察工作
-- 第三章审判
---- 第一节审判机构
---- 第二节审判工作
-- 第四章司法行政
---- 第一节司法行政机构
---- 第二节司法行政工作
卷十八民政
-- 第一章救灾救济
---- 第一节救灾
---- 第二节救济
---- 第三节社会福利慈善机构
-- 第二章优抚安置
---- 第一节拥军优属
---- 第二节抚恤
---- 第三节复退军人安置
-- 第三章扶持贫困地区
---- 第一节扶持革命老区
---- 第二节扶持少数民族地区
---- 第三节扶持石灰岩地区
-- 第四章婚姻登记
卷十九人事 劳动
-- 第一章人事
---- 第一节编制
---- 第二节干部构成
---- 第三节干部任免及奖惩
---- 第四节落实干部政策
-- 第二章劳动
---- 第一节劳动就业
---- 第二节劳动保护
-- 第三章工资 福利
---- 第一节工资
---- 第二节福利
卷二十军事
-- 第一章驻军 兵事
---- 第一节驻军
---- 第二节兵事
-- 第二章兵役 地方武装
---- 第一节兵役
---- 第二节地方武装
---- 第三节民兵
卷二十一教育
-- 第一章社学 书院 私塾
---- 第一节社学
---- 第二节书院
---- 第三节私塾
-- 第二章幼儿教育
---- 第一节幼儿园
---- 第二节学前班
-- 第三章小学教育
---- 第一节发展概况
---- 第二节小学选介
-- 第四章中学教育
---- 第一节普通中学
---- 第二节职业中学
---- 第三节中学选介
-- 第五章中等专业教育
---- 第一节师范教育
---- 第二节人民公学、劳动大学、技工学校
-- 第六章成人教育
---- 第一节农民教育
---- 第二节职工干部教育
---- 第三节广播电视大学和职工大学
-- 第七章教师
---- 第一节教师任用
---- 第二节教师待遇
---- 第三节教师培训
-- 第八章教育经费
---- 第一节国家教育经费
---- 第二节集资办学
---- 附:抗日战争时期部分大中专院校迁乐办学简况
卷二十二科技
-- 第一章机构与队伍
---- 第一节管理机构及学术团体
---- 第二节科技队伍
-- 第二章科普工作
---- 第一节宣传与推广
---- 第二节培训与咨询
-- 第三章科研与技术引进
---- 第一节科研成果
---- 第二节引进、推广新技术
卷二十三卫生
-- 第一章医疗
---- 第一节医疗机构
---- 第二节中西医疗
-- 第二章防疫 保健
---- 第一节防疫
---- 第二节保健
---- 第三节计划免疫与冷链建设
---- 第四节公共卫生
-- 第三章药品经营和管理
---- 第一节药品经营
---- 第二节药政管理
卷二十四体育
-- 第一章群众体育
---- 第一节农村体育
---- 第二节职工体育
-- 第二章学校体育
---- 第一节普通中、小学体育
---- 第二节业余体校
-- 第三章体育设施与经费
---- 第一节体育设施
---- 第二节体育经费
-- 第四章体育竞赛
---- 第一节体育运动会
---- 第二节运动成绩
卷二十五文化
-- 第一章群众文化
---- 第一节文化馆、站
---- 第二节文艺团队
---- 第三节文艺创作
-- 第二章图书 档案 报刊
---- 第一节图书
---- 第二节档案
---- 第三节报刊
-- 第三章电影 广播 电视
---- 第一节电影
---- 第二节广播
---- 第三节电视
-- 第四章民间文艺
---- 第一节传统艺术
---- 第二节歌谣谚语
---- 第三节民间传说故事
---- 附:古今名人诗词作品选
卷二十六文物
-- 第一章遗址 墓葬
---- 第一节遗址
---- 第二节墓葬
-- 第二章古迹
---- 第一节祠庙 书院
---- 第二节古塔 亭台 关隘
---- 第三节名胜古迹
-- 第三章碑匾 石刻
---- 第一节碑刻
---- 第二节摩崖 石刻
---- 第三节匾额
-- 第四章藏品
---- 第一节馆藏文物
---- 第二节传世文物
卷二十七社会生活
-- 第一章群众物质生活
---- 第一节农民生活
---- 第二节城镇居民生活
-- 第二章风俗习惯
---- 第一节节日
---- 第二节婚嫁
---- 第三节寿庆与建宅
---- 第四节丧葬与祭祀
---- 第五节迷信与禁忌
---- 第六节服饰
---- 第七节饮食
-- 第三章宗教
---- 第一节佛教
---- 第二节道教
---- 第三节天主教
---- 第四节基督教
-- 第四章方言
---- 第一节方言分布
---- 第二节客家方言
---- 第三节其他方言
---- 第四节词汇举例
---- 第五节推广普通话
卷二十八人物
-- 第一章人物传
---- 谭必
---- 李(山严) 李渤
---- 苏恭则
---- 张祖炳
---- 李延大
---- 李秉中
---- 欧堪善
---- 柏日红
---- 李传楷
---- 李家泉
---- 李光中
---- 陈德钊
---- 曹有香
---- 曹庚次
---- 欧阳强
---- 廖贤思
---- 李英杰
---- 徐锡勋
---- 廖介操
---- 丘鉴志
---- 张昭芹
---- 罗君佑
---- 张戊青
---- 何万杰
---- 欧阳春
---- 黄昌儒
---- 张兹(门岂)
---- 余席福
---- 何建怀
---- 廖裕光
-- 第二章烈士英名录
-- 第三章国民党军乐昌籍抗日阵亡将士名录
附录
-- 一、地方文献选篇
-- 二、历代编修(乐昌县志)史略
-- 三、历代(乐昌县志)序言选
-- 四、本届修志文件选
-- 五、乐昌县“七五”时期主要经济指标发展情况
编后记
乐昌县志编纂机构、人员及审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