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源市中医院志(1984.2-2003.12)

辽源市中医院志(1984.2-2003.12)

格式:PDF
费用:22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辽源市中医院志》编撰成书出版。这是辽源市卫生系统修志工作的一项重要成果,对全省卫生系统各单位工作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这部志书,以忠实地记述辽源市中医院历史进程为特征。读它,可总览辽源市中医院历史进程中各时期各阶段的全貌,方方面面皆有之。但重点确十分鲜明而突出:那就是自始至终以医院发展兴业为主线。

内容时限: 1984-2003

目录

封面
辽源市中医院志
《辽源市中医院志》编纂委员会
《辽源市中医院志》编辑部
题词
中医之歌
图片
-- 医院成立时,全体职工与上级领导和来宾留影纪念
-- 图1、1977年9月市经委建的医院前身辽源市工业职工医院,呈“343”凸字形、占地1800平方米、建
-- 图2、1984年夏,医院为适应把以西医为主的综合医院改造成以中医为主的综合医院的需要,把在综合楼后院
-- 图3、一九八四年秋医院在综台偻三层楼顶两侧分别接出195平方米的简易房,西侧作大会议室,东侧作总务库
-- 图4、一九九0年医院将与院综合楼西南角紧紧相连的市房产局建的四层楼买下二至四层,将居民动迁出去,建筑
-- 图5、6、7、8,医院与有关方面投资144万元,于1992年3月动迁综合楼北面1个集体所有制的油漆厂
-- 图9、从1992年5月至1993年2月医院按三级甲等中医院病房标准在动拆地最北端、建成楼层为“676
-- 图10、1993年在院西侧建起制剂室后,医院又在病房楼东侧自北向南,为院劳动服务公司建8间、建筑面积
-- 图11、病房楼建成后前面的综合楼变成门诊楼,它后面的园台和周围的花坛及各楼前草坪、小树,就是在创三级
-- 图12、2001年10月,医院与有关部门协商,投资170万元将门院诊楼东南角一座占地面积346平方米
-- 图13、2002年5月,医院出资118.2万元,将靠门诊楼西头与院机关办公室一体的一楼产权为西宁粮食
-- 图14、2002年6月27日由市龙宇建筑总公司第六分公司承建的综合大楼工程开工。这是施工中的裙房楼的
-- 图15、正在施工中的主体楼
-- 图16、2003年底竣工的12层大厦式的综合楼及其裙房楼大厅和原病房楼形成的医院全景
-- 图17、大厅正门
-- 图18、大厅人口
-- (1)以一九九六年为例。院长与各副院长签定目标责任合同书。这是赵晓君院长与业务副院长李文福签定目标责
-- (2)各分管业务副院长与所属科室主任签定目标责任合同书。这是分管业务副院长李文福与所属呼吸内科主任张
-- (3)层层将工资奖金删绑到一起,以完成目标任务量定收入多少,以业务技术技能、行业作风、服务态度、劳动
-- (4)在年终总结表彰会上受到表奖的部分科室及其医护药等人员
-- (5)这种层层签定目标责任合同书及其月月兑现,年终表奖的制度一直延续至今。这是2002年的总结表彰大
-- (6)院长刘景彬和其他院领导在2002年总结表彰大会上为实现目标责任合同先进科室、先进个人发奖
-- (7)实行三级医师查房制,由低向高实行逐级服从制,由高向低实行逐级负责制。神经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郝
-- (8)护埋查房,医院从总护士长、各科疗区护士长、责任护士和主任护师、主管护师、护师这三级间逐级负责、
-- (9)对每周一次的院领导查房所注重的,不仅要发现、了解实施各级目标责任合同书中还存在的问题,还要随时
-- (10)医院隆重举行终身主任医师、名中医命名暨拜师大会。院长赵晓军(左二)、院党委书记牛桂芝(左一)
-- (11)被命名为『终身主任医师』的外科主任蒋光宏与徒弟尹雪松签定师徒合同
-- (12)被命名为“名中医”的眼科主任鞠援与徒弟姜志宏签定师徒合同
-- (13)被命名为“终身主任医师”的副院长李文福与徒弟高永红签定师徒合同和互赠礼品
-- (14)被命名为“名中医”的消化科主任孙跃东与徒弟郑大宾签定师徒合同,向徒弟郑大宾赠送条幅
-- (15)市委副书记徐增力(左起七)省中医管理局长张凤琴(左起九)、市卫生局长于海波(左起五)在院长赵
-- (16)西医在全院仅有一个外科,医院力行“少要精为”方针,医疗水平首先要在全市称“一流”。这是他们开
-- (17)各医技科室进行基础知识竞赛。这是胃镜室在进行基础知识问答竞赛
-- (18)药厂职工进行药学基础知识逐一笔试与口答过关竞赛
-- (19)护理人员进行整体护理和基础护理知识题题过关竞赛
-- (20)各方面竞赛都评出优胜者,医院予以奖励。这是护理人员按竞赛得分评出的获奖人员
-- (21)1992年在全院兴起深挖中医传统疗法瑰宝活动。这是当年针按科主任赵成德用针灸的传统疗法为患者
-- (22)1994年5月医院大力倡导“内创与外学结合,用新疗法治病”。这是副院长张秀良带领医生用新固定
