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市志 下卷

佳木斯市志 下卷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卷记述了佳木斯市政治、文化、科技、卫生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目录

封面
佳木斯市志
图片
-- 《船厂一景》(套色版画)洪振山作
-- 《山乡》(套色版画)李 亿 平作
-- 倪进祥书
-- 赵隽明(赫哲族)篆刻
-- 《我的一个朋友》(国画)肖素红作
-- 何昌贵书
-- 《岚》(套色木刻)张洪驯作
-- 宋侃书
-- 《边疆哨兵》(摄影)孙伟
-- 《天凉好个秋》(套色木刻)刘春杰作
-- 《春光》(水彩画)李风岐作
-- 《忙秋》(套色版画)张喜良作
-- 楷书《三国演义》吕东亚作
-- 《十月·鄂伦春》(国画)蒋悦 张景鸿作
-- 《山村渔乡》(国画)刘庆贵作
-- 崔学禄书
-- 王乃勇书
-- 赵振宽书
-- 《孔雀姑娘》(雕塑像)刘志宽摄
-- 《默契》邹志义摄
-- 郭恒书
-- 赵雪天(赫哲族)书
-- 葛世权书
-- 李月贵书
-- 《仕女》葛荣环 阎亚安作
-- 《鲑鱼》(版画组画之一)洪振山作
目录
第十四编财政税务
-- 第一章财政体制
---- 第一节 市级财政
---- 第二节 区级财政
---- 第三节 乡镇财政
-- 第二章财政收入
---- 第一节 农业税
---- 第二节 工商各税
---- 第三节 企业收入
---- 第四节 其它收入
-- 第三章财政支出
---- 第一节 行政管理费
---- 第二节 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
---- 第三节 经济建设费
---- 第四节 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
---- 第五节 其它支出
-- 第四章财政管理
---- 第一节 财政机构
---- 第二节 预算管理
---- 第三节会计管理
---- 第四节企业财务管理
---- 第五节 金 库
-- 第五章财政监察
---- 第一节 监察机构
---- 第二节 会计检查
---- 第三节 税收、财务大检查
-- 第六章公债国库券
---- 第一节 解放前的公债
---- 第二节 新中国的公债与国库券
-- 第七章税 务
---- 第一节 税收体制
---- 第二节 税收收入
---- 第三节减税免税
---- 第四节 利润监交
---- 第五节稽征管理
---- 第六节机构队伍
第十五编金 融
-- 第一章金融机构
---- 第一节 民国时期
---- 第二节 日伪统治时期
----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
----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后
-- 第二章货币管理
---- 第一节 货币种类
---- 第二节 货币流通
---- 第三节现金管理
---- 第四节工资基金管理
-- 第三章存 款
---- 第一节 财政存款
---- 第二节 企业存款
---- 第三节储蓄存款
-- 第四章贷 款
---- 第一节 工业贷款
---- 第二节 商业贷款
---- 第三节农村信贷
---- 第四节 基建拨款贷款
-- 第五章外 汇
---- 第一节 外汇存款
---- 第二节 外汇贷款
-- 第六章代理信托
---- 第一节 代理财政金库
---- 第二节 代理债券发行
---- 第三节 农业拨款
---- 第四节 信托投资
-- 第七章保 险
---- 第一节 财产保险
---- 第二节 运输保险
---- 第三节 牲畜保险
---- 第四节 人身保险
---- 第五节 涉外保险
第十六编人事监察
-- 第一章人 事
---- 第一节 干部队伍
---- 第三节 干部管理
---- 第四节 干部工资福利
---- 第五节 编制管理
-- 第二章监 察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监督检查
---- 第三节 案件处理
第十七编劳 动
-- 第一章劳动管理体制
---- 第一节机构设置
---- 第二节劳动计划管理
---- 第三节 工资基金管理
-- 第二章劳动力管理
---- 第一节 劳动力资源
---- 第二节 劳动就业
---- 第三节 劳动力调配
---- 第四节 用工制度
---- 第五节 劳务市场
-- 第三章职工队伍
---- 第一节 职工构成
---- 第二节 职工分布
---- 第三节 职工素质
---- 第四节 劳动组织
---- 第五节 劳动生产率
-- 第四章工资制度
---- 第一节 职工工资沿革
---- 第二节工资制度改革
---- 第三节 工资调整
---- 第四节 工资分配形式
-- 第五章劳动保险
---- 第一节 劳动保险管理
---- 第二节 实施范围
---- 第三节 保险待遇
-- 第六章劳动保护
---- 第一节 防尘防毒
---- 第二节 保护用品与保健食品
---- 第三节 女工劳动保护
-- 第七章安全监察
---- 第一节 安全管理
---- 第二节安全检查
---- 第三节 锅炉安全监察
-- 第八章技术培训
---- 第一节就业前培训
---- 第二节技工学校培训
---- 第三节 在职技工培训
-- 第九章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 第一节 动员青年插队落户
---- 第二节 安置就业
