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归县林业志(1949-2004)

秭归县林业志(1949-2004)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定名为《秭归县林业志》,上限为公元1949年,下限为公元2004年,少数内容适当上溯或下延。 二、本志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史实为依据,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真实记述秭归林业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1949-2004

出版时间: 2007年06月

目录

封面
秭归县林业志
图片
-- 秭归县行政区划图
-- 秭归县森林资源分布图
-- “绿化祖国”一词是中共中央1956年3月1日在《中共中央致五省(自治区)青年造林大会的贺电》中传达的
-- 1982年,第二代党和国家领导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题写“绿化祖国,造福万代”,并在198
-- 1991年,江泽民总书记为全民义务植树十周年和全国植树造林表彰动员大会的题词,“全党动员,全民动手,
-- 1998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视察秭归时指出:要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包括抓好水土保持、封山
-- 1998年12月,朱镕基总理视察秭归时指出:要妥善处理移民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保护山林,保持水土,
-- 1991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慕华视察水田坝乡李家坡柑桔园时指出:李家坡这样不仅不会影响
-- 1991年10月,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光英考察水田坝乡李家坡脐橙果园时指出:要利用荒山草坡,开垦耕地建果
-- 1997年10月,国家林业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李育才(左二)视察秭归新县城建设。
-- 2000年3月,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周生贤(前排左三)在秭归茅坪镇银杏沱村调研。
-- 国家林业局党组成员、中国林科院院长江泽慧在兰陵溪植树后留影。
-- 2000年12月,国家林业局党组成员、林科院院长江泽慧(右四)在茅坪鸳珠岭为“国家林业局退耕还林科技
-- 2002年,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右二)在秭归调研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情况。
-- 2003年7月,国家三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高金榜在“三峡库区泗溪野生植物繁育基地”接受采访。
-- 2001年3月,中国足球绿化林纪念碑在秭归屈原镇南岸风茅路上孝段落成,中国足协副主席张吉龙(左二)、
-- 中纪委驻国家林业局纪检组组长杨继平(右二)在秭归考察林业工作。
-- 1994年10月,省林业厅厅长韩永(左二)考察梅家河乡板栗示范村。
-- 2004年12月,省林业局局长吴先金在秭归接受记者采访。
-- 2004年7月,全国“发挥林业站职能作用,搞好天然林保护工作”现场会在秭归召开,图为全体代表合影,前
-- 2002年10月,宜昌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先新(左三)在秭归调研。
-- 1991年7月,秭归县县委书记王少愚(左三)在九岭头林场调研。
-- 1998年,秭归县县委书记汪元良(右一)参加城区绿化义务劳动。
-- 2002年,秭归县县委书记王万修(右二)在茅坪凤凰山植树。
-- 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罗平娘在茅坪兰陵溪笋用竹基地调研。
-- 县委副书记、县长刘晓华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 县政协主席周功彪在绿化现场接受记者采访。
-- 县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郑之德(右一)在检查林业工作。
-- 2001年,副县长郑礼昌在义务植树现场。
-- 2004年,副县长郑之彪在植树节接受记者采访。
-- 1991年,秭归县林业局局长邓应和(右一)在茅坪镇罗家林场调研。
-- 1983年,县林业局局长陈万元(左四)在地面指挥飞机播种造林。
-- 1995年,秭归县林业局局长郑之元(左二)调查飞播造林成效。
-- 2002年,秭归县林业局局长陈祖全(右三)在茅坪镇调查退耕还林粮食发放情况。
-- 2004年,秭归县林业局局长姜焱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
-- 三峡地区特有濒危植物:疏花水柏枝
-- 三峡库区珍稀植物:中华蚊母
-- 三峡库区珍稀植物:川明参
-- 红豆树,树龄320年,国家级保护树种(沙镇溪卢家坪)。
-- 古银杏树,树龄1200年,国家级保护树种(杨林三渡)。
