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力求全面、系统、客观地记述晋中自然与社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目录
封面
晋中市志
图片
--
洒播希望
--
温室大棚
--
祁县苹果
--
太谷梨枣
--
寿阳仁用杏
--
左权核桃
--
榆次苏家庄木枣树
--
榆社山楂
--
荒山绿化
--
人工造林
--
综合开发
--
榆社“七五”时期营造的水源林
--
榆社凤凰台防护林示范工程
--
1寿阳荞麦种植基地
--
2寿阳连片玉米田
--
3优质谷子示范基地
--
4寿阳红豆草种植基地
--
太谷“黄美人”西瓜
--
寿阳茴子白生产基地
--
太谷苗木花卉种植基地
--
太谷酿酒专用葡萄生产基地
--
昔阳绿色梯田
--
灵石改良山羊
--
榆次马鹿养殖
--
和顺肉牛饲养
--
介休环飞乳鸽
--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
小麦联合收割机
--
收割机异地作业
--
1950年榆次潇河大坝建设工地
--
1948年介休南张家庄凿井工地
--
防渗渠
--
高山饮水池
--
寿阳蔡庄水库
--
榆次潇河灌区
--
潇河民丰干渠
--
大寨团结沟渡槽
--
榆社云簇水库
--
第一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昔阳会场
--
1973年4月墨西哥总统埃切维里亚访问大寨
--
华能榆社电力有限公司
--
灵石中煤九鑫化工公司
--
中高液压缸
--
液压吊车高压马达
--
榆次液压件厂
--
经纬纺机榆次分公司生产的细纱机
--
榆次煤气公司
--
榆次110千伏变电站
--
寿阳平舒煤业机房
--
榆次万邦工贸有限公司
--
介休茂胜冶炼集团
--
山西格芙兰纺织公司生产车间
--
大寨针织制衣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
太谷电力玛钢金具
--
寿阳博大焦化厂
--
原煤
--
焦炭
--
阳泉煤业集团寿阳新元煤矿
--
介休义棠煤业
--
1965年榆次北山煤矿完成绞车安装
--
机械化采煤
--
山西天生胶囊生产线
--
曙光制药生产车间
--
山西黄河中药有限公司
--
山西金恒公司生产设备
--
山西新建机器厂生产的89-1型药型罩
--
寿阳化燃公司研制的灭火炮、灭火弹
--
祁县东升碳素公司产品
--
榆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晋中粮食储备库
--
中石化晋中石油分公司榆次油库
--
介休安泰集团机焦厂
--
介休三佳煤化总公司
--
山西电子仪器总厂产品
--
榆次线缆公司产品
--
平遥减速器厂生产的减速器
--
祁县六曲香酒
--
太谷通宝醋业
--
平遥牛肉集团真空包装生产线
--
介休洪山陶瓷
--
祁县玻璃器皿
--
秦宫祝寿六页屏风
--
首饰盒
--
黑漆堆古孔雀六页屏风
--
镜子
--
蓝罩漆堆古贴金九龙屏风
--
平遥翔龙黑陶工艺制品
--
昔阳烟花爆竹
--
昔阳地毯
--
晋商船帮
--
晋商驼帮
--
裕华银行存单
--
光绪二十六年介休侯家新正吉立账簿
--
平遥日升昌票号信袋
--
祁县大盛魁驼群
--
祁县合盛元票号办理留学生费用外交公函
--
合盛元票号在日本开业广告
--
山西保晋矿务第一次会议
--
晋商过标
--
祁县长裕川茶庄伙友
--
祁县烟庄在曲沃县的烟坊
--
榆次天元购物中心
--
榆次田森超市
--
榆次百货大楼
总目录
目录
卷八 农业综述
--
第一章 农业生产
----
第一节 生产概况
----
第二节 农业区划
--
第二章 生产关系变革
----
第一节 土地所有制变革
----
第二节 农业互助合作
----
第三节 农村人民公社
----
第四节 农业生产责任制
--
第三章 收益分配
卷九 种植业
--
第一章 种植业生产
----
第一节 耕地 劳力
----
第二节 结构 产量
--
第二章 农作物
----
第一节 粮食作物
----
第二节 经济作物
----
第三节 蔬菜 瓜类
--
第三章 农技农艺
----
第一节 耕作方式
----
第二节 作物栽培
----
第三节 肥料施用
----
第四节 病虫害防治
----
第五节 自然灾害救治
--
第四章 农田建设
----
第一节 改良土壤
----
第二节 平田造地
卷十 林业
--
第一章 林木资源
----
第一节 林业用地
----
第二节 林木蓄积量
----
第三节 林木分布
----
第四节 古树名木
--
第二章 植树造林
----
第一节 采种育苗
----
第二节 四旁植树
----
第三节 荒山造林
----
第四节 平原绿化
----
第五节 义务植树
--
第三章 林业经济
----
第一节 水果林
----
第二节 干果经济林
----