-- (23)这是肛肠科主任李平举用自制中药为患者冶病
-- (24)1997年7月,医院严格要求中医学会善用现代诊疗手段。这是功能科主任陶成祥与科内人员研究B超
-- (25)一九九九年四月,医院强调『西医也要后继有人』这是西医外科主任、主任医师蒋光宏查房带培育青年医
-- (26)医院从成立开始一直坚持“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办院方针和诊治疾病原则。这是2002年1月
-- (27)为发挥中药疗效,医院用现代化设备更新煎药室。这是2000年7月煎药人员在按医生要求进行科学煎
-- 图(28)郝云(左一)在大会宣读他的论文。他这篇学术报告在会上被评为金奖,引起与会人员的瞩目
-- 图(29)英国中医学会梅会长(左一)、广东省中医学会张会长与他合影
-- 图(30)在庆祝晚会上诸多人员纷纷请他签名
-- 图(31)股骨头坏死治疗中心武秀和柳跃辉研制的《骨脉通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研究》获1999年中
-- (32)业务副院长李文福对医疗业务的指挥一直坚持“从业务中来到业务中去”。这是1994年4月,他为患
-- (33)院长刘景彬(坐中)、副院长于世勋(坐左)、副院长张爱民(坐右)在查房中常与医务人员进行探讨。
-- (34)2000年9月,副院长王龙边为患者推拿边征求改进意见
-- (35)副院长鞠援在诊治眼科疾病中不断摸索新的疗法
-- 图(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陈洛家(左一)对评审团评审作指示
-- (2)省中医研究院院长、评审团专家王庆文与陈洛家的随员安保华在看院发展录像
-- (3)评审通过后举行通报会,省中医管理局局长苗洪范(左三)代表评审团向市委、市政府、市卫生局、本院领
-- (4)评审结束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陈洛家(左五)与市卫生局、院部分领导及评审工作人员合影
--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派来的专家评审团,右起第三人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陈洛家
-- (2)评审团全体专家观看反映医院按“全国示范中医院”标准进行建设并取得飞速发展的录像片《崛起的中医院
-- (3)陈洛家检查门诊病历
-- (4)陈洛家由市卫生局长于海波、院长赵晓君陪同到各病房实考察达标状况
-- (5)陈洛家在征求患者意见
-- (6)陈洛家在院长赵晓君陪同下,察看煎药室
-- (7)陈洛家了解化验人员技能和达到的水平
-- (8)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家、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处长安保华检查病房病历
-- (9)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家检查护理工作
-- (10)评审团专家相互间不断研究探讨有关问题
-- (11)省甲医管理局派来的参加评审的专家看完院有关材料后对照录像进行讨论。前排左二为省中医研究院院长
-- (12)省中医管理局派来的参加评审的专家按评审统一安排征求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意见。站起鼓掌者为长春
-- (1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审团举行通报会向市委、市政府和辽源新闻界人员通报评审结果。这是通报会会场
-- (1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陈洛家(左前第四人)代表评审团在通报会上宣布评审结果“一次性通过时”的
-- (15)评审结果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审团专家与市卫生局主要领导和院领导班子成员合影
-- 图(1)签字仪式会场
-- (2)院长赵晓君与西苑医院院长李祥国在医疗合作书上签字后握手
-- (3)市卫生局长周凤海与西苑医院副院长邓成珊揭牌
-- (4)副院长高雅娴与有关领导剪彩。医院从此成为“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辽源分院”
-- (5)、(6)按医疗合作协议,西苑医院派教授来院坐诊、查房,帮解决创“三级乙等中医院”、创“全国示范
-- (7)1994年10月西苑医院院长李祥国来院与院长赵晓君就医疗合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洽谈
-- 图(8)长春中医学院院长隋殿军在成立长春中医学院附属辽源医院的挂牌仪式上讲话
