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由山西商人创办分布在全国主要城镇的票号。包括票号的历史沿革以及票号的组织与制度等。
出版时间:
1990年10月
目录
封面
山西票号史料
版权页
图片
--
清末山西票号分布图
--
西票号第一家——日升昌铺面——采自陈其田《山西票庄考略》
--
蔚泰厚票号资本家与经理共立的合约——山西财经学院财金系收藏
--
“总结帐”与“流水帐”——山西财经学院财金系收藏
--
清末度支部依银行则例注册发给蔚泰厚票号的执照——山西财经学院财金收藏
--
未使用「借券」折纸——山西财经学院财金系收藏
--
票号在北京发行“银票”的图案——采自陈其田《山西票庄考略》
--
“存银折”日升昌票号给“孝义堂”“五福堂”等的存银折——山西财经学院财金收藏
--
日升昌票号给存户的“取利折”——山西财经学院财金系收藏
--
欧阳旭德向晋升票号立的“借券”
--
义善源票号开给大清银行的“存券”
--
蔚丰厚票号收银的“收条”——山西财经学院财金系收藏
--
宝隆源向义善源票号立的“借券”——以上存借券为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收藏
--
日升昌票号与平遥日升裕、日升厚、日升亨三家钱庄银钱往来折——山西财经学院财金系收藏
--
票号汇兑官款的文书——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收藏
--
云贵总督发给天顺祥票号汇款的“解批”
--
义善源票号领汇官款的“甘结”
--
源丰润票号领汇官款的“甘结”
--
广西巡抚发给日 升昌票号汇款的“解批”
--
农工商部收到大德通票号汇来浙江官款的“回执”
--
北京永兴银号与日升票号“捐纳”银钱往来折——山西财经学院财金系收藏
--
大德通票号所具工部库吏无勒索的「甘结」
--
北京裕成银号与日升昌票号“捐纳”银钱往来折——山西财经学院财金系收藏
--
日升昌票号搁浅后平遥分清理处民国年间清理存款的存折——山西财经学院财金系收藏
目录
编辑说明
凡例
第一编山西票号的历史沿革
--
第一章山西票号的产生与发展(1823前后-1861)
----
第一节票号产生前国内金融业概况
------
一、典当业
--------
(一)概述
--------
(二)官吏开当及官当
--------
(三)官款发当生息
--------
(四)典商借款给商人
------
二、银铺——银号
------
三、钱铺——钱庄
------
四、印局
------
五、账局
----
第二节票号的产生与三帮的出现
------
一、票号第一家——日昇昌
--------
(一)西裕成颜料庄
--------
(二)改营票号的清嘉庆之说
--------
(三)改营票号的清道光之说
--------
(四)日昇昌的三位经理
------
二、汇票的渊源与意义
------
三、票号三帮的出现
--------
(一)汾太两府在山西商业资本中的地位
--------
(二)雷毛矛盾与毛鸿(岩羽)改组蔚秦厚布庄为票号
--------
(三)平帮“蔚”字五联号的出现
--------
(四)祁县和太谷县票号的发生
------
四、票号家数统计
----
第三节票号与银号钱庄民信局的关系
------
一、银号钱庄为票号经理银两出纳
------
二、票号汇兑促进了京师银号捐项上兑业务
--------
(一)银号捐项上兑业务由来已久
--------
(二)票号在道光中叶开始汇兑捐生银两
--------
(三)票号揽捐渔利
------
三、民信局为票号传递信件
----
第四节票号与商业
------
一、1827年秋后北方各省在苏州贩货多用汇票
------
二、票号业务以内陆商埠为重心
--------
(一)1844年蔚泰厚京苏分号信稿
--------
(二)日昇昌张家口分号1850年信稿
--------
(三)日昇昌总号1860年等收发的信
--------
(四)河南与山西阳城间的汇兑
------
三、票号对商业的存放业务
--------
(一)存放实例与统计
--------
(二)晋察等地以标期为期的存放业务
------
四、票号汇兑与分号分布
--------
(一)汇兑统计
--------
(二)三家票号分号分布统计
------
五、票号当事人对票号作用的描绘
----
第五节1860年前后的票号
------
一、票号撤庄
--------
(一)京师金融市场一度混乱
--------
(二)天津银钱业多半关闭
--------
(三)日昇昌拟撤庄之信
------
二、清廷令商民捐输中的票号
--------
(一)议准捐输为筹饷上策
--------
(二)京师票号以经理人捐饷铸炮
