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一、细坳镇志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对历史上在细坳发生的人和事用“宜粗不宜细”,建国后的则“宜细不宜粗”的科学态度,记叙细坳山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及社会各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叙述的范围、地域以镇、村为重点。
目录
封面
龙川细坳镇志
《细坳镇志》编纂机构
题词
--
河源市人大常务副主任(正厅级)李万源题词
--
韶关军区分区政委石福尧题词
--
中山大学教授李见贤题词
--
中山大学副教授杨均辉题词
--
华南理工大学副教授黄炳罗题词
图片
--
细坳镇行政区域图
--
细坳镇公路交通图
--
1997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前排左起七)视察河源时与市委常委、副市长领导
--
1995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丁关根(中)与 第十一期全国宣传干部研讨
--
1990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谢非(右起二)视察龙川时留影。
--
2002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前排右起六)视察河源时与市委、市人大、市政
--
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李长春(前左三)到龙川视察工作的情景。
--
2000年,时任中共河源市委书记杨华维(右)和中共龙川县委书记陈潭孙(左)到细坳镇检查工作时与镇委书
--
原民革中央副主席张克明(右)、香港崇正总会会长黄石华(中)与高级工程师彭昌光(左)合影
--
1998年1月,时任中共河源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万源(左)与高级工程师彭昌光在龙川合影
--
1996年11月,龙川广州联谊会细坳分会部分领导同志回家乡向细坳中学捐赠图书后与镇领导班子成员合影。
--
荣誉附图
--
细坳镇府办公大楼全貌
--
细坳镇府内院花坛
--
细坳镇府内院一角
--
细坳镇文化活动中心大楼
--
钟伟贤捐资10.5万元兴建的细坳敬老院
--
棉被岗敬老院
--
细坳卫生院住院部正门
--
细坳卫生院办公、宿舍大楼
--
岭南人家——现代民宅(小参村)
--
岭南人家——古风情民宅(小参村)
--
小参农民街一角
--
手机信号发射塔(细坳街)
--
泰凡工艺品(河源)有限公司综合楼、厂房一角
--
2003年6月,时任中共细坳镇委书记王志明在调任龙川县粮食局局长时,将自己对细坳的期望、发展方向,奋
--
2001年龙川县人民政府授予细坳镇为“毛竹之乡”
--
细坳全镇有毛竹山12万亩,每年生产毛竹达100万根以上。
--
细坳镇从一九七○年开始对毛竹进行拨山抚育,全镇现有毛竹纯林7.5万亩,这是在春天生长的嫩竹。
--
2000年7月,时任中共河源市委书记杨华维(右三)亲自到细坳镇视察“三高”农业。
--
细坳镇每年可产杉木达3000多立方米。
--
人工种植的杉树林
--
2003年全镇种植黑皮冬瓜400多亩,这是初上棚的瓜苗。
--
成熟的黑皮冬瓜挂满棚
--
柑桔园一角
--
卢伟民创作的根雕盆景架
--
卢伟民与书法大师范曾(左)的留影
--
芦雪斋艺术工作室创始人
--
卢伟民(1950—2001.8)
--
2001年,芦雪斋艺术工作室作品参展,荣获县“优秀新产品奖”。
--
卢伟民自写自刻的作品
--
芦雪斋艺术工作室作品选
--
华城工艺品厂(联平)作品选
--
2003年6月1日,细坳街道幼儿园文娱表演剪影。
--
2000年元旦,细坳中学各班文娱汇演剪影。
--
①细坳中学大楼
--
②细坳中心小学教学大楼
--
中心小学老校
--
3大河小学教学大楼
--
4永安小学教学大楼
--
5楠木小学教学大楼
--
6半径小学教学大楼
--
7黄龙小学教学大楼
--
涨田小学教学大楼
--
小参小学教学大楼
--
三端峰水电站压力管道
--
三端峰水电站发电厂房
--
