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而系统地记述全县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二、本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编《安福县志》续志。志书起讫时间。原则上以1988年为L限,下限甭2008年底。个别内容为了始末清晰,作适当上溯或下延。
内容时限:
1988-2008
出版时间:
2010年12月
目录
封面
安福县志
图片
--
武功山风景名胜区景区浏览图
--
安福县政区图
--
刘永杰 中共安福县委书记
--
张平亮 安福县人民政府县长
--
1993年11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书记处书记温家主(前排四左)视察安福
--
1987年2月2日,中共江西省委副书记、省长吴官正(右二)视察安福
--
2002年10月23日,中共江西省委书记孟建柱(左一)视察安福县工业园区建设
--
2009年10月23日,中共江西省委副书记王宪魁(右二)调研安幅县第三批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
--
2002年12月2日,江西省军区司令员郝敬民(右三)到安福县国防劳技基地视察
--
2009年8月5日,中共江西省委常委、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陈达恒(右二)视察安分公路
--
2004年10月23日,中共江西省委常委、省人民政府常务副省长凌成兴(右三)视察安福工业园区
--
2008年8月8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史文清(右二)视察安福火腿生产
--
2010年11月4日,江山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洪礼和(右一)、吉安市人民政府市长王萍(右三)视察安福县严
--
2008年11月7日,江西省政协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席王林森(左一)视察安福
--
2006年11月22日,中共吉安市委书记黄建盛(右二)视察安福县工业企业
--
2010年3月17日,中共吉安市委书记周萌(右二)、市长工萍(左一)视察安福县文化公园建设
--
2008年6月6日,中共吉安市委书记周萌(右一)考察安福县工业园区建设
--
2009年8月28日,中共吉安市委书记周萌(左二)视察安福县章庄乡
--
2005年5月25日,中共吉安市委副书记、市长胡长林(左一)视察安福县工业园区建设
--
2009年1月18日,吉安市人民政府市长王萍(左四)视察安福县枫田镇车田村
--
天翻地覆慨而慷
--
安福广场换了人间
--
武功山大道今非昔比
--
商品房开发史无前例
--
喜看泸河添"彩虹"
--
公路建设步入快车道
--
工业园大变迁
--
今昔收割两重天
--
粮食储藏今胜昔
--
绿满安福
--
水利建设成绩斐然
--
火腿大打翻身仗
--
农家住宅印证历史
--
农村广场昭示巨变
--
文化公园钟塔
--
金岸广场夜景
--
行政中心广场
--
武功山大道
--
城东农贸市场
--
武吉高速安福段
--
安福广场夜景
--
金岸广场
--
泸水河大道
--
2007年11月17日,中共安福县委书记刘水杰在工业园区重点项目奠基仪式上讲话
--
2007年11月17日,安福人民政府县长张平亮主持工业园区重点项目奠基仪式
--
工业园区远眺
--
裕元(安福)鞋业有限公司生产场景
--
唯冠汕压机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
海能电子厂生产车间
--
安福文庙
--
明月山姐妹峰
--
东山义塔
--
武功山泉
--
明月山瀑布
--
千年古银杏树
--
洞渊阁
--
沪水河捕鱼
--
武功山景区东大门
--
蟠龙樟
--
国家二级动物——武功山猕猴
--
武功山野猪
--
武功山旅游公路
--
柘田水库
--
社上水库
--
安福烤烟
--
规模化养牛基地
--
百里金花长廊
--
枫田镇车田村——园林新村
--
枫田镇车田村百岁老人王宜燕
--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竹江乡牛墟场一角
--
2008年12月10日,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安福县四套班子领导大合唱
--
2007年12月17日,安福县举办第二届农民文化艺术节
--
2009年11月23日,安福县首届森林消防队点验比赛
--
2008年5月9日,安福县举办全民健身运动会
--
2008年7月17日,江两省武术散打锦标赛在安福县举办
--
2008年9月22日,安福县举办改革开放30周年书画摄影展
--
2006年12月8日,安福姑娘刘虹在多哈亚运会上荣获20公里竞走冠军
