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郧西县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1368-1988
出版时间:
1995年07月
目录
封面
郧西县志
版权页
图片
--
郧西县交通图
--
城关镇街道现状示意图
--
上津镇街道现状示意图
--
附同治版县志县城全图
--
附同治版县志上津城署图
--
县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成员合影
--
县志办公室先后大部分人员合影
--
1.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办公大楼
--
2.郧西县城全貌
--
3.1947年11月16日郧西解放
--
4.军地两用人才先进单位
--
5.国务院奖状
--
6.六官坪北隅畈小麦丰收测产
--
7.六斗乡地膜栽培苞谷
--
8.五顶乡万亩苞谷预留行试验畈
--
9.城关东营村荒山绿化
--
10.五顶乡推广华杂2号油菜新品种
--
11.马鞍关水库外景
--
12.石卦电站执机室
--
13.县南岭变电站
--
14.县石卦水电站
--
15.天河口库区移民水电站
--
16.湖北口虎坪村当家地
--
17.湖北口马头羊
--
18.湖北口核桃
--
19.香口园岭山梯地
--
20.安家神雾岭当家地
--
21.土门水库大坝
--
22.土门水库阀门
--
23.土门水库水面
--
24.马头羊基地
--
25.放牧马头羊
--
26.河夹黑山杜仲基地
--
27.河夹杜仲场获省文明单位称号
--
28.翻晒杜仲皮
--
29.店子镇土地岭耳扒
--
30.店子镇黑木耳
--
31.寺沟多吴家营黄姜基地
--
32.香料烟基地
--
33.晾晒香料烟
--
34.桐花飘香
--
35.挖大窝点桐子
--
36.桐林挂果
--
37.郧西龙须草
--
38.桐林基地
--
39.神雾岭茶叶基地
--
40.马鞍板栗基地
--
41.茶叶选优去劣
--
42.县神雾岭茶场产品
--
43.四堰坪蜜桔基地
--
44.县汽车配件厂领导班子
--
45.县零部件厂生产汽车零部件
--
46.县汽配厂生产的汽车零部件(一)
--
47.县汽配厂生产的汽车零部件(二)
--
48.县汽配厂生产车间
--
49.县印刷厂电脑排版
--
50.县铁合金厂产品
--
51.城关羊毛衫厂产品
--
52.县三化厂立德粉
--
53.县服装厂生产车间
--
54.县医药化工厂生产车间
--
55.县医药化工厂获奖证件
--
56.县制药厂主要产品
--
57.原县瓷厂遗留产品
--
58.县水泥厂生产的水泥
--
59.县包装装潢厂生产车间
--
60.县直拨程控电话开通
--
61.县酒厂生产的各类名酒
--
62.县酒厂生产的酒精
--
63.上津镇生产的挂毯
--
64.省汤料厂大楼
--
65.县塑料厂汽车配件产品
--
66.汤料厂各类产品
--
67.县锑品厂产品
--
68.县皮鞋厂产品
--
69.县硫酸厂产品
--
70.县油脂化工厂产品
--
71.硫酸厂奖牌和证书
--
72.土门钉丝厂产品
--
73.县绿松石厂产品
--
74.河夹酱品厂生产车间
--
75.河夹酱品厂各类产品
--
76.黄龙山金矿一角
--
77.关防结晶硅
--
78.湖北口煤矿产品
--
79.涧池重金石
--
80.县电石厂产品
--
81.县副食品厂产品
--
82.上津猪鬃厂产品
--
83.杜仲系列食品
--
84.土门骨粒厂产品
--
85.土门铸造厂产品
--
86.天河口沙坝
--
87.天河口水运码头
--
88.县造水泥船
--
89.余家湾公路大桥
--
90.城隍庙商场一角
--
91.集贸市场一角
--
92.汉江公路索道桥
--
93.人民商场
--
94.中心商场
--
95.天河坪大桥
--
96.城北集贸市场
--
97.石油公司大楼
--
98.邮电大楼
--
99.百货大楼营业厅
--
100.服装厂生产大楼
--
101.土门铸造管厂开业剪彩
--
102.县城南正街
--
103.县汽车客运站
--
104.鄂陕边贸会开幕剪彩
--
105.县福利院大院
--
106.县米面加工厂庭院一角
--
107.县城电视塔
--
108.县卫生院门诊大楼
--
109.县电影院外景
--
110.县图书馆
--
111.中老年妇女计划生育宣传队
--
112.县一中教学大楼
--
113.县实验小学文娱宣传队
--
114.县实验小学教学大楼
--
115.县豫剧团边贸会宣传车
--
116.县直幼儿园
--
117.1981年搜集到的“红军传单”
