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岛镇志

孤岛镇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凡例 一、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 导,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相结合的观点,力求做到思想 性、科学性、资料性相统一。 二、时间断限,上起事物发端,下至2012年5月31日。个别内容上溯或下延。并按照 “略古详今”的原则,详细记述1992年孤岛镇成立以后的史事。 三、题材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以志为主。述以总摄全书;记以综计大事;志以 记述各项事业;传以收载人物;附录辑存文献;图表随文穿插,力求图文并茂。 四、本志采用横排纵写,纵横综合的方式,划分编、章、节、目四个层次,个别层次设置 服从内容安排。 五、采取编年体与事体本末相结合的形式,选择历史上发生在本地的大事、要事予以 记载,以展示本地历史发展的大致脉络。 六、人物坚持“生不立传”的原则,在当地有影响的故世人物予以传略记述。 七、资料来源,主要参考《河口区志》、《垦利县志》、《济军生产基地志》、《油田孤岛采 油厂开发志》、《孤岛社区志》,现代资料以本镇资料为主,统计资料以镇政府历年统计 为准。 八、叙事语言采用规范的语体文,记述体。数字用法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单 位公布的《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为准。 九、纪年采用公元纪年,引文中的历史纪年予以加注。记载范围为孤岛镇现行境域。 有关名称按当时称谓。如文字过长的名称首次出现用全称,再次出现用简称。行文中的 “建国前(后)”系指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解放前(后)系指1941 年,山东纵队一部解放永安镇及周边地区解放前(后);河口区成立前(后)系指1984年1 月12日的筹建前后,孤岛镇成立前后系指1992年建制前后。 十、孤岛镇志涉及济南军区黄河三角洲生产基地、孤岛采油厂、孤岛社区,由于其记述 各具特色,故本志原则上保留其风格。 十一、来自部门、单位和社会各界知情人提供的资料,一般不注明出处。