-- 珙桐,国家一级保护树种(磨坪乡龙坪村)。
-- 楸树,树龄700年,国家级保护树种(磨坪乡)。
-- 武当木兰,树龄850年,国家级保护树种(磨坪天井坪)。
--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林麝
--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猕猴
--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穿山甲
--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红腹锦鸡
--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勺鸡
--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虎纹蛙
-- 省级保护动物——豹猫
--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猫头鹰
--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普通鵟
--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苍鹰
-- 林业采种
-- 温室育苗
-- 苗圃
-- 营养袋育苗
-- 技术人员验收整地质量
-- 林业整地
-- 1980年,杨林桥镇王二荒村小学生参加杉木林基地造林活动。
-- 2004年,宜昌市武警二支队在秭归义务植树。
-- 群众上山植树
-- 1983年,飞机在郭家坝镇大金坪飞播区播种造林。
-- 2002年,林业执法人员销毁木炭窑。
-- 2003年,秭归县野保站查获的部分野生保护动物。
-- 2004年1月,九畹溪旅游公司与周坪乡九畹村给林业执法人员赠送锦旗。
-- 2004年7月,秭归林业执法人员查扣违法运输木材。
-- 森林防火瞭望哨
-- 梅家河乡防护林碑
-- 森林防火警示牌
-- 森林防火带
-- 2002年,秭归引进管氏肿腿蜂防治松褐天牛。
-- 药剂配制
-- 2001年4月,县林业局在茅坪镇实施飞机喷洒生物农药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
-- 三峡库区淹没区古树移栽进城挂牌保护
-- 2001年,省林科院院长石鹏皋为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秭归试验基地授牌。
-- 秭归县茅坪镇中坝子村三峡库区生态林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与示范点。
-- 林地地温观测
-- 雨量数据采集
-- 杜仲+金荞麦
-- 乔灌草配置
-- 板栗+紫穗
-- 茶叶+甜柿
-- 石榴+三叶草
-- 退耕还林生态模式研究
-- 柑桔+紫穗
-- 桃+三叶草
-- 竹+茶叶
-- 秭归县林业局工程技术人员与亚热带林业科学技术研究所的专家进行笋用竹生长情况调查。
-- 2004年11月,市、县、乡镇三级林业部门送科技下乡活动。
-- 林业科技培训
-- 秭归野生猕猴桃
-- 秭归核桃
-- 泄滩夏橙
-- 茅坪浅刺大板栗
-- 优质脐橙——纽荷尔
-- 优质脐橙——长虹
-- 新滩桃叶橙
-- 桔颂(樟木根雕)
-- 盼(岩柏根雕)
-- 木耳
-- 盆景
-- 驯养的小野猪
-- 秭归县茅坪镇杉木溪村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成效。
-- 秭归飞播造林成果
-- 世界银行贷款造林项目成效
-- 城区绿化带——樱花园
-- 流域治理成效
-- 封山育林成效
-- 深山林海
-- 中德合作长江防护林纪念碑
-- 省级林业自然保护小区九岭头一角
-- 中德林业财政合作造林九畹溪治理区杨林桥镇封山育林成效。
-- 生态工程项目建设成效
-- 秭归县兰陵溪村退耕还林高效茶叶基地
-- 1994年3月,德国专家在郭家坝鸡米寺考察。
-- 外方专家施威赐(右四)考察秭归
-- 印度专家苯勒基考察秭归援德项目
-- 1998年副局长王佐庆(左二)在德国考察学习。
-- 1997年10月,英国某电影公司在归州镇望江村鸭子潭考察疏花水柏枝生长环境。
-- 中德财政林业合作先进集体
-- 荣誉附图
-- 2004年,林业局领导班子成员合影。
-- 2004年,林业局全体干部职工合影。
-- 八十年代的木材加工厂
-- 八十年代的木材公司
-- 搬迁前的林业局办公楼
-- 搬迁后的林业大楼
-- 宜昌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评审专家组组长刘先新在评审会上总结发言。
-- 宜昌市林业局局长、评审专家组组长刘先新,宜昌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秦兴友,宜昌市林业局总工程师曹光毅讨
-- 评审会现场
-- 全体评审人员合影
秭归县林业志编纂委员会
《秭归县林业志》编纂人员
秭归县林业志评审人员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自然环境
-- 第一节 地形地貌
---- 一 地表形态
---- 二 山脉
---- 三 河流
-- 第二节 气候
---- 一 气候特征
---- 二 气候要素
---- 三 气候分布
---- 四 林业灾害性天气
-- 第三节 土壤
---- 一 种类
---- 二 分布
---- 三 性质
第二章 森林资源
-- 第一节 资源概况
---- 一 林地面积
---- 二 森林蓄积