--
118.豫鄂陕四地委和四分区司令部旧址
--
119.1989年建成的烈士亭
--
120.1948年建立的《鄂陕周报》社旧址
--
121.安家神雾岭白龙洞古猿人化石遗址
--
122.部分古代出土文物
--
123.上津古城北门
--
124.上津古城玄武门
--
125.关防一天门革命根据地今貌
--
126.店子明代古塔
--
127.1987年复修的湖北关
--
128.羊尾清真寺
--
129.湖北口红岩清真寺
--
130.历代郧西县旧志
--
131.具有民间传统的狮子龙灯
--
132.1989年新编的革命回忆录《胜利丰碑》
--
133.县书画学会编印的《郧西书画集锦》
--
134.新复修的天主堂
--
135.1994年重建的悬鼓观
--
136.王宗孔山水画(一)
--
137.彭辅弼雪梅(一)
--
138.王宗孔山水画(二)
--
139.彭辅弼雪梅(二)
--
140.黄龙洞钟乳石(一)
--
141.复修后的渡春桥
--
142.黄龙洞钟乳石(二)
--
143.店子新貌
--
144.黄龙洞钟乳石(三)
--
145.黄龙洞钟乳石(四)
--
146.郧西刺绣
--
147.泗陕口新貌
凡例
新编《郧西县志》序言
郧西县旧志序言选录
目录
卷一总述
卷二大事记
卷三地理
--
第一章地质、矿藏
----
第一节地质
----
第二节矿藏
--
第二章地貌
----
第一节地貌类形
----
第二节山脉、山峰、峡谷
--
第三章气候
----
第一节四季特点
----
第二节气候要素
----
第三节气候区划
--
第四章水域
----
第一节主要河流
----
第二节地下水伏流与特殊泉水
--
第五章土壤
----
第一节种类分布
----
第二节肥力状况
--
第六章植被
----
第一节植被覆盖率
----
第二节植被类型
----
第三节植被小区
--
第七章野生动物
----
第一节兽类
----
第二节鸟类
----
第三节鱼类
----
第四节其它
--
第八章自然灾害
----
第一节干旱
----
第二节雨涝
----
第三节冰雹、大风
----
第四节寒冻
----
第五节地震
----
第六节滑坡
----
第七节虫害、鼠灾
--
第九章生态环境
卷四建制
--
第一章境域
----
第一节位置面积
----
第二节境界
----
第三节边界现状
--
第二章建制沿革
--
第三章行政区划
----
第一节明清时期
----
第二节民国时期
----
第三节革命战争时期
----
第四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
第四章城镇
----
第一节县辖镇
----
第二节其它铺店
卷五人口
--
第一章人口源流
----
第二节历代人口
--
第二章人口变动
----
第一节出生死亡
----
第二节迁徙
--
第三章人口普查
----
第一节结构
----
第二节密度
----
第三节寿星
--
第四章计划生育
----
第一节机构队伍
----
第二节宣传教育
----
第三节计划生育
----
第四节节育与奖惩
----
第五节手术事故
----
第六节事业经费
卷六政党
--
第一章国民党
--
第二章共产党
----
第一节机构设置
----
第二节历次党代会
----
第三节组织工作
----
第四节宣传工作
----
第五节统战工作
----
第六节纪律检查
----
第七节政法委员会工作
--
第三章群众团体
----
第一节工人组织
----
第二节农民组织
----
第三节青少年组织
----
第四节妇女组织
----
第五节工商业组织
----
第六节其他组织
--
第四章解放后党政工作纪要
卷七政权
--
第一章行政机关
----
第一节县署
----
第二节县政府
----
第三节苏维埃政权
----
第四节民主政权
----
第五节人民政府
----
第六节县政府对改革开放的回顾
--
第二章议会制机构及其他
----
第一节自治组织
----
第二节参议会
----
第三节省参议员及“国大代表”选举
--
第三章权力机关
----
第一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第二节人民代表大会
--
第四章司法机关
----
第一节法院
----
第二节检察院
--
第五章解放后党政工作纪要
卷八人民政协
--
第一章历届政协委员会
--
第二章重要活动
卷九军事
--
第一章兵役制度
--
第二章地方兵制
----
第一节清代以前
----
第二节民国时期
----
第三节解放以后
--
第三章民兵
----
第一节组织训练
----
第二节清剿扛子队
----
第三节“三防”工作
--