--
2008年全县高中学生化学实验操作大赛
--
2007年4月26日,安福县举办农民工电脑培训
--
2008年5月31日,安福县举办SIYB项目执行人员创业免费培训
--
2008年8月1日,安福县举办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
2008年6月20日,安福县科技人才暨党员义工服务周活动启动仪式
--
2008年9月3日,安福县老科协科普讲师团进行科技下乡活动
--
安福县人民政府县长、安福县志编委会主任张平亮(右三)视察安福县志编辑部工作
--
《安福县志》编辑工作人员合影
--
安福县四套班子领导和办公室主任合影
--
中共安福县委领导班子合影
--
安福县人大常委会领导班子合影
--
安福县人民政府领导班子合影
--
安福县政协委员领导班子合影
序一
序二
目录
凡例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 建置区划
--
第一章 建置沿革
----
第一节 区域位置
----
第二节 建置隶属
----
第三节 区划演变
--
第二章 县城乡镇
----
第一节 县城
----
第二节 乡镇
第二篇 自然环境
--
第一章 地质 地貌
----
第一节 地层与岩性
----
第二节 构造
----
第二节 岩浆活动与岩浆岩
----
第四节 地貌
--
第二章 山川
----
第一节 山脉
----
第二节 河流
--
第三章 气候
----
第一节 气候四季特征
----
第二节 气候要素
--
第四章 地理资源
----
第一节 土地资源
----
第二节 水资源及水文
----
第三节 矿藏资源
----
第四节 野生植物资源
----
第五节 野生动物资源
--
第五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旱灾
----
第二节 水灾
----
第三节 冰冻风雹灾害
----
第四节 雷电灾害
----
第五节 地震地陷
----
第六节 生物灾害
第三篇 环境保护
--
第一章 环境质量与监测
----
第一节 环境质量
----
第二节 噪声监测
----
第三节 大气监测
----
第四节 水质监测
----
第五节 在线监测与服务
--
第二章 环境监管
----
第一节 调查
----
第二节 执法检查
----
第三节 排污收费
----
第四节 宣传教育
----
第五节 环境影响评价
----
第六节 生态建设
--
第三章 环境治理
----
第一节 废水治理
----
第二节 废气治理
----
第三节 固体废物治理
----
第四节 噪声治理
第四篇 人口与计划生育
--
第一章 人口变动
----
第一节 自然增长
----
第二节 人口构成
----
第三节 婚坝家庭
----
第四节 姓氏源流
----
第五节 人口生活状况
--
第二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机构网络
----
第二节 政策宣传
----
第三节 管理与服务
第五篇 改革开放
--
第一章 经济体制改革
----
第一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第二节 工业企业体制改革
----
第三节 流通领域体制改革
----
第四节 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
第二章 经济管理体制改革
----
第一节 计划管理体制改革
----
第二节 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
第三节 物价竹理改革
----
第四节 水利工程管理改革
----
第五节 供电体制改革
--
第三章 政治体制改革
----
第一节 党政机构改革
----
第二节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
第二节 事业单位改革
----
第四节 乡镇体制改革
----
第五节 民主建设
--
第四章 社会事业体制改革
----
第一节 教育体制改革
----
第二节 文化广电体制改革
----
第三节 卫生体制改革
--
第五章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
第一节 社会保险制度改革
----
第二节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第三节 住房制度改革
----
第四节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
第六章 对外开放
----
第一节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
第二节 招商引资
----
第三节 对外经济合作
第六篇 农业
--
第一章 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开发
