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山县政协志

砚山县政协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十三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为指针,以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民族政策为准绳,遵循实事求是、秉笔直书、宜粗不宜细的编纂原则,坚持求真存实,全面、准确、客观地记述砚山县政协工作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1950-1998

出版时间: 2002年12月

目录

封面
砚山县政协志
题词
图片
-- 县城新姿
-- 政协第一届全体委员合影
-- 政协第二届全体委员合影
-- 政协第三届全体委员合影
-- 政协第四届全体委员合影
-- 第一届政协主席赵金惠在甲子敬老节上讲话
-- 第二、三届政协主席李崇恩在全委会上作报告
-- 县领导在全会主席台上
-- 第四届政协主席赵应华在全会上作报告
-- 州政协主席巩运成到到砚山视察
-- 原州政协主席任勇到砚山作政协知识培训
-- 原州政协主席郝千锁到会作指导
-- 迎香港回归座谈会
-- 庆祝政协成立五十周年座谈会
-- 民营经济座谈会
-- 议案、提案面商座谈会
-- 政协领导深入基层办实事
-- 为民办实事
-- 委员视察
-- 委员投票
-- 政协机关干部职工支农栽烤烟
-- 新春茶话会
-- 由县政协组织修建的长寿楼
-- 旅美华人吴棒忠把由其投资建盖的苗文学校移交县教育局管理
-- 政协机关干部职工在阿猛革命会址留影
-- 政协机关办公楼
-- 瞻仰革命先烈
-- 省、州领导视察县政协机关的山羊养殖场
-- 县政协机关的梅花鹿养殖场
-- 政协机关的林场
-- 部份获奖荣誉
-- 终审会合影
《砚山县政协志》编纂委员会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建制
-- 第一节 协商委员会
---- 一、一届协商委员会
---- 二、二届协商委员会
-- 第二节 政协砚山县委员会
---- 一、政协砚山县委员会筹备领导小组
---- 二、历届委员会
-- 第三节 委、办设置
---- 一、提案委员会
---- 二、学习委员会
---- 三、文史资料委员会
---- 四、教文卫体委员会
---- 五、经济科学技术委员会
---- 六、联络委员会
---- 七、办公室
-- 第四节 历届政协小组
第二章 会议
-- 第一节 协商会议
---- 一、砚山县各界人民代表协商会议
---- 二、砚山县各族各界人民代表协商会议
-- 第二节 政协砚山县全体委员会议
---- 一、一届全委会
---- 一、二届全委会
---- 三、三届全委会
---- 四、四届全委会
-- 第三节 常务委员会议
---- 一、会议届、次
---- 二、重要会议
-- 第四节 其他会议
---- 一、主席办公会
---- 二、座谈会
---- 三、讨论会
第三章 政事
-- 第一节 履行职能
---- 一、会议协商
---- 二、学习宣传统战理论
---- 三、召开座谈会
---- 四、对话、献策
-- 第二节 提案工作
---- 一、提案审查和立案
---- 二、提案办理
-- 第三节 调查、视察
---- 一、农业科技
---- 二、水利电力
---- 三、支柱产业
---- 四、文教金融
-- 第四节 统战工作
---- 一、落实委员政策
---- 二、联谊活动
---- 三、民族宗教工作
-- 第五节 文史编辑
---- 一、资料征集
---- 二、文史编辑
-- 第六节 扶贫攻坚
---- 一、扶贫调查
---- 二、挂钩扶贫
---- 三、项目实施
---- 四、扶贫成效
-- 第七节 献计出力
---- 一、建议案
---- 二、甲子敬老会
第四章 机关工作
-- 第一节 职工教育
---- 一、政治学习
---- 二、业务培训
---- 三、参观考察
-- 第二节 制度建设
-- 第三节 先进表彰
---- 一、先进集体
---- 二、先进个人
-- 第四节 基本建设
---- 一、办公用房
---- 二、办公设备
---- 三、车辆配备
---- 四、职工住宅
第五章 党群组织
-- 第一节 中共砚山县政协党组
---- 一、党组成员
---- 二、党组工作
-- 第二节 政协机关党支部
---- 一、支部委员
---- 二、支部工作
-- 第三节 工会组织
-- 第四节 妇女组织
人物
-- 一、传略
---- 周珍麒
---- 梁尔昌
-- 二、简述
---- (一)历届政协主席
------ 赵金惠
------ 李崇恩
------ 赵应华
---- (二)历届政协副主席
------ 马尧申
------ 梁尔昌
------ 魏汉
------ 钱良驷
------ 林焕光
------ 杨品相
------ 宗德袭
------ 董弗兆
------ 李绍辉
------ 布世新
------ 马冠荣
------ 周广森
------ 罗鹏华
------ 王廷坤
-- 三、名录
附录
-- 一、讲话选录
-- 二、章则
-- 三、文件选登
-- 四、文史书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