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郊尾镇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1997
出版时间:
2000年09月
目录
封面
郊尾镇志
图片
--
郊尾镇政区图
--
郊尾镇地形图
--
1994年11月1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视察山中集团公司
--
1998年,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兆国视察金威服装(福建)有限公司
--
1996年5月4日,中共福建省委书记贾庆林视察山中集团公司
--
1995年,原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视察山中集团公司
--
1995年5月22日,省长陈明义,副省长潘心城视察山中集团公司
--
1998年1月30日,国家教育部部长陈至立视察金威服装(福建)有限公司
--
1989年,中共福建省委书记陈光毅视察亿承鞋业公司营建工程
--
1998年,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袁启彤视察金威服装(福建)有限公司
--
1997年1月3日,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何少川视察山中集团公司
--
1983年,福建省军区司令陈树清视察染厝民兵训练基地
--
郊尾镇人民政府办公大楼
--
参加仙游置县1300周年纪念活动的郊尾镇彩车
--
福(州)厦(门)公路与三(明)郊(尾)公路交汇处
--
福厦公路(324国道)郊尾路段
--
三(明)郊(尾)公路郊尾路段通车典礼
--
郊尾汽车站
--
500千伏莆田变电所
--
郊尾车队办公楼
--
交通管理站
--
山中集团公司
--
山中漆器
--
仙游佳兴物资开发利用公司生产的部分摩托车配件
--
宏泰纸器有限公司
--
金威服装(福建)有限公司
--
金威公司生产线一角
--
长安工艺厂漆器产品
--
长安工艺厂
--
莆田市恒盛鞋业有限公司
--
星德鞋业有限公司
--
亿承鞋业有限公司
--
郊尾纸箱厂部分产品
--
海虹玩具有限公司
--
海虹玩具有限公司生产的玩具产品
--
南泰制革厂有限公司
--
新强塑胶有限公司
--
郊尾农械厂
--
农械厂装载机变速箱体加工车间
--
强龙木工艺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工艺品
--
龙威公司工艺品
--
新和村豆皮制作工场
--
新窑村仿古陶器
--
焙制桂圆干
--
沙溪石场碎石生产线
--
郊尾邮电局
--
郊尾电力分公司
--
农业银行郊尾营业所
--
郊尾信用社
--
国税分局和地税分局
--
工商银行郊尾营业所
--
交通警察郊尾中队
--
仙游县公安局郊尾派出所
--
郊尾供销社商厦
--
郊尾商贸市场
--
郊尾影剧院
--
郊尾广播电视站
--
郊尾卫生院
--
郊尾中学科学楼,图书馆
--
郊尾中心幼儿园
--
沙溪初级中学
--
郊尾中心小学
--
第四道德中学教学楼
--
旸谷小学教学楼
--
湖宅初级中学
--
郊尾小学教学楼
--
芹林初级中学教学楼
--
沙溪小学教学楼
--
伍狮希望工程小学教学楼
--
郊尾镇参加纪念仙游置县1300周年文艺踩街活动
--
染厝果场龙眼园一角
--
喷灌设施
--
新鲜龙眼
--
古店龙眼王,单株最高年产1000多公斤
--
后沈芒果王,单株最高年产350公斤
--
伍狮千年荔枝树
--
芹林元代状元樟
--
古民居
--
东湖村水泥路
--
东湖新民居
--
石牛水闸
--
郊尾镇区远眺
--
东溪水库
--
石龟水闸
--
东溪水库大坝瀑布
--
仙游十八景之一——放光岩
--
放光岩景区的六头榕树联成一簇
--
清代御史江春霖题写的“魁山寺”木匾
--
沙溪清代“乐善好施”坊
--
明代陈经邦墓尚存的部分石坊碑刻
--
芹林殿头自然村保存的元代状元林济孙墓砖,砖上刻“状元林公”
--
沙溪清代“节孝”坊
--
《郊尾镇志》编纂领导小组成员合影
--
《郊尾镇志》编写人员与镇领导合影
--
参加《郊尾镇志》评稿会的市、县、镇与会人员合影
序
凡例
目 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镇村建置
--
第一节乡镇建置
----
一、地理位置
----
二、隶属关系
--
第二节行政村
----
一、郊尾街
----
二、东湖村
----
三、湖宅村
----
四、梅塘村
----
五、旸谷村
----
六、沙溪村
----
七、后溪村
----
八、阮庄村
----
九、三埔村
----
十、塘边村
----
十一、古店村
----
十二、后沈村
----
十三、埕边村
----
十四、长安村
----
十五、长岭村
----
十六、宝坑村
----
十七、染厝村
----
十八、新和村
----
十九、芹林村
----
二十、伍狮村
----
二十一、盖南村
----
二十二、新窑村
----
二十三、西山村
----
二十四、后面村
第二章自然环境
--
第一节地质 地貌
----
一、地质
----
二、地貌
--
第二节自然资源
----
一、水
----
二、植物
----
三、动物
--
第三节土壤
----
一、水稻土
----
二、砖红壤性红壤(赤土亚类)
----
三、土壤养分
--
第四节气候 物候
----