-- 图(9)副市长徐增力、市委宣传部长乔凯等有关领导为“长春中医学院附属辽源医院”成立剪彩
-- 图(10)1999年3月白求恩医大一院院长于德顺带有关专家在市卫生局长赵晓君等领导陪同下来院考察两院
-- 图(11)1999年12月白求恩医大一院院长于德顺和院党委书记徐杰在市卫生局长赵晓君陪同下来院考察进
-- 图(12)2000年春节 前,市卫生局长赵晓君(左一)陪同白求恩医大一院院长于德顺(左三)院党委书记
-- (13)于德顺院长与赵晓君探讨后,到院眼科与本院副院长鞠援、眼科主任王文义就进一步合作问题进行深入探
-- (14)本院院长刘景彬、副院长鞠援等院领导,就本院所需全面合作问题与白求恩医大一院院长于德顺、院党委
-- (1)、(2)2001年8月,医院为放射科从美国引进的螺旋CT机及其操作台,更新原皮克CT机及其操作
-- (3)、(4)2002年3月,医院为放射科从日本引进的全景x线机及其操作台
-- (5)2000年4月,医院为放射科从日本引进的多功能电脑遥控胃肠X线透视机
-- (6)2001年6月,医院为功能科姒美国引进的心脏工作站
-- (7)1998年7月,医院为功能科从德国引进的彩色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 (8)1993年11月,医院为功能科从日本引进的B型超声诊断仪
-- (9)1997年7月,医院从日本为检验科引进的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
-- (10)1997年1月,医院从上海为病理科购置的RM1508病理切片机
-- (11)2000年6月,医院从北京购置的BX-40彩色显微病理分析系统
-- (12)1998年12月,医院从上海为门诊五官科购置的XH-2纤维咽喉镜
-- (13)1998年8月,医院从武汉为门诊高压氧仓室购置的TYC-650单人透明高压氧仓
-- (14)1998年7月医院从上海为门诊碎石科购置的体外X线定位多用途碎石诊断治疗机
-- (15)1998年7月,医院从重庆为透析室购置的MR型血液透析机
-- (16)1997年9月,医院从天津为眼科疗区购置的A/B型超声诊断仪
-- (17)、(18)2001年9月,医院从北京为眼科疗区购置的裂隙灯显微镜
-- (19)1992年3月,医院从苏州为眼科疗区购置的Y2X0.7手术显微
-- 图1、2、3俄切市卫生代表团参观本院庭院、手术室、病房楼
-- 图4本院有关领导和市卫生局有关领导与俄切市卫生代表团洽谈合作事宜
-- 图5院领导班子成员与俄切市卫生代表团全体成员合影
-- 图1、2于、王二位副院长与崔副局长参观该市医院
-- 图3于、王二位副院长参加两市医院合作恰谈,其中包括本院在切列波维茨市设立中医药(针推)机构等意向
-- 图4刘景彬院长陪同客人参观病房疗区和门诊药房
-- 图5客人到本院针推科参观时,副院长王龙和一名推拿医生当场为客人推拿按摩,让他们感受实际效果
-- 图6院领导班子成员与俄切市卫生代表团成员合影
-- 图1分中心成立开诊时长春国际听力矫治中心主任、省耳科研究所长、吉大一院耳鼻喉颈外科主任杜宝东(左四)
-- 图2在分中心成立前张丹红(左一)到长春国际听力矫治中心进行业务培训,与德国西门子集团高级听力学家凯瑟
-- 图3这是听力矫治分中心主任张丹红在为患者通过电脑进行西门子助听器验配、调试
-- 图1俄方专家住为患者做检查
-- 图2俄方专家在用其先进设备和高超技术做屈光性疾病手术
-- 图1、做甲状腺瘤切除
-- 图2、1996年8月为一患者做腮腺瘤切除术
-- 图3、这位腮腺瘤患者术后病情逐渐好转情形
-- 图4、2000年11月4日,为东辽县患者王小光切除的7.6斤重的肾癌
-- (1)1994年5月,医院将建起这种关系的大企业领导邀请来院座谈,由副院长张秀良向他们讲解为社会各界
-- (2)对大企业医院实行上门服务。这是2001年6月公费医疗科主任张会清到东丰县药业集团为职工看病
-- (3)这是1994年夏他们出发的情形
-- (4)1998年7月,医院投资10万余芫购置60辆人力三轮车,成立三轮车队,以“全国示范中医院再就业
-- (5)急诊急救“绿色通道”打歼后,急危重症患者纷纷而来
-- (6)1999年10月,医院根据针按科老年患者居多,大有容纳不下的趋势。便在原市维护处成立针灸按摩专
-- (7)院长刘景彬在针灸按摩专科医院开诊时,带领有关科室人员在义诊中征求老年人、老干部医疗需求及意见
-- (8)这是1999年9月他们在东辽县,安石镇卫生院门前为患者义诊
-- (9)、(10)李文福和循环科大夫王丹红与针按科大夫姜洪林和旺肠科大夫范兴占在安石镇分别为偏远村电农
-- (11)这是院长刘景彬带领有关人员与曲家村领导恰谈协议和捐赠医疗设备问题
-- (12)双方领导签字后握手
-- (13)举行联手共建签字和捐赠仪式
-- (14)1994年4月,辽源市组建抗洪医疗队,代表省卫生厅到通榆县团结乡开展医疗与防疫工作。图为本院
-- (1)省中医管理局局长苗洪范(左起第四人)带领全省部分中医院的领导来院在市卫生局局长周凤海(左起第三