第四章兵事
----
第一节农民革命斗争
----
第二节民主革命斗争
----
第三节驻军与匪患
----
第四节其它兵事
--
第五章军事设施
卷十司法
--
第一章公安
----
第一节社会治安
----
第二节监所管理
----
第三节消防
----
第四节武装警察
--
第二章检察
----
第一节批捕起诉
----
第二节法纪检察
----
第三节经济检察
----
第四节税务检察
----
第五节监所检察
--
第三章审判
----
第一节刑事审判
----
第二节民事审判
----
第三节经济审判
--
第四章司法行政
卷十一民政
--
第一章人民生活
----
第一节农民生活
----
第二节城镇居民生活
--
第二章社会福利
----
第一节福利事业
----
第二节救济
----
第三节扶贫
----
第四节救灾
--
第三章优扶安置
----
第一节优抚
----
第二节安置
--
第四章库区移民
--
第五章婚姻登记
--
第六章基层政权建设
卷十二人事劳动
--
第一章人事
----
第一节干部队伍
----
第二节工资福利
----
第三节干部管理
----
第四节职称评定
----
第五节干部离退休
--
第二章劳动
----
第一节劳动就业
----
第二节劳动管理
----
第三节工人队伍
----
第四节工资福利
----
第五节工人离退休
卷十三农业
--
第一章生产条件
--
第二章经济体制
----
第一节土地改革
----
第二节互助合作
----
第三节人民公社
----
第四节联产承包责任制
----
第五节国营农业场站所
--
第三章农田基本建设
--
第四章农田种植业
----
第一节耕作制度
----
第二节作物布局、结构
----
第三节种子
----
第四节肥料
----
第五节耕作技术
----
第六节植物保护
----
第七节生产水平
--
第五章畜牧业
----
第一节生产概况
----
第二节畜群结构
----
第三节饲养
----
第四节疫病防治
--
第六章土特产
--
第七章农业机具
----
第一节农机具
----
第二节农机具管理
卷十四林业
--
第一章森林清查
----
第一节面积与蓄积量
----
第二节树种与分布
--
第二章林业生产
----
第一节种子
----
第二节育苗
----
第三节造林
--
第三章国营林、茶场、科研所
--
第四章花果
--
第五章林权与管理
----
第一节林权变更
----
第二节森林管理
----
第三节木材管理
卷十五水利电力
--
第一章水利事业发展进程
--
第二章小型水能利用
--
第三章灌溉工程建设
----
第一节蓄水工程
----
第二节引水工程
----
第三节喷灌与提灌
--
第四章河道治理
----
第一节河堤
----
第二节裁湾取直
--
第五章电力建设
----
第一节发展概述
----
第二节电站
----
第三节输变电工程
----
第四节其它供电
----
第五节陡岭子电站前期工作简介
--
第六章水土流失与治理
--
第七章水产
--
第八章人畜饮水
----
第一节人畜缺水状况
----
第二节解决农村饮水
--
第九章抗御水旱灾害
----
第一节抗水灾
----
第二节抗旱
--
第十章技术队伍
卷十六工业
--
第一章概述
--
第二章轻纺工业
----
第一节纺织印染
----
第二节服装鞋帽
----
第三节粮油加工
----
第四节食品工业
----
第五节酿酒
----
第六节陶瓷
----
第七节印刷
----
第八节竹木加工
----
第九节其它
--
第三章矿藏开采与冶金
----
第一节矿藏开采
----
第二节冶金
--
第四章机械修造
----
第一节金属加工
----
第二节机械制造
----
第三节机械修配
--
第五章化工
----
第一节油脂化工
----
第二节硝、皂素、双烯、柠檬酸
----
第三节塑料
----
第四节硫磺、磷肥
----
第五节立德粉、沉淀硫酸钡
----
第六节丙丁溶剂
--
第六章建材
----
第一节粘土砖
----
第二节青瓦
----
第三节石灰
----
第四节水泥工业
----
第五节水泥制品
----
第六节其它建材
--
第七章机构与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集体企业管理
----
第三节国营企业管理
卷十七交通
--
第一章陆路
----
第一节古道
----
第二节公路
----
第三节陆运
--
第二章水路
----
第一节航道
----
第二节水运
----
第三节船舶修造
----
第四节船员生活
--
第三章交通监理
----
第一节路政管理
----
第二节民间运输管理
----
第三节运输市场管理
----