第三节 果品经营
----
第四节 木材经营
--
第四章 林业科技
--
第五章 森林和野生动物保护
----
第一节 封山育林
----
第二节 防火防盗
----
第三节 病虫害防治
----
第四节 野生动物保护
--
第六章 林木管理
----
第一节 林政管理机构
----
第二节 森林权属
卷十一 养殖业
--
第一章 饲草饲料
----
第一节 饲草
----
第二节 饲料
--
第二章 畜禽养殖
----
第一节 养殖结构
----
第二节 家畜饲养
----
第三节 家禽饲养
--
第三章 疫病防治
----
第一节 动物疫病
----
第二节 动物检疫
--
第四章 畜牧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兽药与饲料管理
卷十二 水利
--
第一章 蓄水工程
----
第一节 中型水库
----
第二节 小型水库
--
第二章 供水工程
----
第一节 农村人畜饮水
----
第二节 城镇供水
--
第三章 灌溉工程
----
第一节 渠灌
----
第二节 井灌 泉灌
----
第三节 节 水灌溉
----
第四节 其他灌溉
--
第四章 治涝改碱工程
--
第五章 水产养殖
----
第一节 水库养鱼
----
第二节 池塘养鱼
--
第六章 水土保持
----
第一节 流失状况
----
第二节 治理措施
--
第七章 防汛抢险
----
第一节 河道治理
----
第二节 防汛救灾
--
第八章 水政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水政执法
----
第三节 水资源管理
----
第四节 水利工程管理
卷十三 农具农机
--
第一章 农具
----
第一节 传统农具
----
第二节 新式农具
--
第二章 农业机械
----
第一节 耕作机械
----
第二节 收获脱粒机械
----
第三节 畜禽饲养加工机械
----
第四节 农田排灌机械
----
第五节 农副产品加工机械
----
第六节 农田建设机械
----
第七节 植物保护机械
----
第八节 农村运输机械
--
第三章 经营管理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经营组织
----
第三节 培训教育
----
第四节 农机供应
----
第五节 农机修理
--
第四章 农机科研推广
----
第一节 科研推广机构
----
第二节 农机推广项目
----
第三节 农业机械化试点
卷十四 大寨纪事
--
第一章 大寨创业之路
----
第一节 太行穷苦山村
----
第二节 艰苦奋斗创业
----
第三节 自力更生扬名
--
第二章 农业学大寨运动
----
第一节 毛泽东号召“农业学大寨”
----
第二节 周恩来总结大寨基本经验
----
第三节 山西省和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
----
第四节 参观大寨潮
----
第五节 学大寨运动中的大寨
----
第六节 学大寨运动的终结
--
第三章 前进中的大寨
----
第一节 推进改革初见成效
----
第二节 寨门大开求发展
----
第三节 全面建设新农村
----
第四节 中央领导关注大寨
卷十五 工业综述
--
第一章 发展概况
--
第二章 体制变革
----
第一节 企业体制
----
第二节 管理机构
--
第三章 名优产品
--
第四章 手工业 二轻工业
----
附:驻地企业
卷十六 能源工业
--
第一章 煤炭
----
第一节 煤矿分布
----
第二节 煤炭开采
----
第三节 煤炭加工转化
----
第四节 安全生产
----
第五节 经营管理
----
第六节 煤炭运销
----
第七节 企业选介
--
第二章 电力
----
第一节 发电
----
第二节 输变电
----
第三节 供电
----
第四节 用电
卷十七 冶金 建材工业
--
第一章 冶金
----
第一节 铁矿开采
----
第二节 冶铁炼钢
----
第三节 铸造加工
----
第四节 金属镁
----
第五节 冶金辅料
----
第六节 企业选介
--
第二章 建材
----
第一节 砖瓦
----
第二节 灰石
----
第三节 水泥 水泥预制件
----
第四节 石膏
----
第五节 其他建材
卷十八 机械 电子工业
--
第一章 机械工业
----
第一节 农业机械
----
第二节 矿山机械
----
第三节 纺织机械
----
第四节 运输机械
----
第五节 机电产品
----
第六节 液压机械
----
第七节 造纸机械
----
第八节 其他机械
--
第二章 电子工业
----
第一节 电声器材
----
第二节 电子产品
----
第三节 自动门
卷十九 化学 制药工业
--
第一章 化学工业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化肥