-- (2)与会人员参观后,苗洪范局长对本院经验作肯定性讲话
-- (3)在医疗管理、病案书写学习班上主持人省中医管理局医政科长相世和概述本院这两方面的经验,以便各院医
-- (4)在药剂管理学习班上,本院杏林制药厂厂长白俊峰向来自各院药剂生产、加工、供应人员介绍经验
-- (5)在省首届中医眼科临床学习班上,白求恩医大一院眼科教授于军在学术报告中肯定本院眼科临床所达到的水
-- (6)本院创建“全国示范中医院”被一次性通过验收后,省中医管理局十1995年4月11日在辽源召开全省
-- (7)本院从1996年一开始就进入创建“三级甲等中医院”的实质性工作,并取得许多突破性进展。省中医管
-- (1)1995年11月,院党委一班入围绕实施“杏林计划”二期工程任务,集中讨论研究需要进行的思想政治
-- (2)不失时机地树立先进人物作榜样去激励人、引导人。这是院党委1996年“三八妇女节 ”时树起的巾帼
-- (3)思想政治工作也和其工作一样实行目标责任合同制。这是1996年12月,院党委书记牛桂芝(左二)与
-- (4)颁奖大会会场
-- (5)副市长高雅娴(中排右四)和市卫生局及院有关领导同被表奖的五位巾帼岗位明星合影
-- (6)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职工家庭中去,增强职工对医院的凝聚力。医院对考上大中专、市重点中学一中、五
-- (7)1999年5月,市卫生局评选首届十杰名医。医院积极推荐,有两名当选:一是王龙(左二),二是孙跃
-- (8)2000年市里评选十佳护士,医院积极推荐,有两名户士当选:一是刘晶(右一);二是于丽杰(左三)
-- (9)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各方面。院党委在2000年“五一”给院清扫工过劳动节 。这是党委书记林波向清
-- (10)2000年“七一”,医院党委为在全面进入医疗市场竞争时期,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庄严
-- (1)在“大改造”时期、主要开展方便易行的文体活动。这是1987年由工会组织的业余拔河赛
-- (2)这是眼科医护人员的表演
-- (3)院领导与职工一起表演。这是院长赵晓君与机关人员共舞
-- (4)1999年7月院第二届文化活动月开幕式
-- (5)肛肠科医护人员表演
-- (6)由医护药人员排演的舞蹈,在1999年9月市卫生系统文化活动月比赛中获三等奖
-- (7)医院的护士舞被市卫生局推荐到2002年辽源建城百年全市文艺汇演
-- (8)2001年6月院长刘景彬与院工会副主席杨涛的乐器演奏被推荐到市卫生系统庆祝建党80周年文艺汇演
-- (9)在院文体活动中,涌现出一支女子铜管乐队,常被应邀到市内隆重场合演奏。这是2000年8月她们为市
-- 对本院发展给予大力支持的各级领导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陈洛家带领『全国示范中医院』评审团专家和吉林省有关专家对本院创建『全国示范中医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佘靖来院视察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振吉来院调研
-- 图(1)为殷大奎副部长(左一)在市宾馆接见并听取本院院长刘景彬汇报后,与刘景彬合影
-- 图(2)省卫生厅厅长迟达明(中)在陪同殷大奎副部长视察的空间,还单独接见本院领导,询问医院发展情况和
-- (1)陈佑邦(前排左三)在门诊考察时向院长赵晓君和医护人员询问情况
-- (2)陈佑邦(前一)考察完病房前往院西侧“杏林制药厂”考察
-- (3)1988年秋省卫生厅长鲁安平来院视察时讲话
-- (4)1991年夏,省中医管理局长苗洪范来院考察实施国家中医管理局“八五”“杏林计划”所需动迁费问题
-- (5)1993年春省中医管理局长苗洪范带领有关专家来院指导如何确保创“三级乙等中医院”一次性通过验收
-- (6)一九九五年七月,省中医管理局长苗洪范在副市长高雅娴陪同下,来院检查全国中药制剂和剂型改革基地建
-- (7)1998年冬,省中医管理局副局长相世和(左一)带领省中医研究院的管理和医疗专家来院指导创成“三
-- (8)2000年冬,省中医研究院院长相世和带领有关专家来院调查研究全面进入医疗市场竞争所遇到的问题。
-- (9)2001年夏初,省中医管理局长邱德亮(左二)来院考察发展情况。图为院长刘景彬(左三)、副院长宋
-- (10)1990年夏市卫生局局长周凤海(右一)带领卫生系统各单位主要领导到院参观学习医疗指标和业务收
-- (11)一九九四年夏,市政府副市长王亲国来院检查创建『全国示范中医院』所投资金落实情况。院长赵晓君在
-- (12)1994年7月市卫生局局长于海波就院创建“全国示范中医院”迎接验收问题向中层以上干部提要求,
-- (13)一九九七年十一月,市委副书记王俊林来院视察
-- (14)2001年12月,市卫生局局长刘英阁在院年终总结表彰大会上为职工发奖