第十八编民 政
-- 第一章战勤支前
---- 第一节 支援前线
---- 第二节 接待部队
-- 第二章拥军优属
---- 第一节 劳军服务
---- 第二节 烈军属补助优待
---- 第三节 国家抚恤
---- 第四节 烈士褒扬
---- 第五节 智力拥军
-- 第三章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 第一节安置机构
---- 第二节 复员退伍兵安置
---- 第三节 军队离退休干部安置
-- 第四章社会救济
---- 第一节城市救济
---- 第二节 农村救济
---- 第三节 扶贫
---- 第四节 灾害救济
-- 第五章社会福利
---- 第一节 福利院
---- 第二节 福利生产
-- 第六章婚姻登记
---- 第一节 结婚登记
---- 第二节 离婚登记
-- 第七章殡 葬
---- 第一节殡葬改革
---- 第二节殡葬管理
-- 第八章收容遣送
---- 第一节机构设施
---- 第二节收容遣送工作
第十九编教 育
-- 第一章幼儿教育
---- 第一节 幼儿园所
---- 第二节 办园条件
---- 第三节 保育教学
-- 第二章初等教育
---- 第一节 私 塾
---- 第二节 普通小学
-- 第三章普通中等教育
---- 第一节 民国与伪满时期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前后
---- 第三节 改革发展时期
-- 第四章职业技术教育
---- 第一节 农业技术教育
---- 第二节 技工教育
-- 第五章中等专业教育
---- 第一节 师范教育
---- 第二节 农业技术教育
---- 第三节 卫生教育
---- 第四节 商业及其它教育
-- 第六章高等教育
---- 第一节 医学院
---- 第二节 工学院
---- 第三节 师范专科学校
---- 第四节 佳木斯大学
---- 附:解放战争时期的东北大学
-- 第七章成人教育
---- 第一节 职工教育
---- 第二节 农(市)民教育
---- 第三节干部教育
---- 第四节 社团办学
---- 第五节老年人教育
-- 第八章少数民族与特殊教育
---- 第一节朝鲜族教育
---- 第二节 盲聋哑人教育
-- 第九章教师队伍
---- 第一节 师资结构
---- 第二节 师资培训
---- 第三节 教师待遇
-- 第十章教育研究
---- 第一节 教学研究机构
---- 第二节 电化教育
---- 第三节 教育科学研究
---- 第四节 教育学会
-- 第十一章教育行政
---- 第一节 管理体制
---- 第二节 教育经费
---- 第三节校舍建设
---- 第四节 教学设备
---- 第五节 勤工俭学
第二十编科学技术
-- 第一章科研机构
---- 第一节 省属机构
---- 第二节 市属机构
---- 第三节 民办机构
-- 第二章科技队伍
---- 第一节 数量分布
---- 第二节 人员管理
---- 第三节 职称评定
-- 第三章科技成果
---- 第一节 国家级成果
---- 第二节 省、部级成果
---- 第三节 市级成果
-- 第四章科技服务
---- 第一节 学术交流
---- 第二节 科普活动
---- 第三节 情报咨询
---- 第四节 技术市场
---- 第五节 科技引进与协作
---- 第六节 测 报
-- 第五章科技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计划管理
---- 第三节 成果管理
第二十一编文化艺术
-- 第一章文化设施
---- 第一节群众艺术馆
---- 第二节文化宫 俱乐部
---- 第三节 影剧院
---- 第四节 书 店
---- 第五节 图书馆
---- 第六节 档案馆
---- 第七节 电影发行
-- 第二章群众文化
---- 第一节 业余文艺
---- 第二节 展 览
---- 第三节 营业性娱乐场所
---- 第四节 集 邮
-- 第三章表演艺术
---- 第一节 京 剧
---- 第二节 评 剧
---- 第三节 地方戏
---- 第四节 话 剧
---- 第五节 歌 剧
---- 第六节 杂技
---- 第七节 曲 艺
-- 第四章文学创作
---- 第一节 文学作品
---- 第二节 艺术作品
---- 第三节 文艺刊物
---- 第四节 创作队伍
-- 第五章文物古迹
---- 第一节 古代遗址
---- 第二节 古墓葬
---- 第三节 出土文物
---- 第四节 革命文物 烈士墓塔
---- 第五节文物管理
-- 第六章文化管理
---- 第一节 管理体制
---- 第二节 文化市场管理
---- 第三节 经 费
第二十二编卫 生
-- 第一章卫生机构
---- 第一节 行政机构
---- 第二节 专业机构
---- 第三节 医疗机构
-- 第二章卫生防疫
---- 第一节 爱国卫生运动
---- 第二节 卫生监测
---- 第三节 传染病防治
---- 第四节 地方病防治
---- 第五节 职业病防治
---- 第六节 学校卫生
-- 第三章 中 医
---- 第一节 医疗队伍
---- 第二节 医疗方式
---- 第三节 医疗技术
---- 第四节 中西医结合
---- 第五节 民间方剂发掘
-- 第四章西 医
---- 第一节 医疗队伍
---- 第二节 医疗器械
---- 第三节 医疗技术
---- 第四节 护 理
---- 第五节血源管理
---- 第六节 援外医疗
-- 第五章妇幼保健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妇女保健
---- 第三节 儿童保健
-- 第六章医政药政
---- 第一节 医疗行政管理