内容时限: -2012

出版时间: 2012年01月

目录

封面
版权
《孤岛镇志》编委会

图片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编 建置
-- 第一章 地理位置
-- 第二章 建置区划
---- 第一节 建置沿革
---- 第二节 行政区划
---- 第三节 镇驻地
---- 第四节 村庄
-- 第三章 历史变迁
---- 第一节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 第二节 建国后至1978年
---- 第三节 改革开放时期
第二编 自然环境与资源
-- 第一章 地质
-- 第二章 地貌
-- 第三章 河流水系
-- 第四章 气候
---- 第一节 气候与气候特征
---- 第二节 日照与云雾
---- 第三节 气温
---- 第四节 降水与霜期
---- 第五节 气压与风
---- 第六节 地温
---- 第七节 湿度与蒸发
---- 第八节 物候
-- 第五章 土壤植被
---- 第一节 土壤
---- 第二节 植被
-- 第六章 自然资源
---- 第一节 水资源
---- 第二节 土地资源
---- 第三节 矿产资源
---- 第四节 生物资源
-- 第七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旱灾
---- 第二节 涝灾
---- 第三节 风暴潮灾
-- 第八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环境状况
---- 第二节 环境治理
第三编 居民
-- 第一章 人口
---- 第二节 分布与密度
---- 第三节 人口构成
-- 第二章 婚姻与家庭
---- 第一节 婚姻
---- 第二节 家庭
-- 第三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生育状况
---- 第三节 计划生育政策
-- 第四章 居民牛活
第四编 政党群团
-- 第一章 中共党组织建设与发展
---- 第一节 中共垦利县河口管区领导小组(1975.06-1979.01)
---- 第二节 中共垦利县孤岛工作委员会(1979.01-1983.10)
---- 第三节 中共孤岛工作委员会(1983.10-1984.08)
---- 第四节 中共河口区孤岛工作委员会(1984.08-1985.08)
---- 第五节 中共河口区孤岛办事处委员会(1985.08-1992.10)
---- 第六节 中共河口区孤岛镇委员会(1992.10-1997.10)
---- 第七节 中共河口区孤岛镇委员会(1997.10-1999.01)
-- 第二章 党员代表大会
---- 第一节 中共孤岛镇第一届委员会(1999.01-2002.01)
---- 第二节 中共孤岛镇第二届委员会(2002.01-2006.11)
---- 第三节 中共孤岛镇第三届委员会(2006.11-2011.12)
---- 第四节 中共孤岛镇第四届委员会(2011.12-)
-- 第三章 党的建设
---- 第一节 组织建设
---- 第二节 思想建设
---- 第三节 作风建设
-- 第四章 老干部工作
-- 第五章 群众团体
---- 第一节 工会
---- 第二节 共青团
---- 第三节 妇女联合会
---- 第四节 残疾人联合会
第五编 政权政协
-- 第一章 地方权力机关
---- 第一节 孤岛镇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1993.01-1996.01)
---- 第二节 孤岛镇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1996.01-1999.01)
---- 第三节 孤岛镇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1999.01-2002.02)
---- 第四节 孤岛镇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2002.02-2007.11)
---- 第五节 孤岛镇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2007.11-2011.12)
---- 第六节 孤岛镇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2011.12-)
-- 第二章 孤岛镇政府及下设机构
---- 第一节 孤岛镇人民政府
---- 第二节 下设机构
---- 第三节 执政方式
-- 第三章 执政辑要
第六编 军事
-- 第一章 人民武装部
---- 第一节 征兵
---- 第二节 民兵预备役
---- 第三节 抢险救灾
-- 第二章 济南军区黄河三角洲生产基地
---- 第一节 历史沿革与发展概况
---- 第二节 双拥共建
第七编 政法
-- 第一章 治安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 第三节 群防群治
-- 第二章 打击刑事犯罪
-- 第三章 户籍管理
-- 第四章 司法行政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职能
---- 第三节 普法工作
---- 第四节 民事调解
第八编 农业
-- 第一章 发展概况
---- 第一节 军马场时期
---- 第二节 生产基地(开发局)时期
---- 第三节 孤岛采油厂时期
---- 第四节 孤岛镇时期
-- 第二章 种植业
---- 第一节 农作物种植
---- 第二节 农作物保护
---- 第三节 病虫害防治
---- 第四节 科学施肥
-- 第三章 水利
---- 第一节 引水工程
---- 第二节 排水工程
---- 第三节 蓄水工程
---- 第四节 河道治理
---- 第五节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第六节 防汛抗旱
-- 第四章 林业
---- 第一节 林业资源
---- 第二节 植树造林
---- 第三节 经济林生产
---- 第四节 森林病虫害防治
-- 第六章 畜牧业
---- 第一节 饲草资源
---- 第二节 发展概况
---- 第三节 禽畜饲养
---- 第四节 畜牧企业
第九编 工业
-- 第一章 发展背景
---- 第一节 军队工业
---- 第二节 石油工业
---- 第三节 地方工业
-- 第二章 发展决策
---- 第一节 招商引资
---- 第二节 结构调整
---- 第三节 企业创新
---- 第四节 企业改制
---- 第五节 环境建设
-- 第三章 发展规模
---- 第一节 石油工业
---- 第二节 济南军区军马场工业
---- 第三节 地方工业
第十编 财政税务金融
-- 第一章 财政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财政收入
---- 第三节 财政支出
---- 第四节 财政体制
---- 第五节 财政管理
-- 第二章 国家税务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税种税率
