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该县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1990
出版时间:
1992年11月
目录
封面
靖江县志
序
凡例
图片
--
靖江县地图
--
靖江县城区图
--
清咸豐七年(1857年)靖江县城图
--
清光绪五年(1879年)靖江县境内
--
上:靖江县级领导机关
--
中:县城一角
--
下:新桥镇农村新居
--
上:竹编专业组
--
右上:养鸡专业户
--
右中:百里江堤一眺
--
下:精养鱼塘
--
金秋季节的靖江农村
--
220千伏变电所
--
靖江县工业学校
--
靖江百货大楼
--
靖江电影院夜景
--
重点水利工程夏仕港节制闸及陈毅为该闸的题词
--
渔婆农贸市场
--
①获国家银质奖的联合冲剪机(靖江县锻压机床厂制造)
--
②获国家银奖的维生素C(靖江葡萄糖厂生产)
--
③出口产品“百利”、“天鹅”牌口琴(长江口琴总厂生产)
--
④叉车出厂(靖江叉车总厂制造)
--
⑤“民生”牌液化石油气纲瓶(靖江县钢瓶厂生产)
--
①出口产品“骏马牌”袜子(靖江前进针织厂生产)
--
②不锈钢柜式灶具(靖江县第三机械厂生产)
--
③靖江县裕纶纺织厂自动纺纱车间
--
④靖江船厂制造的打桩船
--
出口产品游标卡尺和引进的联邦德国生产设备(中外合资靖江量具有限公司生产)
--
左:靖江县不锈钢泵阀厂生产的泵阀
--
下:大型空调器械(靖江县空调器械厂制造)
--
右:家用缝纫机(靖江县缝纫机厂生产)
--
左:工业锅炉(靖江县锅炉厂制造)
--
下:出口的竹器工艺品(靖江县竹器工艺厂生产)
--
上:靖江县实验小学幼儿园
--
中:靖江县中学物理实验室
--
下左:靖江体育健儿获得的奖杯、奖章
--
下右:靖江县人民医院放射室
--
左:民国21年中共靖江地下党创办的《民锋日报》
--
中:靖江烈士陵园
--
右:夹港口战斗纪念碑
--
下:靖江县人民在抗英斗争中激获的英军指挥刀
--
孤山蹑云坊
--
刘国钧纪念馆
--
重建的岳王庙
--
上:公园之晨
--
右:钟楼(明代建筑)
--
下左:四眼井(明代建筑)
--
下右:魁星阁(明代建筑)
--
明代文物——盉
--
左:明代墓葬品——丝织衣裙
--
下:国画(清·陈瑞作)
--
上:山水盆景《大江东去》(盛定武制作)
--
下左:《竹林》(油画·张厚存作)
--
中右:书法(朱立作)
--
下右:书法(盛逸白作)
--
上:获国家金质奖的“双鱼”牌猪肉脯(靖江食品厂生产)
--
中:靖江名菜(靖江县商业系统特级烹调师俞孝礼制作)芙蓉刀鱼、玉龙滚球、春笋(鱼回)鱼、清蒸鲥鱼、鲫鱼
--
下:靖江名点——蟹黄汤包(靖江县商业系统面点师万俊制作)
目录
总述
大事记
第一篇建置区划
--
第一章建置
----
第一节县境位置
----
第二节建置沿革
----
第三节境域变迁
--
第二章行政区划
----
第一节解放前行政区划
----
第二节解放后行政区划
--
第三章乡镇
----
第一节镇
----
第二节乡
第二篇自然环境
--
第一章地质 地貌
----
第一节地质
----
第二节地貌
--
第二章气候 物候
----
第一节气候
----
第二节物候
--
第三章土壤 植被
----
第一节土壤
----
第二节植被
--
第四章水系 水文
----
第一节水系
----
第二节水文
--
第五章自然资源
----
第一节土地
----
第二节植物
----
第三节动物
----
第四节矿物
----
第五节水
--
第六章自然灾害
----
第一节灾害综述
----
第二节主要自然灾害录
第三篇人口
--
第一章人口规模
----
第一节人口总数
----
第二节人口分布
----
第三节人口变动
--
第二章人口结构
----
第一节民族结构
----
第二节性别结构
----
第三节年龄结构
----
第四节文化结构
----
第五节职业结构
----
第六节婚姻结构
--
第三章人口控制
----
第一节计划生育
----
第二节优生优育
第四篇经济综合管理
--
第一章计划管理
----
第一节计划经济发展概况
----
第二节计划管理体制
----
第三节固定资产投资管理
--
第二章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企业登记管理
----
第二节商标、广告管理
----
第三节经济合同管理
----
第四节个体经济管理
----
第五节市场管理
--
第三章价格管理
----
第一节价格水平
----
第二节价格检查
--
第四章审计监督