一、气候
----
二、物候
------
附:气象谚语
--
第五节自然灾害
----
一、洪涝
----
二、干旱
第三章居民
--
第一节人 口
----
一、人口源流
----
二、人口分布
----
三、人口构成
----
四、职业
----
五、经济 生活
--
第二节婚姻家庭
----
一、婚姻
----
二、家庭
--
第三节计划生育
----
一、生育
----
二、组织机构
----
三、指标管理
第四章乡镇企业
--
第一节农业企业
----
一、企业设置
----
二、企业选介
--
第二节传统手工业
----
一、制糖
------
附:郊尾传统制糖工艺
----
二、桂圆干焙制
------
附:郊尾传统焙制桂圆干工艺
----
三、蜜枣加工
------
附:郊尾传统蜜枣加工技术
----
四、新窑陶瓷
------
附:郭氏制陶世家
----
五、其他手工业
--
第三节工业企业
----
一、食品业
----
二、建材业
----
三、电力业
----
四、服装业
----
五、鞋革业
----
六、工艺品制作
----
七、冶炼 机械 铸造
----
八、塑胶业
----
九、纸品业
----
十、皮革 渔具
--
第四节其他企业
----
一、采矿业
----
二、陶瓷业
--
第五节企业管理
第五章农业
--
第一节生产关系
----
一、土地制度变革
----
二、管理体制改革
--
第二节农作物
----
一、水稻
----
二、小麦 大麦
----
三、甘薯
----
四、杂粮
--
第三节经济作物
----
一、甘蔗
----
二、果蔗
----
三、花生
----
四、烟草
----
五、麻类
----
六、靛青
----
七、蔬菜
----
八、食用菌
--
第四节病虫害防治
----
一、农业防治
----
二、化学防治
----
三、综合防治
--
第五节农机具
--
第六节畜牧业
----
一、畜禽饲养
----
二、疫病防治
--
第七节果树
----
一、龙眼
------
附:龙眼的特性
----
二、名果选介
--
第八节茶叶
----
一、茶叶栽培
----
二、茶园管理
------
附:鲤鱼山名茶
--
第九节林业
----
一、森林资源
------
附:珍稀古树
----
二、山林权属
----
三、造林育林
----
四、森林保护
--
第十节水利
----
一、水库
----
二、围塘
----
三、水闸 水坝
----
四、提水工程
----
五、饮水工程
----
六、水利管理
------
附:抗灾纪略
--
第十一节水产
--
第十二节农业先进集体和农技成果奖
----
附:农业谚语
第六章财税 金融
--
第一节财税
----
一、财政体制
----
二、财政收入
----
三、财政支出
----
四、农业税
----
五、工商各税
----
六、财政管理
------
附一:郊尾镇财政所
------
附二:郊尾国税、地税分局
--
第二节金融
----
一、货 币
----
二、民间借贷
----
三、金融机构
第七章商业
--
第一节商业体制
----
一、私营商业
----
二、公私合营
----
三、集体商业
----
四、国营商业
--
第二节商品销售
----
一、农业生产资料销售
----
二、生活资料销售
----
三、副食品销售
----
四、工业品销售
--
第三节收购
----
一、农副产品收购
----
二、废旧物资收购
--
第四节粮油经营
----
一、粮油购销
----
二、粮食储备
--
第五节管理
----
一、管理机构
----
二、粮油管理
----
三、工商行政管理
第八章交通 邮电
--
第一节交通
----
一、古驿道
----
二、县际古道
----
三、乡间古道
----
四、324线国道
----
五、省道
----
六、乡间公路
----
七、桥梁
----
八、交通管理
----
九、公路养护
----
十、军民共建文明路
----
十一、运输
--
第二节邮电
----
一、邮政
----
二、电信
第九章村镇建设
--
第一节集镇建设
----
一、镇政府住地建设
----
二、集镇规划
----
三、集市区开发
--
第二节村庄建设
----
一、村部建设
----
二、村民住宅建设
--
第三节公共设施建设
----
一、供电网
----
二、中小学校舍
----
三、饮水工程
----
四、通讯设施
----
五、公共交通
----
六、农贸市场
----
七、影剧院
----
八、公共厕所
----
九、绿化、美化环境
--
第四节房地产开发
--
第五节土地管理
----
一、管理机构
----
二、地籍管理
----
三、用地管理
--
第六节建筑
----
一、建筑队伍
----
二、建筑形式
第十章政党 政权 群团
--
第一节中国共产党郊尾地方组织
----
一、组织建设
----
二、思想建设
----
三、作风建设
----
四、历次党代会
--
第二节郊尾行政机构
----
一、镇(区、公社)政府机构
----
二、基层(乡、大队、村)行政组织
--
第三节地方人民代表大会
----
一、历届人民代表大会
----
二、镇人大主席团
--
第四节政事要略
----
一、剿匪反霸
----
二、土地改革
----
三、抗美援朝
----
四、农业合作化
----
五、调整经济政策
----
七、农业学大寨
----
八、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九、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