---- 第三节 税收收入
---- 第四节 征管制度
-- 第三章 地方税务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税源
---- 第三节 收入结构
---- 第四节 税源结构
---- 第五节 税收管理
---- 第六节 税收制度
---- 第七节 税种税率
---- 第八节 征管改革
---- 第九节 科技兴税
---- 第十节 队伍建设
-- 第四章 金融
---- 第一节 中国农业银行孤岛支行
---- 第二节 中国工商银行孤岛支行
---- 第三节 孤岛农村合作银行
---- 第四节 中国建设银行朝阳五村储蓄所
---- 第五节 邮政储蓄
---- 第六节 存贷款
---- 第七节 货币
第十一编 综合管理
-- 第一章 经济发展规划
---- 第一节 发展环境和条件
---- 第二节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 第三节 发展空间与产业布局
---- 第四节 产业结构调整
---- 第五节 城镇建设
---- 第六节 发展规划执行
-- 第二章 土地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职责
---- 第三节 土地利用
---- 第四节 地籍管理
---- 第五节 建设用地管理
---- 第六节 土地规划利用
---- 第七节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 第三章 民政与社会保障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村民自治
---- 第三节 拥军优属
---- 第四节 群众优抚
---- 第五节 退伍军人安置
---- 第六节 国家抚恤
---- 第七节 残疾人工作
---- 第八节 城乡低保及社会救助
---- 第九节 婚丧管理
-- 第四章 工商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市场建设与管理
---- 第三节 个体私营经济登记管理
---- 第四节 合同和商标管理
---- 第五节 公平交易执法
---- 第六节 企业管理
-- 第五章 服务业管理
---- 第一节 商业机构
---- 第二节 国营、集体商业
---- 第三节 综合市场
---- 第四节 专业市场
---- 第五节 餐饮服务业
---- 第六节 个体私营商贸服务业
-- 第六章 油区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油地共建
第十二编 基础设施建设
-- 第一章 建设规划
---- 第一节 指导思想
---- 第二节 规划目标
---- 第三节 环保环卫规划
---- 第四节 防灾规划
---- 第五节 远景发展规划
---- 第六节 规划实施管理规定
---- 第七节 建设规模
-- 第二章 城区建设
---- 第一节 道路改造
---- 第二节 镇区改造
---- 第三节 公益设施
---- 第四节 新农村建设
-- 第三章 交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公路客运
---- 第三节 孤岛汽车站
---- 第四节 运输市场管理
---- 第五节 公路建设
-- 第四章 邮政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邮政网络
---- 第三节 邮政设施
---- 第四节 邮政业务
-- 第五章 通讯
---- 第一节 固定电话
---- 第二节 移动通讯
第十三编 社区管理
-- 第一章 机构
-- 第二章 社区规模
-- 第三章 基础设施建设
-- 第四章 物业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小区管理
---- 第三节 环卫保洁
---- 第四节 绿化养护
---- 第五节 维修服务
---- 第六节 治安防范
---- 第七节 安全管理
-- 第五章 经营管理
---- 第一节 成本管理
---- 第二节 资金管理
---- 第三节 固定资产管理
-- 第六章 市政建设与管理
---- 第一节 道路
---- 第二节 桥涵
---- 第三节 污水排放
---- 第四节 垃圾处理
---- 第五节 绿化景点建设
第十四编 文化教育
-- 第一章 文化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文化概况
---- 第三节 文化活动
---- 第四节 社区文化
---- 第五节 文学艺术创作
---- 第六节 文化基础设施
---- 第七节 文化宣传
-- 第二章 教育
---- 第一节 社区教育
---- 第二节 济南军区生产基地教育
---- 第三节 教育管理
---- 第四节 教育质量
---- 第五节 职业教育
第十五编 卫生体育
-- 第一章 卫生
---- 第一节 医疗机构
---- 第二节 发展概况
---- 第三节 医疗服务
---- 第四节 医疗设备
---- 第五节 医疗机构
---- 第五节 卫生防疫
---- 第六节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 第七节 卫生监管
-- 第二章 体育
---- 第一节 农村体育
---- 第二节 学校体育
---- 第三节 群众体育
第十六编 旅游
-- 第一章 旅游资源
-- 第二章 旅游景点
-- 第三章 规划布局
---- 第一节 规划思路
---- 第二节 布局
---- 第三节 规划项目
-- 第四章 旅游开发
-- 第五章 形象定位
第十七编 居民习俗
-- 第一章 生产习俗
---- 第一节 农业生产
---- 第二节 林业生产
---- 第三节 畜牧生产
---- 第四节 家庭手工业
---- 第五节 经商
---- 第六节 打工
-- 第二章 生活习俗
---- 第一节 饮食
---- 第二节 服饰
---- 第三节 居住
---- 第四节 出行
---- 第五节 通讯
---- 第六节 家用器具
-- 第三章 节令习俗
---- 第一节 农历节日
---- 第二节 公历节日
-- 第四章 礼仪习俗
---- 第一节 婚姻
---- 第二节 丧葬
---- 第三节 礼节
---- 第四节 陋习禁忌
---- 第五节 谚语歇后语
第十八编 精神文明建没
-- 第一章 组织领导
-- 第二章 理论学习
-- 第三章 文明创建
-- 第四章 制度建设
---- 第一节 奖惩激励制度
---- 第二节 分工负责制度
---- 第三节 主题研究制度
---- 第四节 检查督办制度
---- 第五节 创建成果
-- 第五章 小康文明村创建
---- 第一节 宣传发动工作
---- 第二节 创建措施
---- 第三节 农村科教文卫
---- 第四节 就业培训和劳动保障
---- 第五节 文明小康村
第十九编 人物
-- 第一章 人物传略
-- 第二章 人物表
第二十编 荣誉
-- 第一章 集体荣誉
-- 第二章 个人荣誉
附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