----
第三节 无机化工
----
第四节 有机化工
----
第五节 火柴生产
----
第六节 企业选介
--
第二章 制药工业
----
第一节 中药
----
第二节 西药
----
第三节 企业选介
卷二十 纺织 印染工业
--
第一章 纺织
----
第一节 棉纺织
----
第二节 毛麻丝纺织
----
第三节 针织
----
第四节 化学纤维
----
第五节 企业选介
--
第二章 印染
----
第一节 行业 企业
----
第二节 技术 装备
----
第三节 生产 销售
卷二十一 食品 酿造工业
--
第一章 食品
----
第一节 粮油加工
----
第二节 副食加工
----
第三节 企业选介
--
第二章 酿造
----
第一节 酿酒
----
第二节 酿醋
卷二十二 其他工业
--
第一章 造纸 印刷
----
第一节 造纸
----
第二节 印刷
--
第二章 皮革 服装
----
第一节 皮革
----
第二节 服装鞋帽
--
第三章 陶瓷 玻璃
----
第一节 陶瓷
----
第二节 玻璃制品
--
第四章 日用品
----
第一节 日用家具
----
第二节 工艺美术品
----
第三节 金属制品
----
第四节 塑料制品
----
第五节 文体用品
卷二十三 乡镇企业 民营经济
--
第一章 发展综述
----
第一节 社队企业
----
第二节 乡镇企业
----
第三节 民营企业
--
第二章 优势行业
----
第一节 焦化
----
第二节 玻璃器皿
----
第三节 碳素
----
第四节 农副产品加工
----
第五节 交通运输
----
第六节 建筑
----
第七节 商业
----
第八节 饮食服务
--
第三章 管理体制与经营管理
----
第一节 管理体制
----
第二节 财务管理
----
第三节 产品销售
--
第四章 企业选介
--
第五章 名优产品
----
第一节 国优 部优 省优
----
第二节 山西省名牌产品
----
第三节 部分名优产品简介
卷二十四 商业贸易
--
第一章 私营商业
----
第一节 晋中商帮
----
第二节 个体商贩
----
第三节 民营商业
--
第二章 集体商业
----
第一节 供销合作社
----
第二节 城镇集体商业
--
第三章 国营商业
----
第一节 机构 管理
----
第二节 采购 储运
----
第三节 商品 销售
----
第四节 销售方式
--
第四章 粮油商业
----
第一节 私营粮油贸易
----
第二节 粮油征购
----
第三节 粮油供销
----
第四节 粮油储运
----
第五节 经营管理
--
第五章 外贸外经
----
第一节 出口贸易
----
第二节 扩建生产基地
----
第三节 出口产品
----
第四节 进口商品
----
第五节 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
----
第六节 管理
--
第六章 饮食服务业
----
第一节 行业发展
----
第二节 行业管理
----
第三节 风味小吃
--
第七章 集市贸易
----
第一节 集市交易
----
第二节 物资交流会
--
第八章 专营专卖
----
第一节 石油
----
第二节 烟草
----
第三节 食盐
----
第四节 药材
----
第五节 医药
----
第六节 拍卖行
卷二十五 晋商沧桑
--
第一章 兴衰始末
----
第一节 边贸肇始
----
第二节 清初崛起
----
第三节 百业振兴
----
第四节 步入鼎盛
----
第五节 全面衰落
--
第二章 各行大号
----
第一节 商号
----
第二节 票号
--
第三章 营销方式
----
第一节 长途贩运
----
第二节 诚实守信
----
第三节 灵活经营
----
第四节 注重品牌
----
第五节 重视信息
----
第六节 多种经营
----
第七节 结交官府
--
第四章 管理制度
----
第一节 股份制度
----
第二节 掌柜负责制
----
第三节 学徒制
----
第四节 联号制
----
第五节 号规制度
----
第六节 账簿制度
--
第五章 晋商巨族
----
第一节 介休范家
----
第二节 灵石王家
----
第三节 祁县乔家
----
第四节 祁县渠家
----
第五节 太谷曹家
----
第六节 太谷炱家
----
第七节 介休侯家
----
第八节 介休冀家
----
第九节 榆次常家
----
第十节 榆次王家
----
第十一节 平遥李家
----
第十二节 平遥毛家
----
第十三节 平遥董家
----
第十四节 平遥乔家
--
第六章 晋商习俗
----
第一节 字号牌匾
----
第二节 商幌招牌
----
第三节 店堂布置
----
第四节 暗语禁忌
----
第五节 信仰崇拜
----
第六节 祖训家规
----
第七节 饮食起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