----
第一节审计工作概况
----
第二节监督与服务
--
第五章标准计量管理
----
第一节度量衡演变
----
第二节计量管理
----
第三节标准化管理
--
第六章物资管理
----
第一节计划分配与调节
----
第二节物资协作
----
第三节管理与服务
--
第七章统计管理
----
第一节统计工作概况
----
第二节统计信息
----
第三节统计监督与服务
第五篇农业
--
第一章生产关系变革
----
第一节土地占有与地租
----
第二节土地制度改革
----
第三节农业合作化
----
第四节人民公社化
----
第五节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第二章种植业
----
第一节作物分布、面积、产量
----
第二节农田建设
----
第三节耕作制度
----
第四节作物品种
----
第五节肥料
----
第六节作物栽培
----
第七节植物保护
--
第三章林业
----
第一节树种资源与培育
----
第二节林木栽植
--
第四章畜禽业
----
第一节家畜饲养
----
第二节家禽饲养
----
第三节其他品类饲养
----
第四节饲料
----
第五节疫病防治
--
第五章副业
----
第一节竹
----
第二节蚕桑
----
第三节养蜂
----
第四节果树
----
第五节花木
----
第六节芦苇
----
第七节蔬菜
----
第八节食用菌
--
第六章渔业
----
第一节资源
----
第二节养殖
----
第三节捕捞
--
第七章农业机具
----
第一节农机农具
----
第二节农机管理
--
第八章县属场圃
----
第一节靖江县农业改良场
----
第二节靖江县农场
----
第三节靖江县新生原种场
----
第四节靖江县侯河良种场
----
第五节靖江县养蜂场
----
第六节靖江县水产养殖场
----
第七节靖江县苗圃场
----
第八节靖江县种猪场
第六篇水利
--
第一章河道治理
----
第一节干河治理
----
第二节小型河道治理
--
第二章涵闸建设
----
第一节中型闸
----
第二节小型涵闸
--
第三章治江防洪
----
第一节止坍工程
----
第二节江堤培修
--
第四章农田灌溉
----
第一节非机动灌溉
----
第二节内燃机灌溉
----
第三节电力灌溉
--
第五章防汛抗旱
----
第一节防汛抗旱组织
----
第二节经费 物资
----
第三节抗灾纪要
--
第六章水政管理
----
第一节经济政策
----
第二节灌溉管理
----
第三节堤闸管理
----
第四节河道管理
第七篇工业
--
第一章所有制形式
----
第一节全民所有制工业
----
第二节集体所有制工业
----
第三节私营工业、个体手工业
----
第四节中外合资工业
--
第二章工业企业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主要管理内容
----
第三节工业学大庆
----
第四节企业整顿
----
第五节经济责任制
--
第三章机械工业
----
第一节农业机械制造
----
第二节通用设备制造
----
第三节工业设备制造
----
第四节日用机械制造
----
第五节通用零部件制造
----
第六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
--
第四章纺织工业
----
第一节轧花
----
第二节棉纺织
----
第三节印染
----
第四节针织
----
第五节丝织
--
第五章电子、电气、仪表、量具制造工业
----
第一节电子元件及应用产品
----
第二节电气机械及器材
----
第三节仪器仪表
----
第四节量具
--
第六章金属制品工业
----
第一节生产用金属制品
----
第二节日用金属制品
----
第三节建筑用金属制品
--
第七章化学工业
----
第一节有机化学、合成材料
----
第二节化肥、农药
----
第三节医药
----
第四节塑料、橡胶
----
第五节化学纤维
--
第八章冶金工业
----
第一节黑色金属压延
----
第二节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
--
第九章建筑材料工业
----
第一节砖瓦、石灰
----
第二节水泥及制品
----
第三节石棉、玻璃钢瓦
----
第四节耐火材料
--
第十章缝纫及皮革工业
----
第一节服装、鞋帽
----
第二节皮革及制品
--
第十一章印刷、造纸及纸制品工业
----
第一节印刷
----
第二节造纸及纸制品