----
第一节 农业结构调整
----
第二节 农业开发
--
第二章 种植业
----
第一节 粮食作物
----
第二节 油料作物
----
第二节 经济作物
----
第四节 种植技术推广
--
第三章 畜牧业
----
第一节 畜禽养殖
----
第二节 品种改良与优化
----
第三节 技术推广
----
第四节 疫病防治
--
第四章 水产
----
第一节 养殖
----
第二节 技术推广
----
第三节 疫病防治
----
第四节 捕捞渔业
--
第五章 农业机械
----
第一节 农机种类
----
第二节 农机管理与培训
----
第三节 农机技术服务与推广
----
第四节 农机监理
----
第五节 农机营销及购置补贴
--
第六章 农村经营管理
----
第一节 财务管理
----
第二节 农村合作基金会
----
第三节 减轻农民负担监督管理
----
第四节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
第五节 土地承包管理和农业信息
--
第七章 农村能源与环境监测
----
第一节 农村用能结构
----
第二节 农村沼气建设
----
第三节 节能新技术应用
----
第四节 农业污染源普查
--
第八章 农业执法
----
第一节 农业行政执法
----
第二节 畜牧兽医执法
----
第三节 植物检疫
----
第四节 渔政管理
----
第五节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
第九章 农业基地
----
第一节 吉安市横龙综合垦殖场
----
第二节 国有农场、站、公司
第七篇 林业
--
第一章 森林资源
----
第一节 林地资源
----
第二节 林木资源
----
第三节 树木种类
----
第四节 竹子种类
----
第五节 珍贵、稀有、濒危植物
----
第六节 古树名木
--
第二章 资源培育
----
第一节 林木种子
----
第二节 育苗
----
第三节 造林
----
第四节 林业重点工程
----
第五节 育林
----
第六节 竹林培育
--
第三章 资源监测与保护
----
第一节 护林防火
----
第二节 森林病虫害防治
----
第三节 森林资源调查
----
第四节 森林采伐与木材运输管理
----
第五节 林地管理
----
第六节 采脂管理
----
第七节 林业规费征收
--
第四章 山林权属
----
第一节 山林权属管理
----
第二节 山林权属纠纷调解处理
----
第三节 产权评估扪卖转让
--
第五章 林业产业
----
第一节 木竹生产与销售
----
第二节 林产工业
----
第三节 果业
----
第四节 花木产业
----
第五节 森林旅游开发
--
第六章 林业基地
----
第一节 国有林场及林科所
----
第二节 集体林场
----
第三节 私营林场
第八篇 水利电力
--
第一章 水利设施
----
第一节 大型水库
----
第二节 中型水库
----
第三节 小型水库
----
第四节 引水工程
----
第五节 水库除险加固
----
第六节 灌区及渠系改造
----
第七节 水利规划设计
--
第二章 防汛抗旱
----
第一节 防汛
----
第二节 抗旱
----
第三节 水利冬修
--
第三章 水力发电
----
第一节 国有水力发电
----
第二节 民营水力发电
----
第三节 设备及维修改造
--
第四章 农村饮用水
----
第一节 解困工程
----
第二节 安全工程
--
第五章 水政水保
----
第一节 水政执法和河道采砂竹理
----
第二节 水土流失治理
--
第六章 供电用电
----
第一节 电网建设
----
第二节 农网改造
----
第二节 抗冰保电
第九篇 工业
--
第一章 企业体制管理
----
第一节 企业
----
第二节 国有工业管理
----
第三节 民营企业管理
--
第二章 工业门类
----
第一节 食品
----
第二节 机电
----
第二节 建材
----
第四节 纸品
----
第五节 采矿
----
第六节 纺织服装
----
第七节 电力
----
第八节 印刷
----
第九节 约品医械
----
第十节 日用品
----
第十一节 其他工业
--
第三章 工业园区
----
第一节 园区规划
----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
----
第三节 园区管理
----
第四节 企业入园情况
--
第四章 驻县省市工业企业
----
第一节 驻县省届企业
----
第二节 驻县市属企业
第十篇 交通
--
第一章 交通设施
----
第一节 公路
----
第二节 铁路
----
第三节 渡口
----
第四节 桥涵
----
第五节 车站货场
----
第六节 车辆
--
第二章 交通运输
----
第一节 公路运输
----
第二节 铁路运输
----
第三节 联运与托运
----
第四节 县城公共交通
--
第三章 路政稽征
----
第一节 路政管理
----