-- (1)1984年3月至1985年9月的院长汪永生
-- (2)一九八六年三月至一九八八年四月主持全面工作的副院长顾德发
-- (3)1985年9月至1986年3月和1988年4月至1991年8月的院长戴秀敏
-- (4)1991年8月至1992年2月的院长赵晓君(右三)。这是1992年一次院领导班子会,他在部署工
-- (5)从一九九九年二月开始任院长的刘景彬(中)。这是1999年夏他与院领导班子成员谋划发展大计
-- (6)到2003年底本《院志》截稿时,院领导班成员是(由左至右):副院长王龙、副院长(正院级)宋志新
-- (1)这是由1997年11月医院创建“三级甲等中医院”通过验收而被授予
-- (2)这是1998年医院由通过“三级甲等中医院”复查合格,创建“全国示范中医院”二期工程建设任务完成
-- (3)这是1993年8月由医院与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联合而来
-- (4)这是1998年10月医院经省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建设评审委员会评审后命名的
-- (5)这是2000年4月医院在原“长春中医学院教学医院”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 (6)这是2000年4月,医院与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院建起相互协作关系而被授予的
-- (7)、(8)医院眼科、消化科结肠病,经省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家评审遴选,于2003年2月被确定为省重
-- (9)、(10)这是2002-2003年度被省、市授予的精神文明建设荣誉
-- (11)这是院职代会发挥民主管理作用所取得的荣誉
序言
关于编《辽源市中医院志》的几个问题的说明
目录
第一章 医院的前身
第二章 医院发展综述(1984年2月至2003年12月)
-- 第一节 医院成立与大改造时期(1984年2月至1991年4月)
-- 第二节 医院争取列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八五”、“杏林计划”及其实施准备时期(1991年4月至1991
-- 第三节 创“三级乙等中医院”时期(1992年至1993年)
-- 第四节 创“全国示范中医院”时期(1994年1至8月)
-- 第五节 实施“杏林计划”二期工程高标准建设“全国示范中医院”时期(1994年9月至1999年2月)
-- 第六节 全面进入医疗市场竞争时期(1999年2月至2003年12月门诊楼改建工程竣工)
第三章 医院各时期以“发展”为主线的思想政治工作
-- 第一节 以医院成立与大改造为主的思想政治工作(1984年2月至1991年4月)
-- 第二节 以创建“全国示范中医院”为主线进行的阶段性、战役性思想政治工作(1991年4月至1999年2
-- 第三节 以放大视野,办大医院,适应全面进入医疗市场竞争为主的思想政治工作(1999年2月至2003年
第四章 院规的完善与发展
第五章 门诊和疗区各科室的发展与特色
-- 第一节 中医门诊科室
-- 第二节 中西医结合门诊科室
-- 第三节 西医门诊科室
-- 第四节 以中医为主的病房科室
-- 第五节 以西医为主的病房科室
-- 第六节 为中西医临床诊断提供依据的医技科室
第六章 知名医师
-- 第一节 主任医师、市学科带头人和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 宋志新
---- 鞠援
---- 于世勋
---- 张爱民
---- 王龙
---- 刘忠斌
---- 孙耀东
---- 郝云
---- 陈兵
---- 袁太友
---- 阴生国
-- 第二节 副主任医师、市学科骨干和具有技术专长的人才
---- 邵华
---- 刘建中
---- 张会清
---- 张奇男
---- 刘景彬
---- 张克学
---- 高宝萍
---- 王晓君
---- 王淑华
---- 王文义
---- 袁进东
---- 李淑平
---- 林波
---- 李春禄
---- 魏旭
---- 刘勇
---- 丰景斌
---- 李玉霞
---- 贾凤兰
---- 张亚春
---- 苏杰
---- 裴桂兰
---- 杨志海
---- 朱庭玉
---- 陶成祥
---- 连世红
---- 孙启光
---- 张秀英
---- 王胜天
---- 郑鸿雁
---- 武秀
---- 李平举
---- 杨立军
---- 徐慎彦
---- 赵树文
---- 鲍立新
第七章 医学硕士与博士研究生
第八章 护理管理与队伍建设
-- 第一节 医院成立和大改造时期的护理管理与队伍建设
-- 第二节 实施国家中医药管理“杏林计划”时期的护理管理与队伍建设
-- 第三节 全面进入医疗市场竞争时期的护理管理与队伍建设
第九章 知名护师
-- 钱宝兰
-- 于丽杰