第四节安全管理
----
第五节交通规费征收管理
----
第六节交通投资
卷十八邮电
--
第一章机构设置
--
第二章邮电通信
----
第一节邮政
----
第二节电信
--
第三章口外通信
--
第四章机械设备
--
第五章企业管理
卷十九城乡建设
--
第一章县城建设
----
第一节街道
----
第二节公共设施
----
第三节楼房建筑
----
第四节园林绿化
----
第五节环境保护
--
第二章乡镇建设
--
第三章建筑业
----
第一节机构队伍
----
第二节技术演变
----
第三节主要设备
----
第四节建筑物
--
第四章土地管理
卷二十财税
--
第一章机构
--
第二章清代、民国财税
--
第三章解放初期财税(1947.11-1950.5)
----
第一节财税收支
----
第二节财税管理
--
第四章建国后财税
----
第一节收入
----
第二节支出
----
第三节管理体制
--
第五章审计
卷二十一金融
--
第一章货币
----
第一节明、清、民国时期
----
第二节陕南根据地时期
----
第三节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
第二章民间金融
--
第三章合作金融
----
第一节民国年间合作事业
----
第二节解放后信用合作
--
第四章银行
--
第五章存款
----
第一节城镇储蓄
----
第二节城镇存款
----
第三节农村存款
--
第六章工商信贷
--
第七章农业贷款
--
第八章基本建设款项
----
第一节基建拨款
----
第二节基建款贷存
--
第九章保险事业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保险业务
----
第三节防灾和理赔
卷二十二贸易
--
第一章国合商业体制
----
第一节商业局系统
----
第二节粮食局系统
----
第三节供销合作系统
----
第四节物资系统
--
第二章私营商业
----
第一节商民组织
----
第二节私营商业
----
第三节对私改造
--
第三章行业贸易
----
第一节商业局系统
----
第二节粮食局系统
----
第三节供销合作系统
----
第四节物资系统
----
第五节对外贸易
----
第六节食盐
----
第七节中西药品
----
第八节烟草专卖
--
第四章工商管理
----
第一节集市贸易
----
第二节商业网点
----
第三节市场管理
卷二十三乡镇企业
--
第一章发展综述
--
第二章经营与管理
----
第一节管理体制
----
第二节经营项目
----
第三节人才培训
----
第四节主要设备
--
第三章骨干企业
--
第四章主要产品简介
卷二十四物价
--
第一章商品价格
----
第一节农副产品购销价格
----
第二节工业品价格
----
第三节非商品收费价格
----
第四节工农产品地区差比价
----
第五节集市贸易价
----
第六节边区协商价
--
第二章物价监督与管理
----
第一节审价
----
第二节物价检查
卷二十五教育
--
第一章各类旧学
--
第二章幼儿教育
--
第三章小学教育
----
第一节普通小学
----
第二节其他小学
----
第三节三所小学校简介
--
第四章中学教育
----
第一节普通中学
----
第二节职业中学、耕读中学
----
第三节郧西县中学简介
--
第五章师范教育
--
第六章成人教育
----
第一节农民教育
----
第二节干部职工教育
--
第七章其它学校
--
第八章教师
----
第一节师资队伍
----
第二节师资培训
--
第九章教育经费
----
第二节经费支出
卷二十六文化
--
第一章戏剧
--
第二章电影
--
第三章民间文艺
----
第一节民歌小调
----
第二节书画、摄影
----
第三节节日活动
----
第四节传统工艺
--
第四章新闻
----
第一节报刊
----
第二节广播
----
第三节电视
--
第五章体育
--
第六章档案工作
--
第七章图书发行
--
第八章文物
----
第一节历史文物
----
第二节现代文物
--
第九章名胜景观
卷二十七卫生
--
第一章医疗
----
第一节中医
----
第二节西医
----
第三节县级医院
----
第四节医疗网点
----
第五节医疗制度
--
第二章防疫
----
第一节传染病防治
----
第二节地方病防治
----
第三节食品卫生
----
第四节饮水卫生
----
第五节劳动卫生
--
第三章妇幼保健
----
第一节接生
----
第二节妇科病查治
----
第三节儿童保健
--
第四章医疗队伍
----
第一节医务人员
----
第二节学术团体
----