---- 三 植物群落
---- 四 林种类别
-- 第二节 植物资源
---- 一 树种
---- 二 花卉
---- 三 药材
---- 四 特产
---- 五 珍稀植物
---- 六 古树名木
-- 第三节 动物资源
---- 一 常见野生动物
---- 二 保护动物
-- 第四节 湿地资源
第三章 森林培育
-- 第一节 林木种子及育苗
---- 一 林木种子
---- 二 林业育苗
-- 第二节 植树造林
---- 一 义务植树
---- 二 人工造林
---- 三 飞播造林
-- 第三节 封山育林
-- 第四节 经济林建设
---- 一 板栗
---- 二 银杏
---- 三 其它
-- 第五节 其它造林
---- 一 中国足球纪念林
---- 二 “三八”绿色工程
第四章 林业重点工程
-- 第一节 长江防护林工程
---- 一 工程设计
---- 二 组织实施
---- 三 检查验收
---- 四 综合效益
-- 第二节 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工程
---- 一 工程设计
---- 二 工程实施
-- 第三节 德援工程
---- 一 工程设计
---- 二 组织领导
---- 三 工程实施
---- 四 专家检查与咨询
---- 五 工程效益
-- 第四节 退耕还林工程
---- 一 规划设计
---- 二 项目实施
---- 三 项目管理
---- 四 补助政策
---- 五 效益评估
-- 第五节 天然林保护工程
---- 一 规划设计
---- 二 工程实施
---- 三 工程管理
---- 四 管护队伍
-- 第六节 生态环境工程
---- 一 规划设计
---- 二 工程实施
第五章 森林保护
-- 第一节 林业规章
---- 一 民国时期林业规章
---- 二 新中国建立后林业规章
-- 第二节 山林权属
---- 一 民国时期山林占有情况
---- 二 新中国建立后山林权属
-- 第三节 林政管理
---- 一 管理机构
---- 二 采伐管理
---- 三 护林防火
---- 四 经营(加工)、流通管理
---- 五 林地管理
---- 六 省级林业自然保护小区
---- 七 查处林政案件
-- 第四节 野生动植物保护
---- 一 野生动物保护
---- 二 野生植物保护
-- 第五节 森林病虫害防治
---- 一 机构
---- 二 普查
---- 三 病虫害防治
---- 四 植物检疫
第六章 林业产业
-- 第一节 林业生产
---- 一 木材生产
---- 二 木材经营
---- 三 林业特产
---- 四 林业产值
-- 第二节 林业企业
---- 一 木材加工厂
---- 二 林工商公司
---- 三 木材总公司
-- 第三节 花卉盆景
---- 一 三峡盆景园
---- 二 彭书群盆景园
---- 三 徐宗德盆景园
-- 第四节 森林旅游
---- 一 旅游规划
---- 二 旅游景点
第七章 林业规划
-- 第一节 区域规划
---- 一 综合治理规划
---- 二 区域规划
-- 第二节 中长期规划
---- 一 林业发展战略规划
---- 二 “七五”规划
---- 三 “八五”规划
---- 四 “九五”规划及2010规划
---- 五 “十五”规划
-- 第三节 其它规划
---- 一 “两林”基地建设规划
---- 二 人平一亩经济林规划
---- 三 山区综合开发示范县规划
第八章 林业科技与宣传教育
-- 第一节 林业科技
---- 一 科技机构及队伍
---- 二 科研项目
---- 三 新技术推广
---- 四 常规技术推广
-- 第二节 宣传教育
---- 一 宣传
---- 二 教育
第九章 林场建设
-- 第一节 国营林场
---- 一 建置沿革
---- 二 基础设施建设
---- 三 林场管理
---- 四 二次创业
---- 五 人员安置
---- 六 林业经济
-- 第二节 乡村(社队)林场
---- 一 林场沿革
---- 二 林场效益
第十章 财务管理
-- 第一节 制度建设
---- 一 机关财务制度
---- 二 专项资金财务制度
---- 三 下属单位财务制度
-- 第二节 经费管理
---- 一 公业务费
---- 二 项目资金
-- 第三节 审计监督
---- 一 内部审计
---- 二 监督部门审计
第十一章 机关管理与建设
-- 第一节 机关管理
---- 一 制度建设
---- 二 目标考核
---- 三 创建活动
-- 第二节 档案管理
---- 一 档案分类
---- 二 档案藏量
---- 三 管理制度
---- 四 开发利用
-- 第三节 机关迁建
---- 一 实物指标
---- 二 规划建设
---- 三 建设资金
第十二章 组织机构
-- 第一节 行政机构
---- 一 秭归县林业局
---- 二 二级单位
---- 三 基层林业站
-- 第二节 党组织
---- 一 中共秭归县林业局支部委员会
---- 二 中共秭归县林业局总支委员会
---- 三 中共秭归县林业局委员会
---- 四 中共秭归县林业局总支委员会
---- 五 林业局党委(党总支)下属党支部
-- 第三节 群团组织
---- 一 工会
---- 二 共青团
---- 三 林业科学技术学会
---- 四 花卉盆景协会
第十三章 人物
-- 第一节 人物传
---- 向代平
---- 向远秀
-- 第二节 人物简介
---- 张海南
---- 任永昌
---- 龙书和
---- 李延高
---- 乔峰
-- 第三节 模范谱
附录
-- 附录一 文件选录
-- 附录二 单位受表彰统计
-- 附录三 在秭归工作外籍人士名录
-- 附录四 论文选录
-- 附录五 宣传标语摘录
-- 附录六 林业谚语
-- 《秭归县林业志》评审意见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