--------
(三)票号东家与晋省绅商捐输
------
三、谕令向晋省富商借款
--
第二章山西票号的发展(上)(1862-1893)
----
第一节票号营业地域和家数的发展及其在对外贸易中的作用
------
一、票号向沿海口岸和内地边远城市发展
--------
(一)东南沿海口岸开始设庄
--------
(二)香港设庄与业务概况
--------
(三)西南与西北一些城市设庄概况
--------
(四)票号在汉口的分号多于前期
--------
(五)光绪十一年票号在部分省设庄城市及家数
------
二、官吏投资票号与南帮票号的兴起
--------
(一)杨玉科等投资票号
--------
(二)南帮票号的兴起
------
三、各地钱庄赖票号支持而发展
--------
(一)票号与钱庄的关系
--------
(二)上海钱庄赖票号与外商银行支持
--------
(三)重庆市场为票号所垄断
------
四、票号在对外贸易中的作用
--------
(一)票号钱庄外商银行三足鼎立
--------
(二)票号承汇商款于口岸
--------
(三)国内资本移存外商银行及其对外汇的控制
----
第二节票号开始汇兑公款并成为一些省关的财政支柱
------
一、汇兑京饷由违例被惩到令觅商汇兑
--------
(一)道光末年浙江省私用汇票解员库吏被惩
--------
(二)捻军活动截断南北通道户部令觅商汇兑
--------
(三)江南各省关援案汇兑京饷
------
二、汇兑洋务经费及其它协饷
--------
(一)洋务运动经费
--------
(二)陕甘协饷
--------
(三)云南铜本银两与协饷
--------
(四)贵州铅本银两与协饷
--------
(五)广西协饷
--------
(六)伊犁等军协饷
--------
(七)奉天经费
--------
(八)河工银两
--------
(九)赈款
------
三、广东等省关财政拮据解款必向票号挪借
--------
(一)粤海关
--------
(二)广东省
--------
(三)太平关
--------
(四)闽海关
--------
(五)福建省
--------
(六)浙海关
--------
(七)浙江省
--------
(八)四川省
--------
(九)淮安关
------
四、云南等省政军界屡向票号借款
--------
(一)云南省
--------
(二)鲍军借款
--------
(三)黔省借款
--------
(四)晋省借款
--------
(五)湖南借款
--------
(六)甘军由京返甘路经平遥借款
--------
(七)奉天官盐局借款
--------
(八)四川造币厂借款
--------
(九)直隶福建造币厂借款
--------
(十)其它息借商款
------
五、左宗棠镇压回捻起义军与票号
--------
(一)阜康票号资本家胡光墉为左向洋商借款
--------
(二)解州票号不敢承汇洋款及为左军存银
--------
(三)汇解各海关协款于上海抵还洋款
--------
(四)协饷不济屡向票号借款
------
六、经办海关官银号及收存官款
--------
(一)经办海关官银号
--------
(二)《申报》对收存官款的论述
------
七、汇兑公款与垫汇公款的统计
--------
(一)1862-1893年收汇各省关款项统计
--------
(二)1862-1893年交汇地区与饷别统计
--------
(三)1864-1908年票号垫汇各省关款项统计
--
第三章山西票号的发展(下)(1862-1893)
----
第一节票号与官吏的关系
------
一、票号交结官吏
------
二、天顺祥乾盛亨与云南行贿案
------
三、志成信票号交结官吏
--------
(一)与两广总督叶名琛
--------
(二)与广西布政使李闲
--------
(三)柬请沪道梁孟亭
------
四、阜康票号交结官吏
--------
(一)与刑部尚书文煜
--------
(二)与驻藏大臣锡缜
------
五、大德通票号与各官吏来往信
------
六、蔚丰厚票号与户部尚书赵尔巽等
------
七、票号与四川当局
--------
(一)宝丰隆与赵尔丰
--------
(二)协同庆蔚丰厚与徐春荣纳贿案
--------
(三)其他
------
八、票号与其他地区官吏
--------
(一)与京师官吏
--------
(二)与天津官吏
--------
(三)与福州官吏
--------
(四)与吉林官吏
--------
(五)与山东等官吏
------
九、票号与左宗棠
----
第二节关于票号汇兑京饷的争议
------
一、第一次争议与结果(同治年间)
--------