第二节 稽征
第十一篇 邮政与信息通信
--
第一章 邮政
----
第一节 邮路
----
第二节 邮政业务
----
第三节 邮政运输
--
第二章 信息通信
----
第一节 电信
----
第二节 移动通信
----
第三节 联通通信
----
第四节 铁通通信
第十二篇 城乡建设
--
第一章 县城建设
----
第一节 总体规划
----
第二节 专项规划
----
第三节 旧城改造
----
第四节 新区建设
----
第五节 公用设施
----
第六节 两城联创
--
第二章 村镇建设与规划
----
第一节 乡村建设规划
----
第二节 小城镇建设
----
第三节 农村住宅
----
第四节 乡镇公共供水
--
第三章 建筑
----
第一节 建筑设计
----
第二节 建筑业管理
--
第四章 市容监督管理
----
第一节 市容巾貌整治
----
第二节 环境卫生管理
--
第五章 房屋管理
----
第一节 私房管理
----
第二节 公房管理
----
第三节 安全鉴定
----
第四节 拆迁管理
----
第五节 白蚁防治
--
第六章 房地产开发经营
----
第一节 开发市场
----
第二节 商品房销售
--
第七章 房屋交易与产权产籍管理
----
第一节 转让
----
第二节 质押抵押
----
第三节 权属和产籍管理
--
第八章 物业管理与房地产中介服务
----
第一节 物业管理
----
第二节 中介服务
--
第九章 住房制度
----
第一节 公房租赁
----
第二节 房改房上市交易
----
第三节 经济适用住房与廉租住房建设
----
第四节 住房公积金制度与管理
第十三篇 商贸服务
--
第一章 商业体制
----
第一节 国有商业企业
----
第二节 国有物资企业
----
第三节 集体商业
----
第四节 供销合作社商业
----
第五节 私营商业
--
第二章 商品购销
----
第一节 购销渠道
----
第二节 生产资料供应
----
第三节 生活资料供应
----
第四节 中西药品供应
----
第五节 盐业
----
第六节 烟草专卖
----
第七节 烤烟收购
----
第八节 石油经销
----
第九节 名特优产品
--
第三章 饮食服务
----
第一节 餐饮 住宿
----
第二节 其他服务
--
第四章 市场开发与服务
----
第一节 农贸市场
----
第二节 商贸市场
----
第三节 市场服务
--
第五章 对外贸易
----
第一节 出口商品
----
第二节 外贸企业
第十四篇 粮油经营
--
第一章 经营体制
----
第一节 经营机构
----
第二节 经营管理
--
第二章 粮油收购
----
第一节 粮食收购
----
第二节 油脂收购
--
第三章 粮油供应
----
第一节 城镇粮油供应
----
第二节 农村粮油供应
--
第四章 粮油加工
----
第一节 粮食加工
----
第二节 油脂加工
----
第三节 饲料加下
--
第五章 粮油仓储与调运
----
第一节 粮仓建设
----
第二节 粮食储备
----
第三节 粮油保管
----
第四节 粮油调运
----
第五节 江西中储粮安福直属库
第十五篇 财政 税务
--
第一章 财政
----
第一节 财政收入
----
第二节 财政支出
----
第三节 财税管理
--
第二章 税务
----
第一节 税制 税种
----
第二节 税款征收
----
第三节 税务管理
第十六篇 金融 保险
--
第一章 金融机构
----
第一节 监管机构
----
第二节 国有商业银行
----
第三节 江西安福农村合作银行
----
第四节 安福县城巾信用合作社
----
第五节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安福县支行
--
第二章 货币
----
第一节 货币政策
----
第二节 货币流通
----
第三节 货币管理
----
第四节 中国人民银行中央重点发行库(七二单位)
--
第三章 金融监督管理
----
第一节 金融监督管理
----
第二节 银行业监督管理
----
第三节 反洗钱监督管理
----
第四节 利率管理
----
第五节 信贷管理
----
第六节 外汇管理
--
第四章 金融服务
----
第一节 账户管理
----
第二节 结算服务
----
第三节 资金清算
----
第四节 经理国债与证券
----
第五节 金融统计与分析
----
第六节 征佔管理
--
第五章 存款业务
----
第一节 储蓄存款
----
第二节 单位存款
--
第六章 信贷业务
----
第一节 信贷政策
----
第二节 贷款
----
第二节 不良资产清理与保全
--
第七章 中间业务
----
第一节 中间业务种类
----
第二节 中间业务发展
--
第八章 保险
----
第一节 机构和种类
----
第二节 保险费
----
第三节 理赔
第十七篇 经济综合管理
--
第一章 发展计划管理
----
第一节 计划编制与实施
----
第二节 争取资金项目
----
第三节 自建项目
----
第四节 以工代赈项目
----
第五节 项目管理