-- 王桂琴
-- 刘晶
-- 郭丽娟
-- 丛海播
-- 邢彤
-- 孙冬梅
第十章 药品管理
-- 附:药剂科发展变化表
第十一章 知名药师
-- 罗焰
-- 杨樱
-- 王春平
第十二章 已故、调出和离退休的知名医师、知名护师、知名药师
-- 第一节 已故的知名医师、知名护师
---- 赵宗庆
---- 王逢林
---- 杨贵群
-- 第二节 调出的知名医师、知名护师、知名药师
---- 汪永生
---- 赵启华
---- 张希成
---- 戴秀敏
---- 张育德
---- 于月明
---- 赵亮
---- 钟印勤
---- 高飞
---- 季宏伟
-- 第三节 离退休的知名医师、知名护师、知名药师
---- 陈忠范
---- 朱宝祥
---- 田忠智
---- 张晓春
---- 王崇德
---- 吴长荣
---- 李文福
---- 张秀良
---- 蒋光宏
---- 徐景阳
---- 李杰
---- 野福太
第十三章 以发展高新技术为主的设备改造与更新
-- 附表:
---- 表(1)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医疗设备购置引进表
---- 表(2)十万元以上百万元以下的医疗设备购置引进表
---- 表(3)百万元以上的医疗设备购置引进表
第十四章 与医疗专科(专病)发展相应的建筑设施发展
-- 第一节 与医院大改造时期需要相应的建筑设施发展
-- 第二节 与实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杏林计划”时期需要相应的建筑设施发展
-- 第三节 与全面进入医疗市场竞争时期需要相应的建筑设施发展
第十五章 以医疗为主体的“两翼”
-- 第一节 杏林制药厂
-- 第二节 第三产业
第十六章 服务机构的设置与发展变化
-- 第一节 行政管理服务机构的设置与发展变化
-- 第二节 后勤服务机构的设置与发展变化
第十七章 先进工作者与先进科室
第十八章 共产党组织
第十九章 群众团体
-- 第一节 工会
-- 第二节 共青团
第二十章 民主党派
第二十一章 历任院领导简历
-- 第一节 历任行政领导简历
---- 汪永生
---- 李文福
---- 于其材
---- 戴秀敏
---- 顾德发
---- 初俊成
---- 赵晓君
---- 张秀良
---- 张育德
---- 张克学
---- 于世勋
---- 白俊峰
---- 葛立志
---- 林波
---- 刘景彬
---- 季宏伟
---- 鞠援
---- 张爱民
---- 王龙
---- 宋志新
-- 第二节 历任党务领导简历
---- 张国栋
---- 邓宝忠
---- 叶芳
---- 张凤琴
---- 赵英新
---- 杨光弟
---- 袁桂荣
---- 刘生
---- 徐雅清
---- 牛桂芝
---- 赵晓君
---- 刘景彬
---- 林波
---- 陈兵
---- 于世勋
第二十二章 离休干部简历
-- 赵宗庆
-- 邓宝忠
-- 叶芳
-- 野福太
-- 陈忠藩
-- 魏宪宝
第二十三章 宣传报道选
-- 电子眼疗仪通过省鉴定
-- 我市成功开展了四例人工晶体植入术
-- 1995年7月辽源电视台播出电视专题片《春满杏林》的解说词
-- 光明的天使
-- 1996年10月辽源电视台播出电视专题片《杏林春晖》的解说词
-- 1996年12月辽源电视台播出电视专题片《为了一个共同的心愿》的解说词
-- 1997年8月辽源电视台播出电视专题片《满意在杏林》的解说词
-- 敢打保票的大夫
-- 他们是光明的使者——来自市眼科中心的报告
-- 他攻克了股骨头坏死这一顽症——记吉林省辽源市中医院副主任医师武秀和他的“武氏骨脉通”
-- 杏林春早暖众生——记以崭新面貌跨入新世纪的吉林省辽源市中医院
-- 杏林新秀——记中医院副主任医师郝云
-- 东辽河畔承载生命的方舟——以人为本誉满杏林的辽源市中医院
-- 众志成城抗“非典”
第二十四章 医院文献选
-- 第一节 医院成立与大改造时期文献选(1984年2月至1991年4月)
---- 市经委将原辖管的辽源市工业职工医院交由市卫生局辖管的《交接书》(1984年2月21日)
---- 辽源市人民政府发[1984]43号文件《关于成立辽源市中医院的批复》(1984年2月23日)
---- 辽源市中医院一九八四年工作要点
---- 辽源市中医院关于经济状况报告(1984午10月18日)
---- 长春中医学院与辽源市中医院关于建立教学医院的协议(1985年6月20日)
---- 辽源市卫生局对辽源市中医院《关于与建安卫生院联办西药制剂报告》的批复(1985年9月28日)
---- 向省检查团汇报提纲(1985年10月10日)
---- 深化卫生改革、增强医院活力(1988年7月)
---- 辽源市中医院选送外出进修学习培养医疗人才条例(草案)(1988年9月29日)
---- 在卫生改革中求生存发展(1989年5月)
-- 第二节 实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杏林计划”时期文献选(1991年4月至1999年2月)