(一)御史谢膺禧请禁汇兑
--------
(二)户部屡咨各督抚停汇及其条件
--------
(三)广东等省关坚持汇兑
--------
(四)湖北等省关停汇和只准间汇
------
二、第二次争议与结果(光绪初年)
--------
(一)御史以汇兑亏国害民为由请禁汇兑
--------
(二)福建等省关依旧坚持汇兑
--------
(三)广东省改为解现与汇兑并行
--------
(四)浙江省停汇解现浙海关常税解现洋税汇兑
------
三、第三次争议与结果(光绪九年)
--------
(一)阜康倒闭亏及公款户部奏准一律停汇
--------
(二)福建等省关坚不停汇
--------
(三)广东省仍解现汇兑并行
--------
(四)《申报》关于票号汇兑京饷的评论
------
四、第四次争议与结果(光绪二十五年)
--------
(一)一再谕令不准汇兑
--------
(二)福建广东等省关仍准汇兑
--------
(三)四川省改为汇解并行
------
五、各省关汇兑京饷演变表
----
第三节国内第一次金融风潮中的票号
------
一、中法战争期间商店钱庄倒闭与票号倒账
--------
(一)上海
--------
(二)厦门
--------
(三)汉口
--------
(四)苏州
--------
(五)其它一些城市
------
二、阜康票号的倒闭及其影响
--------
(一)倒闭的始末
--------
(二)阜康倒闭引起设官银行号之议
--------
(三)源丰润接替阜康在闽浙海关的业务
------
三、谦吉昇元丰玖票号的倒闭
--------
(一)谦吉昇票号
--------
(二)元丰玖票号
--------
(三)票号资本家对两票号倒闭的评论
------
四、清政府对票号实行注册管理的始末
--------
(一)纳税给帖未行
--------
(二)河工捐输
----
第四节票号家数与业务统计
------
一、家数的统计
--------
(一)1862-1893年票号增减统计
--------
(二)若干票号分号增设统计
------
二、资本与业务统计
--------
(一)志成信大德通票号历年分红数
--------
(二)侯氏四票号一个年度的资本、红利及借贷统计
--------
(三)蔚丰厚1879与1859年业务比较统计
--
第四章山西票号发展的极盛与危机(上)(1894-1911.9)
----
第一节甲午庚子事变对票号的影响
------
一、中日甲午战争时期的票号
--------
(一)银根奇紧不敢承汇公款
--------
(二)汉口银根紧迫票号不敢放账
--------
(三)台湾失守厦门票号为官吏转移赃款
--------
(四)汇兑四国及其他借款于江海关
------
二、庚子事变中的票号
--------
(一)京津票号撤庄与损失
--------
(二)票号撤庄后的京协饷汇解
--------
(三)西太后西逃中的票号
--------
(四)清廷令票号返京复业
--------
(五)汇兑庚子赔款于上海
------
三、江海关收到与交付外国银行债赔款统计
--------
(一)1894-1911年票号汇兑债赔二款及其他公款的统计
--------
(二)江海关收到各省关摊还外国债款的统计
--------
(三)江海关收到各省关摊交赔款的统计
--------
(四)江海关交付外国银行债赔款统计
------
四、票号与上海钱庄收存江海关生息银两
--------
(一)商部奏准将关款发商生息
--------
(二)生息办法
--------
(三)庄号领存关款数日息息银统计
--------
(四)票号汇兑生息银两于商部
----
第二节山西票号与清政府的关系
------
一、财政拮据令票号核减汇费和借款
--------
(一)库款支绌筹饷之策迭出
--------
(二)令票号核减汇费
--------
(三)甲午借款百万
--------
(四)代办与认购“昭信股票”
--------
(五)清末户部欠票号逾七百万
------
二、收存户部及其它衙门款项
--------
(一)户部款项
--------
(二)部库收付使用票号银票
--------
(三)陆军部款项
--------
(四)农工商部款项
--------
(五)收存一些省关款项
----
第三节山西票号在国内外商业中作用的加强
------
一、庚子后社会信誉大著
------
二、以上海为中心的金融市场与票号
--------
(一)上海的地位与票号作用
--------
(二)钱庄在票号与中外银行支持下发展
--------
(三)汇票“认票又认人”制度的建立与废止
------
三、从天津市场看票号的势力
--------
(一)八国联军侵占天津后造成银根奇紧