---- 第二节 医疗制度
---- 第三节 药品管理
---- 第四节 卫生事业经费
-- 第七章培训与科研
---- 第一节 技术培训
---- 第二节 医学科研
第二十三编体 育
-- 第一章学校体育
---- 第一节体育教学
---- 第二节 体育活动
---- 第三节 竞 赛
-- 第二章群众体育
---- 第一节 职工体育
---- 第二节 农民体育
---- 第三节 少数民族体育
---- 第四节 幼儿体育
---- 第五节老年人体育
---- 第六节伤残人体育
---- 第七节传统体育
---- 第八节 冬 泳
-- 第三章体育队校
---- 第一节 体育工作队
---- 第二节 业余军事体育运动学校
---- 第三节 青少年体育学校
-- 第四章竞技体育
---- 第一节 速 滑
---- 第二节 冰球
---- 第三节 滑 雪
---- 第四节 国防体育
---- 第五节 田 径
---- 第六节 举 重
-- 第五章竞 赛
---- 第一节 市级竞赛
---- 第二节 省级竞赛
---- 第三节国家及大区竞赛
-- 第六章体育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体育经费
---- 第三节体育设施
第二十四编报刊 广播 电视
-- 第一章报 纸
---- 第一节 种 类
---- 第二节 编辑出版
---- 第三节 发行
---- 第四节 经营管理
---- 第五节 机构人员
-- 第二章广 播
---- 第一节 无线广播
---- 第二节 有线广播
---- 第三节 节目设置
---- 第四节 广播技术
---- 第五节 机构人员
-- 第三章电 视
---- 第一节 沿 革
---- 第二节 电视节目
---- 第三节技术设施
---- 第四节 有线电视
---- 第五节机构编制
-- 第四章其它新闻机构与团体
---- 第一节 记者站
---- 第二节 新闻团体
第二十五编 中共佳木斯地方组织
-- 第一章组织机构
---- 第一节 中共佳木斯组织的建立
---- 第二节 中共佳木斯市委员会
---- 第三节 市委领导机构
-- 第二章历次代表大会
---- 第一节 第一次代表大会
---- 第二节 第二次代表大会
---- 第三节 第三次代表大会
---- 第四节 第四次代表大会
---- 第五节 第五次代表大会
---- 第六节 第六次代表大会
---- 第七节 第七次代表大会
---- 附:出席全国及省党代表大会代表
-- 第三章组织建设
---- 第一节 基层组织
---- 第二节 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体制
---- 第三节 党 员
---- 第四节 整 党
---- 第五节干部管理
---- 第六节老干部工作
---- 第七节 老龄工作
-- 第四章宣传教育
---- 第一节 时事宣传
---- 第二节 理论教育
---- 第三节 党员教育
---- 第四节 精神文明建设
---- 第五节思想政治工作
-- 第五章统一战线工作
---- 第一节 私营工商业者工作
---- 第二节 民主党派工作
---- 第三节 知识分子工作
---- 第四节 民族宗教工作
---- 第五节 对台工作
---- 第六节 落实统战政策
---- 第七节 推荐党外人士任职
-- 第六章纪律检查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党风党纪教育
---- 第三节 案件检查
---- 第四节平反冤假错案
---- 第五节 受理控告申诉
-- 第七章党 校
---- 第一节 培训学员
---- 第二节 教师队伍
---- 第三节 学员工作
---- 第四节 行政管理
-- 第八章党史研究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党史研编
---- 第三节 业务指导
-- 第九章政治要事纪略
---- 第一节 新中国建立前
---- 第二节 新中国建立后
---- 第三节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第二十六编市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章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主要工作
-- 第二章人民代表
---- 第一节 代表资格任期
---- 第二节 选举程序办法
---- 第三节历届选举
-- 第三章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第一节 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第二节 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第三节 第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第四章历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 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节 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节 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四节 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五节 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六节 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七节 市革命委员会