--
第二章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登记注册
----
第二节 市场管理
----
第三节 合同 商标 广告
----
第四节 个体私有经济管理
----
第五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
--
第三章 物价管理
----
第一节 价格调控
----
第二节 价费管理
----
第三节 价格监督
----
第四节 价格服务
--
第四章 统计管理
----
第一节 定期统计
----
第二节 专项普查
----
第三节 抽样调查
----
第四节 统计服务与监督
--
第五章 国土资源管理
----
第一节 地政管理
----
第二节 建设用地管理
----
第三节 土地市场管理
----
第四节 矿产资源开采利用和管理
----
第五节 国土资源执法监察
--
第六章 审计管理
----
第一节 财政财务审计
----
第二节 国有企业和金融保险业审计
----
第三节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
----
第四节 经济责任审计
----
第五节 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
----
第六节 外资运用审计
----
第七节 内部和社会审计
--
第七章 质量技术监督
----
第一节 质量监督管理
----
第二节 计量监督管理
----
第三节 标准化工作
----
第四节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
----
第五节 食品质量安全监管
--
第八章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
第一节 食品监督管理
----
第二节 药品监督管理
--
第九章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
第一节 监管措施
----
第二节 专项整治
----
第三节 事故查处
--
第十章 旅游开发管理
----
第一节 旅游资源
----
第二节 旅游设施
----
第三节 旅游开发
----
第四节 旅游管理与服务
第十八篇 政党 群团
--
第一章 中共安福县委
----
第一节 党代表大会
----
第二节 常务委员会
----
第三节 重大决策
----
第四节 县委所属部门
----
第五节 县委部门主要工作
--
第二章 中共安福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主要工作
--
第三章 民盟安福总支部
----
第一节 盟务
----
第二节 参政议政
--
第四章 群众团体
----
第一节 县总工会
----
第二节 共青团安福县委员会
----
第三节 县妇女联合会
----
第四节 县科学技术协会
----
第五节 县工商业联合会
----
第六节 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第七节 县残疾人联合会
第十九篇 政权 政协
--
第一章 安福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第一节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节 常务委员会
----
第三节 履行职权
--
第二章 安福县人民政府
----
第一节 领导机构
----
第二节 工作机构
----
第三节 依法行政
----
第四节 政务
----
第五节 施政纪略
--
第三章 政协安福县委员会
----
第一节 历届委员会
----
第二节 工作机构
----
第三节 履行职能
----
第四节 自身建设和其它工作
第二十篇 政法
--
第一章 公安
----
第一节 设施建设
----
第二节 打击刑事犯罪
----
第三节 打击经济犯罪
----
第四节 国内安全保卫
----
第五节 治安管理
----
第六节 户政管理
----
第七节 监所管理
----
第八节 道路交通管理
----
第九节 公安派出所工作
----
第十节 森林公安
----
第十一节 重大案件侦破
--
第二章 审判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设施建设
----
第三节 审判方式改革
----
第四节 刑事审判
----
第五节 民商事审判
----
第六节 行政审判
----
第七节 审判监督
----
第八节 执行工作
----
第九节 典型案例
--
第三章 检察
----
第一节 机构设置与设施建设
----
第二节 刑事检察
----
第三节 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
----
第四节 监所检察
----
第五节 控告申诉检察
----
第六节 民事行政检察
----