--------
(二)钱庄在票号支持下发展
--------
(三)从票号与某些商号纠纷看它同商业的关系
--------
(四)长芦盐商赖票号支持
--------
(五)票号汇划时价常依外国银行而定
--------
(六)票号从事俄钞投机
--------
(七)票号概况与家数
------
四、重庆金融市场与票号
--------
(一)票号与钱铺是重要金融组织
--------
(二)货币市场与票号
--------
(三)期票实行贴现预兑
--------
(四)票号与盐商
------
五、其它通商商埠之票号
--------
(一)汉口
--------
(二)广州票号主要从事北方贸易汇兑
--------
(三)汕头票号不为潮人重视
--------
(四)厦门票号以沪津和营口贸易为巨
--------
(五)福州票号主要做香港上海之汇划
--------
(六)营口为外行票号炉房势力范围
------
六、京师等内陆城市之票号
--------
(一)京师金融组织
--------
(二)济南
--------
(三)苏州与南京
--------
(四)清江浦
--------
(五)南昌
--------
(六)沙市
--------
(七)长沙、湘潭和常德
--------
(八)梧州
--------
(九)成都、雅安、泸县、宜宾、自流井、打箭炉
--------
(十)昆明
------
七、日昇昌在库伦向蒙古部落放款
------
八、合盛元设分号于日本和朝鲜
------
九、票号与在华外商的存放业务关系
----
第四节山西票号与近代工业交通的关系
------
一、票号与山西矿务
--------
(一)山西矿权的出卖与赎回
--------
(二)保晋矿务公司
--------
(三)票号资本家渠本翘办矿务得赏
------
二、票号与工业
--------
(一)为云南矿务招股并经理招商局
--------
(二)为一些工厂经收股本
--------
(三)与一些工厂存放业务的片断
--------
(四)源丰润票号在工业中的投资
------
三、票号与铁路建设
--------
(一)对同蒲铁路认股和借款
--------
(二)经办与收存川汉铁路股银
--------
(三)收存粤汉铁路银两
--------
(四)经办豫省铁路股银
--------
(五)认购津浦路股
--------
(六)汇兑芦汉铁路款项
------
四、票号为商轮集股和对船厂借款
------
五、票号与邮政的关系
--------
(一)票号与民信局的业务为邮政所代替
--------
(二)邮政局夺去票号一部分汇兑业务
----
第五节清末清政府整顿与管理银钱行号下的票号
------
一、首令官商银钱行号注册
--------
(一)整顿银钱行号的由来及银行通行则例
--------
(二)票号对注册的异议及当局的措施
--------
(三)反对无效照章注册
------
二、关于官商银钱行号票纸的整顿
--------
(一)整顿的由来
--------
(二)限制票纸章程
--------
(三)顺天府扎文与京师商务总会的异议
--------
(四)京师票号暂行银票与准备金统计
--------
(五)京师银钱票保管五日章程
------
三、票号对监察银钱行号的态度
--------
(一)调查票号资本账簿之议
--------
(二)京师汇兑庄商会反对监察被允
--
第五章山西票号发展的极盛与危机(下)(1894-1911.9)
----
第一节国内外银钱行号发展及对票号的影响
------
一、钱庄银号分支机构由一地向多地发展
--------
(一)广东江西商人开设钱庄银号概况
--------
(二)长江流域钱庄插足汇兑公款
--------
(三)北方银号的发展
------
二、外商银行对票号业务的侵夺
------
三、官商银钱行号与票号的关系
--------
(一)官商银行及官银钱局号一览表
--------
(二)票号为官商银钱行号发展提供条件
--------
(三)票号与官银钱行号业务联系的片断
--------
(四)官商银钱行号夺去票号公款存汇业务大部
----
第二节票号合组银行未成
------
一、社会舆论期望票号合组大银行
--------
(一)《南洋官报》说帖
--------
(二)山西冀宁道丁宝铨劝办银行函
------
二、京都票号经理人发起合组银行倡议
--------
(一)屡函山西各总号经理
--------
(二)致函各埠分号经理人请就实情函劝总理
--------
(三)李宏龄关于设银行之陈述
------
三、各埠分号积极响应分函总号与京都
--------
(一)函请总号万勿游疑从速议决
--------
(二)请京师诸同仁竭力张办勿畏其难
------
四、合组银行失败及其原因