--
第十二章食品、饲料加工工业
----
第一节副食品加工
----
第二节粮油加工
----
第三节饲料加工
--
第十三章电力工业
----
第一节发电
----
第二节输变电
----
第三节供用电
--
第十四章其他工业
----
第一节木制品
----
第二节文教用品
----
第三节工艺品
----
第四节竹藤草柳制品
--
第十五章乡镇工业概况
----
第一节发展历程
----
第二节经济效益
----
第三节亿元乡镇简介
第八篇建筑安装 海洋工程
--
第一章建筑安装
----
第一节设计施工
----
第二节建筑队伍
----
第三节建筑管理
----
第四节建筑实绩
--
第二章海洋工程
----
第一节工程作业
----
第二节工程队伍
----
第三节设备、保障
----
第四节经济效益
第九篇交通 邮电
--
第一章交通
----
第一节交通设施
----
第二节运输业务
----
第三节装卸搬运
----
第四节车船、渡口管理
--
第二章邮电
----
第一节邮电机构
----
第二节邮政网络
----
第三节邮政设备
----
第四节邮政业务
----
第五节电信设备
----
第六节电信业务
第十篇城乡建设 环境保护
--
第一章县城建设
----
第一节县城演变
----
第二节市政工程与公共设施
----
第三节县城住宅建设
----
第四节园林、绿化
--
第二章乡镇建设
----
第一节集镇建设
----
第二节村民住宅建设
--
第三章建设管理
----
第一节规划管理
----
第二节房产管理
----
第三节土地管理
--
第四章环境保护
----
第一节环境污染
----
第二节污染防治
----
第三节环境管理
第十一篇商业
--
第一章商业所有制构成
----
第一节私营商业
----
第二节国营商业
----
第三节供销、集体商业
----
第四节公私合营商业
----
第五节个体商业
--
第二章商业购销
----
第一节生产资料供应
----
第二节农副产品、废品收购
----
第三节生活消费品销售
----
第四节水产品购销
----
第五节药品购销
--
第三章粮油购销
----
第一节收购
----
第二节销售
----
第三节储运
--
第四章对外贸易
----
第一节外贸经营
----
第二节出口商品
--
第五章集市贸易
----
第一节粮油集市
----
第二节日用工业品集市
----
第三节副食品集市
----
第四节牲畜集市
--
第六章饮食服务
----
第一节饮食业
----
第二节服务业
----
第三节名菜名点
第十二篇财政 金融
--
第一章财政
----
第一节财政体制
----
第二节财政收支
----
第三节公债券与国库券
--
第二章税收
----
第一节农业税
----
第二节工商税
--
第三章金融
----
第一节金融机构
----
第二节货币
----
第三节信贷
----
第四节存款
----
第五节侨汇
----
第六节保险
第十三篇政党社团
--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靖江县委员会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党的代表会议和代表大会
----
第三节组织建设
----
第四节宣传教育
----
第五节纪律检查
----
第六节统一战线工作
----
第七节党史征集、研究工作
--
第二章中国国民党靖江县党部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基层组织
----
第三节党员代表大会
----
第四节活动概况
--
第三章社会团体
----
第一节工人组织
----
第二节农民组织
----
第三节青少年组织
----
第四节妇女组织
----
第五节科技组织
----
第六节工商组织
----
第七节文学艺术组织
----
第八节归侨、侨眷组织
第十四篇政务
--
第一章县署(府)
----
第一节明清县署
----
第二节民国县政府
--
第二章人民政府
----
第一节县级行政机构
----
第二节乡镇行政机构
----
第三节信访工作
----
第四节外事工作
----
第五节侨务工作
--
第三章民国时期的代议机构
----
第一节代议机构
----
第二节国会众议院及省议会议员选举
----
第三节国大代表及立法委员选举
--
第四章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人民代表选举
----
第二节历届代表会议和大会
----
第三节人大常务委员会
----