第七节 检察技术
----
第八节 纪检监察
----
第九节 典型案例
--
第四章 司法
----
第一节 普法宣传教育
----
第二节 人民调解
----
第三节 法律援助
----
第四节 安置帮教
----
第五节 律师事务
----
第六节 公证
----
第七节 司法鉴定
----
第八节 基层司法所
第二十一篇 军事
--
第一章 武装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军训与后勤
----
第三节 兵役
----
第四节 民兵
--
第二章 驻县部队
----
第一节 武警安福中队
----
第二节 武警水电二总队安福转运站
----
第三节 公安消防安福县大队
第二十二篇 民政
--
第一章 社会救助
----
第一节 城乡低保
----
第二节 医疗救助
----
第二节 五保供养
----
第四节 精简退职老职丁救济
----
第五节 救灾扶贫济闲
--
第二章 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
----
第一节 村民自治
----
第二节 居民自治
----
第三节 社区建设
--
第三章 社会事务管理
----
第一节 殡葬管理
----
第二节 收养登记
----
第三节 救助管理
----
第四节 婚姻登记
----
第五节 行政区划勘界
----
第六节 地名管理
----
第七节 民间组织管理
--
第四章 优抚安置
----
第一节 优待抚恤
----
第二节 双退安置
----
第三节 双拥工作
----
第四节 移民安置
--
第五章 社会福利
----
第一节 社会福利彩票发行
----
第二节 社会福利企业
----
第三节 社会福利机构
----
第四节 老龄工作
--
第六章 老区扶贫
----
第一节 贫困状况
----
第二节 扶贫措施
----
第三节 扶贫项目
----
第四节 扶贫效果
----
第五节 管理制度
第二十三篇 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
--
第一章 人事
----
第一节 公务员管理
----
第二节 毕业生、军转干部分配
----
第三节 专业技术职称评定
----
第四节 人才交流管理
--
第二章 劳动
----
第一节 用工制度
----
第二节 劳动就业
----
第三节 劳动仲裁
----
第四节 劳动保护
----
第五节 劳动监察
--
第三章 社会保障
----
第一节 基本养老保险
----
第二节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
第三节 医疗保险
----
第四节 工伤保险
----
第五节 失业保险
----
第六节 生育保险
----
第七节 工资福利
--
第四章 机构编制
----
第一节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
----
第二节 编制管理
第二十四篇 科学技术
--
第一章 科技管理
----
第一节 科技规划管理
----
第二节 科技人员管理
----
第三节 科技市场管理
----
第四节 科技项目经费管理
--
第二章 科技成果
----
第一节 科技计划项目
----
第二节 科技成果选介
----
第三节 专利
--
第三章 科技普及
----
第一节 机构与网络
----
第二节 科技培训推广与应用
----
第三节 科技实体
第二十五篇 教育
--
第一章 基础教育
----
第一节 幼儿教育
----
第二节 九年制义务教育
----
第三节 普通高中教育
--
第二章 职业教育
----
第一节 职业技术教育
----
第二节 职业技能培训
--
第三章 成人教育
----
第一节 成人业余教育
----
第二节 成人中等高等教育
----
第三节 老年人教育
----
第四节 家长学校
--
第四章 教师 教研
----
第一节 教师队伍
----
第二节 教师(校长)培训
----
第三节 教师待遇
----
第四节 教学研究
--
第五章 经费与设施
----
第一节 经费来源
----
第二节 经费管理
----
第三节 勤工俭学
----
第四节 设施与设备
--
第六章 教育管理
----
第一节 “两基”工作
----
第二节 招生与考试
----
第三节 教育督导
--
第七章 助学工程
----
第一节 希望小学
----
第二节 春蕾助学
----
第三节 扶残助学
----
第四节 西部助学
第二十六篇 体育
--
第一章 学校体育
----
第一节 体育教学
----
第二节 体育锻炼
----
第三节 安福县少年儿童体育运动学校
----
第四节 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
第二章 群众体育
----
第一节 职工体育
----
第二节 农民体育
----
第三节 老年人体育
----
第四节 全民健身活动
--
第三章 体育竞赛
----
第一节 县级运动会
----
第二节 外出参赛
----