三端峰水库大坝
--
三端峰水电站发电机组,装机容量1200千瓦。
--
涨田龙沟滩水电站一角
--
涨田龙沟滩水电站全貌
--
小三水库库区一角
--
小三水库土坝
--
三端峰水库一角
--
照片附图
--
猴子望月
--
树空槽险滩
--
“树空槽”瀑布
--
“虎峰嶂”石阶路
--
“航母”游东江
--
仙居洞风光
--
小姑嶂竹林
--
龙川第二高峰野猪嶂
--
珠岷嶂一敝
--
金石嶂一敝
--
金石嶂上的牛群
--
虎峰嶂“孝灵大帝”庙
--
火星嶂一敝
--
虎峰嶂
--
大拱桥,建于清代,桥长35米,高26米,桥宽8米。
--
永安村桂竹坝古石桥,每节 桥5根方花岗石组成,每根石条长5米多。
--
小参村沙径口古拱桥建于明朝,桥长38米,高30米,桥宽6米。
--
大河村五节 鹅墩桥,始建于清朝嘉庆6年(即公元1801年),原桥面是杉木构成,1985年改建成钢筋混
--
清代小参老街一角
--
小参村“参将楼”全貌
--
“司马第”匾
--
均竹坪村“司马第”“九厅十八井”民宅
--
媳妇街
--
月光正村石家的功德匾
--
月光正村石家的功德匾
--
楠木村杨传伦家中保存的寿匾
--
月光正村石家的功德匾
--
楠木村的桅甲石
--
白沙砾背钟姓的桅甲石
--
清代,联平上村『白屋厦』上厅屏风柱雕刻凸字对联
--
清代,小参村李国材千总家门檐柱石刻凹字对联
--
清代文学家李调元书赠小参村李维韬的功德匾(此匾是大河李万兴家中保存的赝品)
--
楠木村的圣旨石基座
--
永安围坳里古代茶亭
--
半径李氏宗祠(2004年2月批准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
细坳三节 岃茶亭,始建于1929年。
--
清代,古花瓶
--
古时,民间结婚嫁娶,喜庆筵请所用的扛合,果合。
--
清代,龙塘村武秀才练功石(500斤)。
--
清代,半径武秀才练武石(300斤)。
--
小参村“李云山先生纪念碑”碑文
--
小参村“李云山先生纪念碑”
--
永安村老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
--
贵湖筏里坑村古代石刻
--
联平老虎岩,老虎岩村因此而得名。
--
半径村板昌鲤鱼塅
--
二○○二年冬雪景
--
涨田村棋树
--
半径村牛筋树
--
永安村柱头坳“仙人砌塔”
--
永安三门前村“木龙石”
--
野猪嶂山下的“鲸鱼石”
--
八及第古榕
--
参天入云的椿萱古树,已有五百多年历史。((砾)口村)
--
此树由『榕树和凿桷树』相拥在一起成长的『鸳鸯树』,至今有一百多年了,仍枝繁叶茂。((砾)口村)
--
黄竹塘村古代“鸳鸯井”
--
均竹坪村水口,有一颗100多年且无枝无叶也能生长的枫树头,被人们称为神奇的枫树。
--
大河村古榕树,是远近较大,历史较长的一颗古榕,相传有300多年了。
--
楠木村水口古榕
--
2004年7月18日,《细坳镇志》编纂领导小组在细坳党委会议室召开了《细坳镇志》审稿座谈会。
目录
序
凡例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 建制区划、自然地理篇
--
第一章 建制 区划
----
第一节 细坳所处的地理位置
----
第二节 建制沿革、行政区划
----
第三节 墟镇及各村委行政区域
--
第二章 自然概况
----
第一节 地形地貌
----
第二节 山脉、地质
----
第三节 河流水系
----
第四节 资源
----
第五节 自然灾害
--
第三章 人口姓氏
----
第一节 细坳人口发展情况
----
第二节 人口普查
----
第三节 计划生育
----
第四节 细坳姓氏概况
第二篇 政治篇
--
第一章 细坳党组织的沿革
----
第一节 中共早期的党组织在细坳的活动
----
第二节 建国后党组织机构沿革
--
第二章 细坳行政机构沿革
----
第一节 人民政府和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节 党政办公室机构沿革
--
第三章 群众团体
----
第一节 共青团组织
----
第二节 工会组织
----
第三节 农民协会
----
第四节 妇女联合会
--
第四章 民政、公安、司法
----
第一节 民政
----
第二节 公安
----
第三节 司法
--
第五章 军事
----
第一节 武装部民兵建设
第三篇 经济篇
--
第一章 农业
----
第一节 土地制度