第四节主要活动
--
第五章人民政协
----
第一节历届委员会议
----
第二节政协常务委员会
----
第三节主要活动
第十五篇民政
--
第一章优抚安置
----
第一节拥军优属
----
第二节接收安置
--
第二章救灾救济
----
第一节灾害救济
----
第二节社会救济
----
第三节农村扶贫
----
第四节收容遣送
--
第三章社会福利
----
第一节养老敬老
----
第二节弃婴收养
----
第三节残疾人安置
--
第四章婚丧管理
----
第一节婚姻登记
----
第二节殡葬改革
第十六篇劳动 人事
--
第一章劳动管理
----
第一节用工形式
----
第二节劳动就业
----
第三节劳动调配
----
第四节技术培训
----
第五节劳动保护
--
第二章人事管理
----
第一节干部构成
----
第二节人员编制
----
第三节干部调配
----
第四节军转、下放干部安置
----
第五节人才开发
--
第三章工资 福利 奖惩
----
第一节工资
----
第二节福利
----
第三节奖惩
第十七篇治安司法
--
第一章公安
----
第一节治安机构
----
第二节侦查破案
----
第三节治安管理
----
第四节户政
----
第五节消防
----
第六节监所
--
第二章检察
----
第一节检察机构
----
第二节刑事检察
----
第三节法纪检察
----
第四节经济检察
----
第五节监所检察
----
第六节控告申诉检察
--
第三章审判
----
第一节审判机构
----
第二节刑事审判
----
第三节民事审判
----
第四节经济审判
----
第五节申诉复查
--
第四章司法行政
----
第一节法制宣传
----
第二节人民调解
----
第三节律师业务
----
第四节公证工作
第十八篇军事
--
第一章兵役制
----
第一节募兵制
----
第二节征兵制
----
第三节志愿兵役制
----
第四节义务兵役制
----
第五节预备役
--
第二章武装
----
第一节驻军
----
第二节地方武装
----
第三节民兵
--
第三章战事
----
第一节明清时期战事
----
第二节民国时期战事
第十九篇教育
--
第一章儒学
----
第一节学宫、书院
----
第二节社学(义学)、私塾
----
第三节科举
--
第二章学前教育
----
第一节发展概况
----
第二节教养工作
--
第三章初等教育
----
第一节小学堂
----
第二节普通小学
----
第三节改良学塾
----
第四节耕读小学
----
第五节成人初等教育
--
第四章中等教育
----
第一节普通中学
----
第二节农业、职业中学
----
第三节师范学校
----
第四节其他专业学校
----
第五节成人中等教育
----
第六节人才输送
--
第五章高等教育
----
第一节高等专科教育
----
第二节高等电视、函授教育
----
第三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
第六章教师
----
第一节教师队伍
----
第二节师资素质
----
第三节教师待遇
--
第七章经费与设施
----
第二节校舍与设备
第二十篇文化
--
第一章文学艺术
----
第一节诗文
----
第二节书画
----
第三节戏剧
----
第四节音乐、舞蹈
----
第五节民间文学
----
第六节讲经
----
第七节雕刻、摄影
----
第八节民间艺术
--
第二章文化事业单位
----
第一节民众教育馆
----
第二节文化馆、宫、站、中心
----
第三节娱乐场所
----
第四节图书发行
----
第五节电影放映
----
第六节图书馆、室
----
第七节档案馆、室
--
第三章文艺表演团体
----
第一节专业剧团
----
第二节业余剧团
--
第四章群众文艺活动
----
第一节文艺会演
----
第二节文艺节
--
第五章广播 报刊 电视
----
第一节广播
----
第二节报刊
----
第三节电视
--
第六章文物 古迹 纪念馆
----
第一节文物
----
第二节古迹
----
第三节纪念馆
第二十一篇科学技术
--
第一章机构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科研机构
----
第三节科技网络
--
第二章科技队伍
----
第一节科技人员分布
----
第二节技术职称评定
--
第三章科技成果
----
第一节工业科技成果
----
第二节农业科技成果
----
第三节其他科技成果
----
第四节经济效益
--
第四章科学普及
----
第一节科普网络