第三节 承办上级体育竞赛
--
第四章 体育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团体
----
第二节 体育队伍
----
第三节 体育经费
----
第四节 体育设施
----
第五节 体育彩票
第二十七篇 文化 广播 电视
--
第一章 群众文化
----
第一节 文化网点
----
第二节 群众文化活动
----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申报保护
--
第二章 文化市场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市场类别与规模
----
第三节 市场管理
--
第三章 文学艺术创作
----
第一节 文学创作
----
第二节 艺术创作
--
第四章 档案 史志 谱牒
----
第一节 档案
----
第二节 党史编纂
----
第三节 地方志编纂
----
第四节 谱牒研究
--
第五章 文物与保护
----
第一节 遗址 墓葬
----
第二节 民间建筑
----
第三节 革命旧址与革命文物
----
第四节 文物管理与保护
--
第六章 文艺演出
----
第一节 演出单位
----
第二节 剧场设施
----
第三节 演出活动
--
第七章 图书
----
第一节 图书馆
----
第二节 书店
--
第八章 电影
----
第一节 电影管理
----
第二节 放映网点
----
第三节 放映活动
----
第四节 放映内容
--
第九章 广播电视
----
第一节 广播
----
第二节 电视
----
第三节 电视广播网络传输
----
第四节 广播电视管理
第二十八篇 医疗卫生
--
第一章 管理
----
第一节 医政管理
----
第二节 经费竹理
--
第二章 机构 队伍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队伍
----
第三节 医疗机构选介
--
第三章 医疗
----
第一节 设施
----
第二节 中医
----
第三节 西医
----
第四节 中西医结合
--
第四章 疾病防控
----
第一节 机构 设施
----
第二节 传染病与地方病防治
----
第三节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第四节 计划免疫
--
第五章 妇幼保健
----
第一节 妇女保健
----
第二节 儿童保健
----
第三节 项目工作
--
第六章 卫生监督
----
第一节 劳动卫生监督
----
第二节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
----
第三节 食品卫生监督
----
第四节 学校卫生监督
----
第五节 放射卫生监测
--
第七章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
第一节 组织管理
----
第二节 补偿标准
--
第八章 爱国卫生运动
----
第一节 健康教育
----
第二节 改水改厕
----
第三节 公共卫生
----
第四节 除“四害”工作
第二十九篇 精神文明建设
--
第一章 思想教育与道德建设
----
第一节 思想教育
----
第二节 道德建设
--
第二章 文明创建活动
----
第一节 文明社区创建
----
第二节 文明行业创建
----
第三节 文明家庭创建
----
第四节 农村文明建没
----
第五节 “井冈之星”双文明创建活动
----
第六节 “万村书库”、“农村书屋”、“村村通”、“电视进万家”工程
--
第三章 社会新风
----
第一节 见义勇为
----
第二节 尊老敬老
第三十篇 人物
--
第一章 人物传略
----
罗猛
----
罗禄兰
----
李士雄
----
刘紫垣
----
彭乃瑶
----
易明慧
----
彭华寿
----
刘勇
----
王世经
----
彭天杰
----
王士林
--
第二章 人物简介
----
第一节 党政军界官员
------
毛祖逊
------
王宜安
------
王美照
------
王建新
------
王晓庆
------
王继安
------
刘凡
------
刘升平
------
刘洪芳
------
刘宗凡
------
刘谷庭
------
刘南方
------
刘炳生
------
李正生
------
李华生
------
李明瑛
------
朱忠吉
------
宋文生
------
陈赛文
------
杨健
------
杨慧
------
杨惠珍
------
汤源泉
------
郁耀平
------
胡博
------
张晓芳
------
张柒生
------
周平
------
萧为胜
------
彭长英
------
彭春兰
------
彭铁森
------
曾堂华
------
谢芳桂
------
谭春仁
------
欧阳元和
------
魏平
----
第二节 科教文体卫界人物
------
丁洪
------
王丰
------
王弋丁