----
第三节清末经济金融危机中票号倒账倒闭风潮
------
一、国内经济金融危机是帝国主义侵略的结果
--------
(一)大量债款赔款与外贸逆差
--------
(二)外贷倾销先令涨落商亏累累
--------
(三)日饿战争造成的损失
--------
(四)银根日紧纸币泛滥
------
二、商业不振市慌迭起票号倒账屡出
--------
(一)汉口钱庄倒欠票号大量贷款
--------
(二)沪苏津市场恐慌不断
--------
(三)营口东盛和五联号倒闭案
------
三、晋益升票号在市面恐慌中倒闭
--------
(一)京师分号突倒连及它埠
--------
(二)倒欠官商款项的文书与统计
--------
(三)清民政部为严追公款电各省关
--------
(四)晋益升与天津和利地产公司的关系
--------
(五)股东的变化与追控
------
四、源丰润票号在橡皮风潮中倒闭
--------
(一)倒闭概况
--------
(二)影响所及与各地维持措施
--------
(三)上海设立清理处归结债权债务
--------
(四)广州源丰润官借资本另加“公记”继续营业
------
五、义善源票号的倒闭
--------
(一)倒闭起因及其影响
--------
(二)清理办法
----
第四节从统计数字看票号发展的极盛与危机
------
一、家数的增加与分号的增多
--------
(一)1894-1911年票号家数增减统计
--------
(二)若干票号分号增设表
--------
(三)清末票号在全国各地分号家数统计
------
二、存放汇业务统计
--------
(一)1906年日昇昌票号14个分号汇兑统计表
--------
(二)1907年蔚长厚汉口分号汇兑存贷统计表
--------
(三)锦生润票号1906年与1903年业务比较表
------
三、资本与红利的增加
--------
(一)大德通与锦生润资本增长表
--------
(二)红利增长统计
--
第六章山西票号的衰败(1911.10-1921)
----
第一节票号在辛亥革命中的损失
------
一、武昌起义对市场的影响
--------
(一)川省护路中的罢市
--------
(二)京师震动及维持市面办法
--------
(三)天津晓谕商民缓提存款
------
二、票号的损失
--------
(一)战争中各地票号现金财物损失
--------
(二)纸币贬值的损失
------
三、放款难收存款逼提下的倒闭
--------
(一)十四家票号在全国各地的存放款统计
--------
(二)公私放款的倒欠
--------
(三)催讨放款示例
--------
(四)存款逼提下的票号
------
四、混乱中的谣言与辟谣
----
第二节北洋政府时期的山西票号
------
一、票号请愿维持及结果
--------
(一)派代表进京请求政府维持
--------
(二)政府慰劝票号自维
--------
(三)财政部委范元澍为政府银行招票号伙友学习
------
二、关于组织山西汇通实业银行的始末
--------
(一)梁启超等劝组银行的演说及票号的态度
--------
(二)银行章程
--------
(三)筹集资本的措施及结果
--------
(四)组织银行未成
------
三、票号为政府推销公债
------
四、北洋政府对票号的管理
------
五、“护国运动”中的票号
----
第三节日昇昌票号的破产、复业及改组
------
一、破产与清理
--------
(一)关闭之种种原因
--------
(二)债权起诉及对号东财产的封管
--------
(三)梁怀文等赴京投案清理
--------
(四)清理无望破产处理
--------
(五)暂免破产
--------
(六)清理经过
------
二、复业
--------
(一)京师商会致函各地商会征求复业意见
--------
(二)京师地厅向司法部的报告
--------
(三)复业条件
--------
(四)1922年9月批准复业
------
三、1932年改组为日昇昌钱庄
----
第四节山西票号的衰败过程
------
一、票号的衰败及在各地的概况
--------
(一)总述
--------
(二)京师
--------
(三)天津
--------
(四)上海
--------
(五)汉口
--------
(六)重庆
--------
(七)成都
--------
(八)广州
--------
(九)西安、三原等
--------
(十)开封、老河口
--------
(十一)山西各地
--------
(十二)兰州
--------
(十三)昆明等地
--------
(十四)锦生润票号营业机构减少统计
--------