----
第二节科普活动
----
第三节科技咨询服务
--
第五章农村能源开发利用
----
第一节沼气
----
第二节省草、节煤灶
--
第六章地震测防
----
第一节地震测报
----
第二节防震抗震
--
第七章气象测报
----
第一节气象观测
----
第二节天气预报
--
第八章水文测报
----
第一节水文站、网
----
第二节水文情报
第二十二篇卫生
--
第一章医疗
----
第一节机构设置
----
第二节卫生队伍
----
第三节医疗设备
----
第四节医疗技术
----
第五节医疗业务
--
第二章中医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医术
----
第三节中西医结合
----
第四节单方、验方、医案选载
--
第三章卫生防疫
----
第一节组织与机构
----
第二节卫生运动
----
第三节预防接种
----
第四节传染病防治
----
第五节工厂、学校卫生
----
第六节饮水、食品卫生
--
第四章寄生虫病防治
----
第一节血吸虫病防治
----
第二节其他寄生虫病防治
--
第五章保健
----
第一节医疗保健
----
第二节妇幼保健
--
第六章药政管理
----
第一节药品检验
----
第二节药品管理
第二十三篇体育
--
第一章体育活动
----
第一节学校体育
----
第二节社会体育
--
第二章体育队伍
----
第一节运动员队伍
----
第二节裁判员、教练员队伍
----
第三节少儿业余体校
--
第三章体育比赛
----
第一节主要比赛
----
第二节比赛成绩
----
第三节比赛纪录
--
第四章经费与设施
----
第一节经费
----
第二节设施
第二十四篇社会
--
第一章人民生活
----
第一节农民生活
----
第二节职工生活
--
第二章姓氏家庭
----
第一节姓氏
----
第二节家庭
--
第三章宗教
----
第一节佛教
----
第二节道教
----
第三节基督教
--
第四章帮会 会道门
----
第一节帮会
----
第二节会道门
--
第五章风俗习惯
----
第一节岁时习俗
----
第二节庙会节场
----
第三节生产习俗
----
第四节生活习俗
--
第六章民间歌谣
----
第一节政治歌谣
----
第二节生产歌谣
----
第三节生活歌谣
----
第四节儿歌
----
第五节情歌
--
第七章故事 传说
----
第一节故事
----
第二节传说
--
第八章谚语 歇后语
----
第一节谚语
----
第二节歇后语
第二十五篇方言
--
第一章语音
----
第一节声韵调系统
----
第二节同音字汇
--
第二章词汇
--
第三章语法
----
第一节虚词
----
第二节语缀
----
第三节句式
第二十六篇人物
--
第一章人物传
----
张汝华
----
席上珍
----
赵应(於)
----
陈函辉
----
陈瑞
----
张友伯 朱勋
----
杨凤翮 陈凤喈
----
叶滋森
----
姚序镛
----
袁恒之
----
蒋润芳
----
朱者赤
----
朱骥
----
朱正之
----
魏子龙 魏青云
----
崔淑
----
陈安人
----
周博文
----
叶诚
----
郑凤英
----
陈钟琪
----
何进东
----
周银海
----
周征夫
----
钱江
----
季藩
----
王希贤
----
钱荣珠
----
王倬
----
浦骊珠
----
刘俊
----
蔡一新
----
刘德三 刘德汉 刘德书
----
高志林
----
沈杰
----
吴克成
----
刘万里
----
虞宝成
----
刘拜山
----
陈笑雨
----
朱俊欣
----
端永斋
----
周盛友 严声甫 田士章
----
陈继承
----
刘伯骞
----
柳溥庆
----
孙叔贤
----
吴立批
----
刘国钧
----
孙筠溪
----
张建平
----
刘子纯
----
邢天锡
----
祝椎干
----
钱灿贤
----
刘述周
----
孔庆延
----
蒋九容
----
杨伯深
----
张友和
----
张信
----
崔德顺
----
杨炳龙
----
蒋天佐
----
陆慎其
--
第二章人物表
----
表一、靖江籍连级以上革命烈士表
----
表二、靖江籍地(师)级以上中共党、政、军干部表
----
表三、靖江籍专家、学者名录
附录
--
一、旧志序文
--
二、文献
--
三、诗文
后记
《靖江县志》编纂机构、人员及审定单位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