----
第二节 科学种田
----
第三节 水利建设
----
第四节 国土管理
----
第五节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
第六节 粮食管理所
--
第二章 林业
----
第一节 细坳林业概况
----
第二节 细坳森林分布
----
第三节 林业经营
----
第四节 森林保护
----
第五节 木材站
----
第六节 土纸生产
--
第三章 种养业
----
第一节 种植业
----
第二节 养殖业
----
第三节 畜牧站
----
第四节 食品站
--
第四章 水电
----
第一节 镇级电站
----
第二节 村办电站
--
第五章 工业
----
第一节 手工业
----
第二节 引进外资企业
--
第六章 交通、邮政、电讯
----
第一节 交通运输
----
第二节 邮政
----
第三节 电讯
--
第七章 商业
----
第一节 建国前后的私营商业和建国后的国营商业
----
第二节 工商行政管理
--
第八章 财政、税务、金融
----
第一节 财税机构变革
----
第二节 税收
----
第三节 金融机构
----
第四节 保险站
第四篇 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篇
--
第一章 教育
----
第一节 细坳教育事业的概况和发展
----
第二节 细坳小学和黄龙小学简介
----
第三节 细坳中学简介
--
第二章 文化、体育
----
第一节 文化站
----
第二节 体育
----
第三节 文化艺术
----
第四节 老干活动室
--
第三章 医疗卫生
----
第一节 疾病的发生与控制
----
第二节 医疗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
第三节 医疗机构的演变和医药的发展
----
第四节 妇幼保键
----
第五节 卫生防疫
第五篇 社会篇
--
第一章 地方典故
----
第一节 传奇人物
------
(一)传奇人物李明观
------
(二)月光正“狂秀才”的传说
----
第二节 村史简介
----
第三节 自然景观
----
第四节 人文景观
----
第五节 传奇故事
--
第二章 名胜古迹
----
(一) 试析细坳筏里坑神秘的石刻
----
(二) 龙川县级文物半径李氏宗祠
--
第三章 民情风俗礼仪类
----
第一节 各种传统节日和婚嫁、丧、葬、寿庆
----
第二节 陋习
----
第三节 庵堂简介
----
第四节 茶亭简介
--
第四章 人民生活
----
第一节 衣、食、住、行
----
第二节 “白云深处有人家”
--
第五章 山歌、方言、谚语、歇后语
----
第一节 细坳客家山歌
----
第二节 方言
----
第三节 谚语
----
第四节 歇后语
--
第六章 诗词、歌赋、楹联类
----
第一节 建国前的诗词、歌赋、楹联
----
第二节 建国后的诗词、歌赋、楹联
--
第七章 革命回忆录
----
第一节 二战时期黄麻布革命斗争史概况
----
第二节 解放战争时期九连(小参)简史
----
第三节 抗美援朝的捐献运动
----
第四节 怀念魏南金等人的文章
第六篇 人物篇
--
第一章 远代人物
----
明朝
------
学业
------
官职
------
名人传略
--------
李维韬
--------
李世相
--
第二章 近代人物
----
清朝
------
学业
------
官职
------
名人传略
--------
石秋汉
--------
刘接秀
--------
李广运
----
中华民国
------
学业
------
官职
------
名人传略
--------
李云山
--
第三章 现代人物
----
第一节 正、副厅级干部
------
李万源
----
第二节 正、副处级干部
------
正处级干部名录
--------
马金锋
--------
马志敏
--------
卢汉洪
--------
卢邦有
--------
刘昌佑
--------
刘济民
--------
刘昌海
--------
刘云
--------
刘孟浪
--------
刘学优
--------
李文西
--------
杨军
--------
钟伟贤
------
副处级干部名录
--------
马志明
--------
卢大成
--------
卢裕民
--------