---- 第八节 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九节 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十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
---- 附:出席全国各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
第二十七编市政府
-- 第一章政权组织
---- 第一节 伪佳木斯市公署
---- 第二节 佳木斯市政府
---- 第三节 佳木斯市人民委员会
---- 第四节 佳木斯市革命委员会
---- 第五节 合江地区革命委员会
---- 第六节 佳木斯市革命委员会
---- 第七节 佳木斯市人民政府
-- 第二章基层行政机构
---- 第一节 区街屯制
---- 第二节 区街乡制
---- 第三节政企合一制
---- 第四节 区乡街村制
-- 第三章几项政务工作
---- 第一节 外事 旅游
---- 第二节 侨 务
---- 第四节 档案工作
---- 第五节 地方志纂修
第二十八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佳木斯市委员会
-- 第一章政协组织
---- 第一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
---- 第二节政协佳木斯市委员会
-- 第二章历届(次)会议
---- 第一节 第一届会议
---- 第二节 第二届会议
---- 第三节 第三届会议
---- 第四节 第四届会议
---- 第五节 第五次会议
---- 第六节 第六次会议
---- 第七节 第七次会议
-- 第三章 主要工作
---- 第一节 政治协商与民主监督
---- 第二节 咨询服务
---- 第三节祖国统一工作
---- 第四节 学习活动
---- 第五节 文史资料征集
---- 附:市各界人士被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及省政协常委、委员名单
第二十九编民主党派
-- 第一章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佳木斯市委员会
---- 第一节 组织建设
---- 第二节 主要活动
-- 第二章 中国民主同盟佳木斯市委员会
---- 第一节 组织建设
---- 第二节 历次盟员(代表)大会
---- 第三节主要活动
-- 第三章中国民主建国会佳木斯市委员会
---- 第一节 组织建设
---- 第二节历次会员大会、代表大会
---- 第三节 主要活动
-- 第四章 中国民主促进会佳木斯市委员会
---- 第一节 组织建设
---- 第二节 历次会员大会
---- 第三节 主要活动
-- 第五章 中国农工民主党佳木斯市委员会
---- 第一节 组织建设
---- 第二节 主要活动
-- 第六章九三学社佳木斯市委员会
---- 第一节 组织建设
---- 第二节历次社员大会
---- 第三节 主要活动
---- 附:中国国民党佳木斯地方组织
第三十编人民团体
-- 第一章佳木斯市总工会
---- 第一节 组织沿革
---- 第二节 历次工会代表大会
---- 第三节 职工教育
---- 第四节 民主管理企业
---- 第五节 劳动竞赛
---- 第六节 技术协作
---- 第七节文体活动
---- 第八节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 第九节 生活福利、保险工作
-- 第二章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佳木斯市委员会
---- 第一节 组织沿革
---- 第二节 历次团员代表大会
---- 第三节组织建设
---- 第四节 宣传教育
---- 第五节主要活动
---- 第六节 少年先锋队工作
-- 第三章佳木斯市妇女联合会
---- 第一节 组织沿革
---- 第二节历届妇女代表大会
---- 第三节组织建设
---- 第四节 宣传教育
---- 第五节主要活动
---- 第六节 儿童少年工作
---- 第七节 普及家庭教育
---- 第八节 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 第四章佳木斯市工商业联合会
---- 第一节 组织沿革
---- 第二节历次会员代表大会
---- 第三节 同业公会、会员
---- 第四节 主要活动
-- 第五章佳木斯市科学技术协会
---- 第一节 组织沿革
---- 第二节 基层学会
---- 第三节 主要活动
-- 第六章佳木斯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基层学会
---- 第三节 主要活动
-- 第七章佳木斯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基层协会
---- 第三节 培训专业队伍
---- 第四节 会员创作
-- 第八章佳木斯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 第一节 组织沿革