---- 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全国示范中医医院分级分等分期建设标准及其工作部署
------ 吉林省中医管理局发[1991]16号文件《转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批准全国示范中医医院建设单位(地、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1991]9号文件《关于批准全国示范中医医院建设单位(地县级)的通知》
------ 中医医院分级管理标准(摘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1年4月颁布的《中医医院分级管理办法与标准》第7—8
------ 中医医院基本标准(摘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1年4月颁布的《中医医院分级管理办法与标准》第8—10页
------ 三级中医医院分等标准(摘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1年4月颁布的《中医医院分级管理办法与标准》第31—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中医医院分级管理有关问题的补充规定》(征求意见稿)(选自1993年5月全国示范中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全国示范中医医院建设标准》(选自1993年5月全国示范中医医院工作会议文件)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的《全国示范中医医院二期建设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选自1995年4月全国示范
---- 二、医院实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杏林计划”,创建全国示范中医院的总体规划和具体方案
------ 辽源市中医院创“三级乙等中医院”实施方案(1992年-1993年)
------ 开拓进取,再接再励,为创建全国示范中医院而努力奋斗——在辽源市中医院第三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
------ 辽源市中医院改革方案(1993年8月7日三届一次职代会通过)
------ 融资工程和跨世纪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1995年1月)
------ “杏林计划”二期工程建设实施方案(1995年6月)
---- 三、实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杏林计划”工程,构建“一主两翼”集团式经营规模的融资
------ 市计委发(199]]5号文件《关于辽源市中医院实施“杏林计划”新建病房立项的批复》(1991年12月
------ 市政府办公室印发第2号市政府专题会议纪要《研究解决扩建市中医院工程动迁问题》(1992年3月6日)
------ 关于市中医院实施“杏林计划”工程建设资金缺口问题的决定《1992年第6次辽源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纪要》
------ 辽源市人民政府发[1992]77号文件《关于我市中医院实施“杏林计划”建设所需资金向省人民政府的请示
------ 吉林省贸易厅发(1994)51号函《关于辽源杏林康乐实业集团筹建辽源杏林生化药业有限公司的批复》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确认全国中药制剂和剂型改革基地建设单位的通知(1995年6月2日)
------ 辽源市中医院首次经济工作会议纪要(1995年8月5—6日)
---- 四、突出中医特色的内涵建设与管理
------ 辽源市中医院人员录用标准(1992年9月7日)
------ 辽源市中医院职工奖惩条例(1992年10月)
------ 三级医师查房规范(1993年5月24日)
------ 中医临床护理查房规范(1993年5月24日)
------ 关于吉林省辽源市中医院兼为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辽源分院的协议书(1993年8月20日)
------ 选派外出学习人员补充规定(1994年6月2日)
------ 医院科研课题管理办法(1994年6月2日)
------ 关于科研成果奖励暂行规定(1994年6月2日)
------ 辽源市中医院中层干部聘任管理办法(1998年12月2日)
---- 五、医院在省内外有关会议上介绍的经验和升级晋等向国家和省主管部门组成的专家验收评审团汇报材料以及上级