(十五)各地分号撤存一览表
--------
(十六)票号倒闭统计
------
二、蔚丰厚改组为蔚丰商业银行
--------
(一)蔚丰商业银行概况
--------
(二)备案批文及招股简章
--------
(三)蔚丰商业银行章程
--------
(四)验资与开业
--------
(五)蔚丰与袁世凯的关系
------
三、残存最久的三家票号
--------
(一)残存的原因与概况
--------
(二)1935年前大德通业务概况
--------
(三)1940年天津通、恒银号资产负债表
--
第七章从票号经理人传记看若干票号历史发展的特点
----
第一节蔚丰厚票号
------
一、李宏龄传记墓志和阅历
------
二、刘尚学述蔚丰厚的沿革
------
三、赵永深述蔚丰厚之经过
----
第二节协同庆票号
------
一、刘庆和经营协同庆之经过
------
二、协同庆始末记
------
三、任汝梅述协同庆
------
四、冀赓清传略
----
第三节蔚泰厚票号
------
一、宋聚奎传略
------
二、张石麟墓志
------
三、邵雍宗事略
----
第四节天成亨票号
------
一、侯王宾墓志
------
二、侯定元墓志
------
三、史梦麟事略
------
四、天成亨票庄始末记
------
五、天成亨票庄记
----
第五节大德通票号
------
一、高钰传略
------
二、王宗禹传
----
第六节蔚盛长票号
------
一、雷士炜事略
------
二、李凌昶事略
----
第七节其它票号
------
一、志成信票号齐梦彪事略
------
二、百川通票号任立诚传略
------
三、其昌德票号宋聚源传略
------
四、宝丰隆票号宋桂华传略
第二编山西票号的组织与各项制度
--
第八章山西票号的组织与制度
----
第一节票号的股本与组成手续
------
一、股本
--------
(一)正本和副本
--------
(二)银股和身股
--------
(三)倍本制度
------
二、票号的组成手续
--------
(一)书写合同
--------
(二)注册领帖
------
三、票号的合约
--------
(一)志成信记合约
--------
(二)天成亨记合约
--------
(三)蔚秦厚记合约
----
第二节票号的内部组织
------
一、分号的设立及其同总号的关系
--------
(一)分号的设立
--------
(二)分号一切统属总号
--------
(三)总号对分号经理人之控制
------
二、票号的人员设置
--------
(一)人员配备原则
--------
(二)总号人员及职务
--------
(三)分号人员及职务
------
三、总经理与股东的关系
------
四、大德通票号的号规
--------
(一)1884年新号议定号规
--------
(二)1888年合账重议号规
--------
(三)1901年为蜀庄拟章程四条
--------
(四)1904年合账众东添条规五条
--------
(五)1913年大德通、恒记并众东公议号规
--------
(六)1921年东伙公议号规
----
第三节票号对职工的统治与剥削
------
一、职工的待遇
--------
(一)应支与辛金
--------
(二)伙食与衣资
--------
(三)协成乾号伙辛金名单及统计
------
二、对职工的惩罚与监督
------
三、班期与调动
--------
(一)班期与待遇
--------
(二)调动的目的
------
四、职工的铺保制度
------
五、对职工的苛刻禁律
------
六、票号的学徒制度
--------
(一)学徒的遴选
--------
(二)学徒的训练
--------
(三)学徒的出班
----
第四节票号的账务与报告制度
------
一、票号的账簿组织
--------
(一)票号账簿是旧式簿记
--------
(二)账簿的种类及相互关系
------
二、年总结与清单
--------
(一)年总结与清单的作用
--------
(二)日昇昌分号年总结两份
--------
(三)清单实例
------
三、营业报告制度
----
第五节利润来源与红利分配
------
一、利润的来源
--------
(一)汇费收入
--------
(二)利息收入
--------
(三)平色余利
--------
(四)其它收入
--------
(五)日昇昌在一年内利润的来源与变化统计
------
二、红利分配办法
------
三、大德通票号分红账
--------
(一)1889年分红账
--------
(二)1908年分红账
--------
(三)1925年分红账
----
第六节票号的帮别与同业组织