---- 第二节 主要活动
-- 第九章佳木斯市台湾同胞联谊会
---- 第一节 组织沿革
---- 第二节 主要活动
-- 第十章佳木斯市青年联合会
---- 第一节 组织沿革
---- 第二节主要活动
-- 第十一章佳木斯市学生联合会
---- 第一节 组织沿革
---- 第二节 主要活动
-- 第十二章其它团体
---- 第一节 佳木斯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
---- 第二节 佳木斯市红十字会
---- 第三节 佳木斯市个体劳动者协会
---- 第四节 佳木斯市消费者监督联合会
---- 第五节 佳木斯市残疾人协会
---- 第六节 市计划生育协会
---- 附:佳木斯农会、市农民协会
---- 佳木斯人民民主大同盟
第三十一编公安 检察 审判 司法
-- 第一章公 安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刑事侦察
---- 第三节 公安保卫
---- 第四节 户口管理
---- 第五节 治安管理
---- 第六节 预审看守
---- 第七节 消防管理
---- 第八节 交通管理
-- 第二章检 察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刑事检察
---- 第三节 法纪检察
---- 第四节 经济检察
---- 第五节监所检察
---- 第六节 控告申诉检察
-- 第三章审 判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刑事审判
---- 第三节 民事审判
---- 第四节 经济审判
-- 第四章司法行政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法制宣传
---- 第三节人民调解
---- 第四节 公证
---- 第五节律 师
---- 第六节劳动改造
---- 第七节 劳动教养
第三十二编军 事
-- 第一章驻 军
---- 第一节 民国时期
---- 第二节 伪满时期
----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
----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后
-- 第二章兵 役
---- 第一节 募 兵
---- 第二节 志愿兵
---- 第三节 义务兵
---- 第四节预备役
-- 第三章战 事
---- 第一节 抗日战争
---- 第二节 剿匪斗争
-- 第四章民 兵
---- 第一节民兵组织
---- 第二节民兵训练
---- 第三节 主要活动
-- 第五章拥政爱民
---- 第一节支援生产
---- 第二节 军民共建
---- 第三节抢险救灾
---- 附:合江省军区《拥政爱民公约》
-- 第六章人民防空
---- 第一节工程建设
---- 第二节 维护管理
---- 第三节设施利用
---- 第四节 防空教育
第三十三编社会生活
-- 第一章人民生活
---- 第二节 工资收入
---- 第二节 衣食状况
---- 第三节居住条件
---- 第四节 教育卫生设施
---- 第五节城乡人民储蓄
-- 第二章民 族
---- 第一节 汉 族
---- 第二节 满 族
---- 第三节 朝鲜族
---- 第四节 回 族
---- 第五节 赫哲族
---- 第六节 蒙古族
-- 第三章宗 教
---- 第一节 佛 教
---- 第二节 基督教
---- 第三节 天主教
---- 第四节 伊斯兰教
---- 附:会道门
-- 第四章风 俗
---- 第一节 岁时节日
---- 第二节 衣食住行
---- 第三节 人生礼仪
---- 第四节 信仰 禁忌
---- 第五节 陋习 新风
-- 第五章方 言
---- 第一节 语 音
---- 第二节 土 语
---- 第三节 谚 语
---- 第四节 歇后语
---- 第五节 民 谣
第三十四编人 物
-- 第一章人物传
---- 赵喜魁
---- 刘德生
---- 张宗兰
---- 金凤英
---- 李廷章
---- 张耕野
---- 陈芳钧
---- 唐瑶圃
---- 李恩举
---- 孙西林
---- 高英杰
---- 徐自贞
---- 绿川英子
---- 曲恩远
---- 马克正
---- 曲辅臣
---- 毕天民
---- 陆宪文
---- 刘玉璞
---- 张哈
---- 武振东
---- 刘英俊
---- 何子敬
---- 李积成
---- 丁喜贵
---- 葛文涛
---- 袁超
---- 武国梁
---- 王佐亭
---- 柴木多
---- 林生阳
---- 宋肖颂
---- 王绍堂
---- 吴志标
---- 宫显卿
---- 栾继顺
---- 王正林
---- 刘俊华
---- 杨松
---- 袁士达
---- 包凤亭
---- 罗 武
---- 黑服三
---- 李永明
---- 王德普
---- 李超仁
---- 刘玉玺
---- 李义民
---- 刘长瑞
---- 胡绍中
---- 刘海
---- 刘清海
---- 董仙桥
-- 第二章烈士英名录
-- 第三章劳动模范名录
-- 第四章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名录
附 录
-- 一、轶闻轶事
-- 二、诗词选录
编后记
历任佳木斯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员
历任佳木斯市志办主任、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