------ 开展党员形象大讨论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1991年7月13日)
------ 深化改革集中力量切实把我院建设成为合格的示范性中医院(1993年3月)
------ 示范中医院建设工作汇报(综合部分)(1994年6月)
------ 示范中医院建设工作汇报(医疗部分)(1994年6月)
------ 示范中医院建设工作汇报(护理部分)(1994年6月3日)
------ 示范中医院建设工作汇报(药剂部分)(1994年6月)
------ 继承传统特色开拓全新领域切实把我厂建设成为国家中药制剂和剂型改革基地(1995年)
------ 深化改革 勇于开拓 在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大环境中求发展做示范(1997年1月)
------ 实行“四化”管理机制 创建患者放心药房(1998年10月)
------ 以病人为中心 以市场为导向全面推进示范中医院建设步伐(1997年10月)
------ 高起点 大改革 聘名医 严管理——辽源市中医院高速发展调研(1998年8一10月)
------ 抓住医院发展契机 促进临床教学工作开展(1998年12月1日)
------ 以医疗为主体,以药厂、公司为“两翼”走集团化发展之路(1999年1月)
-- 第三节 全面进人医疗市场竞争时期文献选
---- 辽源市中医院“医疗质量年”活动实施方案(1999年3月26日)
---- 确立根本 整体推进 在改革中构建中医发展新模式(1999年4月12日)
---- 抓住医院发展契机促进临床教学工作开展(1999年7月2日)
---- 辽源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荐辽源市中医院为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函(1999年12月16日)
---- 辽源市中医院关于院内协定处方的开发、生产及营销管理办法(1999年9月1日)
---- 长春中医学院辽源市中医院关于建立非隶属关系附属医院协议书(2000年4月28日)
---- 辽源市中医院十五年(2000年至2014年)发展规划(2000年8月9日)
---- 关于加强管理的补充规定(2001年5月18日)
----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应发挥四个作用
---- 坚持院务公开制度 发挥民主监督作用(2001年9月)
---- 与时俱进 加快发展 为实现“杏林计划”总体目标而奋斗——刘景彬在院五届一次职代会上的工作报告(200
---- 加强目标管理 为实现我院整体发展而奋斗——张文芝在院五届一次职代会上的财务工作报告(2001年12月
---- 刘景彬代表领导班子在院五届二次职代会上作《关于扩建门诊大楼的议案说明》(2001年12月26日)
---- 辽源市中医院五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关于扩建门诊大楼的决议(2001年12月29日)
---- 辽源市中医院“提高质量改进服务“246”工程”实施方案(2002年3月28日)
---- 省中医药管理局发[2002]11号文件《关于对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等五所三级中医医疗机构2002年上
---- 省中医药管理局下发[2003]5号文件《关于公布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专病)项目名单和建设项目
---- 辽源市中医院与黑河市明华经贸公司达成联办由俄罗斯提供专家和设备的屈光性疾病治疗中心的协议(2003年
---- 辽源市中医院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应急处理预案(2003年4月18日)
---- 辽源市中医院防治“SARS”第五次工作会议纪要(2003年5月2日)
第二十五章 大事记(1984年2月至2003年12月)
附表
-- 一、2002年医院组织机构设置图
-- 二、医院科室历任主要领导
-- 三、辽源市中医院各时期基本情况统计表
-- 四、辽源市中医院1984-2002年职工队伍状况表
-- 五、1984-2002年主要医疗指标完成情况
-- 六、医疗质量与数量统计表
-- 七、1984-2002年医院财务收支结余变化情况表
-- 八、1984-2003年医院固定资产增减变化情况表
-- 九、医院获省、市先进情况
-- 十、1984-2002年取得市及市以上科研成果情况表
-- 十一、省级以上医学刊物历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十二、医院著书情况表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