------
王云开
------
王少君
------
王少锋
------
王长明
------
王伟光
------
王宗德
------
王寿生
------
王家骏
------
王树民
------
王敬义
------
王暑生
------
王燕鸣
------
毛振邦
------
邓华
------
左小云
------
左清凡
------
古容芳
------
龙洲雄
------
孙弘安
------
刘文
------
刘升
------
刘卫东
------
刘卫华
------
刘文民
------
刘水云
------
刘志强
------
刘金华
------
刘步英
------
刘春茂
------
刘崇文
------
刘新华
------
刘解华
------
刘境奇
------
刘熹奇
------
伍胜健
------
朱伟军
------
朱锦善
------
吴学益
------
吴开云
------
吴霞宛
------
李军旗
------
李建林
------
李博之
------
邹东
------
邹大炎
------
邹义声
------
邹树梁
------
邹津耘
------
邹韶华
------
周世健
------
周安平
------
周学文
------
周海清
------
周曦亚
------
罗俊
------
赵伟凡
------
张长庚
------
张亚雄
------
张国安
------
贺乐凡
------
郭富强
------
袁启运
------
袁啟荣
------
管辰生
------
管淑红
------
康泰
------
康涛
------
康才洪
------
萧转泉
------
萧善因
------
黄国清
------
黄铃图
------
彭中宣
------
彭中容
------
彭中宏
------
彭中宜
------
彭年生
------
彭志康
------
彭宣戈
------
彭宣宪
------
彭朝阳
------
彭维刚
------
彭犀帧
------
欧阳基
------
欧阳缮
------
欧阳容辉
----
第三节 社会知名人士
------
王精忠
------
刘鹏
------
刘称奇
------
刘建平
------
刘善良
------
刘喜和
------
易圣华
------
袁启明
------
萧华龙
------
彭小兵
------
彭兴香
------
颜鞠汉
----
第四节 商界精英
------
文忠
------
姚江涛
------
彭小峰
--
第三章 人物名录
----
第一节 县籍正处级以上领导干部
----
第二节 县籍正团级以上军官
----
第三节 县籍正高级科技人员
----
第四节 县籍博士
--
第四章 先进个人和先进单位
----
第一节 先进个人
----
第二节 先进单位
前志勘正补遗
--
勘正
----
宋朝至清朝安福籍进士名录
--
补遗
----
一、汉朝至明朝封于安福邑爵人物
----
二、革命人物
------
彭学漪
------
彭学遂
------
萧义蓉
------
刘耀宗
------
郁紫垣
------
王正平
------
彭裕美
------
吴安平
------
眭金龙
------
李旦元
------
王振国
------
贺锡思
------
刘坚
------
曾仁文
------
赵照
------
姚博
------
昌炳桂
----
三、政界人物
------
张孔修
------
彭学游
------
彭侠民
------
李松风
----
四、军界人物
------
(一) 民国时期黄埔军校历届安福县学员
------
(二) 国民党军队安福籍军官
--------
吴国元
--------
刘燕生
--------
伍文集
--------
王士忠
--------
吴泽纶
----
五、文教科技界人物
------
王仁煦
------
王仁照
------
周撷芳
------
刘泳溱
------
刘克隽
------
刘庄久
------
李达才
------
贺文经
------
袁岳龄
------
彭信威
------
王博之
------
李浴风
------
罗兆麟
------
刘棠瑞
------
刘敏谷
------
袁湘生
------
刘醒群
------
朱艾南
------
王泗原
------
贺寿义
------
彭钧亮
------
王资田
----
六、佛教界人物
------
高光
----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省(部)级先进人物
--
历史文献
----
一、有宋直敷阁庐溪先生王公墓志铭
----
二、明正统十三年(1448)状元彭时殿试卷
--
历史事实
----
安福县国防三线建设始末
重要文献辑存
编纂始末
编纂机构与编辑人员
--
一、编纂委员会
--
二、编辑部
--
《安福县志》资料长编编写人员名单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