附记三则
------
1.陕南军区卫生机构
------
2.死因调查
------
3.医疗事故
卷二十八科技
--
第一章科研机构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队伍
--
第二章科研成果
----
第一节地级以上科技成果
----
第二节县级成果
--
第三章科技应用
----
第一节农业科技
----
第二节工业科技
----
第三节医疗
----
第四节能源开发节能技术
----
第五节综合科技
卷二十九社会
--
第一章风俗民情
----
第一节节日
----
第二节婚嫁
----
第三节丧葬
----
第四节生诞寿辰
----
第五节服饰
----
第六节陋俗
----
第七节新风
--
第二章宗教信仰
--
第三章民间传说
卷三十人物
--
第一章传记
----
第一节革命烈士
------
1.土地革命时期
--------
丁敬礼
--------
程绪银
--------
魏茂顺
--------
刘世让
------
2.解放战争时期
--------
王渊
--------
任天升
--------
穆万升
--------
韩斌
--------
陈尚明
--------
阮开榜
--------
夏长明
--------
叶文卿
----
第二节因公牺牲人员
------
雷光凯
------
张世良
------
朱克成
------
罗传坤
------
邓昌春
------
胡祥贵
------
李春群
------
彭安忠
------
夏绍林
------
王昌秀 王昌华
------
段久保 段久国
----
第三节社会各界人士
------
1.党、政、军
--------
万本华
--------
曹正兴
--------
何经伟
--------
姚贵莲
--------
夏小东
--------
余楚善
--------
张先觉
--------
姚德运
--------
周子芳
--------
张茂荣
--------
丁启洪
--------
王桢
------
2.文教界
--------
彭辅弼
--------
彭秋鹗
--------
盛寿筏
--------
彭辅
--------
王和安
--------
林光蟾
--------
林雨楼
--------
汪孟坤
--------
李余德
--------
王宗孔
--------
张心斋
--------
刘毅
--------
王兴盛
------
3.工商界
--------
李光枢
--------
张永远
--------
朱洪恩
------
4.基层干部
--------
魏希胜
--------
张之英
--------
李正威
--------
王太炳
--------
詹世镇
------
5.能工巧匠
--------
彭国璋
--------
陈敦学
--------
但崇德
--------
傅正国
------
6.其它
--------
曹善亭
--------
柯愈珊
--------
艾光清
--------
余显卿 余协廷 余斗瞻
--
第二章人物表
----
第一节辛亥革命人物
----
第二节土地革命时期烈士
----
第三节抗日阵亡将士
----
第四节解放战争时期烈士
----
第五节抗美援朝烈士
----
第六节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烈士
----
第七节社会闻人
--
第三章名录
----
第一节辛亥革命人士
----
第二节土地革命时期烈士
----
第三节抗日阵亡将士
----
第四节解放时期烈士
----
第五节抗美援朝及其他援外烈士名录
----
第六节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因公牺牲人员
----
第七节在外地工作的县(团)级以上领导人员(含党、政、军、企事业单位)
----
第八节高级职称人员名录
卷三十一方言
--
第一章语音
----
第一节声母
----
第二节韵母
----
第三节声调
----
第四节音节
----
第五节方言语音特点
--
第二章词汇
----
第一节词汇特点
----
第二节俗语
----
第三节熟语
----
第四节其他五种方言特殊词汇表
--
第三章语法和修辞
----
第一节语法
----
第二节修辞
卷三十二余编
--
修志始末
--
《郧西县志》历届编纂委员会及办公室人员名单
--
郧阳地区县市志终审委员会成员
--
郧阳地区行政公署关于同意《郧西县志》出版发行的批复
勘误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