刘荣责
--------
刘永新
--------
李德标
--------
李万成
--------
李奎炎
--------
李月炎
--------
陈紫霞
--------
杨明贱
--------
杨群豪
--------
彭世平
----
第三节 正、副科级干部
------
正科级干部名录
--------
马志彦
--------
石松林
--------
卢锦峰
--------
卢琦
--------
刘昌德
--------
刘炽文
--------
刘集阳
--------
刘通洲
--------
刘小玲
--------
刘定雄
--------
池静銮
--------
李良英
--------
李和清
--------
李运才
--------
李光大
--------
李良坚
--------
李志文
--------
李治文
--------
李良敬
--------
李和旺
--------
李平枢
--------
吴德伟
--------
陈德贤
--------
陈志坚
--------
陈罗新
--------
杨锋
--------
杨煌
--------
杨传忠
--------
杨传昌
--------
周序瑶
--------
彭振伟
------
副科级干部名录
--------
卢远发
--------
卢秀芳
--------
刘德明
--------
刘立新
--------
刘汉池
--------
刘永香
--------
刘井安
--------
刘梅珠
--------
刘烈青
--------
吴海胜
--------
李荣环
--------
李祥安
--------
李万胜
--------
李林峰
--------
李仕伟
--------
李志坚
--------
李天球
--------
杨树德
--------
杨道成
--------
杨传怀
--------
杨久胜
--------
黄国营
--------
黄红霞
----
第四节 高、中级技术人员
------
高级技术人员名录
--------
石日伟
--------
卢贤标
--------
刘学成
--------
巫雄伟
--------
杨均辉
--------
林巧明
--------
黄炳罗
--------
彭昌光
--------
傅定中
------
中级技术人员名录
--------
卢玮
--------
卢璟
--------
刘芳
--------
黄红中
--------
曾庆凡
--------
傅接昌
----
第五节 副营级以上军官
------
石福尧
------
李成章
------
王伯成
------
卢华烈
------
黄伟民
------
卢文宏
------
卢益声
----
第六节 大专以上名录
----
第七节 受表彰人员
------
省、部、军级以上表彰
------
县、团级以上表彰
----
第八节 企业界名人
------
名录
--------
李长青
--------
李振平
------
人杰地灵 能人辈出
--------
马仁增
--------
杨任华
--------
钟伟贤
--------
陈炎宁
----
第九节 旅居海外人员
----
第十节 历代寿星
----
第十一节 知名人士
------
李竞业(1895年—1951年)
------
杨英华
----
第十二节 烈士名录
------
芳名谱
------
李和发
------
刘承光
------
吴桂添
------
刘锦香
------
刘建龙
------
吴丁秋
------
吴维根
------
刘昌有
------
刘丕栋
------
刘昌福
------
刘昌浓
------
李志林
----
第十三节 外籍干部在细坳任党政正职人员
------
杨月山
------
张文超
------
黄岳
------
叶家声
------
骆泽滨
------
罗仁锦
------
胡继清
------
骆维兰
------
徐森林
------
杨扬炳
------
李良青
------
刘天瑞
------
王志明
------
骆文彬
------
袁力人
附录:
--
一、古代科举制度学位名称注释
--
二、村名更易说明
--
三、正、副主编简介
--
四、我的心里话
--
五、编后语
--
六、捐款芳名录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