十、精神文明建设
----
十一、抓住机遇 发展经济
--
第五节群众团体
----
一、农会
----
二、工会
----
三、共产主义青年团
----
四、少年先锋队
----
五、妇女联合会
----
六、计划生育协会
----
七、科学技术协会
----
八、个体劳动者协会
----
九、老龄工作委员会
----
十、关心下一代协会
----
十一、离退休干部服务站
--
第六节民政
----
一、公民选举
----
二、赈灾
----
三、优抚
----
四、拥军优属
----
五、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
六、社会福利、救济
----
七、婚姻事务
第十一章军事 公安 司法
--
第一节军事
----
一、兵员征集
----
二、民兵
----
三、驻军
----
四、战事
--
第二节公安
----
一、机构设置
----
二、治安管理
----
三、专项斗争
--
第三节司法
----
一、法庭
----
二、人民检察室
----
三、司法行政
第十二章教育
--
第一节旧式教育
----
一、书院
----
二、社学
----
三、私塾
--
第二节普通教育
----
一、学校设置
----
二、教育实施
--
第三节职业与成人教育
----
一、职业中学
----
二、成人业余教育
----
三、文化技术教育
--
第四节教育经费
----
一、财政拨款
----
二、教育费附加
----
三、“三胞”捐资
----
四、个人和集体(单位)捐资
--
第五节学校选介
----
一、幼儿园
----
二、小学
----
三、中学
--
第六节教育成果
----
一、教研特色
----
二、教育成果
----
三、教育荣誉
------
附:教育世家
第十三章体育 科技 医药卫生
--
第一节体育
----
一、乡村体育
----
二、学校体育
--
第二节科学技术
----
一、农业科技
----
二、工业科技
----
三、郊尾中学地震测报
--
第三节医药卫生
----
一、医疗机构
----
二、药材 医疗
----
三、妇幼保健
----
四、卫生防疫
------
附一:医生世家
------
附二.无偿献血
第十四章文化
--
第一节文化艺术
----
一、文化活动场所
----
二、民间传统文化
----
三、文学 美术
----
四、文化市场管理
--
第二节文物
----
一、古遗址
----
二、古建筑
----
三、古墓葬
----
四、石刻 碑刻
----
五、文物珍品
--
第三节名胜
第十五章风俗 宗教
--
第一节节令习俗
----
一、传统节日
----
二、公历新节
--
第二节生活习俗
----
一、服饰
----
二、饮食
----
三、居住
----
四、远行
----
五、娱乐
--
第三节生产习俗
----
一、农俗
----
二、行业习俗
--
第四节礼仪习俗
----
一、婚俗
----
二、喜庆俗
----
三、丧俗
----
四、其他习俗
--
第五节良风 陋俗
----
一、淳风
----
二、陋俗
--
第六节宗教
----
一、佛教
----
二、道教
----
三、基督教
----
四、民间信仰
------
附:轶闻掌故
第十六章人物
--
第一节人物传
----
陈智广
----
戴灿 戴观
----
王滕 王嫡 麟王坞
----
王(锉)
----
王迈
----
王里
----
林济孙
----
陆昭
----
吴懋
----
陈元三
----
杨瑞风
----
张韬
----
杨联标
----
潘渭春
----
刘章天
----
张约
----
林弁
----
刘明理
----
林(曻)
----
杨葆衡
----
释圆仁
----
杨泉石
----
杨庆林
----
刘恭民
----
黄宪斌
----
杨启堂
----
泮凤鸣
----
杨昉晴
----
吴哉
----
刘金琰
----
林仁善
----
杨蕴仁
----
吴元水
----
陈金童
----
陈庆瑞
----
林金镐
----
林福田
----
刘坤义 刘政友
----
刘志珊
--
第二节人物录
----
杨东洲
----
黄慰裳(女)
----
严兰妹(女)
----
释祯心(女)
----
黄瑞波
----
严金达
----
陆启国
----
刘瑞连
----
吴恰哥(女)
----
林栋志
----
阮金福
----
欧金荣
----
林求诚
----
陈瑞祥
----
杨启存
----
张玉英(女)
----
释全福(女)
----
吕美云(女)
----
阮金秀
----
刘绍森
----
阮荣耀
----
朱庆容(女)
----
欧玉和
----
杨开国
----
郑元清
----
蔡久锵
----
许成保
----
吴玉豹
----
许秀莺(女)
----
吴松江
----
徐肇焕
----
王明云
----
刘悦林
----
张清鉴
----
刘金星
----
杨健民
----
蔡文远
----
阮美钦(女)
----
陈松青
----
许国山
----
刘建勇
----
辜志杰
----
刘慧闽(女)
----
刘一洲
--
第三节人物表
----
一、获市(厅)级以上表彰名表
----
二、革命烈士英名表
----
三、唐至民国职官表
----
四、科(营)级以上干部名表
----
五、高级技术职称名表
----
六、博士、硕士名表
----
七、中级技术职称名表
附 录
--
一、重要文件
--
二、镇总体规划
--
三、境内古代海湾考略
--
四、诗文集萃
后记
《郊尾镇志》编审机构成员名单
赞助《郊尾镇志》出版经费的个人和单位
版权页