------
一、帮别及各帮实力
--------
(一)帮的由来
--------
(二)各帮活动范围及争利
--------
(三)各帮的实力
------
二、票号的同业组织
--------
(一)同业组织的发展及其作用
--------
(二)上海“山西汇业公所”的设立
--------
(三)北京汇兑庄商会的成立及章程
--
第九章山西票号的汇兑制度
----
第一节票号汇兑制度的发展
------
一、票号汇兑在历史中的作用
------
二、汇兑方式和种类的发展
--------
(一)公私汇款中的逆汇
--------
(二)电汇的起始及票号的态度
--------
(三)交汇的期限
----
第二节汇兑方式及其它
------
一、票汇
--------
(一)汇票的形式及使用方法
--------
(二)汇款迟付的规定
--------
(三)顾客提现要支付力钱
--------
(四)“讨保交付”与“面生讨保”
--------
(五)汇票挂失与处理手续
--------
(六)庚子后开始粘贴印花
--------
(七)汇兑公款的有关手续
------
二、信汇
------
三、电汇及电汇区域
------
四、兑条及旅行券
------
五、汇差的结算
----
第三节平码与银色
------
一、票号本平的作用及性质
--------
(一)本平的由来及作用
--------
(二)本平的性质
--------
(三)余平的产生
------
二、银色歌与平码歌
------
三、大德恒本平与各地平砝的比较
------
四、大德通本平与各地平砝的比较
------
五、上海申公砝规银与各地平银的折算
--------
(一)大德恒使用底
--------
(二)大德通使用底
--------
(三)(濾)川源官银行使用底
--------
(四)上海与各地折合
------
六、各地票号使用的平砝比较
--------
(一)宁夏平与各地平
--------
(二)营口平与东北各平
--------
(三)成都平与各地平
------
七、规银与英镑的折合
----
第四节汇水
------
一、商款等私款汇水与统计
--------
(一)汇费确定的依据
--------
(二)汇兑行市
--------
(三)汇水统计
------
二、汇兑公款的汇水与统计
--------
(一)同治以来关于汇费的奏议
--------
(二)庚子年户部咨各省核减汇费
--------
(三)清末关于汇费奏议
--------
(四)统计
--
第十章山西票号的存放款等业务及经营作风
----
第一节存放款业务
------
一、存放款在票号经营中的作用
------
二、存款业务
--------
(一)存款对象、种类及利息
--------
(二)存银折与取利折
------
三、放款业务
--------
(一)放款对象、种类与做法
--------
(二)以信用为主间做抵押放款
--------
(三)放款利息
--------
(四)借券内容与形式
----
第二节发行与代办捐项
------
一、发行银两票
--------
(一)发行银两票的由来及概况
--------
(二)票号在京发行银两票数和准备金
--------
(三)源丰润在浙江发行小银元
------
二、代办捐项
--------
(一)办理捐纳官职实例
--------
(二)为官吏代办印结
--------
(三)代理捐项中查询事项的信稿
--------
(四)办理捐项中与京银号的往来
----
第三节票号的经营方针与盈利手段
------
一、经营方针
--------
(一)以利己为宗旨
--------
(二)业务经营因人而异
--------
(三)经营之禁忌
------
二、联络原则
------
三、盈利手段
--------
(一)掌握市场动态
--------
(二)不畏艰险
--------
(三)结交官场与奢侈
--
第十一章若干票号资本家及其他投资人的类型
----
第一节八家票号资本家家族
------
一、平遥达蒲李家
------
二、介休贾村侯家
------
三、平遥邢村毛家
------
四、介休北辛武冀家
------
五、榆次聂店王家
------
六、榆次车辋常家
------
七、祁县城内渠家
------
八、祁县乔家堡乔家
----
第二节投资票号的官僚买办及其他
------
一、杨玉科
------
二、乔世傑、赵尔丰、许涵度
------
三、胡光墉
------
四、严信厚
------
五、李经楚、席志前
------
六、英朴
第三编附录
--
一、山西票号大事记
--
二、征引资料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